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技術的更新和節能環保理念的普及,智能照明系統在校園場景中展現出巨大的應用潛力。本文以學校用電照明為背景,結合安科瑞智能照明控制系統的特點,探討智能照明系統的功能、優勢及其在學校場景中的應用價值。
1.引言
照明是學校運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傳統照明方式存在能耗高、管理復雜等問題。智能照明系統通過自動化控制、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為校園提供環保、舒適的照明解決方案,不僅能夠降低能耗,還能提升光環境的質量。
2.用能痛點
學校照明用電管理存在以下幾個主要難點,這些問題直接影響管理效率和節能效果:
2.1用電需求多樣化
學校的不同區域(如教室、宿舍、實驗室、走廊、操場等)對照明的需求差異較大:
教室:需要根據教學時間安排不同亮度和開關計劃。
宿舍:存在高峰期(早晚)用電集中和深夜用電浪費的問題。
公共區域:如走廊和樓梯間,光線使用頻繁,但人員流動性強,難以控制。
難點:需求多樣且動態變化,難以靠傳統手段統一管理。
2.2能源浪費嚴重
照明設備效率低:很多學校仍然使用傳統光源(如白熾燈或老式熒光燈),能耗高且維護成本高。
未合理利用自然光:有自然采光的教室或公共區域未充分結合光照狀況調整人工照明。
不必要的長時間照明:如課間或非上課時段燈光持續開啟,無人區域長時間亮燈。
難點:缺乏靈活的節能控制手段,能源浪費難以避免。
2.3管理成本高
人工管理效率低:照明開關和調整主要依靠人工,增加了管理人員的工作量。
分布廣、設備多:學校面積大,照明設備分布廣泛,管理難以覆蓋。
維修工作復雜:傳統照明設備的故障定位與更換需要耗費大量人力和時間。
難點:人力成本高,難以及時應對大規模的設備監控與維護需求。
2.4數據采集與分析不足
很多學校缺乏能耗監測系統,難以獲取很準的用電數據。
無法對用電高峰、低效能區域進行分析優化,從而制定針對性節能策略。
難點:缺乏用電數據支撐,節能優化難以實施。
2.5缺乏智能化手段
傳統手動控制滯后:僅依賴人工開關,缺乏智能化調控手段,難以適應動態用電需求。
系統集成不足:照明系統未能與其他校園智能系統(如安防、消防)聯動,導致管理效率降低。
難點:現有設備和技術落后,無法實現集中管理和自動控制。
2.6季節和時間變化的適應性不足
季節性變化:夏季與冬季白晝長度不同,傳統照明系統無法靈活調整開關時間。
節假日和特殊活動:如考試、晚會、體育活動等需要臨時調整照明計劃,但傳統系統響應不夠靈活。
難點:缺乏動態調節能力,容易導致用電浪費或照明不足。
2.7師生節能意識不足
學生隨手開燈不關燈的現象普遍,導致電力浪費。
管理層對智能化照明系統的節能效果缺乏重視或了解,未積極推動相關技術升級。
難點:節能理念未深入人心,管理和使用行為未能形成合力。
學校照明用電管理的難點主要集中在需求多樣化、資源浪費、管理成本高、技術落后和意識薄弱等方面。要解決這些問題,需結合智能化技術手段和科學管理模式,如引入智能照明系統、優化用電數據分析、提升節能意識等,逐步改善照明管理的難點與痛點。
3.智能照明系統
3.1什么是智能照明系統
根據GB/T 39021-2020《智能照明系統通用要求》,智能照明系統是一種根據環境或預定義條件自動調節,以提供所需照明質量的系統。其核心在于通過傳感器與控制算法實現自動化調控,從而滿足節能和舒適性的雙重需求。
3.2控制要求
3.3智能照明系統的主要功能
自動控制
通過光照傳感器和人體檢測傳感器實現“人來燈亮,人走燈滅”,有效降低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天黑自動開燈,天亮自動關燈,適應自然光變化。
定時控制
根據校園作息安排,如上課、課間和晚自習,靈活設置燈光開關時間。
