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姓在百家姓中排名116位,按人口計算排名第95名(2020公安部數據),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小姓。戴的拼音在大陸是Dai,在中國臺灣和香港是Tai,在新馬則是Tay。
好多芯片人是我科技老兵戴輝的本家,“戴(代)”這個姓成為了“含芯(片)度最高”的姓。
常有人問起”戴“和”代“的關系。”代“其實是一個單獨的姓,在傳統的百家姓之外。1977年在《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中,將“戴”簡化為“代”,致使部分戴姓也改稱代姓,使得二姓混為一談。盡管《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后來廢止了,這部分代姓也有人未改回戴姓。同樣的還有蕭簡化為肖,藍簡化為蘭,祿簡化為錄,閻簡化為閆,傅簡化為付,酆改豐等。我小時候會偷懶將名字寫成“代飛”,我弟弟戴斌則簡寫為“代兵”。
今天我來歷數和“戴(代)”有關的芯片故事。
一、戴濼格半導體(英國Dialog Semiconductor)
外文中譯中,“戴”用得比較多。
戴濼格半導體公司在2020年名列世界第十大半導體設計公司,是蘋果的電源管理芯片供應商。戴樂格主攻的模擬芯片用于處理聲音、光線等模擬信號,主要用在通信、汽車、工業等領域,被稱為連接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的橋梁。
2021年,日本芯片巨頭瑞薩電子(Renesas Electronics)收購了戴濼格半導體。日本和英國都是大洲邊上的大島國,文化上有類似之處,因此惺惺相惜。
二、美滿電子聯合創始人戴偉立(Weili Dai)
美滿電子科技公司(Marvell Technology)是一家美國硅谷的芯片設計公司,專門制造存儲、通訊以及消費性電子產品芯片。2023年,美滿在世界十大芯片設計企業之中排名第六。
這里有浪漫的愛情故事。周秀文和戴偉立兩人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就讀時在電梯里相識,并于1985年結為伉儷。戴偉立對這個內秀的年輕人說:“你好像很喜歡做自己的產品,我支持你讀完博士學位,等你準備好的時候,我愿意幫你一起開公司。”
周秀文(Sehat Sutardja,1961年-2024年9月18日),出生在印尼雅加達,13歲的時候就成為一名認證無線電維修師,之后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拿到了電氣工程的碩士和博士學位。
周秀文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新創辦的小公司,產品包括轉換器、錄像機部件等,周秀文很快意識到自己想做的東西和這家公司的定位不一樣。1995年,市場上對低能耗、高性能的存儲設備有強烈需求,周秀文(Sehat Sutardja)博士、妻戴偉立(Weili Dai)、弟周秀武三人在加州圣克拉拉自家客廳創辦了Marvell ,第一顆芯片是做機械硬盤(HDD)主控芯片。他們的分工很明確:他負責技術與產品,而她負責客戶和業務。當時TI(德州儀器)、National松下、IBM等巨頭已經在這個市場了,他們這樣孤注一擲的做法實際上是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一旦失敗,家庭會失去所有積累。1996年和1998年,臺積電為Marvell共投了700萬美元,這是很大的支持。93年成立的英偉達、95年成立的Marvell和豪威(OV)等一系列FABLESS公司成功的關鍵都是和臺積電(晶圓代工)的戰略合作。
在存儲領域從模擬技術到數字技術的演進剛剛現出端倪時,Marvell抓住了這個機遇,創造出模擬數字相混合存儲技術,領先競爭對手3~4年。當時為了爭取第一個客戶,Marvell盡其所能做到最佳性能指標,其第一款產品存取速度約為240mb/s,比TI快20%。Marvell就這樣他們拿到了希捷(Seagate)的訂單。依靠這款芯片Marvell在硬盤驅動器領域迅速取得了較高份額并進入更多領域。公司于2000年成功上市。
