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應用場景很單一,嵌入式開發可能談不上面向對象開發。但現在,做嵌入式開發,沒有面向對象開發,你就有點落伍了。
本文結合個人經驗和周立功《抽象接口技術和組件開發規范及其思想》,循序漸進的用代碼范例說明嵌入式軟件開發的對象,前提你最好有一點點C++基礎。間接說明理論指導實踐的意義。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1 面向對象編程基礎
面向對象編程涉及到三個重要的特性:封裝、繼承與多態。部分 C 程序員,特別是嵌入式 C 程序員有一種誤解,C 語言不是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C++、Java、Python 等更高級的才是,使用 C 語言無法實現面向對象編程。這種誤解致使他們沒有動力學習一些優秀的面向對象編程方法,例如設計模式、設計原則、軟件架構設計等等,進而很難開發出易維護、易部署、易重用、易管理的軟件,很難面對項目需求的變更、擴展,很難開發和維護大型的復雜項目。
1.1 對象
面向對象編程,“對象”是整個編程過程的關鍵。其常見的解釋是“數據與函數的組合”。每個對象都是由一組數據(用以描述對象的狀態)和一組函數(對象支持的操作,用以描述對象的行為)組成的。對象實現了數據和操作的結合,使數據和操作可以封裝于“對象”這個統一體中。
在面向過程編程中,程序設計注重的是“過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在外界看來,整個程序由一系列散亂的數據和函數組合而成。而在面向對象編程中,程序設計注重的是“對象”,在外界看來,整個程序由一系列“對象”塊組合而成,數據和函數封裝到了對象內部。
1.2 類
對象是有“類型”的,即類。“類”是對一組對象共性的抽象,表示一類對象,而對象是某個類的一個具體化的個例,通常稱之為類的實例。對象通常是由數據和函數組成的,相應的類也具有兩部分內容:屬性(數據的抽象)和方法(對象行為的抽象)。
除了封裝屬性和操作外,類還具有訪問控制的能力,如某些屬性和方法是私有的,不能被外界訪問。通過訪問控制,能夠對內部數據提供不同級別的保護,以防止外界意外地改變或使用私有部分。
1. 屬性
類具有屬性,它是對數據(對象的狀態)的抽象。在 C 程序設計時,通常使用結構體類型來表示一個類,相關屬性即包含在相應的結構體類型中。例如學生具有屬性:姓名、學號、性別、身高、體重等信息,可以使用如下結構體類型表示“學生類”:
//微信公眾號【嵌入式系統】 structstudent { charname[10];/*姓名(假定最長10字符)*/ unsignedintid;/*學號*/ charsex;/*性別:'M',男;'F',女*/ floatheight;/*身高*/ floatweight;/*體重*/ }; //提示,關于結構體、枚舉等復雜類型定義推薦使用關鍵字typedef
提示,關于結構體、枚舉等復雜類型定義推薦使用關鍵字 typedef,更多C關鍵字了解可以參考《C語言關鍵字應用技巧》、《高質量嵌入式軟件的開發技巧》。
2. 方法
類具有方法,它是對象行為的抽象,在 C 程序中,方法可以看作普通函數,不過其通常有一個特點 ,函數的第一個參數為類型的指針,指向了一個確定的對象,用以表明此次操作針對哪個對象,在方法實現時,即可通過該指針訪問到對象中的各個屬性。(微信公眾號【嵌入式系統】這是C面向對象必須的,類似C++的this)
針對學生對象,為了對外展現學生自身的信息,自我介紹的格式是對外輸出一個固定格式的字符串:
"Hi! My name is xxx, I'm a (boy/girl). My school number is xxx. My height is xxxcm and weight is xxxkg . "
其中的 xxx 對應學生實際的信息,基于此,可以為學生類定義并實現一個“自我介紹”的方法:
voidstudent_self_introduction(structstudent*p_this) { printf("Hi!Mynameis%s,I'ma%s.Myschoolnumberis%d.Myheightis%fcmandweightis%fkg", p_this->name, (p_this->sex=='M')?"boy":"girl", p_this->id, p_this->height, p_this->weight); }
對于外界來講,調用學生的“自我介紹”方法可以獲知學生的全部信息。基于該類的定義,一個簡易的應用程序范例詳如下:
voidmain(void) { structstudentchengj={"chengj",2024001,'M',173,68}; structstudenthehe={"hehe",2024002,'M',150,45}; student_self_introduction(&chengj); student_self_introduction(&hehe); //... }
類中的方法 student_self_introduction 可以作用于任一學生類對象,對于程序員來講,編寫的代碼將適用于一組對象,而非特定的某一個對象,提高了代碼利用率。
在實際應用中,對比代碼《嵌入式算法14---數據流與環形隊列》,不少程序員都喜歡編寫出一堆非常類似的接口,它們僅通過某一個數字后綴(0、1、2……)來區分,如系統使用到 3 個棧,初級程序員可能實現 3 個入棧函數,不良示意代碼如下:
//三個棧入棧的不良范例,引以為戒 intpush_stack0(intdata) { //... } intpush_stack1(intdata) { //... } intpush_stack2(intdata) { //... }
三個操作可能除了極小部分的差異外,其它處理完全相同,這就是沒有面向對象編程的思維,沒有定義對象類型的概念,將操作直接針對每個具體對象(棧 0、棧 1、棧 2),而不是一組同類的對象(所有棧對象)。顯然,3個棧的特性和行為都基本類似,因而可以定義一個“棧類型”,如此一來,入棧操作將屬于棧類型中的一個方法,適用于所有棧對象。例如:
//數據壓入棧,p_stack指向具體的棧對象 intpush_stack(stack*p_stack,intdata); //微信公眾號:嵌入式系統 //三個棧的入棧操作均可使用同一個方法 push_stack(p_stack0,1); push_stack(p_stack1,2); push_stack(p_stack2,3);
這只是示意性代碼,說明使用“類”的設計解決問題所帶來的優勢。
1.3 UML 類圖
在面向對象的設計和開發過程中,通常使用 UML 工具來進行分析與設計。最基本的就是使用 UML 類圖來表示類以及描述類之間的關系。
在 UML 類圖中,一個矩形框表示一個類,矩形框內部被分隔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為類的名字,中部為類的屬性,下面部分為類的方法。對于屬性和方法,還可以使用“+”、“-”修飾符來表示訪問權限,“+”為公有屬性、“-”為私有屬性。如前面的學生類,其類名為 student,屬性包括姓名、學號、性別、身高、體重,方法有“自我介紹”方法,則其對應的類圖如下:
通常情況下,類中的所有屬性均為私有屬性,不建議直接訪問,所有屬性的訪問都通過類提供的方法。基于此,假定了學生類中的所有屬性均為私有屬性,因而在所有屬性前都增加了“-”修飾符。
UML 類圖主要用于輔助分析和設計,設計類時應聚焦在與當前問題有關的重要屬性和行為,無關的屬性和方法可去掉,確保簡潔。由于私有屬性僅在內部使用,外界無需關心,因此UML 類圖中通常不體現私有屬性和方法,除非某些特殊的私有屬性和方法影響到問題的理解或者類的實現。基于此可以簡化。
2 封裝
類是對一組對象共性的抽象,封裝了屬性和方法;即把一組關聯的數據和函數圈起來,使圈外的代碼只能看見部分函數,數據則完全不可見(微信公眾號【嵌入式系統】一般建議數據的訪問都應通過類提供的方法,而不是全局變量滿天飛)。
2.1 “封裝”示例
在C語言中,可使用一個 C 文件(*.c 文件)和 H 文件(*.h 文件)完成“類”的定義,將所有需要封裝的東西都存于 C 文件中,H 文件中只展現“對外可見、無需封裝”的內容。
以棧的實現為例,將所有實現代碼都存于 C 文件中,H 文件只包含與棧相關接口的聲明,比如入棧和出棧等。頭文件和源文件的示意內容分別詳見如下:
stack.h文件
#ifndef__STACK_H #define__STACK_H //微信公眾號:嵌入式系統所有頭文件都必須防止重復引用 /*類型聲明,無需關心類定義的具體細節*/ structstack; /*創建棧,并指定棧空間的大小*/ structstack*stack_create(intsize); /*入棧*/ intstack_push(structstack*p_stack,intval); /*出棧*/ intstack_pop(structstack*p_stack,int*p_val); /*刪除棧*/ intstack_delete(structstack*p_stack); #endif
stack.c文件
//微信公眾號:嵌入式系統 #include"stack.h" #include"stdlib.h" structstack { inttop;/*棧頂*/ int*p_buf;/*棧緩存*/ unsignedintsize;/*棧緩存的大小*/ }; unsignedintsize;/*棧緩存的大小*/ structstack*stack_create(intsize) { structstack*p_stack=(structstack*)malloc(sizeof(structstack)); if(p_stack!=NULL) { p_stack->top=0; p_stack->size=size; p_stack->p_buf=(int*)malloc(sizeof(int)*size); if(p_stack->p_buf!=NULL) { returnp_stack; } free(p_stack);/*分配棧內存失敗*/ } returnNULL;/*創建棧失敗,返回NULL*/ } intstack_push(structstack*p_stack,intval) { if(p_stack->top!=p_stack->size)//未滿可入棧 { p_stack->p_buf[p_stack->top++]=val; return0; } return-1; } intstack_pop(structstack*p_stack,int*p_val) { if(p_stack->top!=0)//非空可出棧 { *p_val=p_stack->p_buf[--p_stack->top]; return0; } return-1; } intstack_delete(structstack*p_stack) { if(p_stack==NULL) { return-1; } if(p_stack->p_buf!=NULL) { free(p_stack->p_buf); } free(p_stack); return0; }
使用 stack.h 的程序沒有 struct stack 結構體成員的訪問權限的,只能調用stack.h 文件中聲明的方法。對于外界用戶來說,struct stack 結構體的內部細節,以及各個函數的具體實現方式都是不可見的。這正是完美的封裝!
