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紹了硬件工程師入門的基礎元器件,包括二極管、三極管、MOS管和IGBT。對比了肖特基二極管與硅二極管的特性,探討了三極管作為開關的應用和電阻選擇方法,解釋了MOS管的結構和柵極串聯電阻布局,并概述了IGBT在電力轉換中的重要角色及其發展。
硬件工程師入門基礎知識
(一)基礎元器件認識(二)
tips:學習資料和數據來自《硬件工程師煉成之路》、百度百科、網上資料。
1.二極管
2.三極管
3.MOS管
4.IGBT
5.晶振
1.二極管
肖特基二極管和硅二極管的比較:
肖特基二極管的優勢主要在速度和壓降,對這兩個沒要求的場景,那自然選擇更便宜的由硅構成的二極管。
二極管漏電流
這個參數,值得一提的是,肖特基二極管的漏電流,是硅二極管的 100 倍左右。
還有一點就是,漏電流與溫度有很大的關系。溫度越高,漏電流越大。
硅二極管溫度越高,漏電流越大,是原因硅二極管的漏電流是由少子決定的,溫度越高,本征激發越強烈,少子濃度會升高,所以漏電流就越大了。
反向恢復時間:也是比較重要的參數,這個前面有文章專門講過,就不再說了。
工作頻率:由反向恢復時間決定的。
耐壓:記住肖特基二極管耐壓值,很難做高就行吧,一般不超過 100V,當然,更高的也有,這里只說常見的。而硅二極管可以做很高。
反向恢復時間
實際應用中的二極管,在電壓突然反向時,二極管電流并不是很快減小到 0,而是會有比較大的反向電流存在,這個反向電流降低到最大值的 0.1 倍所需的時間,就是反向恢復時間。
幾種二極管的最高工作頻率順序是下面這樣的:
為什么要用肖特基二極管續流?
我們來看一個問題:
為什么開關電源中,一般用肖特基二極管續流,不用快恢復二極管呢?
主要有兩點:
一是肖特基二極管導通電壓更低。
二是肖特基二極管速度更快,反向恢復時間更小。
如此一來,使用肖特基二極管肯定損耗是更小的,溫度更低,也不會燙成狗,這樣整個開關電源效率也更高。
2.三極管
常用的三極管電路設計-電阻到底是怎么選的
我們在模電教材里面,會有各種放大電路,共基,共集,共射等,相關的計算公式,曲線,電路等效
模型天花亂墜,學起來非常費勁。
實際 90%工作,可能我們主要關注一個參數就行了,那就是電流放大倍數 β,其它的通通用不到,而且我們做產品,如果真要放大信號,那也是使用各種集成運放。
絕大多數情況,我們是把三極管當作一個低成本的開關來使用的,作為開關,雖然 MOS 可能更為合適,不過三極管價格更低,在小電流場景,三極管反而是用得更多的。
一個 NPN 三極管,價格也就 2 分錢左右。
常用的電路(NPN 為例)
1、電平轉換,反相
這個電路用得非常多,有兩個功能。
一是信號反相,就是輸入高電平,輸出就是低電平;輸入低電平,輸出就是高電平
二是改變輸出信號的電壓,比如輸入的電壓范圍是 0V 或者是 3.3V,想要得到一個輸出是 0V 或者是5V 的電平怎么辦呢?讓 Vcc 接 5V 就可以了,輸出高的時候,out 的電平就是大約為 5V 的。
2、驅動指示燈
我們經常使用三極管驅動 LED 燈,比如下面這個電路:
3、驅動 MOS 開關
還一個電路也用得非常多,那就是驅動電源的 PMOS 開關,如下圖:
在 in 為低時,三極管不導通,相當于是開路,PMOS 管的 Vgs 為 0,PMOS 管也不導通,Vcc2 沒有電。
在 in 為高時,三極管導通,集電極相當于是接地 GND,于是 PMOS 管的 Vgs 為-Vcc1,PMOS 管導通,也就是 Vcc1 與 Vcc2 之間導通,Vcc2 有電。
如何選擇電阻
我們的電路輸入一般是只有兩種狀態,0V 或者是其它的高電平(1.8V,3.3V,5V 等),截止狀態一般不用怎么考慮,因為如果讓三極管的 Vbe=0,自然就截止了,重要的是飽和狀態如何保證。
那么啥叫飽和狀態?
