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激光技術的多元應用與前沿進展
今天研習激光在微加工領域的應用,核心內容為激光在Micro LED顯示技術的應用情況。《Recent progress of laser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 micro-LED display manufacturing: A review》
應用背景
Micro LED 作為下一代顯示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在眾多領域展現出了廣闊的應用前景,但同時也面臨著一些挑戰。
隨著消費者對顯示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如在智能手機、電視等消費電子領域,人們渴望更清晰、更逼真、更節能的顯示效果,Micro LED 憑借其出色的色彩表現、高對比度、快速響應時間、高亮度和能效等優勢,能夠滿足這些需求,為用戶帶來卓越的視覺體驗。
在可穿戴設備、汽車顯示、AR/VR 等新興領域,對小型化、高分辨率、高可靠性和柔性顯示的需求日益增長。Micro LED 的特性使其成為這些領域的理想選擇,例如在智能手表中實現精準的信息顯示,在汽車儀表盤上提供清晰的駕駛信息,以及在 AR/VR 設備中增強沉浸感。
但是,Micro LED的制造工藝復雜,包括高精度的芯片制造、微納米級的蝕刻和轉移技術等,這些過程對設備和技術要求極高,且容易出現缺陷,導致生產良率較低,增加了制造成本。
目前 Micro LED 的大規模量產存在困難,如芯片巨量轉移等問題,限制了其產量的提升。同時,由于生產過程復雜和產量有限,Micro LED 的成本居高不下,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其在市場上的廣泛應用。 * 激光在Micro LED的應用
?
?
?
1
激光外延生長(Substrate Epitaxy)
原理:利用激光加熱、材料沉積,在襯底上生長 Micro LED 芯片。如脈沖激光沉積(Pulsed Laser Deposition, PLD)技術,通過激光脈沖照射靶材,使靶材表面原子和分子獲得足夠動能,形成等離子體羽狀物并沉積在襯底上形成薄膜;激光分子束外延(Laser Molecular Beam Epitaxy, LMBE)技術則是利用激光蒸發將金屬鎵和氮氣轉化為高能原子和分子束,通過精確控制激光束來實現原子和分子束的方向、強度等,從而在襯底表面進行沉積生長。脈沖激光沉積(PLD)材料精確控制:能實現微米級的局部生長和沉積,對結構控制更精準,如在制備光學薄膜和 GaN 薄膜時可精確控制材料生長位置和厚度。 生長溫度相對較低:與傳統化學氣相沉積(MOCVD)相比,PLD 可在較低溫度下進行材料生長,減少熱分解和不均勻生長問題。 適用材料和襯底廣泛:可用于多種類型材料和襯底,包括硅、藍寶石等。 但在大規模生產中,可能面臨生長速率慢和均勻性控制難的問題,適用于研究和小批量生產,可快速制備樣品。 *PLD技術原理
激光分子束外延(LMBE)
高質量生長:基于對原子和分子束的精確控制,可實現高質量晶體生長,提高 Micro LED 器件性能和可靠性。
生長變量多:生長溫度、氮氣流量和激光掃描頻率等參數對生長過程影響顯著。生長溫度影響材料結構、質量和生長速率;氮氣流量決定氮化物材料中氮含量,影響材料組成和性能;激光掃描頻率影響生長速率、晶體質量和表面形貌。
具備量產優勢:生長速率高、均勻性和重復性好,適合大規模生產 Micro LED 外延層,如在藍寶石襯底上生長 GaN 時,能有效減少極化效應影響,制備出高質量、低應力的 GaN 層。
2
激光蝕刻(Laser Etching)
原理:將高能量激光束聚焦在芯片表面特定區域,使材料受熱發生化學或物理變化實現去除。
激光輔助干蝕刻(Laser-assisted dry etching)
性能優勢:與傳統電感耦合等離子體(ICP)/ 反應離子蝕刻(RIE)干蝕刻相比,具有更高的蝕刻速率(約為ICP/RIE 的16倍)、更好的蝕刻均勻性(空間均勻性可達 1-3%,優于 ICP/RIE 的3-5%)、更高的吞吐量(可達50-100 片 / 小時,而 ICP/RIE 為10-20片 / 小時)以及更優的器件側壁質量控制(側壁垂直度可達8-80°,表面粗糙度RMS可達0.5-1nm,均優于 ICP/RIE)。
工藝復雜:光刻是半導體微納結構制造的關鍵步驟,激光輔助干蝕刻中的光刻過程包括曝光、顯影、蝕刻和剝離四個主要步驟,需要精確對準掩模和圖案,且使用的UV激光能量吸收特性導致蝕刻深度相對較淺,對于需要較大深度的Micro LED可能需要多次處理。
*激光輔助干蝕刻工藝
激光直接寫入(Laser Direct Writing,LDW)