由于所有細節都封裝到了 C 文件內部,用戶通過 stack.h 文件并不能看到 struct stack 結構體的具體定義,因此也無法訪問 stack 結構體中的成員。若用戶嘗試訪問 struct stack結構體中的成員,將會編譯報錯。(微信公眾號【嵌入式系統】C 語言不是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實現封裝有擴展性的犧牲)。
C語言實現封裝的一般做法為:在頭文件中進行數據結構以及函數定義的前置聲明,在源文件中完成各函數的具體實現以及數據結構的定義。這樣所有函數實現及定義細節均封裝到了源文件中,對使用者來說是完全不可見的。
2.2 創建對象
2.2.1 內存分配的問題
基于前面創建棧方法,可以創建多個棧對象,例如:
structstack*p_stack1=stack_create(20); structstack*p_stack2=stack_create(30); structstack*p_stack3=stack_create(50);
每個棧對象需要兩部分內存:
一是棧對象本身的內存(內存大小為 sizeof(struct stack));
二是該棧對象用于存儲數據的緩存(內存大小為 sizeof(int) * size,其中,size 由用戶在創建 棧時通過參數指定)。
在棧對象的創建函數中,使用 malloc()分配了該對象所需的內存空間,使用 malloc()分配內存空間非常方便,但這種做法也限制了對象內存的來源——必須使用動態內存。但對于嵌入式系統,內存往往是很大的瓶頸,很多應用場合可能并不太適合使用動態內存,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1)內存資源不足。運行嵌入式軟件的硬件平臺普遍內存小甚至只有幾k RAM。這種條件下管理使用動態內存是比較浪費的行為,可能產生內存碎片,且內存分配的軟件算法本身也會占用一定的內存空間。
2)實時性要求高。部分嵌入式應用對實時性要求很高,但由于資源的限制,集成的動態內存分配算法不是很完善,使得很難確保動態內存分配的實時性。
3)內存泄漏。動態內存分配可能出現內存泄漏。
4)軟件編程復雜。在可靠的設計中,必須考慮內存分配失敗的情況并對其進行異常處理,如果存在大量的動態內存分配,則處處都需考慮分配失敗的情況。
將對象內存的來源限制為動態內存分配,限制了該類的應用場合,致使部分應用場合因為內存來源的問題不得不放棄該類的使用。
2.2.2 內存來源的探索
在 C 程序開發中,除了使用 malloc()得到一段內存空間外,還可以使用“直接定義變量”的形式分配一段內存。直接定義變量的形式,內存在編譯階段由編譯器負責分配,無需用戶作任何干預。根據變量定義位置的不同,實際內存的開辟位置存在一定的區別,主要有兩類:
局部變量:內存開辟在棧中; 靜態變量(static 修飾的變量)或全局變量:內存開辟在全局靜態存儲區。
兩種變量主要是生命周期的不同:局部變量在退出當前作用域后(比如函數返回),內存自動釋放;靜態變量或全局變量內存開辟在全局靜態存儲區,它們在程序的整個生命周期均有效。
內存可以有 3 種來源,它們的優缺點對比詳見下表:
內存類別 | 內存位置 | 生命周期 | 優點 | 缺點 |
---|---|---|---|---|
動態內存 | 系統堆 Heap | 直到調用free()釋放內存 | 靈活,可以隨時按需分配和釋放 | 內存分配可能失敗,花費的時間可能不確定;需要處理內存分配失敗的情況,增加程序的復雜性 |
靜態內存 | 全局靜態存儲區(.data、.bss存儲段) | 程序的整個運行周期 | 確定性好,只要程序能夠編譯、鏈接成功,內存一定能夠分配成功 | 需要編程時確定內存的大小;一直占用內存,無法釋放 |
棧內存 | 系統棧(或任務棧) | 函數調用周期 | 自動完成內存的分配和回收 | 內存太大會導致棧溢出 |
微信公眾號:嵌入式系統 |
不同來源的內存各有優劣。前面提到,stack_create()函數將內存的來源限制為僅動態內存不太合理。為了避免內存來源受限,“內存的分配”這一步交由用戶實現,以便用戶根據實際需要自由選擇內存的來源。基于此,可以將對象的創建拆分為兩個獨立的步驟,分配對象所需的內存和初始化對象。
2.2.3 分配對象所需的內存
內存分配的工作交由用戶完成,以便用戶根據實際需要自由選擇。用戶能夠完成內存分配的前提是:用戶知道應該分配的內存大小。前面提到,每個棧對象需要兩部分內存:一是棧對象本身的內存(內存大小為:sizeof(struct stack));二是該棧對象用于存儲數據的緩存(內存大小為 sizeof(int) * size,其中,size 由用戶在創建棧時通過參數指定)。
1、棧對象本身的內存
棧對象本身的內存大小為 sizeof(struct stack),若用戶直接采用靜態內存分配的方式(直接定義一個變量),則形式如下:
structstackmy_stack;
也可以繼續采用動態內存的分配方式,例如:
structstack*p_stack=(structstack*)malloc(sizeof(structstack));
但是,若將這兩行代碼直接放到主程序中會無法編譯,因為之前描述的“封裝”特性,使外界看不到 struct stack 的具體定義,也就是說,對于外界而言,該類型僅僅只是聲明并未定義,該類型對應變量的大小對外也是未知的。
在 C 語言中定義一個變量時,編譯器將負責該變量所占用內存的分配。內存的大小與類型相關,要完成變量內存的分配,編譯器必須知道變量所占用的存儲空間大小。當一個變量的類型未定義時,無法完成該類型對應變量的定義,因此,如下語句在編譯時會出錯:
structstackmy_stack;
同理,sizeof 語句用于獲得相應類型數據的大小,而未定義的類型顯然是不知道其大小的,動態內存分配中所使用的 sizeof(struct stack)語句也是錯誤的。
也許部分人會有疑問,既然該類型未定義,為什么在主程序中定義該類型的指針變量卻可以呢?
structstack*p_stack=//...