來自新加坡的Jonathan Chee說他當年在硅谷做天使的時候,周秀文跟他說Marvell將進希捷,他不相信,后來等到真進入后,想投也投不進了。Jonathan后悔不已。
魏述然、戴光輝于95年就加入MARVELL,宋永華與何潤生也都是較早的員工。
Marvell曾經的中文名叫“邁威”,2010年初夏,這個名字被改為“美滿”。
2017年,他們退出了美滿公司的管理職務,但兩人卻從來沒有離開半導體界。2019年9月16日,電子設備多標準連接IP解決方案公司領先供應商Alphawave宣布周秀文博士加入其董事會。2020年9月,NUVIA的B輪融資了2.4億美元,這其中就有戴偉立和周秀文的參與。
2019年,周秀文和戴偉立在硅谷成立了DreamBigSemi公司,主攻SmartNIC解決方案瞄準DPU賽道。看最近的報道,戴偉立也參與投資新加坡芯片封裝代工廠商Silicon Box(小芯片chiplet技術)的創立。
戴偉立被認為是當代世界“最成功的女性企業家”之一,并被認為是半導體和IT業界唯一一位主要企業女創辦人。
硅谷至少還有兩位杰出的華裔女性領袖:AMD CEO蘇姿豐和人工智能科學家李飛飛。
三、MARVELL是華人芯片創業“黃埔軍校”,也帶動了存儲控制芯片華人創業潮
2006年,Marvell設立了上海研究所。
美滿電子有“華人芯片創業黃埔軍校”的稱呼,有:瀾起(戴光輝)、銳迪科RDA(魏述然)、ASR(戴保家創立,收購了MARVELL的移動通信基帶業務,趙錫凱負責)、景略(何潤生,及鄭一龍等人)、博流智能(宋永華)、樂鑫(張瑞安)、芯啟源(盧笙)、移芯通信(劉石)、恒玄(張亮)、英韌科技(吳子寧)、瓴盛科技(李春潮)、探境科技(魯勇)、矩向科技(黃朝波)、時擎科技(于欣)、泰矽微(熊海峰)、樂鑫科技(張瑞安)等企業。
一些創業者做“可穿戴”電子產品,如TWS耳機、手環/手表、VR/AR眼鏡。
MARVELL是從傳統硬盤存儲控制芯片起家的,如今在NAND Flash控制芯片和SSD固態硬盤控制芯片領域有了不少優秀的臺灣和大陸企業,如慧榮、英韌等,這里公司挺多的。
四、芯原戴偉民、圖芯戴偉進
他們的父親原先是上海浦東造船廠總工程師,母親是上海某醫院的護士長。1956年、1959年和1961年,他們出生于上海,分別取名戴偉民(Wayne Wei-Ming Dai)、戴偉進(Wei-Jin Dai))和上面提到的戴偉立。從左至右:戴偉進、戴偉立、戴偉民
恢復高考之后,在崇明島下鄉種菜的戴偉民考入上海交通大學應用物理系,戴偉進考入上海科技大學。
1979年,中美建交。1980年,由于祖父母、外祖父母、舅舅和叔叔們均已扎根美國,三兄妹的父母放棄國內的工作來到了美國經營一家名為“西湖賓館”的小旅館維持生計。無獨有偶,李飛飛的教授父母80年代末到美國后賺錢開了一家洗衣店。小妹戴偉立隨同父母到達美國后,先是轉讀舊金山的亞伯拉罕林肯高中,畢業后申請到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入學資格。從9歲到14歲每天都投身于籃球訓練的戴偉立格外鐘情理化。“題目本身不是問題,語言是一個關卡,數學物理考題我得借助字典,翻譯成中文,才搞得清題目的意思。當時的中國留學生普遍選擇理工科,也是因為可以規避掉一些語言上的壁壘。”父母生計穩定后,戴偉民和戴偉進也來到了美國。因英語基礎薄弱,他們便專門花費半年時間主攻英語,后來也成功考入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專業。戴偉民在談到改學計算機專業的理由時,坦言:“其實當時我連電腦長什么樣都不知道,純粹只是因為物理專業畢業不好找工作,而計算機專業好找工作,只是沒想到學著學著就愛上了這個專業。”在伯克利,三兄妹均在計算機系就讀,開啟了各自與芯片的不解之緣。他們是改革開放后伯克利迎來的第一批中國大陸學生。他們三個人的另外一半都是在伯克利“偶遇”的,還都是同一個專業。