高精度無掩模蝕刻:無需傳統光刻掩模,直接通過控制激光束定位在材料表面形成圖案,可實現單步高精度、高效率的微納尺度制造,適用于GaN薄膜的多重和選擇性圖案化,能制造出更小的微結構。
加工效率高:加工速度快,適用于多種類型材料。與傳統LDW相比,超快 LDW(如飛秒激光)具有更高精度和更少熱損傷,飛秒激光脈沖極短,能避免熱傳導造成的熱損傷,已成為加工GaN薄膜的新手段。
*蝕刻后Micro LED示意圖
3
激光剝離(Laser Lift-Off)
原理:利用短波長激光(光子能量高于 GaN 能帶隙但低于藍寶石和 AIN 能帶隙)從藍寶石側照射,激光能量被 GaN 外延層吸收,使表面 GaN 發生熱分解,產生的氮氣和液態鎵導致界面應力變化,促使外延層從襯底釋放。
*LLO原理
效率較高:已廣泛應用于 LED 和 Micro LED 生產中的襯底去除過程,轉移效率可達99.9%,但轉移精度相對略粗(約 ±10μm)。 *LLO后SEM-PSS結構
4
激光巨量轉移(Laser Mass Transfer)
原理:通過激光照射透明基板上的動態釋放層(DRL),使局部能量吸收、消融和分解,產生的氣體壓力將界面材料和附著的器件轉移到目標基板。
激光誘導前向轉移(LIFT)
DRL 材料選擇: DRL 材料需具備在激光作用下能產生合適的粘附和釋放特性。 ①單層金屬膜(如 Au-DRL)曾被用于轉移熒光粉粉末,但可能殘留材料污染器件。 ②單層聚合物材料(如光分解性三嗪聚合物TP或聚酰亞胺PI)可分解成揮發性產物,減少污染,但TP產生的沖擊波可能損壞器件,PI通過熱分解產生氣體和機械能,實現高效高精度轉移。
為克服傳統 LIFT 技術的局限性,如低放置精度和芯片損傷問題,研究人員不斷嘗試新的方法。如激光誘導熱氣泡轉移技術,通過控制激光照射產生氣體形成氣泡護盾,溫和推動芯片轉移,提高了轉移精度并減少了損傷;還有通過優化 DRL 材料和結構、改進激光參數控制等手段,提升技術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LIFT原理
5
激光輔助鍵合(Laser-assisted Bonding)
原理:利用高強度激光束照射金屬表面,使其熔化從而實現電氣連接。通過激光束的高精度和聚焦能力,對特定區域進行選擇性加熱和鍵合,增強鍵合精度和穩定性。
優勢: ①具有選擇性鍵合、局部加熱等優點,適用于小間距 Micro LED 的鍵合。 ②可減少熱應力和晶圓翹曲風險,提高生產效率,確保鍵合精度和穩定性,同時因其非接觸特性降低了芯片受損風險,提高了鍵合可靠性和成品率。 *激光輔助鍵合原理
*Au/Sn激光輔助鍵合
6
激光檢測與修復(Laser Detection and Repair)
激光檢測原理:基于光致發光(PL)現象,當 Micro LED 被高能量激光束激發時,電子從導帶躍遷到價帶,發生輻射產生光子,通過檢測光子的特性(如波長、強度等)來評估 Micro LED 的性能。 非接觸性:激光檢測無需與 Micro LED 芯片直接接觸,避免對芯片造成物理損傷,保證了芯片的完整性和性能。 高精度:能夠精確檢測芯片的發光性能,通過調整激光光斑大小(可降至 2μm 以下),可實現對 Micro LED 的精確分析,對微小缺陷也能有效識別。 掃描檢測:對 Micro LED 進行掃描檢測,獲得PL 強度映射圖像,從而快速定位缺陷芯片的位置,提高檢測效率,如通過比較不同芯片的 PL 強度,可直觀發現強度較低的缺陷芯片。 * 激光檢測-PL強度
激光修復
利用高能量的紫外激光在缺陷區域進行消除,去除或修復 Micro LED 中的缺陷部分,該方法速度快、效率高,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去除芯片缺陷。 通過修復缺陷芯片,以提高 Micro LED 芯片的良率,減少廢品率,從而提升整個產品的質量和可靠性,降低生產成本,增強產品競爭力。 *激光修復流程
啟發:
① 激光在Micro LED領域的應用廣泛,以紫外激光為主,即波長范圍355nm、266nm、248nm等,傳統紅激光1064nm應用較少,這與Micro LED芯片自身特性及制造過程密切相關。
② 激光在該領域的應用是傳統激光應用的精細化,本質上相差不大。
③ 激光協同其他領域的技術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關鍵。
-
激光
+關注
關注
19文章
3201瀏覽量
64472 -
顯示技術
+關注
關注
13文章
1053瀏覽量
73124 -
Micro LED
+關注
關注
5文章
612瀏覽量
19269
原文標題:【激光微加工】激光技術在Micro LED
文章出處:【微信號:深圳市賽姆烯金科技有限公司,微信公眾號:深圳市賽姆烯金科技有限公司】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