雖然 struct stack 類型未定義,但在之前已經聲明,因此,編譯器知道它是一個“合法的結構體類型”。此外,這里定義的是一個指針變量,在特定系統中,指針變量所占用的內存大小是確定的,例如,在 32 位系統中,指針通常占用 4 個字節。即指針變量所占用的內存空間大小與其指向的數據類型無關,編譯器無需知道其指向的數據類型,就可完成指針變量內存的分配。因此,一個類型未定義,只要其聲明了,就可以定義該類型的指針變量。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完成該類型的定義之前,不得嘗試訪問該指針所指向的內容。
完成內存的分配,提供三種方案。
(1) 將類的具體定義放到 H 文件中
為了使用戶知道對象內存的大小,一種最簡單的辦法是直接將類型的定義放在 H 文件中。更新后的 H 文件示意代碼如下:
stack.h文件
#ifndef__STACK_H #define__STACK_H /*類型定義*/ structstack { inttop;/*棧頂*/ int*p_buf;/*棧緩存*/ unsignedintsize;/*棧緩存的大小*/ }; //......其它函數聲明 #endif
此時,對于外界,類型已經定義,如下語句均可正常使用:
structstackmy_stack;//靜態內存分配 structstack*p_stack=(structstack*)malloc(sizeof(structstack));//動態內存分配
由于類型的定義存放到了 H 文件中,暴露了類中的成員,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類的“封裝”性。此時外界可以直接訪問類中的數據成員。犧牲一定的封裝性,換來內存分配的靈活性,這也是在嵌入式系統中,基于 C 語言實現面向對象編程的一般做法(數據結構定義存放在 H 文件中更加符合程序員的編程風格)。嵌入式軟件大多數類定義在 H文件中,并沒有封裝在 C 文件中。
雖然類的定義存放在 H 文件中,但出于封裝性考慮,外界任何時候都不應直接訪問對象中的數據,應該將其視為使用 C 語言實現面向對象編程的一條準則。軟件開發需要遵守兩個規則:一是在設計類時,應考慮到用戶可能訪問的數據,并為這些數據提供相應的訪問接口;二是在使用別人提供的類時,除非有特殊說明,否則都不應該嘗試直接訪問類中的數據。
這種方法是目前嵌入式系統中使用得最為廣泛的一種方法,因此后文使用這種方法討論。
(2) 在 H 文件中定義一個新的結構體類型
為了繼續保持類的封裝性,類的定義依然保留在 C 文件中。只不過與此同時,在 H 文件中定義一個新的結構體類型。在該結構體類型中,各個成員的順序和類型與類定義完全一致,僅命名不同。
structstack_mem { intdummy1; int*dummy2; unsignedintdummy3; };
各成員的順序和類型均與 struct stack 的定義完全相同,以此保證兩個類型數據所需要的內存空間完全一致。同時,為了屏蔽各個成員的具體含義,所有成員均以 dummy 開頭進行命名。對于外界來講,可以基于 struct stack_mem 類型完成內存的分配,例如:
structstack_memmy_stack;//靜態內存分配 structstack*p_stack=(structstack*)malloc(sizeof(structstack_mem));//動態內存分配
使用這種方案,類的實際定義依然沒有暴露給外界,繼續保持了良好的封裝。(微信公眾號【嵌入式系統】實際上FreeRTOS中,很多地方都采用了這種方法)。但這里定義了一個新的類型,給用戶理解上造成了一定的困擾,此外,為確保兩個類型完全一致,就要求類的設計者在修改類的定義時,必須確保 struct stack_mem 類型也同步修改,這給類的維護工作帶來了挑戰;稍有不慎,某一個類型沒有同步修改就可能造成嚴重的錯誤,且這種錯誤編譯器不會給出任何提示,非常隱蔽。關于代碼審查可以參考《代碼審查那些事》、《代碼的保養》。
(3) 使用宏的形式告知對象所需的內存大小
既然外界只需要知道對象內存的大小,可以在開發過程中使用 sizoeof()獲得struct stack 類型的大小,然后將其以宏的形式定義在 H 文件中。例如在 32 位系統中,使用 sizeof()獲知 struct stack 類型的長度為 12,則可以在 H 文件中定義一個宏,例如:
#defineSTACK_MEM_SIZE12
用戶使用該宏完成內存分配,例如:
unsignedcharstack_mem[STACK_MEM_SIZE];
這種做法僅僅在頭文件中新增了一個宏定義,類的定義依然保持的 C 文件中,“封裝”完全沒有被破壞,看起來也非常完美。但這種做法也存在一些問題,因而很少采用。
a)對于同一個類型,不同系統中 sizeof()的結果可能不同。類型的長度與系統和編譯器均相關。以 int 類型為例,在 32 位系統中為 32 位(4 字節),但 16 位系統中,其位寬可能為 16 位(2 字節)。因此,同樣是 sizeof(int),結果可能為 4,也可能為 2。使用 sizeof()獲取類型的長度時,不同系統中獲取的結果可能并不相同。這就導致 H 文件中的宏定義,切換平臺需要重新測試驗證。同時,由于類型的定義封裝到了 C 文件中,因此修改過程只能有類的開發者完成,一般用戶還無法完成,這就使得該類的跨平臺特性很差,移植有風險。
b)內存不僅有大小的要求,還有內存對齊的要求。
因此,通過一個宏告知用戶需要分配的內存空間大小并不是十分合適,會遇到跨平臺、內存對齊等多個注意事項,用戶可能在不經意間出錯。在實際嵌入式系統中很少使用。一些編碼技能可以參考《高質量嵌入式軟件的開發技巧》。
2、存儲數據的緩存
存儲數據的緩存大小為 sizeof(int) *size,其中的 size 本身就是由用戶指定的,這部分內存的大小用戶很容易得知,進而完成內存的分配。可以采用靜態內存分配的方式(直接定義一個變量)完成內存的分配:
intbuf[20];
也可以采用動態內存分配的方式完成內存的分配:
int*p_buf=(int*)malloc(sizeof(int)*20);
2.2.4 內存小曲
內存的來源主要有三種:動態內存、靜態內存和棧內存,具體如何選擇按實際情況。
對象類別 | 應用場合 |
---|---|
動態對象 | 不會頻繁創建、銷毀對象的應用;內存占用太大的對象 |
靜態對象 | 確定性要求較高,長生命周期的對象 |
棧對象 | 函數內部使用的臨時對象;對象內存占用較小的對象 |
一些入式應用對確定性要求較高,建議優先使用靜態對象。如此一來只要能夠編譯(包含鏈接)成功,應用程序往往就可以按照確定的流程正確執行;若使用動態對象,則必須考慮對象創建失敗的情況。偶爾使用的大塊內存則建議使用動態內存,使用注意和防范可參考《動態內存管理及防御性編程》。
2.3 初始化對象
初始化對象的具體細節用戶不需要關心,指定棧對象的地址、緩存地址及緩存大小,基于此,可以定義初始化函數的原型為:
intstack_init(structstack*p_stack,int*p_buf,intsize);
對于棧來講,棧頂索引(top)的初始值恒為 0,因此該值無需通過初始化函數的參數傳遞。int 類型的返回值常用于表示執行的結果(微信公眾號【嵌入式系統】建議非指針類型的返回值,以0表示成功,負數表示失敗)。該函數的實現示意如下:
//微信公眾號:嵌入式系統 intstack_init(structstack*p_stack,int*p_buf,intsize) { p_stack->top=0; p_stack->size=size; p_stack->p_buf=p_buf; return0; }
該初始化函數的實現僅作為原理性展示,沒有做過多的錯誤處理或參數檢查,實際應用中,p_stack 為 NULL 或 p_buf 為 NULL 等情況都是錯誤情況,后續范例也會省去部分參數校驗)。
至此,完成了將創建對象分離為“分配對象所需的內存”和“初始化對象”兩個步驟,對象內存的來源交由用戶決定,用戶根據需要獲得內存后,再將相關內存的首地址傳遞給初始化函數。
2.4 銷毀對象
實現 stack_create()以及對應的stack_delete(),設計該函數的初衷是當一個棧對象不會再被使用時,可以通過該函數釋放棧占用的資源,比如釋放在 stack_create()函數中使用 malloc()分配的內存資源。
當將 stack_create()拆分為兩步后,內存的分配將由用戶決定,對應地內存的釋放也應由用戶決定。回顧 stack_delete()函數的實現,該函數目前只做了內存釋放相關的操作,當不需要釋放內存時,該函數看起來沒有存在的必要。實際上,stack_delete()和 stack_create()函數是對應的,當將 stack_create()拆分為“分配對象所需的內存”和“初始化對象”兩個步驟后,stack_delete()也應該相應的拆分為兩個步驟:“釋放對象占用的內存”和“解初始化對象”(微信公眾號【嵌入式系統】解初始化或者反初始化,不用太在意這個操作的名稱,只要理解表達的意思是初始化的逆過程即可,init:deinit,關于命名的英文集客參考《嵌入式軟件命名常用英文集》)。
1. 釋放對象占用的內存
前面已經提到,釋放內存交由用戶處理,釋放方法與內存的來源相關。
動態內存的釋放動態內存分配應使用相應的釋放內存函數(如 free())進行釋放。在釋放時應確保分配的內存全部被有效釋放。若某一部分內存被遺漏,將造成內存泄漏。隨著程序的長期運行,內存不斷泄漏可能導致系統崩潰。
靜態內存的釋放使用靜態內存(定義變量的形式),則內存的釋放是系統自動完成的。若將對象定義為局部變量,內存開辟在系統棧中,則退出當前作用域后(函數返回)自動釋放;若將對象定義為靜態變量(static)或全局變量,則內存開辟在全局靜態區,該區域的內存在應用程序的整個生命周期均有效,無法釋放。
2. 解初始化對象
釋放內存已交由用戶處理,對于類的設計來講,重點是設計“解初始化對象”對應的函數,該函數與 stack_init()函數對應,通常命名為“*_deinit”,即:stack_deinit()。該函數通常用于釋放在初始化對象時占用的其它資源。
對于純軟件對象(與硬件無關的軟件),通常其只會占用內存資源,不會額外占用其它資源,對這類對象解初始化時可能無需做任何事情。例如前面關于棧的實現,在stack_init()函數中僅對幾個屬性進行了賦值,沒有額外占用其它任何資源,此時,stack_deinit()可能無需做任何事情,成為一個空函數。
intstack_deinit(structstack*p_stack) { return0; }
在嵌入式系統中,經常會遇到與硬件相關的對象,其初始化時往往會占用一定的硬件資源:I/O 引腳、系統中斷、系統總線。在解初始化這種對象時,應同時釋放占用的資源。可重點關注對象的初始化函數,查看其中是否分配、占用了某些資源。若有,則在解初始化函數中作相應的釋放操作;若無,則解初始化函數留空。為了提高軟件的簡潔性,也可刪除了空的解初始化函數,但這里為了展示軟件結構,依然保留了解初始化函數。
將原 H 文件中的創建接口更新為初始化接口,刪除接口更新為解初始化接口,更新后的 H 文件內容和 C 文件如下:
stack.h文件
//微信公眾號:嵌入式系統 #ifndef__STACK_H #define__STACK_H /*類型定義*/ structstack { inttop;/*棧頂*/ int*p_buf;/*棧緩存*/ unsignedintsize;/*棧緩存的大小*/ }; /*初始化*/ intstack_init(structstack*p_stack,int*p_buf,intsize); /*入棧*/ intstack_push(structstack*p_stack,intval); /*出棧*/ intstack_pop(structstack*p_stack,int*p_val); /*解初始化*/ intstack_deinit(structstack*p_stack); #endif
stack.c文件
//微信公眾號:嵌入式系統 #include"stack.h" intstack_init(structstack*p_stack,int*p_buf,intsize) { p_stack->top=0; p_stack->size=size; p_stack->p_buf=p_buf; return0; } intstack_push(structstack*p_stack,intval) { if(p_stack->top!=p_stack->size) { p_stack->p_buf[p_stack->top++]=val; return0; } return-1; } intstack_pop(structstack*p_stack,int*p_val) { if(p_stack->top!=0) { *p_val=p_stack->p_buf[--p_stack->top]; return0; } return-1; } intstack_deinit(structstack*p_stack) { return0; }
