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加拿大和中國建交,影響了美國。次年,尼克松訪華。之后,中日建交,并在鋼鐵和化工等重工業合作。
1979年中美建交。改革開放與市場經濟從南方起源,迅速影響全國,釋放了人們追求幸福生活的天性。
圖注:1979改革開放從南方開始
圖注:改開后啟用華晶商標——“基極發射極”圖形
無錫江南無線電器材廠(742廠,華晶前身)成為中國第一個具規模集成電路企業。這里也培養出了大量人才,有中國微電子“黃埔軍校”之稱,并與海外(如新加坡)相互影響。
2024年11月,我終于得以來到闊別已久的無錫,尋找來時路。我在惠山畔、大運河邊的風水寶地里,尋找到了華晶(現華潤微)、華晶實驗幼兒園和宿舍區。
圖注:有些字,一旦錯過就不在了
因為集成電路的龐大產業鏈,所以無錫和周邊的“鄉黨”眾多,我也找到了一些歷史記憶:58所(源自華晶中央研究所、中科芯)、海鷹B超(我曾實習)、華晶系創業企業芯朋微(樓內有星巴克)、東大無錫分校、無錫輕工業學院(現江南大學)......
圖注:南朝四百八十寺中的南禪寺(戴輝攝)
一、無錫電子與芯片業的淵源
1、742廠的電視機芯片故事
無錫有“梅”文化。這里有榮氏梅園,無線電品牌有有紅梅牌電視機、詠梅牌收音機、梅花牌收錄機等。
無錫紅梅牌12英寸全晶體管式黑白電視機就于1976年投入了小批量生產。當時,全國產晶體管的黑白電視質量不夠穩定,一般不超過3年就會出問題,常見的有高壓包壞、整流橋壞、行管壞等問題。
與其“抱殘守缺”,不如一步到位同步世界最新水平。1980年代,中國從日本引入了100多條電視生產線。
國家決定引進技術生產電視機上用的顯像管和集成電路。
1980-82年,江蘇無錫江南無線電器材廠(742廠),耗資6600萬美元,從日本東芝引進3英寸晶圓生產線(5微米制程,月產能1萬片),生產彩色和黑白電視機雙極性線性集成電路11個品種,具年產量2600萬塊的生產能力。
時任廠長王洪金努力爭取到了這個機遇,歷史的車輪開始轉動了!
這是中國第一個具規模的晶圓廠,并涵蓋了整個集成電路產業鏈的各個環節。
從1980年4月開始,先后有60多批150多人次的日本專家來無錫工作。
TOSHIBA,TOSHIBA,新時代的東芝!酒井法子、山口百惠、《追捕》真由美(中野良子)、《排球女將》小鹿純子(荒木由美子)是80年代的“宅男”女神。
圖注:東芝電視廣告和酒井法子
曾任雙極集成電路廠廠長的于燮康曾回憶,剛投產的時候,良率低,生產線一直沒有達到設計產能,看著國內電視機極其旺盛的需求徒喚奈何。經過兩三年改良,甚至超過了設計產能。
1987年,全國生產了近8000萬塊集成電路,742廠占比達到40%,實現全年集成電路產量3003萬塊,突破了設計產能,并在以后連續多年保持了高增長的年產量。
從此,電視機在中國迅速普及。
圖注:無錫步行街的顯像管電視墻
2、小天鵝洗衣機曾連續十多年中國份額第一
洗衣機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極大地解放了女性。
1978年10月,鄧小平訪問日本專程參觀松下電器工廠,并和“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會晤。
圖注:“松下電器”廣告和酒井法子
同年,無錫小天鵝造出了中國第一臺全自動洗衣機。
1989年,小天鵝從日本松下引進的技術和生產設備,推出愛妻號,采用松下微電腦(單片機),有多種洗滌程序可供選擇,可自動進行水位、溫度、時間等多項控制。
圖注:小天鵝愛妻號洗衣機(波輪式)
1995年通過系統分析,在第三方單片機上實現了同樣的效果,可以自行設計控制器了。
小天鵝曾連續十多年在洗衣機的份額上排第一。美的在2008年收購了小天鵝。
洗衣機普遍進入滾筒和變頻時代后,日系的瑞薩、歐美系的英飛凌(收購了美國CYPRESS)為MCU兩強。
洗衣機工作環境惡劣,日曬水淋震動又大,要用到工業級芯片。車規比工業級要求高,工業級又比消費級要求高。