我們先假定三極管工作在放大狀態,那么放大倍數就是β,如果基極有 Ib 電流流過,那么集電極 Ic=β*Ib,Ic 也會在 Rc 上面產生壓降 Urc。
易得:Urc+Uce=Vcc,顯然,Ib 越大,那么 Urc=βIbRc 越大,如果 Ib 足夠大,那么 Urc=Vcc 時,
Uce=Vcc-Urc≈0。
電路計算舉例
LED 燈的例子
已知條件:輸入控制電壓高電平為 3.3V,電源電壓為 5V,燈的導通電流 10mA,燈導通電壓 2V,三極管選用型號 MMBT3904
三極管飽和導通時,Vce=0V,所以 Rc=(5V-2V)/10mA=300Ω。
查詢芯片手冊,三極管 MMBT3904 的的放大倍數 β(hfe)如下圖所示:
可以看到,在 Ic=10mA 時,放大倍數最小為 100。
那么 Ib=10mA/100=100uA,三極管導通時,Vbe 約為 0.7V,繼而求得 Rb=(3.3-
0.7V)/100uA=26K。
也就是說只要 Rb《26K,三極管就工作在了飽和狀態,像這種情況,我一般取 Rb=2.2K,或者是 1K,4.7K,10K,這樣 Ib 更大,更能讓三極管工作在飽和狀態。
具體取多少,取決于整個板子的電阻使用情況,比如 10K 電阻用得多,那我就取 10K,這樣物料種類少,生產更方便。
或者咱為了保險一點,比如要兼容別的三極管型號,可以取 Rb=1K,這樣即使別的三極管 β 小于100,也能工作在飽和狀態。
一般來說,我們不要取正好的值,比如 26K 或者接近 26K 的值,這樣太不安全。
我們也可以反向驗算下,假如 Rc=300Ω,Rb=10K,那么 Ib=(3.3-0.7)/10K=0.26mA,那么Ic=1000.26mA=26mA,那么 Rc 的壓降是300Ω26mA=7.8V,這已經超過 Vcc 了,所以管子肯定是工作在飽和狀態的。
3.MOS管
1、MOS 導通后電流方向其實可以雙向流動,可以從 d 到 s,也可以從 s 到 d。
2、MOS 管體二極管的持續電流可以根據 MOS 管的功耗限制來計算,
3、MOS 管體二極管瞬間可以通過的電流,等于 NMOS 管導通后瞬間可以通過的電流,一般不會是瓶頸
NMOS 管的結構
我們看一下 NMOS 管的結構。
以 NMOS 為例,如上圖,S 和 D 都是摻雜濃度比較高的 N 型半導體,襯底為 P 型半導體,并且襯底和 S 極是接到一起的。
在 Vgs 電壓大于門限電壓 Vth 時,也就是柵極相對襯底帶正電,它會將 P 型襯底中的少子(電子)吸引到 P 型襯底上面,形成反型層,也就是導電溝道。
PCB Layout 時,MOS 管柵極串聯電阻放哪兒?
如上圖,串聯的電阻 R1 到底是放在靠近 IC 端,還是靠近 MOS 端?(注意,圖中的 L1 是走線寄生電感,并不是這里放了個電感器件)
1、 TI 的無刷電機驅動芯片 DRV8300 的 demo 板
Demo 板硬件設計可以直接在 Ti 官網下載,如下圖,可以看到,串聯電阻是放置在 MOS 管端的。
2、 Ti 的 POE 方案 TPS23753A 的 Demo 板
原理圖如下:
PCB 如下圖,串聯電阻也是放置在靠近 MOS 管端。
3、 MPS 的無刷電機驅動芯片 MP6535。
如下圖,6 個 MOS 的柵極串聯電阻 R18,R19,R20,R21,R22,R23 放置在中間。
從走線長度看,Q1,Q2,Q3 串聯的電阻離 MOS 較近,離驅動 IC 較遠。Q4,Q5,Q6 串聯的電阻在 MOS 和驅動 IC 中間。
大部分情況柵極串聯電阻靠近 MOS 管放置這個說法是屬實的。
4.IGBT
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是由(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BJT)雙極型三極管和絕緣柵型場效應管(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MOS)組成的復合全控型電壓驅動式功率半導體器件, 兼有(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 MOSFET)金氧半場效晶體管的高輸入阻抗和電力晶體管(Giant Transistor,GTR)的低導通壓降兩方面的優點。GTR飽和壓降低,載流密度大,但驅動電流較大;MOSFET驅動功率很小,開關速度快,但導通壓降大,載流密度小。
