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場上普遍采用的面射型雷射元件主流技術為選擇性氧化法,絕大多數面射型雷射操作特性紀錄均是由選擇性氧化局限技術所達成,例如低操作電壓[14]、低臨界電流[15]、高電光轉換效率[16]17、高調變頻率[18][19]等,其他蝕刻空氣柱狀結構所需的蝕刻制程以及離子布植法同樣需要的金屬電極制程也都與氧化局限技術中采用的制程參數相同,因此本節將針對氧化局限面射型雷射制程技術進行介紹,讓讀者能對面射型雷射制程技術有一個全面的概念。選擇性氧化面射型雷射制程步驟大致如下圖5-8所示,關鍵制程會在本節詳細介紹。
與蝕刻空氣柱狀結構和離子布植法制作面射型雷射所需的磊晶成長結構最顯著的差異在于靠近活性層增益區必須成長一層或數層厚度約數十奈米的高鋁含量砷化鋁鎵層以供后續氧化制程形成電流局限孔徑,通常該層鋁含量會在95%以上以獲得足夠的氧化速率。典型的氧化局限面射型雷射磊晶結構如下圖5-9所示,該結構具有n型(Si摻雜濃度3X1018cm-3)與p型(C摻雜濃度3X1018cm-3)DBR各39.5對與22對,等效四分之一波長厚度的高折射率Al0.12Ga0.88As與低折射率Al0.92Ga0.08As層之間有20nm的漸變層(graded interface)以降低介面電阻,活性層增益區為三層8nm厚的GaAs量子井被Al0.3Ga0.7As量子能障包圍以提供優異的載子局限效果,元件發光波長為850nm。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原文標題:面射型雷射制程技術
文章出處:【微信號:Semi Connect,微信公眾號:Semi Connect】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推薦
為了改善上述蝕刻柱狀結構以及離子布植法制作面射型雷射的缺點,在1994年從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獲得博士學位的D.L. Huffaker 首次發表利用選擇性氧化電流局限(selective
發表于 01-21 13:35
?47次閱讀
由于蝕刻柱狀結構有上述金屬電極制作困難且需要額外的蝕刻制程步驟等問題,因此早期業界及學術研究單位最常采用的方法為離子布植法。采用離子布植法作為面射型
發表于 01-15 14:18
?71次閱讀
從前面一小節對半導體雷射線寬的討論可以知道,即使半導體雷射操作在穩態的狀況下,還是會有因為自發輻射所引起的相位的雜訊,除此之外,雷射操作的雜訊來源很多,例如雷射共振腔中的載子和光子產生
發表于 01-09 16:00
?78次閱讀
從前面的例子中,可以知道線寬增強因子會讓半導體雷射在動態操作時譜線變寬,接下來我們要討論的是半導體雷射在穩態操作下的發光線寬。 同樣的,假設在一單模操作的雷射中,雷射光在共振腔中沿著z
發表于 01-08 09:46
?71次閱讀
當半導體雷射從閾值條件以下要達到雷射的操作,其主動層中的載子必須要先達到閾值載子濃度才會有雷射光輸出,這段載子累積的時間稱為導通延遲(turn-on delay)時間,表示為Td。
發表于 01-06 14:48
?161次閱讀
VCSEL相較于傳統的邊射型雷射而言,另一項重要的區分在于VCSBL 具有很短的雷射共振腔。
發表于 12-26 14:10
?308次閱讀
相較于傳統邊射型半導體雷射的發展,垂直共握腔面射型雷射
發表于 12-20 10:10
?294次閱讀
共振腔中雷射光來回(round trip)振蕩后保持光學自再現(self-consistency)的邊界條件,讓我們可以求得雷射要穩定存在于共振腔必須符合兩條件,第一部分為振幅條件,第二則為相位條件
發表于 12-19 10:52
?185次閱讀
一個基本的半導體雷射如圖2-1所示,包含了兩個平行劈裂鏡面組成的共振腔,稱為Fabry-Perot?(FP)共振腔,雷射光在共振腔中來回振蕩,再從兩邊鏡面發出雷射光,這種雷射又被稱作為
發表于 12-18 10:47
?132次閱讀
早期面射型雷射由于半導體磊晶技術簡在發展初期階段,因此還無法直接成長反射率符合雷射操作需求的全磊
發表于 12-10 10:52
?195次閱讀
達到雷射增益閾值條件后從任一側的蝕刻或劈裂鏡面射出高準直性的同調光,再借由共振腔外部利用蝕刻或其他制程方式形成的周期性光柵[13]-[15]?或45度反射鏡面[16]-[18],使原本水平方向的雷射光束轉換成垂直方向,如下圖1-
發表于 12-09 09:52
?139次閱讀
LASER是“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的縮寫,臺灣音譯為雷射,中國大陸意譯為激光,意指光在受激發放大情況下所
發表于 12-06 16:26
?197次閱讀
共射極放大電路,作為電子技術中的基礎組件,以其獨特的特性和廣泛的應用場景,共射極放大電路具備較大的電壓和電流放大倍數,同時輸入和輸出電阻也保持在適中水平。本文將詳細探討其工作原理、特點。 共射
發表于 10-04 15:24
?1185次閱讀
按照基本工藝制程技術的類型,BiCMOS 工藝制程技術又可以分為以 CMOS 工藝制程技術為基礎
發表于 07-23 10:45
?2284次閱讀
本章主要介紹了集成電路是如何從雙極型工藝技術一步一步發展到CMOS 工藝技術以及為了適應不斷變化的應用需求發展出特色工藝技術的。
發表于 07-17 10:09
?1259次閱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