當前,國產洗衣機MCU已群體突破,并有了顯著的份額。
3、無錫“紅色資本家”和香港電子表的故事
最近挖掘出了一段榮智健和液晶顯示(LCD)石英電子表的傳奇故事。
1963年的固態電路大會上,硅谷仙童科技Wanlass提交了一份與他的領導薩支唐(來自福州)合寫的關于CMOS的構想論文。
CMOS工藝相比雙極性電路(TTL)功耗更低、集成度也更高,適合用在手表里。韓國和中國臺灣的芯片事業都是從CMOS電子表芯片開始的。
1974年,美國集成電路國際公司(ICII)將一條3英寸5微米的CMOS晶圓制造線轉移到韓國富川(Puchon)的合資企業Hankook半導體公司,生產電子表芯片。1974年12月6日,三星李氏父子不顧管理層的”忠告“,自掏腰包出資入股Hankook半導體公司。到1977年底,業務完全合并,成為三星半導體。
1977年,中國臺灣工研院決定從美國RCA引入CMOS技術(3英寸7微米),次年推出第一顆芯片,也用于電子表。在香港找到了第一個電子表客戶,賣了10萬顆。
電子表的邏輯并不復雜。1992年我們學《數字邏輯電路》的時候就在面包板上用74LS系列邏輯門電路插了一個時鐘邏輯電路。聽著雅尼的音樂,我們班同學們連夜忙活,在熱情的相互“幫助”下,每個人都圓滿完成了課程設計。
圖注:一種時鐘邏輯電路
“紅色資本家”榮毅仁之獨子榮智健于1978年移居香港,他創辦愛卡(ELCAP)電子表廠,正好趕上改革開放,而暢銷全國。他又在香港投資了一條時鐘集成電路生產線(應該是封裝測試線)。1982年,愛卡出售給美國的Fitelec公司。
圖注:戴輝淘到的愛卡6001,歷經40年依然走時準確
1985年,我湖南老家人在深圳沙頭角買回了“一簸箕”電子表,我也得到一塊,牌子已經忘記了,但和愛卡電子表一樣都是“小方塊”造型。這是我人生擁有的第一個有集成電路的電子產品。
故事還沒完。就在榮智健實現財富自由的1982年,他在硅谷投資創立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公司加州自動設計(CADI),后出售給1981年成立的Mentor Graphics。Mentor在1980年代穩居板級設計EDA市場第一名,如今是世界三大EDA公司之一,在西門子旗下。
4、石英電子掛鐘和桑塔納保險杠
1993年夏天,我隨東大學生考察團到無錫轄內的江陰周莊考察。我們去了一家石英電子掛鐘機芯廠(指針式),經理是機械系畢業的。
芯片是哪家的已不可考,但回頭來看,正好就是在那個時候,華晶引進西門子的MOS工藝投產了。這幾天我在互聯網搜索,居然找到了一款正在賣的芯片:中電科58所控股企業無錫中微愛芯的AiP8563是低功耗的CMOS 實時時鐘/日歷芯片。
我們還去了一家工程塑料汽車保險杠廠,廠長表示實驗品都堆滿了廢品庫之后才得到上汽大眾桑塔納的認可,還帶我們去看了那個黑黝黝的大房間,這讓我深刻感受到了改革開放的力量。查資料,確定是江南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由江陰鋼廠改組設立,并獲得桑塔納轎車保險杠獨家定點生產廠資格。
圖注:東大學生考察團參觀遠望號航天測量船(江陰長江段)
圖注:東大學生考察團在黿頭渚(1993)
5、1992年海鷹超聲實習——和華晶初相遇
無錫海鷹和汕頭超聲都在1983年聲稱做出了中國第一個超聲成像診斷儀。
1992年7月,在東南大學讀書時,我們班在無錫實習,在生產線上焊電路板,海鷹B超生產一款檢測紡織品瑕疵的超聲設備。
帶我的師傅是個圓圓臉年輕女焊工,她輕蹙眉頭仔細檢查和修理我焊的每一個焊點,花費的時間顯然超過了她自己焊的時間。我努力想做得更好但確實手拙得很,小鎮做題家動手能力真不強。過了兩天我終于看出來了,她非常希望我多偷懶少干活,這下子我如釋重負,就溜號回宿舍看電視去了。次日早上再來做做樣子,帶隊的王祥富老師前腳剛走,我后腳就閃人的那一刻,小師傅轉過頭來對我嫣然一笑!