IGBT綜合了以上兩種器件的優點,驅動功率小而飽和壓降低。非常適合應用于直流電壓為600V及以上的變流系統如交流電機、變頻器、開關電源、照明電路、牽引傳動等領域。
IGBT是能源變換與傳輸的核心器件,俗稱電力電子裝置的“CPU”,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在軌道交通、智能電網、航空航天、電動汽車與新能源裝備等領域應用極廣。
IGBT模塊是由IGBT(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芯片)與FWD(續流二極管芯片)通過特定的電路橋接封裝而成的模塊化半導體產品;封裝后的IGBT模塊直接應用于變頻器、UPS不間斷電源等設備上。
IGBT模塊具有節能、安裝維修方便、散熱穩定等特點;當前市場上銷售的多為此類模塊化產品,一般所說的IGBT也指IGBT模塊;隨著節能環保等理念的推進,此類產品在市場上將越來越多見;
IGBT功率模塊采用IC驅動,各種驅動保護電路,高性能IGBT芯片,新型封裝技術,從復合功率模塊PIM發展到智能功率模塊IPM、電力電子積木PEBB、電力模塊IPEM。PIM向高壓大電流發展,其產品水平為1200—1800A/1800—3300V,IPM除用于變頻調速外,600A/2000V的IPM已用于電力機車VVVF逆變器。平面低電感封裝技術是大電流IGBT模塊為有源器件的PEBB,用于艦艇上的導彈發射裝置。IPEM采用共燒瓷片多芯片模塊技術組裝PEBB,大大降低電路接線電感,進步系統效率,現已開發成功第二代IPEM,其中所有的無源元件以埋層方式掩埋在襯底中。智能化、模塊化成為IGBT發展熱門。
IGBT如有討論盡管留言,目前在新能源領域接觸最多的還是IGBT模塊。
5.晶振
晶振分類
首先,晶振一般分為兩種,一種叫有源晶振,一種叫無源晶振。
有源晶振也叫晶體振蕩器,Oscillator;無源晶振有時也叫無源晶體,Crystal,晶體諧振器。至于哪個名字更專業,更準確,我覺得無需爭論,名字只是代號而已,大家工作中溝通能知道說的是什么就行。
簡單說有源晶振自己供上電就能輸出振蕩信號,無源晶體必須額外增加電路才能振蕩起來。
以上分類是從使用上面來說的。如果我們單看晶振的內部構造,就會發現,有源晶振內部是包含了一個無源晶振,然后再將阻容,放大等電路也包含進去,整體封裝好再給我們用。
晶振的等效模型
那么其中 Lm,Rm,Cm 分別又是什么意思呢?
Cm:動態電容,反映了振動體的彈性,隨頻率會變化
Lm:動態電感,反映了振動體的質量,隨頻率會變化
Rm:動態電阻,反映了振動體的損耗,隨頻率會變化
C0:靜電容,兩個電極間形成的電容。
晶振是如何起振的?
皮爾斯晶體振蕩器
目前工作中用得最多的就是皮爾斯晶體振蕩器,也就是下面這個結構。
CL1,CL2 為匹配電容,Rext 通常為串聯的幾百歐姆電阻(有時也不加)。有時候數據手冊會有推薦參數。
上面這個結構可能看著不是很熟悉,我們把它轉換一下,變成下面這個就熟悉些。
Inv:內部反相放大器。
Q:石英或陶瓷晶振。
RF:內部反饋電阻。
RExt:外部限流電阻,限制反相器輸出電流。
CL1 和 CL2:兩個外部負載電容。
Cs:寄生電容:PCB 布線,OSC_IN 和 OSC_OUT 管腳之間的效雜散電容
反饋電阻 RF
在幾乎所有的 ST 的 MCU 中,RF 是內嵌在芯片內的。它的作用是讓反相器作為一個放大器來工作。
Vin 和 Vout 之間增加的反饋電阻使放大器在 Vout = Vin 時產生偏置,迫使反向器工作在線性區域(圖 5 中陰影區)。該放大器放大了晶振的正常工作區域內(Fs 與 Fa 之間)的噪聲(例如晶振的熱噪聲),該噪聲從而引發晶振起振。在某些情況下,起振后去掉反饋電阻 RF,振蕩器仍可以繼續正常工作。
本文鏈接:https://blog.csdn.net/qq_41600018/article/details/128993663
-
三極管
+關注
關注
142文章
3611瀏覽量
121913 -
二極管
+關注
關注
147文章
9638瀏覽量
166455 -
MOS管
+關注
關注
108文章
2417瀏覽量
66809 -
IGBT
+關注
關注
1267文章
3792瀏覽量
249001
原文標題:硬件工程師入門基礎元器件與電路原理
文章出處:【微信號:fcsde-sh,微信公眾號:fcsde-sh】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