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光干涉的掃描高度受限,主要是由于其測量原理和技術特點所決定的。以下是對這一問題的詳細解釋:
一、白光干涉的測量原理
白光干涉技術是一種基于光的波動性進行測量的技術。當兩束或多束相干光波在空間某點相遇時,它們會產生干涉現(xiàn)象,形成明暗相間的干涉條紋。這些干涉條紋的位置和形態(tài)取決于光波的相位差,而相位差則與光波經過的光程差有關。
在白光干涉測量中,通常使用白光作為光源,并通過干涉儀將光波分為兩束:一束作為參考光,另一束作為測量光。測量光經過待測物體后,與參考光在干涉儀的接收屏上相遇并產生干涉條紋。通過觀測干涉條紋的變化,可以計算出相位差,進而得到待測物體的相關信息。
二、掃描高度受限的原因
光的衍射和反射限制:
白光干涉技術受到光的衍射和反射原理的限制。當測量光波通過待測物體時,會在物體表面發(fā)生反射和衍射現(xiàn)象。這些現(xiàn)象會導致光波的相位和振幅發(fā)生變化,從而影響干涉條紋的形成和觀測。
當待測物體的表面梯度較大或非常粗糙時,反射和衍射現(xiàn)象會變得更加復雜,使得干涉條紋難以形成或觀測。因此,白光干涉技術在測量表面梯度大的傾斜表面或非常粗糙的表面時,其掃描高度會受到限制。
光學系統(tǒng)分辨率的限制:
白光干涉儀的光學系統(tǒng)分辨率是有限的。光學系統(tǒng)分辨率取決于光源中心波長和干涉物鏡數(shù)值孔徑等因素。當兩個物點的距離接近到一定程度時,由于光的衍射現(xiàn)象,它們所觀測到的像點會疊加或重合在一起,導致光學系統(tǒng)無法分辨出這兩個物點。
因此,在白光干涉測量中,當待測物體的表面特征尺寸小于光學系統(tǒng)分辨率時,這些特征將無法被準確測量。這也會導致掃描高度的受限。
干涉儀的設計限制:
白光干涉儀的設計也會對其掃描高度產生限制。例如,干涉儀的光路設計、光源的選擇和調節(jié)、干涉物鏡的焦距和放大倍率等因素都會影響其測量范圍和精度。
在設計干涉儀時,需要權衡各種因素以實現(xiàn)最佳的測量性能。因此,在某些情況下,為了獲得更高的測量精度或更大的測量范圍,可能需要犧牲一定的掃描高度。
三、應用實例與解決方案
盡管白光干涉技術的掃描高度受到一定限制,但它在許多領域仍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例如,在表面形貌測量、薄膜厚度測量和光學元件檢測等領域中,白光干涉技術都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為了克服掃描高度的限制,可以采取以下解決方案:
優(yōu)化光學系統(tǒng)設計:通過改進干涉儀的光路設計、選擇合適的光源和干涉物鏡等措施,可以提高光學系統(tǒng)的分辨率和測量精度,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擴展掃描高度。
采用其他測量技術:對于超出白光干涉技術測量范圍的待測物體,可以考慮采用其他測量技術進行測量。例如,可以使用激光干涉儀、電子顯微鏡或原子力顯微鏡等技術進行測量。
結合多種測量技術: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將白光干涉技術與其他測量技術相結合,以實現(xiàn)更全面的測量和分析。例如,可以將白光干涉技術與掃描電子顯微鏡或原子力顯微鏡等技術相結合,以獲取更豐富的表面形貌和微觀結構信息。
綜上所述,白光干涉技術的掃描高度受限主要是由于光的衍射和反射限制、光學系統(tǒng)分辨率的限制以及干涉儀的設計限制等因素所決定的。盡管存在一定的限制,但白光干涉技術仍在許多領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并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其應用范圍和測量精度也在不斷提高。
TopMap Micro View白光干涉3D輪廓儀
一款可以“實時”動態(tài)/靜態(tài) 微納級3D輪廓測量的白光干涉儀
1)一改傳統(tǒng)白光干涉操作復雜的問題,實現(xiàn)一鍵智能聚焦掃描,亞納米精度下實現(xiàn)卓越的重復性表現(xiàn)。
2)系統(tǒng)集成CST連續(xù)掃描技術,Z向測量范圍高達100mm,不受物鏡放大倍率的影響的高精度垂直分辨率,為復雜形貌測量提供全面解決方案。
3)可搭載多普勒激光測振系統(tǒng),實現(xiàn)實現(xiàn)“動態(tài)”3D輪廓測量。
實際案例
1,優(yōu)于1nm分辨率,輕松測量硅片表面粗糙度測量,Ra=0.7nm
2,毫米級視野,實現(xiàn)5nm-有機油膜厚度掃描
3,卓越的“高深寬比”測量能力,實現(xiàn)光刻圖形凹槽深度和開口寬度測量。
-
測量
+關注
關注
10文章
4928瀏覽量
111650 -
白光干涉儀
+關注
關注
0文章
105瀏覽量
2083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