圖注:1995年的創維RGB彩電電路板生產線手工插件
圖注:手工焊接(焊點在電路板另外一面)
每天上下班路上會經過一個很大的廠,名字叫“華晶”。這是我和華晶最早的緣分。我納悶這大公司是干什么的,但我不敢去瞅,因為“好奇害死貓”,我有被南京金陵飯店的保安轟出來的尷尬經歷。
圖注:我班同學太湖畔觀魚(1992)
5、尋呼機爆火——大眾移動通信第一步
1980年代末開始,尋呼機飛速發展,這是普羅大眾的移動通信起步,大哥大畢竟只有少數富豪擁有。
尋呼機數量非常多、體積小功能多(必須用IC),所以集成電路的使用量很大。國產芯片也隨之發展。
我淘到了兩臺采用本土芯片的尋呼機。一臺是數字機,一臺是可實時更新信息的中文股票機(藍火隨身e),能力超過了普通的手寫掌上電腦。
圖注:這個手指在割稻時被鐮刀削去一個角
6、兩輪電動車,還有“三蹦子”和“老頭樂”
每每看到滿街飛奔的兩輪電動車時,會想起無錫,因為雅迪(份額第一)、臺鈴、新日都是這里的品牌。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兩輪電動車生產國和市場,電動“三蹦子”以及四輪“老頭樂”也是類似的產品。它們和充電樁一起,也拉動了國產芯片,如電源管理芯片、功率芯片(MOSFET、IGBT等)、MCU、傳感器、GSM/4G通信芯片等。
華晶創業系無錫芯朋微(電源管理)、力芯微(電源管理)、新潔能(功率芯片)的崛起和這有關系,云途(車規MCU)耿曉祥也在華晶練過。
7、“MCU+掩膜”催生華南多家芯片公司
“MCU+掩膜”的芯片生產方式可以實現快速的軟件迭代和定制,這個路線在主叫識別話機、復讀機控制芯片、MP3控制芯片、觸摸控制芯片、指紋識別芯片上都得到采用。華南市場經濟帶動下冒頭的匯頂、瑞芯微、矩力、全志、敦泰(06年深圳設立研發中心)都是這樣“短平快”野蠻成長起來的。
MCU(微控制單元)和我在90年代學的單片機Z80(8位機)、8086/8088(16位機)是一脈相承的,最早是從1971年英特爾為日本產計算器定制了4004開始的。我個人感覺華晶是中國內地最早做出MCU的廠。
在挖掘天訊龍(葉晶——“史上最牛散戶劉芳”)火爆全球的主叫識別(CID)話機芯片故事中,我和從華晶一路走來的朱大江進行了深入交流。
1999年的臺灣大地震帶來芯片供應緊缺。2001年,天訊龍采用軟解碼方案,通過一顆廉價易得的華邦四位MCU就實現了主叫識別話機單芯片解決方案,替代了以前的多芯片硬解碼解決方案。一直在激烈競爭的匯頂科技也進入了這個領域。2008年,華潤微上了8英寸晶圓線,于09年生產出新一代八位MCU,天訊龍在華潤微MCU上移植了自己的方案。連續數年,天訊龍都是華潤微新一代MCU最大的客戶之一。2020年開始的芯片大缺貨中,天訊龍因與華潤微的合作而確保了供應。
圖注:采用COB工藝焊接的電話機電路板
二、華晶13載簡史(1989-2002)
1、華晶成立,繼續引進
1989年,無錫江南無線電器材廠(742廠)與重慶永川半導體研究所(24所)無錫分所合并,成立了無錫華晶電子集團公司。
華晶從德國西門子引進5英寸芯片生產線,1993年通過驗收,生產2~3微米MOS型數字電路,用途就非常廣泛了,做電子掛鐘的芯片是不在話下了。
圖注:1980年代的華晶芯片廠區,運河西路的華晶東門
2、“908工程”引入6寸線
1990年8月31日電子工業部“908”工程實施方案獲批,欲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方面有所突破,目標是建成一條6英寸0.8~1.2微米的芯片生產線,計劃月投片6英寸20000片,技術向美國朗訊(AT&T)購買,該條6英寸產線歷時7年多,直到1998年1月18日才通過驗收。部分產品用于朗訊的程控交換機,朗訊有著名的“5號機”(5ESS),其AM/CM-SM架構廣為國貨所借鑒。
1995年5月13日,江同志訪問了華晶。13年以前的1982年10月14日,時任電子工業部副部長的江同志出席了了742廠的雙極集成電路引進線工程的后工序驗收儀式并致辭。
1997年10月31日,江同志訪美期間,參觀了朗訊科技公司下屬貝爾實驗室的晶圓生產線。
3、“半推半就”進入代工領域
華晶公司908工程從美國朗訊引進6英寸線后,由于原先引進的4~5英寸產線也連年虧損,公司逐漸從盈利轉變為虧損。
中國臺灣茂矽電子創辦人、美國康奈爾大學博士陳正宇當時正在尋找機進入大陸,便與華晶談判,拿下了委托管理的合同。
1998年2月起,華晶將部分設備租給陳正宇的香港上華半導體公司。同時,華晶公司與香港上華合作,將5英寸與6英寸MOS芯片線用來承接香港上華公司來料加工,并采用委托管理方式轉變為Foundry線,承接國內外設計公司的委托加工。
1999年,陳正宇博士與中國華晶合作共同在無錫設立無錫華晶上華半導體有限公司(后改名為無錫華潤上華半導體有限公司),上華持股51%,華晶49%,以運營一家6英寸MOS晶圓代工廠。這樣,華晶公司在原先的IDM模式上增加了Foundry模式。
