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Goodwin調查發現,在城市地區,接近30%的交通擁堵源自于司機尋找停車位。據稱,到2020年,將會有20億的汽車在公路上跑著,這就意味著,屆時汽車的數量將比目前多了7.7億輛。結合以上兩點,可以預想到,到2020年時,交通系統有多繁忙,找一個合適的停車位該是一個多大的挑戰!于是,在這種背景下,智慧停車應運而生。
過去幾個季度以來,智慧停車已經成為一個物聯網不可忽視的垂直領域,也是創建智慧城市的重要的組成部分。近期的一份報告指出,全球智慧停車行業規模將破260億美元大關,市場的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8%左右,屆時移動支付也將在該領域大幅增長。報告還指出,LPWAN連接也將以18.28%的年復合增長率在增長。
隨著智慧城市的大力發展,智慧停車和交通管理的重要性愈加突出。簡單來說,所謂智慧停車即通過自動化的技術幫助汽車司機快速找到一個可用的停車位,并為司機提供精確的導航路線,在這個過程中,大量來自于傳感器的實時數據將被傳輸到安裝在司機手持設備的專用APP上。
此外,智慧停車管理設置還可以通過移動支付幫助用戶提前預定停車位。可以說,智慧停車系統的建立確實帶來了眾多方便,不僅能減少司機找停車位的時間,還能最大限度提高停車位的利用率。
智慧停車行業特點
停車是剛需,停車難是急需解決的問題。一方面市場需求缺口巨大,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大城市汽車與停車位的比例約為1:0.8,中小城市約為1∶0.5,保守估計我國停車位缺口超過5000萬個。
雖然停車位供需缺口大,但停車位空置率高問題并存。據艾瑞咨詢《城市智慧停車指數》,北上廣深停車場泊位空置率為44.6%,地下停車場空置率問題尤為嚴重,所以停車的問題現在是非常凸顯。然而卻有不少企業在這樣一個剛需市場的風口倒下了,這也說明了問題并非想象的那樣簡單,其中包括:
產權分散,圈不住地難搭臺
停車行業是非常特殊的產業,從業者身份復雜。既有經營公共資源的官方參與,又有來路多樣的商業運營,還有獨占一地的私人擁有者,資源門檻極高,利益協調復雜,各種類型的停車資源均“各自為政”。停車場資源的產權方眾多復雜導致圈地問題成為“老大難”。
需求分散,眾口難調拼平臺
停車本身是一個高度專業性的領域,相比開設新商戶,停車場的審批、修建時長要遠高于其他領域。因此,停車資源的有限性注定其供給不可能無限增加。停車場的資源是一個獨占性、稀缺性、排他性的資源,蛋糕就是這么大。
進一步來說,停車領域本就是一個非常細分的行業,其需求也多重多樣。比如日常停車、錯時停車、車位租賃、汽車后市場服務、反向尋車、停車位導航等,每一項都有著很大的差異。
在供給有限和市場細分的前提下,“智慧停車”在中短期內要獲得發展,就必須尋找重點細分市場并在其中深耕,目前全面的大規模發展的前提還不存在。即使在未來全科市場真正的發展起來時,政府的介入依舊限制任何一家公司的市場占有率能做到壟斷。
智慧停車玩家入局
就現在而言,角逐智慧停車場業務的企業主要分以下三類:
一、停車設備供應商
停車場作為具有產權歸屬的資產,歸屬于所屬的地產物業管理公司,而停車場設備及管理系統則由專門的停車場設備供應商提供,以及后續的運營服務。
在國內,比較有影響力的停車場設備商有捷順、富士等,這些企業在行業內積累了一定的停車場資源、業務經驗和用戶數據,在停車場升級改造過程中在停車體驗及功能設置上比較知根知底,并且牢牢控制著自有停車場資源的用戶入場權限,有先發優勢。
二、安防設備供應商
在停車場內,停放車輛的防盜防竊非常重要,視頻監控攝像機自然成為停車場內必不可少的設備。
當前,包括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宇視科技等安防設備供應商開始發力停車場業務,由于在視頻技術、可視化管理、門禁管理等綜合能力方面比其他競爭著有著獨特的優勢,因此也是行業內非常強勁的競爭者。
三、互聯網企業
有智能的地方就有互聯網企業,智慧停車也不例外。互聯網企業進入停車場業務,自然彪炳的是要顛覆停車場行業的經營模式和商業模式,作為信奉互聯網思維,依托資本市場對傳統行業扮演攪局者的角色。
互聯網企業慣用“補貼、免費送設備”等互聯網營銷手段,在宣傳陣勢上先打一棒,以求快速搶占市場及虜獲低級用戶。資本運作是此類企業的優勢,但由于缺乏在行業的積累,在具體的業務應用上為業內人士所詬病。
這些企業在停車場行業經營模式轉變之期,通過收購、兼并、合作等方式搶占市場,由于近兩年停車場市場還處于布局階段,所以行業市場并沒有出現品牌收斂的現場。
