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鈣鈦礦/硅疊層太陽能電池中,使用硅異質結(SHJ)太陽能電池作為底部電池是實現高效率的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目前,大多數高效疊層太陽能電池使用厚的浮區(FZ)底部電池,這在工業大規模生產中并不經濟。因此,研究者們致力于開發更薄、雙面微紋理表面的Cz生長SHJ底部電池,以提高光耦合效率并滿足工業生產的需求。
研究背景
鈣鈦礦材料因其優異的光電特性,如高吸收系數、長載流子擴散長度和可調帶隙,成為太陽能電池領域的研究熱點。鈣鈦礦/硅疊層太陽能電池通過將鈣鈦礦頂部電池和硅底部電池串聯,能夠更有效地利用太陽光譜,從而提高整體轉換效率。然而,要實現高效、穩定的疊層太陽能電池,需要解決以下幾個關鍵問題:
界面工程:改善鈣鈦礦層與空穴傳輸層(HTL)之間的界面,減少非輻射復合損失,提高電荷提取效率。
光管理:優化電池的光陷阱結構,提高光吸收效率,減少反射損失。
材料穩定性:提高鈣鈦礦材料的穩定性,確保電池在長期運行中的性能穩定。
制造成本:開發適合大規模生產的制造工藝,降低電池的制造成本。
潤濕性改善
通過穩態光致發光量子產率(PLQY)測量和接觸角測量,評估了不同PA對鈣鈦礦薄膜質量和潤濕性的影響。
不同分子組合對潤濕性及相關性能的影響
分子組合示意:圖a 為 Me-4PACz 與膦酰基乙酸(PAA)共吸附的示意圖,強調二者可能通過氫鍵形成更強的偶極-偶極相互作用,這種相互作用有助于改善HTL對鈣鈦礦的覆蓋性能。
PLQY 測量:使用Me-4PACz時 PLQY略有增加,表明其對非輻射復合有一定抑制作用。
潤濕性特征:添加 EPA、PAA 和 3 - SAA 可改善薄膜覆蓋,而 PMPA 和 TFMPMPA 雖能減少非輻射損失,但仍存在潤濕性限制,3 - SAA 還導致非輻射損失增加。
表面自由能:Me-4PACz 涂覆的玻璃/ITO 基板潤濕性明顯低于PAA,PAA使SFE從Me-4PACz的40增加到72mN/m,主要源于極性部分增加。兩步法旋涂 PAA 且中間不退火會大幅增加極性,退火可使Me-4PACz與ITO牢固結合,減少SFE變化。
接觸角測量:相比Me-4PACz,PAA樣品上的水接觸角更小,進一步證明PAA可顯著提高表面潤濕性,這對鈣鈦礦薄膜在HTL上的均勻沉積和覆蓋至關重要,有利于提升電池性能。
單結太陽能電池的性能
制備單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并使用不同的PA分子(PAA、PPA、PHA)和Me-4PACz的組合作為空穴傳輸層(HTL)。
使用不同膦酸分子和Me-4PACz的組合對單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性能的影響
鈣鈦礦層覆蓋情況:使用PAA時,鈣鈦礦層的覆蓋顯著改善,減少了宏觀孔洞,降低了分流比例,從而提高了電池的產量和性能。
開路電壓(VOC):隨著PA鏈長的增加,VOC略有增加,表明PA的添加有助于提高VOC。
填充因子(FF):PA的添加顯著提高了FF,表明PA的添加有助于提高電荷提取效率和減少非輻射復合損失。
使用PAA和PHA時,電池性能最佳,平均VOC為1.198 V,平均FF為84.3%。特別是PHA,不僅提高了VOC,還保持了高效的性能,表明PHA是進一步優化HTL層的有前景的材料。
電荷提取
不同HTL組合對光生電荷載流子動力學的影響
測量方法:樣品在515 nm激光激發下,以20 kHz的重復頻率進行測量,初始載流子濃度相當于約0.1 suns。
tr-PL 分析:在最初約400ns內,Me-4PACz或其與PAA的混合物的tr-PL衰減更明顯,這意味著它們能更有效地提取空穴,使光生載流子快速被提取,導致tr-PL快速衰減。而在較晚時間,其tr-PL衰減變慢,表明界面復合較低,減少了界面處的電荷復合,有助于提升電池性能。