張汝京也到無錫參與華晶上華的建設。當時陳正宇博士是華晶上華的董事長,張汝京擔任首任總經理,并帶領一個團隊開發0.5微米芯片產品。而后,無錫華晶上華半導體公司公司迅速扭虧為盈,并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家“純晶圓代工”企業(Foundry)。
張汝京看到華晶的改變和人才實力后,他也堅定了到大陸蓋Fab廠的決心,于是有了后來的中芯國際。
4、華潤微收購
2002年9月,香港華潤間接收購中國華晶全部股權。
圖注:京杭大運河與船隊
5、張立新(芯朋微)見證了華晶發展全過程
742廠引進東芝線后,1980年代中國有33個單位不同程度地引入了集成電路生產設備。清華大學微電子所就引入了一條集成電路試制線,參與發明CMOS圖像傳感器的王國裕回憶,他和研究生同班同學魏少軍、陳大同都用過這條線。
南京工學院也有一條試制線,在五五樓,培養了很多芯片人才,包括和王國裕一起發明CIS的陸明瑩。
圖注:五五樓
1990年,我們班曾在這座樓里做過有機化學實驗。反應時間要好幾個小時,我等得不耐煩,就溜出去到新街口逛街,被老師抓住K了一頓。當時在山里(浦口新區),進城一趟很不容易。
言歸正傳。1988年,張立新在南京工學院的畢業設計就是在江南無線電廠做的,畢業后他就順勢加入了。1989年華晶成立,他正好趕上全程參與908工程。
908工程走的是傳統的IDM模式,無力和國際大分工形勢競爭,在巨大的財務壓力下,1998年起和香港上華合作發展內地第一個代工業務,張立新第一時間加入。
2002年始,上海芯片設計創業潮興起,他又進入IC設計服務公司智芯科技(上海),幫助企業設計芯片,并積極“引誘”到上華流片。
2005年,他下海創業,有4個同班同學,還有2個學弟,一起成立無錫芯朋微。
圖注:芯朋微張立新(中)、陳云榮、作者戴輝
帝都的李利凱拉我去和魔都的錢學鋒吃飯,錢學鋒講述了投資芯朋微的過程,他找到了中芯國際初創團隊成員之一的謝志峰博士做參謀,從而下定了投資的決心。
三、華晶成為中國微電子“黃埔軍校”
1、集成電路人才培養的“黃埔軍校”
上海華虹與日本NEC合資7億美元成立華虹NEC,909 工程于1997 年開工,1999 年投產。
上海宏力于2000年11月成立,建設8英寸線,工藝覆蓋 250-90nm,經營之神王永慶的長子王文洋任執行長。
中芯國際于2000年創辦,張汝京之前曾在華晶上華工作數月。
三家公司都齊齊到華晶挖人。
不完全統計有500多位中國芯片公司的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干都有在無錫的工作和學習經歷,包括原華晶總工許居衍院士(58所名譽所長)、華進半導體董事長于燮康、華虹半導體副總裁倪立華、華力微總裁雷海波、中芯國際副總經理彭進、上海貝嶺書記陸寧、長江存儲CTO程衛華等。
長江存儲董事長陳南翔于2002年加入華潤微操盤華晶業務累計服務18年。
江蘇省半導體行業協會在22年編寫了《不能忘卻的芯史》,里面列舉了部分出自“華晶”目前仍活躍在產業鏈上的代表人物。
2、908和909配套芯片設計企業
華晶908和華虹909項目有一些配套芯片設計企業,獲得了國家投資和牽引。他們是:中興集成電路設計公司、華為集成電路設計中心、深圳先科機電集成電路設計公司(國微電子前身)、愛思科微電子公司+成都華微電子有限公司、華虹集成電路設計有限公司、北京華大集成電路設計有限公司、熊貓電子集團電子設計公司、上海冶金所微電子設計公司。
909項目從存儲轉為IC卡、SIM卡、身份證卡等卡類產品中,中電華大、上海華虹、清華同方、大唐微電子、復旦微電子等企業發展了起來。
魏少軍于1995年歸國,1998年任大唐電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微電子分公司總經理。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電路與系統學會評:“魏少軍為當代計算機和通信系統智能芯片和電子身份證芯片的設計實現和批量生產作出了開拓性貢獻。”
3、華晶走出來的芯片設計企業
我認識的在無錫的有芯朋微(張立新、陳健)、力芯微(袁敏民、毛成烈、湯大勇)、新潔能(朱袁正)、云途(耿曉祥)、芯揚微(朱大江)、芯感知MEMS(劉同慶、郭敏年)等。
4、中國最早的EDA
1992年,“熊貓 IC-C-AD 系統”EDA軟件成功問世,這是和東芝合作研發的,使用在華晶的產線上。
李征參與了熊貓EDA的攻關。美國開放EDA后,李征去美國學習,并于93年成為徐文偉領導的器件室里第一位會用EDA的人。
在此之前國內企業如果要做大規模的芯片,基本是在香港購買EDA設計服務,到美國TI等公司流片。倪光南做打印機芯片、徐文偉做電話用戶接口板芯片都是如此。
李征畢業于西電,該校作為電子部部屬院校,不少人來無錫。1992年無錫海鷹實習時,我在墻上還看到過西電學生寫來的感謝信,不知道他們是否也有人和我一樣翹班出去玩得很HIGH?!