3. 銷毀對象的順序
創建對象時是先分配對象所需內存,再初始化對象,因為在初始化對象時,需要傳遞相應內存空間的首地址作為初始化函數的參數。這就保證了在初始化對象之前,必須完成相關內存的分配。而銷毀一個對象時,釋放內存與調用解初始化函數并不能通過接口進行制約,銷毀過程與創建恰恰相反,應先解初始化對象,再釋放對象占用的內存。因為在解初始化對象時,還會使用到對象中的數據,若先釋放對象占用的內存,則對象在被解初始化之前,就被徹底銷毀了,對象已經不存在了,顯然無法再進行解初始化操作。
若內存來源于動態內存分配,則完整的應用程序范例如下:
//微信公眾號:嵌入式系統 #include"stack.h"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tmain() { intval; structstack*p_stack=(structstack*)malloc(sizeof(structstack)); int*p_buf=(int*)malloc(sizeof(int)*20); //初始化 stack_init(p_stack,buf,20); //依次壓入數據:2、4、5、8 stack_push(p_stack,2); stack_push(p_stack,4); stack_push(p_stack,5); stack_push(p_stack,8); //依次彈出各個數據,并打印 stack_pop(p_stack,&val); printf("%d",val); stack_pop(p_stack,&val); printf("%d",val); stack_pop(p_stack,&val); printf("%d",val); stack_pop(p_stack,&val); printf("%d",val); //解初始化 stack_deinit(p_stack); //釋放內存 free(p_stack); free(p_buf); return0; }
若內存來源于靜態內存分配,則內存的分配和釋放完全由系統自行完成,如內存以“局部變量”的形式分配,范例程序如下:
//微信公眾號:嵌入式系統 #include"stack.h" #include"stdio.h" intmain() { intval; intbuf[20]; structstackstack; structstack*p_stack=&stack; stack_init(p_stack,buf,20); //依次壓入數據:2、4、5、8 stack_push(p_stack,2); stack_push(p_stack,4); stack_push(p_stack,5); stack_push(p_stack,8); //依次彈出各個數據,并打印 stack_pop(p_stack,&val); printf("%d",val); stack_pop(p_stack,&val); printf("%d",val); stack_pop(p_stack,&val); printf("%d",val); stack_pop(p_stack,&val); printf("%d",val); stack_deinit(p_stack); return0; }
從形式上看,雖然棧類的代碼變得復雜了一些,但對象內存的來源更具有靈活性,使得棧的適用范圍更加廣泛。在部分系統中,在保證對象內存來源不受限制的同時,為了特殊情況下的便利性,往往還保留了基于動態內存分配創建對象的方法,在這種情況下,將同時提供create 和 init 兩套接口。
以 FreeRTOS 為例,其提供了兩套創建任務的接口:xTaskCreate()和 xTaskCreateStatic()。其中,xTaskCreate()函數中采用動態內存分配的方法獲得了任務相關內存;而 xTaskCreateStatic()函數即用于以“靜態”的方式創建任務,任務相關的內存需要用戶通過函數的參數傳遞(實際上該函數的作用就類似于 init 初始化函數,只不過其命名為了 Create)。freeRTOS可以作為RTOS開發入門的基礎,具體可參考《FreeRTOS及其應用,萬字長文,基礎入門》、《基于RTOS的軟件開發理論》。
在絕大部分面向對象編程語言中,也有類似于初始化和解初始化的接口,以C++為例,在定義類時,每個類都有構造函數和析構函數兩個特殊的函數。構造函數就相當于這里的初始化函數,其在創建對象時自動調用;析構函數就相當于這里的解初始化函數,其在銷毀對象時自動調用。例如,以局部變量的形式定義一個對象,則在定義對象時,會自動調用構造函數;在退出當前作用域(函數返回)時,會自動調用析構函數。高級的面向對象編程語言,為很多操作提供了語法特性上的原生支持,給實際編程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3 繼承
繼承表示了一種類與類之間的特殊關系,即 is-a 關系,例如蘋果是一種水果。A is-a B,表明了 A 只是 B 的一個特例,并不是 B 的全部,A(蘋果)是子類,B(水果)是父類(又稱基類、超類)。
子類是父類的一個特例,可以看作是在父類的基礎上作了一些屬性或方法的擴展,子類依然具有父類的屬性和方法。使用繼承關系在一個已經存在的類的基礎上,定義一個新類。新類將自動繼承已存在類的屬性和方法,并可根據需要添加新的屬性和方法。繼承使子類可以重用父類中已經實現的屬性和方法,無需再重復設計和編程,以此實現代碼最大限度的復用。
3.1 “繼承”示例
在 C 語言編程中,在定義子類(子類結構體類型)時,通過將父類作為子類的第一個成員實現繼承。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在 C 語言結構體中,第一個成員(父類)的地址和結構體自身(子類)的地址相同,當子類需要復用父類的方法時,子類的地址也可以作為父類的地址使用(微信公眾號【嵌入式系統】這是后續繼承操作取巧的基礎)。
例如在一個系統中具有多個棧,為便于區分,每個棧可以具有不同的名稱(系統棧、數據棧、符號棧……)。基于該需求,可以實現一個帶名稱的棧(為便于和前文普通棧區分,后文將其稱為“命名棧”),即在普通棧的基礎上,增加一個“名稱”屬性,該屬性使每個棧都具有一個可供識別的名稱,該棧類型的定義及接口聲明如下:
stack_named.h文件
//微信公眾號:嵌入式系統 #ifndef__STACK_NAMED_H #define__STACK_NAMED_H #include"stack.h"/*包含基類頭文件*/ structstack_named { structstacksuper;/*基類(超類)*/ constchar*p_name;/*棧名*/ }; /*初始化*/ intstack_named_init(structstack_named*p_stack,int*p_buf,intsize,constchar*p_name); /*設置名稱*/ intstack_named_set(structstack_named*p_stack,constchar*p_name); /*獲取名稱*/ constchar*stack_named_get(structstack_named*p_stack); /*解初始化*/ intstack_named_deinit(structstack_named*p_stack); #endif
stack_named.c文件
//微信公眾號:嵌入式系統 #include"stack_named.h" intstack_named_init(structstack_named*p_stack,int*p_buf,intsize,constchar*p_name) { stack_init(&p_stack->super,p_buf,size);/*初始化基類*/ p_stack->p_name=p_name;/*初始化子類成員*/ return0; } intstack_named_set(structstack_named*p_stack,constchar*p_name) { p_stack->p_name=p_name; return0; } constchar*stack_named_get(structstack_named*p_stack) { returnp_stack->p_name; } intstack_named_deinit(structstack_named*p_stack) { returnstack_deinit(&p_stack->super);/*解初始化基類*/ }
實現“命名棧”時,除初始化函數和解初始化函數外,僅為新增的屬性p_name 提供了設置和獲取方法,棧的核心邏輯相關函數(入棧、出棧)無需重復實現,入棧和出棧方法作為“命名棧”父類的方法,可以被復用。使用“命名棧”的應用程序范例如下:
//微信公眾號:嵌入式系統 #include"stack_named.h" #include"stdio.h" intmain() { intval; intbuf[20]; structstack_namedstack_named; structstack_named*p_stack_named=&stack_named; stack_named_init(p_stack_named,buf,20,"chengj"); printf("Thestacknameis%s! ",stack_named_get(p_stack_named)); //依次壓入數據:2、4、5、8 stack_push((structstack*)p_stack_named,2);//強制棧類型轉換 stack_push((structstack*)p_stack_named,4); stack_push((structstack*)p_stack_named,5); stack_push((structstack*)p_stack_named,8); //依次彈出各個數據,并打印 stack_pop((structstack*)p_stack_named,&val);//強制棧類型轉換 printf("%d",val); stack_pop((structstack*)p_stack_named,&val); printf("%d",val); stack_pop((structstack*)p_stack_named,&val); printf("%d",val); stack_pop((structstack*)p_stack_named,&val); printf("%d",val); stack_named_deinit(p_stack_named); return0; }
程序中,因為父類(struct stack)和子類(struct stack_named)對應的類型并不相同,所以當父類方法(stack_push()、stack_pop())作用于子類對象(stack_named)時,為了避免編譯器輸出“類型不匹配”的警告,必須對類型進行強制轉換。
在 C 語言中,大量的使用類型強制轉換存在一定的風險,如兩個類之間沒有繼承關系,使用強制轉換將屏蔽編譯器輸出的警告信息,導致這類錯誤在編譯階段無法發現。為了避免使用強制類型轉換,可以多做一步操作,從子類中取出父類的地址進行傳遞,保證參數類型一致:
stack_push((structstack*)p_stack_named,2); //改為 stack_push(&p_stack_named->super,2);
但無論使用哪種方法,看起來都不是很完美。這類問題的存在主要是因為 C語言并非真正的面向對象編程語言,使用 C 語言實現面向對象編程時,需要使用到一些看似“投機取巧”的手段。在真正的面向對象編程語言中,編譯器可以識別繼承關系,無需任何強制轉換語句,父類的方法可以直接作用于子類。
3.2 初始化函數
回顧前面命名棧初始化函數:
intstack_named_init(structstack_named*p_stack,int*p_buf,intsize,constchar*p_name) { stack_init(&p_stack->super,p_buf,size);/*初始化基類*/ p_stack->p_name=p_name;/*初始化子類成員*/ return0; }