老大戴偉民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了計算機科學學士學位和電子工程博士學位,曾任加州大學圣克魯茲分校計算機工程系教授。戴偉民在1995年帶領自己的博士生創辦了計算機輔助設計公司Ultima。2000年,Ultima與美國伯克利技術公司合并為美國思略科技Celestry。2002年,思略科技以1.35億美元的價格被Cadence收購。2001年,戴偉民辭掉終身教授職位,8月在上海張江創辦了芯原(VeriSilicon)并一直擔任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芯原服務眾多芯片設計企業,擁有6類自主可控的處理器IP,分別為圖形處理器IP、神經網絡處理器IP、視頻處理器IP、數字信號處理器IP、圖像信號處理器IP和顯示處理器IP,以及眾多數模混合IP和射頻IP。在世界一流手機的旗艦機型里都有芯原設計的芯片,但卻看不到芯原的名字。戴偉民認為,作為設計代工服務公司就應當“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老二戴偉進先后獲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科學學士學位、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1996年,戴偉進合伙創立了硅谷遠景公司(Silicon Perspective,主要產品是一種用于專用集成電路設計的工具類產品),出任公司研發副總裁。2001年,美國鏗騰公司(Cadence,全球最大的芯片設計軟件供應商)斥資5億多美元,并購了硅谷遠景公司,戴偉進隨后進入Cadence工作。2004年,戴偉進創立圖芯技術有限公司(Vivante),這是嵌入式圖形處理器(GPU)設計領域中的先驅企業。2015年底至2016年,芯原股份收購圖芯,戴偉進加盟芯原股份。戴偉進現任芯原股份的董事、副總裁、IP事業部總經理。2012年,海思K3V2是自研AP+自研BB(巴龍)的分立解決方案,其AP曾采用圖芯的GPU IP,后續麒麟SoC芯片則采用了ARM旗下的MALI GPU IP。“我們家人只會做芯片。”芯原股份董事長戴偉民曾這樣自嘲過。
五、翱捷(ASR)創始人戴保家,之前創立的RDA為創業“黃埔軍校”戴保家(Vincent Tai)1956年生,中國香港公民,佐治亞理工學院碩士、芝加哥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曾先后創辦Excel聯營銷售公司、擔任美國UMAX技術公司總經理、作為聯合創始人創立硅谷線性功率放大器開發商USI公司。佐治亞理工學院與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并稱三大理工學院,小米硬件創業合伙人周光平就是佐治亞理工的博士。2004年,戴保家和魏述然合伙創辦了銳迪科研發手機射頻芯片(功率放大器PA),美國華平投資(Warburg Pincus)慧眼識英雄。魏述然曾在美國半導體公司LSI、Marvell(美滿電子)等任職,擁有豐富的射頻集成電路設計經驗。自2007年7月份推出第一款GSM 射頻功率放大器芯片(以下簡稱“PA”)以來,RDA憑借其產品穩定可靠的品質和卓越優良的性能,獲得了客戶的廣泛認可。截止2017年2月份,實現累計出貨20億顆。RDA的GSM PA芯片應用于各個平臺的手機和模塊中,RDA成為GSM市場最成功的本土PA公司,沒有之一。2004年,科技老兵戴輝我堅定地認為GSM不會被3G干掉,借鑒小靈通商業模式,走出了一條GSM網絡建設康莊大道。之后,全球GSM網絡突飛猛進,中國也決定不發3G牌照(09年才發)。繼自主品牌GSM手機后,自主設計的山寨GSM手機潮爆發。銳迪科與展訊、格科、艾為都因為服務山寨GSM手機而成為中國大陸芯片“F4”。RDA也啟動了FM收音機,DVBS和CMMB(數字電視),對講機等一系列沒有嚴格協議的射頻芯片項目并在市場上獲得相當的成功。我在幾篇芯片故事里都寫了他的故事。2010年前9個月,銳迪科營收達到1.34億美元。也是那一年,銳迪科正式在納斯達克敲鐘上市。這個草根強權終于登堂入室,進入了投資者眼中的“大雅之堂”。2012年3月26日, 銳迪科收購互芯(Coolsand)及其附屬公司所有基帶芯片的知識產權。銳迪科拿下了全球大約25%的2G 基帶芯片市場份額,將單芯片報價達到低至1.3美元一顆之后,成為了展訊的競爭對手。2015年,戴保家創立了翱捷科技(ASR),二次創業,成立之初便收購了韓國芯片設計公司Alphean,獲取了部分 2G/3G/4G 標準下傳統蜂窩基帶芯片物理層設計源代碼及相關技術。緊接著在2016 年,翱捷科技又收購江蘇智多芯(Smart IC),繼續加速原始技術的積累。