tr-SPV 分析:Me-4PACz或其與PAA的混合物呈現負SPV信號,表明空穴選擇性電荷轉移,空穴被傳輸至ITO中,約400ns后SPV瞬態達到最大振幅,標志著從電荷提取向復合的轉變。與之不同,單獨使用PAA的樣品呈現持續且較小的正信號,表明電子向ITO移動,可能是電子在 ITO/PAA/鈣鈦礦界面捕獲,或PAA具有輕微電子選擇性,說明 PAA 單獨作為空穴選擇性傳輸層效率欠佳。
鈣鈦礦/硅疊層太陽能電池
鈣鈦礦/硅疊層太陽能電池的結構和性能
電池結構示意:基于140μm Cz-Si的鈣鈦礦/硅疊層太陽能電池結構示意圖,清晰呈現了從頂部Ag環、LiF(增透層)、鈣鈦礦層,到中間各功能層,再到底部 c - Si (n) 等層的堆疊順序,各層協同工作實現光電轉換。
潤濕性對比:通過接觸角測量,對比了亞微米紋理化和拋光正面的 SHJ 底部電池涂覆混合 PA 后的潤濕性。在亞微米紋理表面,鈣鈦礦墨水的潤濕性顯著提升,接觸角僅在初始時刻可測,隨后墨水迅速鋪展覆蓋整個表面。這得益于微觀形貌降低了表面自由能,改善的潤濕性有助于提高疊層電池的制備產量。
IV曲線:電池實現了較高的開路電壓Voc達1.954V,填充因子FF為81.82%,短路電流密度Jsc為18.91mA/cm2,光電轉換效率PCE達到30.22%,展現出優異的性能。
EQE光譜分析:使用量子效率測試儀測量外部量子效率(EQE)。測量范圍內,總短路電流密度Jsc為40.35mA/cm2,反射損失為2.23mA/cm2,寄生吸收為3.90mA/cm2。EQE 光譜表明兩個子電池未處于電流匹配狀態,電池受硅基子電池限制,這種電流失配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電池極低的滯后現象。
通過優化空穴傳輸層(HTL)和采用雙面亞微米級紋理的硅異質結(SHJ)底部電池,顯著提高了鈣鈦礦/硅疊層太陽能電池的性能。結合Me-4PACz和不同功能化的膦酸(PA)分子,不僅改善了鈣鈦礦薄膜的潤濕性和覆蓋特性,還保持了高效的空穴提取和低非輻射復合損失,從而實現了30.22%的高效能,展示了這種結構在高效太陽能電池中的巨大潛力。
美能QE量子效率測試儀
美能QE量子效率測試儀可以用來測量太陽能電池的光譜響應,并通過其量子效率來診斷太陽能電池存在的光譜響應偏低區域問題。它具有普遍的兼容性、廣闊的光譜測量范圍、測試的準確性和可追溯性等優勢。
兼容所有太陽能電池類型,滿足多種測試需求
光譜范圍可達300-2500nm,并提供特殊化定制
- 氙燈+鹵素燈雙光源結構,保證光源穩定性
利用美能量子效率測試儀進行外部量子效率(EQE)測量,可提供高精度的光譜響應數據,不僅驗證了我們的優化策略的有效性,還為未來進一步提升電池效率和穩定性提供了重要的指導。
原文出處:Perovskite/Silicon Tandem Solar Cells Above 30% Conversion Efficiency on Submicron-Sized Textured Czochralski-Silicon Bottom Cells with Improved Hole-Transport Layers
*特別聲明:「美能光伏」公眾號所發布的原創及轉載文章,僅用于學術分享和傳遞光伏行業相關信息。未經授權,不得抄襲、篡改、引用、轉載等侵犯本公眾號相關權益的行為。內容僅供參考,若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司進行刪除。
-
太陽能電池
+關注
關注
22文章
1187瀏覽量
69473 -
測量
+關注
關注
10文章
4925瀏覽量
111602 -
電池
+關注
關注
84文章
10654瀏覽量
13057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