先調用了父類的初始化函數(stack_init()),再初始化命名棧特有的 p_name 屬性。這里指出了一個隱含的規則:先初始化基類的成員,再初始化派生類特有的成員。該規則與面向對象編程語言中構造函數的調用順序是一致的:在建立一個對象時,首先調用基類的構造函數,然后再調用派生類的構造函數。
3.3 解初始化函數
解初始化的順序與初始化的順序是恰好相反的,應先對派生類中特有的數據“解初始化”,再對基類作解初始化操作。解初始化函數的實現詳見程序如下:
intstack_deinit(structstack*p_stack) { p_stack->top=0; return0; } intstack_named_deinit(structstack_named*p_stack) { p_stack->p_name=NULL; returnstack_deinit(&p_stack->super);/*解初始化基類在后*/ }
3.4 最少知識原則
所謂 “最少知識原則”就是,對使用者而言,不管類的內部如何,只調用提供的方法,其他的一概不管。(微信公眾號【嵌入式系統】更多編碼原則可以參考《嵌入式軟件設計原則隨想》)顯然前面的“命名棧”并非如此,對于命名棧的使用者,其必須知道命名棧與普通棧之間的繼承關系,進而才可以正確的使用普通棧的入棧方法,操作命名棧,例如:
stack_push((structstack*)p_stack_named,2);//類型轉換關系
這對用戶來說并不友好,因為其使用的是“命名棧”類(stack_named.h),卻還要關心“普通棧”類(stack.h)。為滿足“最少知識原則”,命名棧也可以提供入棧和出棧方法,使用戶僅需關心命名棧的公共接口就可以完成命名棧的所有操作。
stack_named.h文件
#ifndef__STACK_NAMED_H #define__STACK_NAMED_H #include"stack.h" /*包含基類頭文件*/ structstack_named { structstacksuper;/*基類(超類)*/ constchar*p_name;/*棧名*/ }; /*初始化*/ intstack_named_init(structstack_named*p_stack,int*p_buf,intsize,constchar*p_name); /*設置名稱*/ intstack_named_set(structstack_named*p_stack,constchar*p_name); /*獲取名稱*/ constchar*stack_named_get(structstack_named*p_stack); //微信公眾號:嵌入式系統 staticinlineintstack_named_push(structstack_named*p_stack,intval) { returnstack_push(&p_stack->super,val); } staticinlineintstack_named_pop(structstack_named*p_stack,int*p_val) { returnstack_pop(&p_stack->super,p_val); } /*解初始化*/ intstack_named_deinit(structstack_named*p_stack); #endif
頭文件中增加了兩個方法:stack_named_push()和 stack_named_pop(),由于這兩個函數非常簡單,只是調用了其父類中相應的方法,僅一行代碼,因而使用了內聯函數的形式,如此可以優化代碼大小和執行速度。經過簡單的包裝后,用戶使用的所有方法都是作用于“命名棧”對象的,無需再使用類型強制轉換等特殊的方法。更新后的“命名棧”使用范例片段如下:
//壓入數據 stack_named_push(p_stack_named,2); //彈出數據并打印 stack_named_pop(p_stack_named,&val);printf("%d",val);
從用戶角度看,包裝后的“命名棧”對用戶來講更加友好(無需類型強制轉換)。但在實際開發過程中,若所有繼承關系都再次封裝一遍會顯得累贅。因此,只對用戶開放的類才需要這樣做,如果某些類無需對用戶開放,僅在內部使用,則可以酌情省略包裝過程。
4 多態
多態字面含義就是具有“多種形式”。從調用者的角度看對象,會發現它們非常相似,但內部處理實際上卻各不相同。換句話說,各對象雖然內部處理不同,但對于使用者(調用者)來講,它們卻是相同的。
4.1 學生的“自我介紹”
在前面提到的學生類,包含姓名、學號、性別、身高、體重等屬性,并對外提供了一個“自我介紹”方法。
voidstudent_self_introduction(structstudent*p_this) { printf("Hi!Mynameis%s,I'ma%s.Myschoolnumberis%d.Myheightis%fcmandweightis%fkg", p_this->name, (p_this->sex=='M')?"boy":"girl", p_this->id, p_this->height, p_this->weight); }
假設一個場景,開學第一課所有同學依次作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調用所有同學的自我介紹方法即可,范例程序如下:
voidfirst_class(structstudent*p_students,intnum) { inti; for(i=0;i
調用該函數前,需要將所有學生對象創建好,并存于一個數組中,假定一個班級有 50個學生,則調用示意代碼如下:
intmain() { structstudentstudent[50]; /*根據每個學生的信息,依次創建各個學生對象*/ student_init(&student[0],"zhangsan",2024001,'M',173,60); student_init(&student[1],"lisi",2024002,'F',168,65); //... /*上第一節課*/ first_class(student,50); }
上面的實現代碼,假定了學生的“自我介紹”格式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將個人信息陳述一遍,顯然,這樣的自我介紹無法體現每個學生的個性和差異。例如,一個名叫張三的學生,其期望這樣介紹自己: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我叫張三,來自湖北仙桃,是一個自信開朗,積極向上的人,我有著廣泛的興趣愛好,喜歡打籃球、看書、下棋、聽音樂……”
每個學生自我介紹的內容并不期望千篇一律。若不基于多態的思想,最簡單粗暴的方式是每個學生都提供一個自我介紹方法,例如 student_zhangsan_introduction()。這種情況下每個學生提供的方法都不相同(函數名不同),根本無法統一調用,此時,第一節課的調用將會大改,需要依次調用每個學生提供的不同的自我介紹方法,例如:
voidfirst_class() { student_zhangsan_introduction(&zhangshan);//張三自我介紹 student_lisi_introduction(&lisi);//李四自我介紹 //…. }
無法使用同樣的調用形式(函數)完成不同對象的“自我介紹”。對于調用者來講,需要關注每個對象提供的特殊方法,復雜度將提升。
使用多態的思想即可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進而保證 firstt_class()的內容不變,雖然每個對象方法的實現不同,但可以使用同樣的形式調用它。在 C 語言中,函數指針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利器”。
函數指針的原型決定了調用方法,例如定義函數指針:
int(*student_self_introduction)(structstudent*p_student);
無論該函數指針指向何處,都表示該函數指針指向的是 int 類型返回值,具有一個*p_student 參數的函數,其調用形式如下:
student_self_introduction(p_student);
函數指針的指向代表了函數的實現,指向不同的函數就代表了不同的實現。基于此,為了使每個學生對象可以有自己獨特的介紹方式,在學生類的定義中,可以不實現自我介紹方法,但可以通過函數指針約定自我介紹方法的調用形式。更新學生類的定義:
student.h文件``` ```c //微信公眾號:嵌入式系統 #ifndef__STUDENT_H #define__STUDENT_H structstudent { int(*student_self_introduction)(structstudent*p_student);/*新增個性化自我介紹*/ charname[10];/*姓名(假定最長10字符)*/ unsignedintid;/*學號*/ charsex;/*性別:'M',男;'F',女*/ floatheight;/*身高*/ floatweight;/*體重*/ }; intstudent_init(structstudent*p_student, char*p_name, unsignedintid, charsex, floatheight, floatweight, int(*student_self_introduction)(structstudent*)); /*學生類提供的自我介紹方法*/ staticinlineintstudent_self_introduction(structstudent*p_student) { returnp_student->student_self_introduction(p_student); } #endif
此時,對于外界來講,學生類“自我介紹方法”的調用形式并未發生任何改變,函數原型還是一樣的(由于只有一行代碼,因而以內聯函數的形式存放到了頭文件中)。基于此,“第一節課的內容”可以保持完全不變(for循環調用全部)。在這種方式下,每個對象在初始化時,需要指定自己特殊的自我介紹方,例如張三對象的創建過程為:
intstudent_zhangsan_introduction(structstudent*p_student) { constchar*str="親愛的老師,同學們!我叫張三,來自湖北仙桃,是一個自信開朗,積極向上的人,我有著廣泛的興趣愛好,喜歡打籃球、看書、下棋、聽音樂……"; printf("%s ",str); return0; } intmain() { structstudentstudent[50]; /*根據每個學生的信息,依次創建各個學生對象*/ student_init(&student[0],"zhangsan",2024001,'M',173,60,student_zhangsan_introduction); //... /*上第一節課*/ first_class(student,50); }
多態的核心是:對于上層調用者,不同的對象可以使用完全相同的操作方法,但是每個對象可以有各自不同的實現方式。多態是面向對象編程非常重要的特性,C 語言依賴指針實現多態。
很多設計模式或硬件多型號適配都是基于這個基礎,可以參考《嵌入式軟件的設計模式(上)》)。
4.2 I/O 設備驅動
C 程序使用 printf()打印日志信息,在 PC 上運行時,日志信息可能輸出到控制臺,而在嵌入式系統中,信息可能通過某個串口輸出。printf()函數的解釋是輸出信息至 STDOUT(標準輸出)。顯然printf()函數就具有多態性,對于用戶來講,其調用形式是確定的,但內部具體輸出信息到哪里,卻會隨著 STDOUT 的不同而不同。
在一些操作系統中(如Linux),硬件設備(例串口、ADC 等)的操作方法都和文件操作方法類似(一切皆文件),都可以通過 open()、close()、read()、write()等幾個標準函數進行操作。為統一 I/O 設備的使用方法,要求每個 I/O 設備都提供 open、close、read、write 這幾個標準函數的實現,即每個 I/O設備的驅動程序,對這些標準函數的實現在函數調用上必須保持一致。這本質上就是一個多態問題,即以同樣的方法使用不同的 I/O 設備。
通過函數指針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定義file_ops結構體,包含了相對應的函數指針,指向I/O 設備針對操作的實現函數。