2017年,ASR翱捷科技完成了對Marvell(美滿電子科技)MBU(移動通信部門)的收購。翱捷也成為國內基帶公司中,除海思外唯一擁有全網通技術的公司,并吸納了一支趙錫凱(畢業于清華的博士)為首的核心技術團隊。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收購。Marvell在移動業務上曾投資很大。2006年Marvell收購了UT斯達康的SoC業務(有PHS小靈通手機基帶產品),2006年還以6億美元的價格整體收購英特爾XScale手機及手持設備芯片業務,躋身手機芯片領域。2006年,美滿在上海設立研究所,移動通信是最重要的方向。“贏家通吃”是半導體產業的特征。ADI、Freescale、TI、ST-Ericsson、Broadcom、Marvell等公司都先后退出手機芯片業務。ADI的手機業務被聯發科收購,飛思卡爾、德州儀器、博通、意法愛立信因無下家接盤而不得不解散了手機芯片部門。2022年1月14日,翱捷科技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成為科創板國產基帶芯片第一股。銳迪科RDA成為了“中國芯片創業黃埔軍校”,尤其是在射頻領域。創業者有恒玄科技(張亮)、昂瑞微(錢永學)、開元(賈斌,這里還有焦建堂)、隔空(林水洋)、宜確(陳俊)、三伍微(“鐘林說芯”公眾號)、燧原(趙立東)、圭步微、思澈、昱兆微、宜矽源(集澈)、大有、勇芯、微度、速芯、垣矽等等。六、瀾起科技(Montage Technology)聯合創始人戴光輝戴光輝(Stephen Kuong-Io Tai)1971年出生于中國臺灣,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學士,斯坦福大學電子工程學碩士。1994年至1995年任Sigmax Technology公司資深設計工程師;1995年至2003年參與創建了Marvell科技集團并擔任該公司的工程研發總監。2004年,曾創立新濤科技(華登投資的)并成功出售的楊崇和博士再次下海創業,他與Stephen Kuong-Io Tai(戴光輝)在上海聯合創立了瀾起科技,并在2006年獲得英特爾與永威投資領投的1000萬美元。2017年,瀾起科技進行了資產重組,將消費電子芯片業務資產整體出售給成都瀾至、瀾至半導體等關聯企業。2018年,瀾起科技主營業務僅剩內存接口芯片,占比99%以上。瀾起科技是目前全球內存接口芯片三巨頭之一,另外兩家內存接口芯片龍頭分別為IDT與Rambus。七、“臺灣物理學之父”戴博偉教授——籌辦臺灣大學、臺灣清華大學、臺灣中央大學1927年戴運軌畢業于日本京都帝國大學物理系,之后回國擔任北平師范大學物理系教授;1928年擔任中央大學物理系教授;1932年擔任金陵大學物理系教授;1946年2月奉教育部之命,到臺灣接收日據臺北帝國大學,他首先將臺北帝國大學改為臺灣大學,出任教務長兼代理校長,同年8月,成立臺灣大學物理系,兼系主任;1956年參與籌建新竹清華大學,并創建了該校原子科學研究所;1958年參與籌建臺灣中央大學;1962年創建了該校地球物理研究所,出任所長;1968年成立中央大學理學院,出任院長;1973年自中央大學退休后,受聘于私立中國文化學院,任教授兼理學部主任、物理系名譽主任。臺灣大學前八任校長,四人為民國中央大學校友,加上首任教務長并曾實際代理校長職務的戴運軌,九人中五人為民國中央大學校友。戴運軌也是臺灣中央大學和清華大學實際的復校創建人,他們都始于臺灣大學物理館。戴運軌和顧毓琇之前在大陸一樣,都是“桃李滿天下”。眾所周知,臺積電/聯電開啟了“芯片代工”產業(FOUNDRY)。張忠謀曾說:沒有李國鼎,就沒有臺積電。1930年畢業于民國中央大學物理系的李國鼎堪稱“臺灣經濟發展奇跡的締造者”、“臺灣信息產業之父”。1993年,李國鼎首次訪問南大和東大,我當時在校并注意到了圖書館里新增的李國鼎圖書室。上海華虹宏力胡湘俊先生的父輩畢業于黃埔軍校,他畢業于臺灣中央大學,他告訴我那里有李國鼎圖書館,同學們都很尊敬他。戴忠偉67年出生,畢業于浙江大學電子工程系,1994年他入學美國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攻讀模擬芯片設計專業碩士學位。他在多家著名的美國半導體集成電路公司擔任技術專家和設計總監崗位,其中包括AKM DesignTek Inc.、Krypton Isolation Inc.、美信(Maxim Integreated Products Inc.)、百利通(Pericom)。2007年12月,廣芯電子技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專注于高性能的模擬和混合信號集成電路芯片產品的設計、研發和銷售,廣芯電子自成立以來,已成功開發出10余類系列、數百款型號產品。央視《匠心之路》報道戴忠偉