5、與封裝巨頭長電和通富有關聯
無錫江南無線電器材廠和華晶引進的技術是全產業鏈的,包括了封裝測試(據說是華晶六車間)。這項技術逐步輻射到了周邊城市。
1972年成立的無錫江陰晶體管廠在1980年代的主要業務就是為無錫做配套,后來一步一步發展為長電。
圖注:江陰晶體管廠老照片
自動化是由如我這般的懶人推動的。全自動化的表面貼裝(SMT)逐步替代了勞動密集型的手工插件和焊接。2004年,長電科技投入6億元,從“直插式”分立元器件生產線,一步躍進到生產“貼片式”集成電路,并取得成功。
我本科是學(醫療)檢測儀器的,在移動通信和芯片領域兜兜轉轉了30年,最終還是回到了相關領域。我顧問的深圳明銳理想用自動視覺檢測(AOI)和自動X光檢測(AXI)來檢查電路板焊接和芯片封裝的質量,最終客戶有蘋果和特斯拉等巨頭。“透視看人”和“工業探傷”本是一脈相承的。
圖注:央視CCTV的明銳理想AOI自動光學檢測
南通市其實在長江以北,并不是和“蘇錫常鎮”一樣在江南。
1994年,南通市晶體管廠建成年封測1500萬塊集成電路的生產線(應該是“直插式”),獲得了華晶等國內大廠的青睞,后引進富士通技術成為通富。
圖注:南通晶體管廠老照片
圖注:作者戴輝訪問通富
6、掩膜版制造——無錫迪思微
公開資料顯示,無錫迪思微電子的前身是原華晶的制版組與中央研究所三室合并組建的掩模制造中心,最早成立于1989年。2002年華潤收購華晶集團后,成為華潤微電子有限公司旗下獨立開展光掩模代工業務的全資子公司。
我隔壁鄰居黃思基在深圳創業做掩模版,還送了我一塊。
7、華晶太空水可能是最早的飲用純凈水品牌
金浦新潮基金馮思誠是華晶子弟,他回憶了一個故事。因為是全產業鏈引進集成電路技術,所以也引進了清洗環節用到的超純水制造工藝。
1995年進入民用飲用水市場,成立了華晶太空水公司,后更名為飄之霖,華晶的家屬們都喜歡喝。
華晶太空水可能是最早的飲用純凈水品牌了。娃哈哈次年(1996)推出瓶裝純凈水,說不定是受了啟發,據說現在很多化學實驗也用娃哈哈純凈水。
四、新加坡和中國相互影響
1、儒家文化影響下的東亞大做芯片
不知道是巧合,還是命里注定,儒家文化下的地區搞電子和芯片,成功概率挺高。
二戰之后,日本從廢墟上走出來,暢銷全球的收音機和電視機等家電是拉動日本晶體管和集成電路發展的最大動力,一度讓美國都招架不起。
1970年代起,韓國、中國臺灣地區搞成功了。1980年代,新加坡又搞起來了。他們都屬于”四小龍“。
1987年,新加坡的Chartered Semiconductor(特許半導體)正式成立,其目的是幫助新加坡成為半導體和計算機部件的全球制造中心,一度是臺積電、聯電之后全球第三大半導體代工廠。從此新加坡有了好些個晶圓廠。新加坡多家公司蜂擁來挖華晶的人,大家陡然發現了華晶培養出的巨大人力資源價值。
2、中國和新加坡人才交流挺多的
以下信息來自公開資料。
程衛華從華晶到長江存儲CTO之間留學了新加坡國立。
新潔能朱袁正曾任華晶刻蝕工藝主管,后到新加坡微電子研究院(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IME)工作并讀了新加坡國立的碩士,之后歸國服務和創業。
不少晶圓高手在新加坡歷練過,如中芯CEO趙海軍、中芯COO楊士寧、中芯北方廠長閆海濤、曾為中芯初創團隊成員的謝志峰、華虹執行副總華光平、格科微創始人趙立新、粵芯CEO陳衛等。
2003年,長電科技和新加坡APS(旭化成塑料)公司合資在江陰成立了長電先進封裝有限公司。
2015年,長電干脆收購了規模超過自身的新加坡先進封裝企業星科金朋,堪稱“蛇吞象”。
3、一個遺憾的故事。
美國格羅方德(格芯)于2009年收購了新加坡特許半導體。2017年啟動在成都建廠(12寸),但不太順利。本來格芯擬將新加坡的成熟8寸線(180/130納米)搬過來,因為新加坡廠的工作人員有很多大陸人(包括從大陸跳過去的人和全球留學生),能快速完成轉移工作并形成產能,后因故取消了該計劃。
我有故事,你有酒嗎?