可編制特殊節假日的照明計劃,例如考試或校園活動。
調光控制
實現照明亮度的調節,既符合護眼標準,又盡可能降低能耗。
支持人因照明(HCL),通過調節色溫和亮度,優化師生的學習和生活體驗。
集中管理
在中控室統一管理各區域的照明設備,實時監控照明狀態和能耗情況,生成分析報告,為管理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3.4智能照明系統的優勢
節能環保
學校走廊、教室、宿舍等區域使用頻率高,通過分區分組控制及照度調節,可大幅降低能源浪費。
提高學習環境質量
智能調光和人因照明技術為教室提供柔和舒適的光線,有助于保護學生視力并提高專注力。
管理便捷
中央管理系統可以快速響應校園內的照明需求,如緊急情況或突發活動,提升管理效率。
高可靠性
系統設計采用高可靠性標準,支持長時運行,并提供故障監測和報警功能,減少維護成本。
3.5系統架構
4.智能照明在校園中的應用
學校的照明用電管理應以節能、安全、舒適為核心目標,結合現代化技術和科學管理方法,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4.1 分區管理
學校的建筑功能多樣,各區域的照明需求有所不同,分區管理能夠提高管理效率:
教室:根據上課、課間、晚自習等時間段設置不同的照明模式。
宿舍:設置固定的照明時間,例如晚上熄燈和清晨開燈。
公共區域:如走廊、樓梯間和洗手間,采用人體感應控制,確保在無人時自動關閉照明。
戶外區域:如操場、校門及校園道路,采用定時或光控模式,配合天文時鐘調節開關時間。
4.2智能照明系統應用
引入智能照明系統,結合自動化和集中控制手段,可有效提升用電管理水平:
自動控制:利用傳感器檢測環境亮度和人流動態,自動調節燈光開關和亮度。
集中監控:通過中央管理平臺實時監測所有照明設備的運行狀態,快速響應異常情況。
調光技術:根據具體場景需求調節照明亮度,例如教室內光線根據黑板與桌面區域的不同需求實現調控。
4.3節能措施
LED光源應用:用LED燈替換傳統的熒光燈和白熾燈,可降低能耗并延長使用壽命。
分時控制:針對教室和操場等使用頻率較高的區域,設置不同時間段的開關計劃。
自然光利用:在有自然光的場所安裝光控設備,結合采光狀況合理調節照明強度。
4.4規范與標準化
學校照明用電應符合國家及行業標準,例如:
《中小學校教室采光和照明衛生標準》(GB 7793-2010):要求教室照明達到保護視力的衛生標準。
《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 50034-2013):明確不同區域的照度要求和節能設計措施。
4.5用電數據分析與優化
通過安裝能耗監測設備,定期分析用電數據:
找出高能耗區域,制定針對性的節能措施。
通過數據統計了解不同區域的用電規律,調整控制策略。
4.6故障管理與維護
故障報警:通過智能系統實時監測照明設備狀態,發現并處理故障。
維護計劃:定期檢查和更換老化設備,確保照明系統的穩定運行。
5.典型應用
教室場景
配合課程安排實現自動調光和場景切換,例如自習模式和講課模式。
光感自動調節,護眼且節能。
宿舍管理
智能控制系統可設置夜間自動熄燈時間,減少能耗并規范作息。
童鎖功能避免學生誤操作。
公共區域
走廊和樓梯間使用人體感應燈,確保安全的同時降低能耗。
食堂和圖書館結合自然光采集數據,優化光線使用。
結論
學校照明用電管理是一個系統化的工作,需要結合現代技術和科學規劃。引入智能照明系統,利用分區管理、自動控制、節能技術等手段,不僅能夠有效降低能源消耗,還能為師生提供安全、舒適的學習和生活環境。這不僅是降低成本的需要,更是響應綠色環保理念的重要實踐。
審核編輯 黃宇
-
智能照明
+關注
關注
36文章
1700瀏覽量
85326 -
管理系統
+關注
關注
1文章
2498瀏覽量
3592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