file_ops.h文件//微信公眾號:嵌入式系統 //代碼片段只是原理性展示 structfile_ops { void(*open)(char*name,intmode); void(*close)(); int(*read)(); void(*write)(); };
對于 I/O設備,其驅動程序提供這 4個函數的實現,并將 file_ops結構體的函數指針指向對應的函數。
#include"file_ops.h" staticvoidopen(char*name,intmode) { //... } staticvoidclose() { //... } staticintread() { //... } staticvoidwrite() { //... } structfile_opsmy_console={open,close,read,write};
所有的函數都使用 static修飾符,避免與外部的函數產生命名沖突。對于該設備,僅對外提供了一個可以使用的 file_ops 對象 my_console。
上面展示了設備 I/O 的一般管理方法,其中的編程方法或技巧正是面向對象編程中多態的基礎,也再一次展現了函數指針在多態中的重要地位,多態可以視為函數指針的一種典型應用。(微信公眾號【嵌入式系統】類似使用是Linux設備驅動的基礎)。
4.3 帶檢查功能的棧
前面范例實現了棧的核心邏輯(入棧和出棧),假設現在增加需求,實現“帶檢查功能的棧”,即在數據入棧之前,必須進行特定的檢查,“檢查通過”后才能壓人棧中。檢查方式有多種:
范圍檢查:必須在特定的范圍之內,比如1 ~ 9,才視為檢查通過; 奇偶檢查:必須是奇數或者偶數,才視為檢查通過; 變化檢查:值必須增加(比上一次的值大),才視為檢查通過。
4.3.1 基于繼承實現“帶范圍檢查功能”的棧
先不考慮多種檢查方式,僅實現范圍檢查。參照“命名棧”的實現,使用繼承方式,在普通棧的基礎上實現一個新類,范例程序如下:
stack_with_range_check.h帶范圍檢查的棧#ifndef__STACK_WITH_RANGE_CHECK_H #define__STACK_WITH_RANGE_CHECK_H #include"stack.h"/*包含基類頭文件*/ structstack_with_range_check { structstacksuper;/*基類(超類)*/ intmin;/*最小值*/ intmax;/*最大值*/ }; intstack_with_range_check_init(structstack_with_range_check*p_stack, int*p_buf, intsize, intmin,intmax); /*入棧*/ intstack_with_range_check_push(structstack_with_range_check*p_stack,intval); /*出棧*/ intstack_with_range_check_pop(structstack_with_range_check*p_stack,int*p_val); #endif
帶范圍檢查的棧 C 文件 stack_with_range_check.c
#include"stack_with_range_check.h" intstack_with_range_check_init(structstack_with_range_check*p_stack, int*p_buf, intsize, intmin,intmax) { /*初始化基類*/ stack_init(&p_stack->super,p_buf,size); /*初始化子類成員*/ p_stack->min=min; p_stack->max=max; return0; } intstack_with_range_check_push(structstack_with_range_check*p_stack,intval) { if((val>=p_stack->min)&&(val<=?p_stack->max))//差異點 { returnstack_push(&p_stack->super,val); } return-1; } intstack_with_range_check_pop(structstack_with_range_check*p_stack,int*p_val) { returnstack_pop(&p_stack->super,p_val); }
為了接口的簡潔性,沒有再展示解初始化等函數的定義。新增入棧時作檢查,出棧和普通棧是完全相同的,但基于最小知識原則也封裝了一個 pop 接口,使該類的用戶完全不需要關心普通棧。
依照這個方法,可以實現其它檢查方式的棧。核心是實現帶檢查功能的入棧函數,因而僅簡單展示另外兩種檢查方式下入棧函數的實現,分別如下:
//奇偶檢查入棧函數 intstack_with_oddeven_check_push(structstack_with_oddeven_check*p_stack,intval) { if(((p_stack->iseven)&&((val%2)==0))||((!p_stack->iseven)&&((val%2)!=0))) { returnstack_push(&p_stack->super,val);//檢查通過:偶校驗且為偶數,或奇校驗且為奇數 } return-1; } //變化檢查入棧函數 intstack_with_change_check_push(structstack_with_change_check*p_stack,intval) { if(p_stack->pre_valuepre_value=val; returnstack_push(&p_stack->super,val);//檢查通過:本次入棧值大于上一次的值 } return-1; }
由此可見,這種實現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不同檢查方法對應的入棧函數不相同,對于用戶來講,使用不同的檢查功能,就必須調用不同的入棧函數。即操作不同的棧使用不同的接口。但觀察幾個入棧函數,其入棧方法類似,示意代碼如下:
intstack_XXX_push(structstack_XXX*p_stack,intval) { if(檢查通過)//不同棧的差異僅是檢測條件不同 { returnstack_push(&p_stack->super,val); } return-1; }
可使用多態思想,將“檢查”函數的調用形式標準化編寫一個通用的、與具體檢查方式無關的入棧函數。
4.3.2 基于多態實現通用的“帶檢查功能的棧”
使用函數指針表示“檢查功能”,指向不同的檢查函數。可以定義一個包含函數指針的類:
structstack_with_validate { structstacksuper;/*基類(超類)*/ int(*validate)(structstack_with_validate*p_this,intval);/*檢查函數*/ };
和其它普通方法一樣,類中抽象方法(函數指針)的第一個成員同樣是指向該類對象的指針。此時,數據入棧前的檢查工作交給 validate 指針所指向的函數實現。假定其指向的函數在檢查數據時,返回 0 表示檢查通過可入棧,其它值表示檢查未通過。完整的帶檢查功能的棧實現范例如下:
帶檢查功能的棧 H 文件(stack_with_validate.h)
#ifndef__STACK_WITH_VALIDATE_H #define__STACK_WITH_VALIDATE_H #include"stack.h"/*包含基類頭文件*/ structstack_with_validate { structstacksuper;/*基類(超類)*/ int(*validate)(structstack_with_validate*p_this,intval);/*檢查函數*/ }; intstack_with_validate_init(structstack_with_validate*p_stack, int*p_buf, intsize, int(*validate)(structstack_with_validate*,int)); /*入棧*/ intstack_with_validate_push(structstack_with_validate*p_stack,intval); /*出棧*/ intstack_with_validate_pop(structstack_with_validate*p_stack,int*p_val); #endif
帶檢查功能的棧 C 文件(stack_with_validate.c)
#include"stack_with_validate.h" #include"stdio.h" intstack_with_validate_init(structstack_with_validate*p_stack, int*p_buf, intsize, int(*validate)(structstack_with_validate*,int)) { /*初始化基類*/ stack_init(&p_stack->super,p_buf,size); p_stack->validate=validate;//檢查條件,上層說了算 return0; } intstack_with_validate_push(structstack_with_validate*p_stack,intval) { if((p_stack->validate==NULL)|| ((p_stack->validate!=NULL)&&(p_stack->validate(p_stack,val)==0))) { returnstack_push(&p_stack->super,val); } return-1; } intstack_with_validate_pop(structstack_with_validate*p_stack,int*p_val) { returnstack_pop(&p_stack->super,p_val); }
帶某種檢查功能的棧,重點是實現其中的 validate 方法。基于帶檢查的棧,實現帶范圍檢查的棧,程序詳見如下:
帶范圍檢查的棧 H 文件更新(stack_with_range_check.h)
#ifndef__STACK_WITH_RANGE_CHECK_H #define__STACK_WITH_RANGE_CHECK_H #include"stack_with_validate.h"/*包含基類頭文件*/ structstack_with_range_check { structstack_with_validatesuper;/*基類(超類)*/ intmin;/*最小值*/ intmax;/*最大值*/ }; structstack_with_validate*stack_with_range_check_init(structstack_with_range_check*p_stack, int*p_buf, intsize, intmin, intmax); #endif
帶范圍檢查的棧 C 文件更新(stack_with_range_check.c)
#include"stack_with_range_check.h" staticint_validate(structstack_with_validate*p_this,intval) { structstack_with_range_check*p_stack=(structstack_with_range_check*)p_this; if((val>=p_stack->min)&&(val<=?p_stack->max)) { return0;/*檢查通過*/ } return-1; } structstack_with_validate*stack_with_range_check_init(structstack_with_range_check*p_stack, int*p_buf, intsize, intmin, intmax) { /*初始化基類*/ stack_with_validate_init(&p_stack->super,p_buf,size,_validate); /*初始化子類成員*/ p_stack->min=min; p_stack->max=max; return0; }
帶范圍檢查的棧,主要目的就是實現“檢查功能”對應的函數:_validate,并將其作為 validate 函數指針(抽象方法)的值。
