2024年,算力仍然是大模型持續迭代的根本動力,AI走向端側是大勢所趨。咨詢機構IDC在今年7月發布最新預測,2024年全球AI智能手機出貨量將達到2.34億部,高于之前2月預測的1.7億部。開源證券表示,AI終端出貨量的增長及多模態AI模型能力的突破,或驅動AI應用商業化空間開啟。
圖:飛凌微首席執行官兼思特威副總裁邵科
“端側AI有三種發展路徑:一類是端側采集數據,在云端處理,實效性不太高;二是在端側采集數據,同時在本地中央計算來處理AI數據;三是挑戰較大的,在端側采集數據,同時在端側處理。我們認為,端側AI落地中有四大潛力應用場景,包括智能車載、智能家居、物聯網和機器視覺等。” 飛凌微首席執行官兼思特威副總裁邵科表示。
今年以來,以特斯拉為首的純視覺實現自動駕駛呼聲漸高,華為推出的激光雷達+攝像頭的方案在L2+、L3等高階智駕方案也紛紛上車。可以說,在打造輕算力的AI終端和高階智駕的ADAS功能中,與圖像傳感器協同的ISP和輕算力視覺處理SoC都是端側視覺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內新銳飛凌微公司在這些領域推出了哪些最新產品?為何會獲得業界的普遍關注?為此,電子發燒友專訪了飛凌微首席執行官兼思特威副總裁邵科。
全球車載攝像頭市場規模持續增長!飛凌微首發三顆新品,定位智駕視覺處理
2024年,全球及中國市場汽車電動化、智能化進展迅速,帶動車載攝像頭市場爆發。據Yole預測,2023年至2029年,全球車載攝像頭市場規模將從57億美元增至84億美元。
隨著汽車行業向著更先進的ADAS和自動駕駛方向發展,汽車需要更多的攝像頭來捕捉足夠的道路信息以提高安全性和便利性。麥姆斯咨詢創始人兼CEO王懿表示,當前,CIS主要應用于L1級別至L2級別的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倒車影像等,2021年全球生產的汽車中,平均每輛汽車的CIS使用量約為2.7顆,預計到2027年,該數字將上升至4.8顆。而高端汽車的CIS使用量通常超過10顆。
“在智能汽車上,視覺圖像傳感器應用越來越廣泛。典型應用場景包括前視、側視、后視、環視攝像頭系統,駕駛員監控系統和乘員監控系統、電子后視鏡等。隨著現在應用落地越來越多,對攝像頭的規格提出更高的要求,包括更高的分辨率、更好的成像性能,還有多個攝像頭的組合應用。” 飛凌微首席執行官兼思特威副總裁邵科表示。
邵科認為,汽車應用的新趨勢給圖像傳感器廠商帶來兩大挑戰:一、圖像性能要求日益提高;二是處理性能要求提高,端側有很大空間去做高性能的圖像處理或者做視覺的預處理,幫助系統實現更好的落地。為此,基于市場的迫切需求和應用方案的考慮,飛凌微推出M1、M1Pro和M1Max三款產品。M1是一款用于車載上面的高性能ISP,而M1Pro和M1Max兩款產品用于車載的端側視覺感知預處理的輕量級SoC。
作為飛凌微的首款車載高性能Camera ISP產品,邵科介紹說M1具備三大優勢:1、首先可以接1顆800萬像素的圖像數據或接兩顆300萬像素的圖像數據,靈活實現在車載的ADAS、車載艙內雙目視覺、前視雙目攝像頭等多種車載視覺應用場景;2、高動態范圍,支持最多4幀HDR合成,動態范圍可達144dB,能夠有效保留并且凸顯畫面的明暗部細節,保障車載攝像頭在復雜光線場景下圖像捕獲的準確性;3、暗光效果佳,內置高性能暗光降噪和圖像增強算法,支持高分辨率RGB-IR圖像處理,顯著提升實時影像的清晰度,提高智駕視覺系統的識別效率。在電子后視鏡應用當中,M1可以搭配思特威圖像傳感器SC320AT,高性能ISP配合3MP CIS,為駕駛員提供更廣闊清晰的視野,提升夜間和復雜交通環境下的駕駛體驗和安全性。
值得關注的是,在封裝尺寸規格方面,M1提供9mm*9mm(QFN)、7mm*7mm(BGA)兩種類型,有利于形成結構小型化的車載攝像頭方案。
在車載輕算力視覺處理SoC芯片領域,飛凌微推出了兩款旗艦產品M1Pro和M1Max。M1Pro的優勢在于內置了0.8TOPS@INT8輕算力自研NPU、Arm Cortex-A7 CPU、1Gb DDR3L內存。邵科指出,這款產品集成了CPU和自研NPU的算力,在處理圖像效果的同時做一些輕量級的AI應用,包括人臉識別和姿態識別等,為車載視覺系統后端處理減負。
以艙內DMS應用方案為例,M1Pro可搭配思特威2MP圖像傳感器SC232AT,在圖像傳感器以及SoC內置ISP的雙重驅動下,實現全局快門模式下動態范圍的顯著提升。同時,M1Pro支持運行DMS識別算法和結果輸出,有效提升整體DMS系統的實時性,使智駕系統完成即時響應,從而保障駕駛安全。
為了適應不同的應用需求,除了M1Pro外,飛凌微推出了M1Max,其算力是M1Pro的兩倍,M1Max在核心模塊配置方面進行了相應升級,包括1.5TOPS@INT8輕算力自研NPU、Arm Cortex -A7×2 CPU、2Gb DDR3L內存等能夠在端側處理更多數據。
邵科認為,作為思特威旗下全資子公司品牌,飛凌微此次推出的M1系列車規級視覺處理芯片,M1、M1Pro以及M1Max均具備優異的圖像處理性能、低功耗、小封裝尺寸、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等優勢,與思特威車載圖像傳感器搭配,形成極具成本優勢的高性能智駕全場景視覺解決方案,節省廠商系統開發成本和調試周期,為智駕車載視覺系統的跨越式升級注入強勁動力。
AI大潮下,飛凌微未來產品走向
為什么要成立飛凌微?邵科表示:“飛凌微原來定位偏數字SoC,與思特威原有產品和技術有共通性,但是在技術、工藝平臺和應用方案中發揮的作用有差異,獨立運作后更加有利于運營新產品線,有利于未來的產品研發和業務發展。”
2024年8月,飛凌微(上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思特威(688213)全資子公司正式官宣并獨立運作,致力于先進視覺處理芯片技術的研發與設計。當下,飛凌微圍繞汽車電子等領域研發了一系列端側高性能智能視覺處理芯片。公司通過與國內外知名汽車制造商、Tier 1供應商以及算法方案商等上下游產業伙伴的緊密合作,持續推進智駕視覺技術的商業化進程,加快構建未來出行的新生態。
“視覺應用非常廣泛,我們先做車載CIS,到現在圖像傳感器和SoC結合起來,變成新的應用方案,從純粹的視覺處理到加入AI處理,做端側感知和預處理。”邵科表示,“未來公司會從車載向機器人、物聯網等方向拓展,以性能更優異的端側視覺解決方案,支撐更多細分應用的進一步升級。”
-
圖像傳感器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902瀏覽量
129549 -
ISP
+關注
關注
6文章
477瀏覽量
51827 -
智駕芯片
+關注
關注
0文章
27瀏覽量
5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