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紹
鋰金屬電池因其高理論比容量(3860 mAh g-1)和低還原電位(-3.04 V)而備受關注。然而,鋰金屬電池面臨庫侖效率低和循環穩定性差的問題。如果要實現90%容量保持率下的1000次循環,平均庫侖效率必須達到99.99%。目前,高度氟化的醚類電解質雖然能提高穩定性,但存在離子傳輸慢和環境問題。因此,開發低氟化程度但性能優異的電解質成為一個重要方向。
本文亮點
創新的分子設計策略:采用縮醛骨架作為主體結構,弱化溶劑化能力;端基碳上引入單氟取代,提高氧化穩定性;不需要使用高濃度電解質或高氟化稀釋劑;通過分子結構調控實現性能平衡。 優異的綜合性能表現:相比F5DEE,過電位降低約50%;在Li||Cu半電池中實現99.5%的CE,在高電流下相比F5DEE有更加優越的CE;在快充慢放條件下表現尤為突出;在無鋰陽極LFP軟包和高負載LFP硬幣電池中都顯示優異的容量保持率。 深入的機理研究:系統研究了SEI形成過程和組分;揭示了鋰沉積形貌演變規律;定量分析了死鋰形成機制;建立了分子結構-性能關系。
圖1. 分子設計
結果與討論
作者首先解釋分子設計的策略。從DEE出發進行骨架改造與氟化修飾,縮醛骨架可以有效弱化溶劑化能力,端基碳單氟取代提供適度的氧化穩定性。
圖2. 基礎物性研究 離子傳導性能 在使用隔膜條件下測試離子電導率,2M濃度時達到最優,并且在無隔膜條件下也驗證了優異的本征導電性。在不同濃度(1.2-3M)下也系統研究了傳輸數。F2DEM的傳輸數(>0.4)與常規醚類電解質相當。 粘度與溶劑化研究 接下來,作者測量了不同電解質的動態粘度并證明相比F5DEE,F2DEM的粘度降低了。采用Kim等人開發的方法測定溶劑化自由能,以1M LiFSI/DEC為參考。結果顯示DEE的溶劑化自由能為-8.05 kJ mol-1,而DEM由于縮醛結構顯著降低至約14 kJ mol-1。F2DEM的氟化進一步弱化了溶劑化能力,達到與F5DEE相近的水平。拉曼光譜研究表明1.2M和2M F5DEE中觀察到更多的接觸離子對和聚集體,其次是2M F2DEM和2M DEM。這些結果與溶劑化自由能測量結果高度一致。 分子動力學與DFT計算 進行了基于分子動力學(MD)和DFT的計算研究,確定了Li+在各電解質中的最優結合構型。結果表明,高度氟化的1.2M F5DEE表現出局部聚集的溶劑化殼層,平均每個Li+約有2個FSI-,而2M F2DEM和2M DEM則形成了具有單個FSI-配位的接觸離子對結構。優化后的結構顯示F2DEM和DEM保持了gauche構型,導致單齒配位。這些結果表明,F2DEM的降低氟化程度可以在保持良好離子電導率的同時實現適度的溶劑化。
圖3. 電化學穩定性表征 對稱電池性能研究 采用厚的鋰片組裝Li||Li對稱電池,作者系統研究了電解質在不同電流密度下的性能。測試結果顯示,2M LiFSI/F2DEM在所有電流密度下的過電位都比1.2M LiFSI/F5DEE低約50%。 庫侖效率評估以及長期循環性能研究 作者首先采用Aurbach方法在Li||Cu半電池中評估了平均庫侖效率。F2DEM實現了99.5%(4個電池平均)的高CE。在長期循環測試中, F2DEM在前5-50次循環的平均CE(99.4%)高于F5DEE和DEM(均為99.3%)。然而在這種溫和條件下,F5DEE表現出比F2DEM更少的活化周期數(達到99%所需循環數)。 快充慢放條件測試 為進一步評估快充性能,作者采用更苛刻的條件(1 mA cm-2沉積,0.4 mA cm-2剝離,2 mAh cm-2容量)進行測試。在這種條件下,三種電解質表現出明顯差異。F2DEM展現出優異的循環穩定性,250次循環中保持較高CE。并且F2DEM僅需不到10個循環即可達到99% CE,而F5DEE需要超過25個循環才能形成穩定SEI,DEM則始終無法實現高于99%的穩定循環。 氧化穩定性研究 考慮到F2DEM分子中改變的溶劑化環境和引入的吸電子氟原子,預期2M F2DEM具有改善的氧化穩定性。通過線性掃描伏安法(LSV)對三種電解質進行研究。在Al和Pt的系統里,F2DEM的氧化穩定性都超越了DEM,但因為單氟的原因,氧化穩定性沒有超越F5DEE。