五、無錫成為全球晶圓制造重地
值得點贊的是,無錫的晶圓制造業是國際化的。過去幾年,無錫的產能增加不少,這與無錫產業人才眾多是有關系的。
1、海力士和無錫雙向奔赴
眾所周知,無錫908之后上馬的上海華虹NEC的909項目于1999年投產DRAM存儲,返銷NEC,當年就了實現盈利。然而殘酷的挑戰即將到來:2001年存儲芯片平均價格下降了90%,128M存儲芯片的單價由 2000年 9月的18美元降至2001年11月的0.99美元。
這是因為韓國三星多次進行了著名的反周期投資,韓國因此成功超越了日本存儲行業。戲劇性的是,更早時日本大力投資存儲芯片,并在1985年讓英特爾在存儲器市場上的份額從70年代的90%,猛跌至20%以下。英特爾副總裁、天才華人虞有澄極力主導轉型CPU并獲得成功。
王建偉對存儲行業跟蹤了很多年,他講述了海力士和無錫雙向奔赴的故事。
無錫海力士是中外合作在芯片領域的典范,是江蘇省單體投資規模最大、技術水平最高、發展速度最快的外商投資企業。
2001 年到 2003 年是韓國海力士最為困難的時期,彼時,海力士虧損 25 億美元,資產負債率高達 206%。三星 、LG 拒絕接手,美光曾出價 30 億美元想要收購內存業務和四分之一的其他業務(拒絕債務)。最終,海力士通過債務重組才度過難關。
2005年正式落戶無錫以來,SK海力士與國內銀團牽手已有多次,2006、2007以及2011年就已經分別進行貸款。根據2022年7月的數據,海力士在無錫累計投資達203億美元,無錫的產能占海力士全球DRAM產能的47%。據2024年消息,海力士將繼續投資并將DRAM生產設備升級至第四代10納米制程。
圖注:江南水鄉秀色(戴輝攝)
2、上海華虹宏力在無錫投資也挺大
2018年3月,上海華虹宏力無錫一期工程開工(IC+功率器件,12寸)。
2023年,二期開工(12寸車規),總投資67億美元。
我和王建偉曾拜訪華虹宏力業務發展總監胡湘俊先生。他畢業于新竹國立中央大學,他說校區里有李國鼎的雕像和圖書館。張忠謀曾說:沒有李國鼎,就沒有臺積電。
圖注:胡湘俊(左)、王建偉、戴輝
胡湘俊的父親和叔叔都畢業自黃埔軍校。黃埔軍校和中山大學(“一文一武”)都建于1924年,今年剛好100周年!
守衛四行倉庫的謝晉元團長先后讀于這兩所學校,”投筆從戎”。《捌佰》壯士撤退時經過的大橋原名是新垃圾橋(現名西藏路橋)。橋邊有個“蘇醒”酒吧,老板是荷蘭人,中文倍棒,阿斯麥光刻機就是他們那里的。
圖注:超越摩爾基金王琳(左)、韓鵬凱、戴輝
六、尋訪華晶南門和東門
11月9日,背起行囊,我找尋到了華晶的歷史痕跡。
1、華晶辦公樓
1969年,國營江南無線電器材廠(代號“國營第742廠”)和無錫無線電機械學校實行“廠校合并”,搬到了學校所在的梁溪路14號(大王基)。
1968年12月,年輕的于燮康從“無校”畢業并留校任指導老師,1969年底學校并入國營742廠。
當時一共有八所部屬無線電中專,分別在北京、天津、南京(中興創始人侯為貴母校)、武漢、成都、南昌、無錫、貴州。我父親戴國良1966年畢業于寧鄉師范,就吃上了令人羨慕的“國家糧”,外衣上有四個兜(口袋)。
江南無線電器材廠舊址保留下來的建筑包括一棟辦公樓以及五棟宿舍樓。生產車間為蘇聯式樣,后改為華晶公司辦公樓,現在是華潤微辦公樓。原外立面為紅磚紅瓦清水墻,2013年修繕時外立面改為青瓦白墻。
圖注:國營江南無線電器材廠早期歷史建筑鳥瞰
果斷地將我的大臉和這座大樓合二為一。
在梁溪路上可望到惠山,電視塔清晰在目。
有條馬路的名字是兩個姓,整整100年以前,這兩個姓都和黃埔軍校有非常直接的關系。
大王基地鐵站近在咫尺。
2、電力公司
我又從梁溪路轉向運河西路,這里就是偉大的京杭大運河了。
看到了電力大樓,這里有多座晶圓廠,電能消耗甚大,想必院子里有變電站。
3、華晶東大門
順著運河向北走,經過江南家舍(老宿舍區),就可以看到廠區的東大門了。
圖注:“帶刺的玫瑰”是90年高考作文題,我語文49分(滿分120)
兩塊大牌子上是華潤華晶、華潤上華的公司名稱,這是老華晶的基地無疑了。
值得一提的是,華潤微在無錫新吳區又建立了規模甚大的新廠,8寸線、12寸線都在那邊了,產業重心已經遷移。
七、58所(中科芯)、56所(神威CPU)
1、58所源自華晶中央研究所
順著運河西路再向北走,毗鄰華潤微的就是58所(又稱無錫微電子科研中心)了。58所于1986年建立,源自華晶中央研究所。2022年,被納入實體清單。
許居衍院士見證和參與了中國微電子事業每一次的重大行動或決策。他先是24所無錫分所總工,后24所與華晶合并,他出任總工,1993年退休后,他是58所的名譽所長。
無錫盛景微創始人張永剛從2005年開始在58所工作11年。