九、芯和(Xpeedic)EDA聯合創始人 代文亮芯和科技創立于2010年, 專注電子設計自動化EDA軟件、集成無源器件IPD和系統級封裝SiP微系統的研發。代文亮畢業于電子科大,在上海交通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曾任Cadence上海全球研發中心高級技術顧問。2020年有報道:“當時我和凌峰博士(現芯和半導體創始人兼CEO)就在那個小房間里慢慢搞研發,到現在發展到100多人的團隊。十年時間很長,卻也很短,我們還是對產業充滿最初的激情。”芯和半導體聯合創始人兼工程副總裁代文亮博士談起公司十年的發展歷程,感慨決定創業做公司“仿佛就是昨天的事”。十、深圳微源半導體創始人 戴興科
微源半導體是一家模擬芯片設計公司,電源管理芯片產品是公司核心產品、占公司營收90%左右,主要應用領域為屏幕電源管理、電池管理、電源轉換、接口保護等。微源半導體的實際控制人為戴興科和劉青華夫婦。公司曾沖擊科創板但于23年6月選擇終止科創板IPO。姓“戴”的男生容易有個“戴老板”的綽號,這個稱呼來自于軍統頭子“戴笠”(本名戴春風,字雨農、雨濃)。
著名財經媒體“飯統戴老板”的創始人代文超(戴文超)曾在上海科創投資集團任投資經理,成為“集成電路投資國家隊”的一員。他寫出了“中國芯酸往事”等好些芯片重要文章。
圖注:“飯統戴老板”代文超和科技老兵戴輝
電力電子領域很有影響力的自媒體人“電源老代”(代新社)則認為自己本來
就姓“代”,和“戴”只是同音。他投資了多家電力電子公司包括芯片如江蘇宏微(IGBT),現在則作為董事長為鼎泰佳創“帶鹽”。我曾經寫過一篇:我所知道的“華為電氣—艾默生”系——成就A股最多上市公司的創業群體
工程院院士戴瓊海所在的清華大學研究團隊創造性提出光電融合的全新計算框架,并研制出國際首個全模擬光電智能計算芯片(簡稱ACCEL)。戴博偉教授為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所長、書記,中國科學院大學集成電路學院院長。哈工大(深圳)集成電路學院戴明志教授(女)研究從事感存算仿生一體芯片多功能新結構和半導體材料有關缺陷表征研究。她先后就讀于復旦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博士),曾赴美國耶魯大學電子工程系從事研究工作。戴贇贇(yun)是北京理工大學集成電路與電子學院教授。CMOS模擬集成電路EDA設計技術一書的主編是北方工業大學微電子系教授戴瀾。2021年,缺貨嚴重,上游的顯示屏驅動IC廠家的芯片從約0.27元漲價到1.4元左右。深圳LED顯示屏企業藍普視訊CEO戴志明曾組織多家顯示屏廠聯合呼吁上游芯片廠家不要漲價太多,在業界引發廣泛關注。常州千米電子聯合創始人戴湧,千米研發了能夠同時滿足廣覆蓋、低功耗和低時延的無線技術LaKi。戴宏偉(華科光學博士)就職于湖北眾韋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集成電路投資人/FA則有戴澤華(華勢資本)、戴亞奇(武岳峰投資)等人。上面這些芯片企業家/教授/投資人都是“戴老板”,只“可惜不是我”。科技老兵戴輝我在移動通信領域深入耕耘多年,在推廣GSM上做出了卓越的轉折性貢獻。我現在是深圳明銳理想科技顧問,該公司在SMT與芯片封裝領域提供了光學檢測(AOI)和X光/CT檢測設備,最終客戶包括蘋果、特斯拉等世界巨頭。圖注:紀念IC發明60年,2018年和明銳理想冀運景訪問INTEL博物館
附錄:
“戴”姓給我惹過一個不大不小的麻煩。2000年去中亞的烏茲別克,當地負責接待的烏克蘭族美女直接愣住了。
輝的拼音“HUI”和俄語單詞“ХУЙ”發音一模一樣,是男人的那個東西,是常用的臟字。同在那里的鄉黨JOEL BAIN還唯恐天下不亂火上加油,說“戴”在中文里是“大”的意思,于是我便有了個"大先生"的綽號(Mr. большой,發音是Mr. Bolshoy)。
參考:
戴氏“兄弟進士”、“同胞四進士”的悲歡故事
戴德生是19世紀最矚目的來華歐洲人
從《足球小將》戴志偉緊張中國足球,回憶上世紀往事
中國電子產業40年(達索論壇2021)
“拿出辦法來”—— 世界華人芯片往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