圖4. 全電池性能 軟包電池性能評估 使用Cu||LFP無鋰陽極軟包電池(工作電壓2.5V至3.65V)評估2M LiFSI/F2DEM的實際應用性能。采用多種充放電倍率進行測試(1C = 200 mA或2 mA cm-2)。作者首先研究了C/2充電和C/5放電條件下的性能,F2DEM相比F5DEE在放電容量和CE方面都顯示出顯著提升。作者進一步研究了2C放電條件下的性能,因為通常采用慢充快放來改善鋰形貌、減少鋰枝晶形成。與F5DEE相比,F2DEM表現出更高的容量利用率和更慢的容量衰減。這種改善的容量保持率部分歸因于其較低的過電位和更高的離子電導率,這與之前Li||Li對稱電池的觀察結果一致。在對稱的C/2充放電條件下,2M LiFSI/F2DEM與兩種參比電解質表現相似,這可能是因為在較慢條件下低過電位的優勢不夠明顯。 扣式電池測試 作者使用20μm鋰片負極和高負載3.5 mAh cm-2 LFP正極組裝了Li||LFP硬幣電池。額外的鋰源允許作者研究Li||LFP電池的長期循環性能。作者采用多種充放電電流密度并使用截止電壓3.8V。在0.75 mA cm-2充電和1.5 mA cm-2放電條件下,F2DEM相比F5DEE和DEM表現出更高的容量保持率。
圖5. 界面分析 SEI層特性研究 首先通過電化學阻抗譜(EIS)研究了1.2M LiFSI/F5DEE、2M LiFSI/F2DEM和2M LiFSI/DEM形成的SEI電阻特性。在三種電解質中,F2DEM顯示最低的初始SEI電阻,其次是DEM和F5DEE。通過5天的靜置測試研究了SEI的鈍化行為,F2DEM形成的SEI相比F5DEE表現出更好的鈍化能力。 XPS深度剖析 作者比較發現在相同循環條件下,兩種電解質沒有顯著的組分差異。都能識別出常見的SEI物種,如LiF、Li2O、SOx物種和Li2S。結果表明在兩種電解質中,無機鹽分解產物都占主導地位,這與多個其他高CE弱溶劑化電解質的報道一致。 SEI結構表征 作者使用聚焦離子束(FIB)切割20次循環后的SEI截面。觀察發現F2DEM和F5DEE形成的殘留SEI在厚度(約3μm)和孔隙率方面相似。進一步使用冷凍電鏡檢查了兩種電解質的直接SEI厚度。有趣的是,盡管F2DEM由于SEI形成導致的容量損失更少,但觀察到更厚的直接SEI。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直接SEI厚度與循環性能之間并無直接相關性。
圖6. 死鋰與形貌分析 死鋰定量分析 通過滴定氣相色譜法(TGC)定量分析死鋰。在相同循環條件下,F5DEE產生的死鋰量是F2DEM的兩倍多;其次,從對稱充放電(0.5 mA cm-2、0.5 mA cm-2、1 mAh cm-2)變為快充慢放(1 mA cm-2、0.4 mA cm-2、2 mAh cm-2)時,兩種電解質中的死鋰量都增加。 鋰沉積形貌研究 為了追蹤F2DEM中死鋰容量損失減少的原因,作者研究了不同電流密度下的鋰沉積形貌。為了確保最佳的形貌表征,僅沉積少量鋰(0.1 mAh cm-2)。結果顯示,在0.5 mA cm-2下F2DEM和F5DEE的鋰形貌相似。然而,當電流密度提高到1 mA cm-2和2 mA cm-2時,兩種電解質表現出明顯區別。F2DEM中的鋰沉積呈現更加塊狀,而F5DEE則形成更多須狀鋰形貌。這種鋰沉積形貌的差異可以解釋為什么F5DEE中形成更多死鋰。 總結與展望
本工作設計開發了一種新型單氟化縮醛電解質(F2DEM),通過在縮醛骨架上引入單氟取代,實現了弱溶劑化能力與良好離子傳導性的平衡。與現有高度氟化電解質相比,F2DEM表現出更低的過電位和更高的庫侖效率,能促進形成穩定的SEI層和理想的塊狀鋰沉積。該工作不僅開發出高性能電解質,更提供了通過分子設計平衡電解質性能的新思路。
文獻鏈接 E. Zhang, Y. Chen, J. Holoubek, Z. Yu, W. Zhang, H. Lyu, I.R. Choi, S.C. Kim, C. Serrao, Y. Cui, Z. Bao, Monofluorinated acetal electrolyte for high-performanc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Proc. Natl. Acad. Sci. U.S.A.122 (2) e2418623122. https://doi.org/10.1073/pnas.2418623122.
-
電池
+關注
關注
84文章
10644瀏覽量
130481 -
鋰金屬電池
+關注
關注
0文章
137瀏覽量
4341
原文標題:斯坦福大學鮑哲南/崔屹PNAS:高性能鋰金屬電池用單氟電解質
文章出處:【微信號:清新電源,微信公眾號:清新電源】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