2、56所與超算
太湖邊還有一家著名的CPU企業——無錫江南計算機研究所(56所),其設計的神威·太湖之光CPU用在超算上。2019年被納入實體清單。
圖注:無錫超算中心
1983年,第56研究所從四川什邡的大山的三線搬遷出來,到了風景秀麗的太湖之濱。
七、海鷹搬遷新址,原址搞房地產
海鷹起家是做聲納的,當年我們還看到過一堆黑咕隆咚的東西,那是“水聲”專業的干活。
1982年,海鷹進入B超產業。1996年,GE曾投資海鷹B超,在這里還衍生出了無錫祥生(CHISON)和飛依諾創業系。
新建的無錫海鷹產業園在新吳區。海鷹集團老建筑都已全部拆除,土地正在拍賣要蓋房地產了。
2023年6月19日,其10層大樓拆除還成為了一樁新聞:海鷹集團10層大樓啟動拆除——暴雨天作業減少揚塵。
九、華晶和東大合辦無錫分校
1、東大和無錫頗有淵源
無錫人錢鐘韓曾擔任南京工學院院長,他的父親和錢鐘書的父親是雙胞胎兄弟。東大現任校長黃如院士曾在無錫一中讀過五年書,高三才去南京。
2、無錫合作建校
早在1985年,當國家決定在無錫建設微電子基地時,就和南京工學院開啟了校企合作的大膽嘗試。
新中國第一個電子學女博士韋鈺于1986年-93年擔任南京工學院/東大校長,后擔任國家教委副主任。在她的積極推動下,于1988年4月,經原國家教委批準,由原南京工學院、原電子工業部、無錫市政府和無線微電子聯合公司聯合創辦了南京工學院無錫分院,其初衷在于融教學、科研、生產于一體,實踐高等教育改革,為無錫籌建“中國硅谷”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持。
圖注:北京簽字儀式,韋鈺、王洪金等人
1988年,南京工學院復更名為東南大學,無錫分院也隨之更名為東南大學無錫分院,辦學地點就在大王基(后華晶南門)。
2003年12月,東南大學集成電路學院成立。2004年12月,東南大學集成電路學院無錫分院揭牌成立,并開始招收研究生。
東大首席教授時龍興長期在這里擔任具體負責工作,2003-2014擔任東南大學集成電路學院院長;2008-2014擔任東南大學無錫分校常務副校長。時老師曾跟我說:芯片不僅要做出來,而且要用上去。
圖注:柏娜、陳云榮、時龍興教授、戴輝
艾為電子創始人”八三哥”孫洪軍就讀于東大集成電路專業,他來無錫設了分(子)公司,看來交情不淺。他和我同級,如今差別怎么就這么大了呢?
3、東大集成電路校友在無錫
圖注:校友會(無錫惠山),時龍興、王志功、張繼文教授
除了東大電子工程系(6系)之外,東大還有一個系也“出品”了不少芯片人才,那就是無線電系(4系)。這里有著名的移動通信工程重點實驗室(尤肖虎)和毫米波重點實驗室(洪偉)。
射頻與光電集成電路研究所培養了很多搞射頻的人才,王志功教授桃李滿天下。東大集成電路協會秘書長孫振華就來自射光所,他確實”火光四射“。摩爾精英提出了”讓天下沒有難做的芯片“的口號,張競揚在無錫創立了先進封裝廠——摩爾精英SIP先進封測中心。
校友會會長蔣守雷出生于1943年,進入南工,1968年進入742廠工作,曾任742廠副廠長、華晶副總、華越微總經理、華虹副總。老驥伏櫪,他現在是半導體材料企業上海新陽獨立董事。
無錫還有一位傳奇校友:《我不是藥神》原型“藥俠”陸勇先生。
圖注:和藥俠陸勇合影(2019深圳校友會年會)
4、”硅谷金手指“周順圭捐建實驗室
最近去南京江寧區參加東大生醫系40年慶,瞅到毗鄰的集成電路學院有了一座“順圭實驗室“。擔心自己老眼昏花看錯了眼,我還特意向孫立濤副校長進行了求證。
”硅谷金手指“天使投資人周順圭投資了NETSCREEN(清華系謝青兄弟、鄧鋒)、Fortinet(謝青)、兆易創新(清華系朱一民)、中微(尹志堯)、ZOOM(袁征)等著名企業。可以說,大陸留學生硅谷創業潮和周順圭先生密不可分,他在1956年于南工求學一年后赴日本留學,獲得東(京)大(學)博士。
圖注:夏海濤(硅谷校友會),徐益平(硅谷校友會),周順圭博士、黃大衛副校長,孫立濤副校長、黃文艷女士
5、南郵和南通合作
芯片領域類似的辦學理念我還見過另外一所。2019年,我和明銳理想蔣揚曾拜訪南郵南通研究院蔡志匡教授(東大顧寧院士的博士后),這里是和封裝巨頭通富進行產學研合作的。
圖注:拜訪南郵南通研究院蔡志匡教授(左一)
十、華晶的學校、華晶的小區
金浦新潮投資人馮思誠是華晶子弟,讀了華晶實驗幼兒園和華晶小學,他回憶了過去的故事。
小孩們拿廢晶圓當鏡子,看誰反射得遠(vs 我和小伙伴們比誰尿得遠);將廢硅片放盛水的臉盆里反射太陽成彩虹(硅片表面彩虹色的成分主要是光經過薄膜反射和干涉后形成的色彩);華晶廠區和賓館有果樹,小孩哥們爬上去摘果子,很甜;大熱天在花壇邊乘涼,聽大人們講半導體故事......