在面向對象編程中,包含抽象方法的類通常稱之為抽象類,抽象類不能直接實例化(因為其還有方法未實現),抽象類只能被繼承,且由子類實現其中定義的抽象方法。在 UML 類圖中,抽象類的類名和其中的抽象方法均使用斜體表示,普通棧、帶檢查功能的棧和帶范圍檢查的棧,它們之間的關系詳見圖。
帶范圍檢查的棧,其主要作用是實現其父類中定義的抽象方法,進而創建一個真正的“帶檢查功能”的棧對象(此時的抽象方法已實現),該對象即可提交給外部使用。帶范圍檢查的棧并沒有其他特殊的方法,因而在其初始化完成后,通過初始化函數的返回值向外界提供了一個“帶檢查功能”的棧對象,后續用戶即可使用 stack_with_validate.h 文件中的push 和 pop 方法操作該對象。
帶范圍檢查的棧使用范例如下:
//微信公眾號:嵌入式系統 #include"stack_with_range_check.h" #include"stdio.h" intmain() { intval; intbuf[20]; inti; inttest_data[5]={2,4,5,3,10}; structstack_with_range_checkstack; structstack_with_validate*p_stack=stack_with_range_check_init(&stack,buf,20,1,9); for(i=0;i5;?i++) ????{ ????????if(stack_with_validate_push(p_stack,?test_data[i])?!=?0) ????????{ ????????????printf("The?data?%d?push?failed! ",?test_data[i]); ????????} ????} ????printf("The?pop?data:?"); ????while(1)??/*?彈出所有數據?*/ ????{ ????????if(stack_with_validate_pop(p_stack,?&val)?==?0) ????????{ ????????????printf("%d?",?val); ????????} ????????else ????????{ ????????????break; ????????} ????} ????return?0; }
無論何種檢查方式,其主要目的都是創建“帶檢查功能”的棧對象(完成抽象方法的實現)。創建完畢后,對于用戶操作方法都是完全相同的 stack_with_validate_push 和 stack_with_validate_pop ,與檢查方式無關。為避免贅述,這里不再實現另外兩種檢查功能的棧,僅展示出他們的類圖。
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在一些大型項目中,初始化過程往往和應用程序是分離的(即stack_with_range_check_init 內部封閉不可見),也就是說,對于用戶來講,其僅會獲取到一個 struct stack_with_validate *類型的指針,其指向某個“帶檢查功能的棧”,實際檢查什么,用戶可能并不關心,應用程序基于該類型指針編程,將使應用程序與具體檢查功能無關,即使后續更換為其它檢查方式,應用程序也不需要做任何改動。
4.4 抽象分離
如果是硬件資源有限,功能單一或大概率無需擴展的嵌入式軟件開發,進行到這基本可以滿足需求;如果是復雜應用,且硬件資源充足還可繼續優化。
4.4.1 檢查功能抽象
前面的實現中,將檢查功能視為棧的一種擴展(使用繼承),檢查邏輯直接在相應的擴展類中實現。這就使檢查功能與棧綁定在一起,檢查功能的實現無法獨立復用。如果要實現一個“帶檢查功能的隊列”,同樣是上述的 3 種檢查邏輯,期望能夠復用檢查邏輯相關的代碼。顯然,由于當前檢查邏輯的實現與棧捆綁在一起,無法單獨提取出來復用。
檢查功能與棧的綁定,主要在“帶檢查功能的棧”中體現,該類的定義如下:
structstack_with_validate { structstacksuper;/*基類(超類)*/ int(*validate)(structstack_with_validate*p_this,intval);/*檢查函數*/ };
super 用于繼承自普通棧,validate 表示一個抽象的數據檢查方法,不同的檢查方法,通過該指針所指向的函數體現。由于檢查方法validate是該類的一個方法,檢查邏輯與棧綁定。為了解綁分離,可以將檢查邏輯放到獨立的與棧無關的類中,額外定義一個抽象的校驗器類,專門表示數據檢查邏輯:
structvalidator { int(*validate)(structvalidator*p_this,intval);/*檢查函數*/ };
雖然該類僅包含 validate 函數指針,但需注意該函數指針類型的變化,其第一個參數為指向校驗器的指針,而在“帶檢查功能的棧”中,其第一個參數是指向“帶檢查功能的棧”的指針。通過該類的定義,明確的將檢查邏輯封裝到獨立的校驗器類中,與棧再無任何關聯。不同的檢查邏輯,可以在其子類中實現,校驗器類和各個子類之間的關系如下:
由于校驗器類僅包含一個函數指針,因此其只需要在頭文件中定義出類即可,程序如下:
校驗器類定義(validator.h)
#ifndef__VALIDATOR_H #define__VALIDATOR_H structvalidator { int(*validate)(structvalidator*p_this,intval); }; staticinlineintvalidator_init(structvalidator*p_validator, int(*validate)(structvalidator*,int)) { p_validator->validate=validate; return0; } staticinlineintvalidator_validate(structvalidator*p_validator,intval)/*校驗函數*/ { if(p_validator->validate==NULL)/*校驗函數為空,視為無需校驗*/ { return0; } returnp_validator->validate(p_validator,val); } #endif
初始化函數負責為 validate 賦值,validator_validate 函數是校驗器對外提供的校驗函數,在其實現中僅調用了 validate 函數指針指向的函數。由于函數都比較簡單,因而直接使用了內聯函數的形式進行了定義。接下來以范圍校驗為例,實現一個范圍校驗器。
范圍校驗器 H 文件內容(validator_range_check.h)
#ifndef__VALIDATOR_RANGE_CHECK_H #define__VALIDATOR_RANGE_CHECK_H #include"validator.h" structvalidator_range_check { structvalidatorsuper; intmin; intmax; }; structvalidator*validator_range_check_init(structvalidator_range_check*p_validator,intmin,intmax); #endif
范圍校驗器 C 文件內容(validator_range_check.c)
//微信公眾號:嵌入式系統 #include"validator_range_check.h" staticint_validate(structvalidator*p_this,intval) { structvalidator_range_check*p_stack=(structvalidator_range_check*)p_this; if((val>=p_stack->min)&&(val<=?p_stack->max)) { return0;/*檢查通過*/ } return-1; } structvalidator*validator_range_check_init(structvalidator_range_check*p_validator,intmin,intmax) { validator_init(&p_validator->super,_validate); p_validator->min=min; p_validator->max=max; return&p_validator->super; }
由于 validator_range_check 類僅用于實現 validator 抽象類中定義的抽象方法,其初始化函數可以直接對外返回一個標準的校驗器(其中的抽象方法已實現)。按照同樣的方法,可以實現validator_oddeven_check 類和 validator_change_check 類。將檢查功能從“帶檢查功能的棧”中分離出來之后,“帶檢查功能的棧”中就無需再維護檢查功能對應的抽象方法。其可以通過依賴的方式使用檢查功能,即依賴一個校驗器。在類圖中,依賴關系可以使用一個虛線箭頭表示,箭頭指向被依賴的類,示意圖如下:
“帶檢查功能的棧”類定義如下:
structstack_with_validate { structstacksuper;/*基類(超類)*/ structvalidator*p_validator;/*依賴的校驗器*/ };
與先前相比,其核心變化是由一個 validate 函數指針(指向具體的檢查方法)變更為 p_validator 指針(指向抽象的檢查方法),變化雖小,但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設計理念。之前的方式是定義了一個抽象方法,而現在的方式是依賴于一個校驗器對象。
基于此更新“帶檢查功能的棧”類的實現如下:
帶檢查功能的棧 H 文件更新(stack_with_validate.h)
#ifndef__STACK_WITH_VALIDATE_H #define__STACK_WITH_VALIDATE_H #include"stack.h"/*包含基類頭文件*/ #include"validator.h" structstack_with_validate { structstacksuper;/*基類(超類)*/ structvalidator*p_validator; }; intstack_with_validate_init(structstack_with_validate*p_stack, int*p_buf, intsize, structvalidator*p_validator); intstack_with_validate_push(structstack_with_validate*p_stack,intval); intstack_with_validate_pop(structstack_with_validate*p_stack,int*p_val); #endif
帶檢查功能的棧 C 文件更新(stack_with_validate.c)
//微信公眾號:嵌入式系統 #include"stack_with_validate.h" #include"stdio.h" intstack_with_validate_init(structstack_with_validate*p_stack, int*p_buf, intsize, structvalidator*p_validator) { stack_init(&p_stack->super,p_buf,size); p_stack->p_validator=p_validator; return0; } intstack_with_validate_push(structstack_with_validate*p_stack,intval) { if((p_stack->p_validator==NULL)||(validator_validate(p_stack->p_validator,val)==0))//注意差別 { returnstack_push(&p_stack->super,val); } return-1; } intstack_with_validate_pop(structstack_with_validate*p_stack,int*p_val) { returnstack_pop(&p_stack->super,p_val); }
“帶檢查功能的棧”的應用接口(push 和 pop)并沒有發生任何改變,應用程序可以被復用,測試更新后的帶檢查功能的棧:
#include"stack_with_validate.h" #include"validator_range_check.h" #include"stdio.h" intmain() { intbuf[20]; structstack_with_validatestack; structvalidator_range_checkvalidator_range_check; /*獲取范圍檢查校驗器*/ structvalidator*p_validator=validator_range_check_init(&validator_range_check,1,9); stack_with_validate_init(&stack,buf,20,p_validator); stack_validate_application(&stack);//使用和先前繼承方式一樣,實現忽略 return0; }
4.4.2 定義抽象棧
定義校驗器類后,整個系統實現了兩種棧:普通棧和“帶檢查功能的棧”,無論什么棧,對于用戶來講都是實現入棧和出棧兩個核心邏輯。兩種棧提供兩種入棧和出棧方法。
普通棧提供的方法為:
intstack_push(structstack*p_stack,intval);/*入棧*/ intstack_pop(structstack*p_stack,int*p_val);/*出棧*/
“帶檢查功能的棧”提供的方法為:
intstack_with_validate_push(structstack_with_validate*p_stack,intval);/*入棧*/ intstack_with_validate_pop(structstack_with_validate*p_stack,int*p_val);/*出棧*/
用戶執行入棧和出棧操作,使用不同類的棧,調用的函數不同。通過多態思想,將入棧和出棧定義為抽象方法(函數指針),則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無論使用何種棧,都可以使用相同的方法來實現入棧和出棧。基于此定義抽象棧。
抽象棧類定義(stack.h)
#ifndef__STACK_H #define__STACK_H structstack { int(*push)(structstack*p_stack,intval); int(*pop)(structstack*p_stack,int*p_val); }; staticinlineintstack_init(structstack*p_stack, int(*push)(structstack*,int), int(*pop)(structstack*,int*)) { p_stack->push=push; p_stack->pop=pop; } staticinlineintstack_push(structstack*p_stack,intval) { returnp_stack->push(p_stack,val); } staticinlineintstack_pop(structstack*p_stack,int*p_val) { returnp_stack->pop(p_stack,p_val); } #endif
基于抽象棧的定義,使用抽象棧提供的接口實現一個通用的應用程序,該應用程序與底層細節無關,任何棧都可以使用該應用程序進行測試。
基于抽象棧實現的應用程序:
#include"stack.h" #include"stdio.h" intstack_application(structstack*p_stack) { inti; intval; inttest_data[5]={2,4,5,3,10}; for(i=0;i5;?i++) ????{ ????????if(stack_push(p_stack,?test_data[i])?!=?0) ????????{ ????????????printf("The?data?%d?push?failed! ",?test_data[i]); ????????} ????} ????printf("The?pop?data:?"); ????while(1)? ????{ ????????if(stack_pop(p_stack,?&val)?==?0) ????????{ ????????????printf("%d",?val); ????????} ????????else ????????{ ????????????break; ????????} ????} ????return?0; }
先有應用層代碼再有底層代碼。在實現具體棧之前,就可以開始編寫應用程序(微信公眾號【嵌入式系統】這就是依賴倒置原則,可參考《嵌入式軟件設計原則隨想》)。實現普通棧:
普通棧 H 文件內容(stack_normal.h)
#ifndef__STACK_NORMAL_H #define__STACK_NORMAL_H #include"stack.h" structstack_normal { structstacksuper; inttop;/*棧頂*/ int*p_buf;/*棧緩存*/ unsignedintsize;/*棧緩存的大小*/ }; structstack*stack_normal_init(structstack_normal*p_stack,int*p_buf,intsize); #endif
普通棧 C 文件內容(stack_normal.c)
//微信公眾號:嵌入式系統 #include"stack_normal.h" staticint_push(structstack*p_this,intval) { structstack_normal*p_stack=(structstack_normal*)p_this; if(p_stack->top!=p_stack->size) { p_stack->p_buf[p_stack->top++]=val; return0; } return-1; } staticint_pop(structstack*p_this,int*p_val) { structstack_normal*p_stack=(structstack_normal*)p_this; if(p_stack->top!=0) { *p_val=p_stack->p_buf[--p_stack->top]; return0; } return-1; } structstack*stack_normal_init(structstack_normal*p_stack,int*p_buf,intsize) { p_stack->top=0; p_stack->size=size; p_stack->p_buf=p_buf; stack_init(&p_stack->super,_push,_pop); return&p_stack->super; }
基于普通類的實現,測試普通棧類:
#include"stack_normal.h" intmain() { intbuf[20]; structstack_normalstack; structstack*p_stack=stack_normal_init(&stack,buf,20); stack_application(p_stack); return0; }
“帶檢查功能的棧”是在普通棧的基礎上,增加了檢查功能,實現范例程序如下:
帶檢查功能的棧 H 文件更新(stack_with_validate.h)
#ifndef__STACK_WITH_VALIDATE_H #define__STACK_WITH_VALIDATE_H #include"stack.h"/*包含基類頭文件*/ #include"validator.h" structstack_with_validate { structstacksuper;/*基類(超類)*/ structstack*p_normal_stack;/*依賴于普通棧的實現*/ structvalidator*p_validator; }; structstack*stack_with_validate_init(structstack_with_validate*p_stack, structstack*p_normal_stack, structvalidator*p_validator); #endif
檢查功能的棧 C 文件更新(stack_with_validate.c)
#include"stack_with_validate.h" #include"stdio.h" staticint_push(structstack*p_this,intval) { structstack_with_validate*p_stack=(structstack_with_validate*)p_this; if((p_stack->p_validator==NULL)||(validator_validate(p_stack->p_validator,val)==0)) { returnstack_push(p_stack->p_normal_stack,val); } return-1; } staticint_pop(structstack*p_this,int*p_val) { structstack_with_validate*p_stack=(structstack_with_validate*)p_this; returnstack_pop(p_stack->p_normal_stack,p_val); } structstack*stack_with_validate_init(structstack_with_validate*p_stack, structstack*p_normal_stack, structvalidator*p_validator) { stack_init(&p_stack->super,_push,_pop); p_stack->p_validator=p_validator; p_stack->p_normal_stack=p_normal_stack; return&p_stack->super; }
基于“帶檢查功能的棧”的實現,測試范例如下:
#include"stack_normal.h" #include"stack_with_validate.h" #include"validator_range_check.h" intmain() { intbuf[20]; structstack_normalstack; structstack_with_validatestack_with_validate; structvalidator_range_checkvalidator_range_check; structstack*p_stack_normal=stack_normal_init(&stack,buf,20); structvalidator*p_validator=validator_range_check_init(&validator_range_check,1,9); structstack*p_stack=stack_with_validate_init(&stack_with_validate, p_stack_normal, p_validator); stack_application(p_stack); return0; }
由此可見,無論底層的各種棧如何實現,對于上層應用來講,其可以使用同一套接口stack_application操作各種各樣不同的棧。
多種多態示例的核心解決方案都是相同的,即:定義抽象方法(函數指針),使上層應用可以使用同一套接口訪問不同的對象。從類的角度看,每個類中操作的規約都是相同的,而這些類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實現這些同名的操作,從而使得擁有相同接口的對象可以在運行時相互替換。
同樣的應用程序,可以在多個硬件平臺上運行,更換硬件時應用程序無需作任何改動。在嵌入式系統中,相同功能芯片的更新替換,也是多態應用最多的場景,根據硬件差異多態封裝,應用層無感使用相同接口。基于多態的思想實現“與硬件無關”的應用程序,還可以衍生出兩個概念:抽象接口與依賴倒置,它們的核心都是多態。更多編碼原則可參考《嵌入式軟件設計原則隨想》、《Unix哲學之編程原則》,分層架構《嵌入式軟件分層隔離的典范》。
5 小節
學會了屠龍技,但是沒有龍,怎么辦?有些東西只是一種思維模式,作為日常開發工作中潛移默化的一種偏愛。所以嵌入式軟件開發究竟有沒對象呢?有但少。
-
編程
+關注
關注
88文章
3615瀏覽量
93731 -
嵌入式軟件
+關注
關注
4文章
240瀏覽量
26646
原文標題:一文了解嵌入式軟件開發的“對象”
文章出處:【微信號:strongerHuang,微信公眾號:strongerHuang】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