1、華晶實驗幼兒園
“華晶實驗幼兒園”在梁溪路14號東側,盡管已不再營業,但依然可看出昔日的繁華和熱鬧。
2、華晶宿舍——江南家舍
運河邊有一片住宅樓,小店老板娘說很多人都來以這個背景“華潤微電子宿舍”來拍照。
這些房子都已經“房改”賣給個人了,在網絡查了資料,江南家舍一共26棟,參考均價13000元。
3、華晶新村和華晶小學
不遠處的惠山畔青山灣地區有華晶小學,目前是無錫市育英實驗小學華晶校區。那里的住宅小區華晶新村,均價12000元。網上搜到了照片。
4、華晶的職高
無錫市華晶高級職業中學,簡稱華晶職中,1985年4月創辦,1996年7月停辦。那個年代,子弟優先進父母單位的技校是常規操作。
5、中芯和海力士辦學
2000年,張汝京在上海創辦中芯國際的時候,因很多員工來自大陸之外,專門修建了一所高級別的國際學校。
海力士大舉在無錫投資,也有了一所SK海力士外國語小學。
深圳蛇口是中國最早的對外開發區,繞道香港而來的日本三洋是001號外企。蛇口就有一家日本孩子學校,我作為深圳人為今年發生的事情非常心痛。”漁村“發展而來的深圳的消費電子今天如此發達,和改革開放后引進外資有著莫大的關系。1991年,日本是率先對中國重新開放的發達國家,1992年鄧公南巡深圳繼續發展市場經濟。
十一、無錫(國家)集成電路設計中心
盡管晶圓制造很強,但無錫的芯片設計行業規模不大。2018年,為了補足短板,無錫國家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啟動,共享EDA設計服務平臺上線運營。這個園區位于蠡湖、太湖邊,距離華晶并不遠。中科芯有整個B區的六棟樓。
中科芯集成電路股份有限公司是中電科(CETC)在長三角打造的微電子產業子集團,2012年與58所曾一度一體化經營。
在A1棟透過窗戶遠遠可看到蠡湖、黿頭渚、太湖。
清華大學的樓很醒目。
這棟樓里有江蘇卓勝微,被認為最坎坷的芯片創業企業之一。無錫源渡創投的合伙人戴建春等人畢業于清華,他們在無錫募集到了戴燕娟等人的資金,于2011年投資了處境艱難的卓勝微,于是卓勝微就將總部從上海搬到無錫了,并迎來了事業的迅猛發展。
圖注:“哼哈二人”在卓勝微
十二、無錫輕工業學院——江南大學
1952年院系調整,組建了南京工學院食品工業系;1958年該系整建制東遷無錫,以此為基礎建立無錫輕工業學院,地址是惠山腳下的惠河路邊。這個學校很“洋氣”,早期學生楊均泰回憶:“當時我們的教材,90%是英文課本。”
曾擔任貴州茅臺集團董事長的季克良就畢業于食品發酵專業,他一手將茅臺捧上了神壇。不過,對我這樣吃貨而言,心心念念的無錫食品還是經濟實惠的小籠包、醬排骨和陽山水蜜桃。
1992年實習時翹班出來逛無錫輕工業學院,看到有好些衣著時髦的女生,據說這里有服裝設計專業。
2001年1月,經教育部批準,以原無錫輕工大學為主體組建江南大學,并逐步搬遷到新址。
2019年,季曙林打CALL,我匆匆去了一趟無錫。江南大學的牌坊實在太“古典”,記憶里的摩登女郎們卻再也不見了,因為女生們普遍都很時髦了。酒科技館正在裝修中。
圖注:江南大學門樓
這次我從惠河路經過,看到了原輕院校址上的江南大學附屬醫院、青山高級中學。
邊上就是美麗的惠山了,那里有非物質文化遺產“惠山泥人”。
原文標題:?尋訪無錫華晶和“鄉黨”們——集成電路“黃埔軍校”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最牛博弈】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
集成電路
+關注
關注
5391文章
11588瀏覽量
362514 -
華晶
+關注
關注
0文章
3瀏覽量
694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