就安防設備供應商而言,目前比較有實力的是海康威視,已經形成了從監控到停車及門禁的解決方案。而對于其他跨界企業,雖然在模式上比較創新,但劣勢在線下的承建能力比較差,對停車場的業務理解有欠缺。
當這類企業獲得一定的融資時,或許會很快通過讓利等手段獲得一定數量的停車場,但在后期的工程實施環節、用戶體驗環節會產生很多問題。所以停車場業務還是需要常年累月的積累,不是靠短期招幾個工程師就能解決的。
智慧停車系統四個組成部分
一個先進的智慧停車系統架構需要具備以下特點:
停車傳感器
在每一個停車位中,都必須安裝一組傳感器。這些傳感器將數據實時上報給附近的司機,以便司機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可用的停車位。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求這些電池供電(由于需要使用的傳感器數量眾多,所以有線充電是不現實的)的傳感器具有遠程通信能力(可以是Mesh網絡,也可以是LoRa網絡),并且提供非常精確的精度,同時還需要將誤報率降到最低。
另外一個跟智慧停車傳感器相關的就是耐用性,如果這些傳感器被放置在戶外,就必須確保它們的功能不會受到天氣因素的影響(陽光、濕度、雨水等),同時還需保證在安裝在地面的傳感器上方行駛的汽車也不會損害到它們。功率管理算法(用于傳感器電池的壽命)和傳感器的實際位置也是至關重要的。
網關硬件
停車位是否可用將通過傳感器的狀態變化來反映,傳感器上的信息將被收集到一個網關中。與傳感器不同的是,網關必須全天候運轉(傳感器只有在狀態發生變化時才處于工作狀態),并且收集到網關中的數據隨后也將被發送到中央服務器。
物聯網網關需要依靠遠程、低功耗的技術來確保每一個網關實時有效在線。平均下來,每一個智能停車位的網關都應該能夠處理450-500個停車傳感器的數據。
服務器
智能停車系統中的服務器需要能夠支持雙向通信。一方面,它將接收來自網關的數據,從而生成關于基礎設施和停車位的空閑或占用的最新信息。另一方面,它將向用戶設備上的專用移動APP發送實時通知,以便引導司機進入停車位。停車場的詳細地圖也將從服務器發送給用戶,方便司機獲得額外的指導。
根據司機的位置和偏好,他們可能需要“路外停車(指設置于城市道路紅線范圍以外的各種停車設施,主要包括建筑物配建停車場(庫)和社會停車場)”或“道路停車”,因此在服務器中執行的計算以及發送到APP上的信息也必須發生相應的變化,從而為每個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
APP
智能停車架構的最后一個組成部分是專用的APP,APP作為最終用戶的觸點可以安裝在智能手機或者平板電腦上。在接收到來自服務器的通知后,APP將為司機導航到空的停車位。
用戶可以在將車輛停在預定的位置后,再對停車申請進行確認,此時存儲下來的數據可以幫助用戶后續返回來找車。
智慧停車的關鍵驅動因素
智能交通系統的普及
智慧停車被視為是智能交通系統的一個子集。在快速城市化的大趨勢下,有機構預測,到2030年,全球約有62%的人口將生活在城市地區。屆時,將對端到端分析和網絡資源的安全共享提出更高的需求,通過個性化的系統的實現,從而提高公共交通解決方案的標準。同時,智慧停車系統的實施也從另一個方面提高了智能泊車技術的普及程度。
汽車工業的激增
在上世紀90年代,全球售出了3900萬輛汽車。而2017年,預計將達到7783萬輛。換句話說,僅今年售出的汽車數量將是1990年至1999年間總銷量的兩倍。
全球聯網汽車的空前增長也與智慧停車市場的增長息息相關,Gartner報告顯示,到2020年,20%在道路行駛的車輛將有聯網功能,近1000萬輛自動駕駛汽車將處于活躍使用狀態。這些車輛能夠實時地進行通信,實現更加優化的交通維護、更加安全的駕駛體驗,當然,到時候停車也將變得更加容易。
豐富多樣的傳感器
得益于物聯網和聯網標準的快速發展,目前市面上有各種不同類型的數據傳感器。許多傳感器支持雙向M2M通信,因此可以很容易地在智能停車架構中使用,使得停車位的可用性信息能在這些傳感器和“聯網汽車”之間實現瞬間共享。此外,高質量的LPWAN網關的可用性也在上升,這也極大地促進了智慧停車領域發展。
遠程信息數據分析
這幾乎是所有領先電信公司共同強調的,它們通過與來自汽車市場的頂級OEM廠商合作,為所有遠程信息數據提供深入分析的服務。基于這些分析,可以降低交通擁堵的風險,為聯網汽車的司機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同時為智慧停車服務提供商帶來巨大成分節約空間。
智能停車系統中的角色
我們已經討論了智慧停車系統的不同組成部分,接下來讓我們來總結一下一個成熟的停車管理軟件中所涉及到的所有角色:
智能手機/平板電腦
這是一款配備了泊車應用的個人設備,它從服務器接收到相關數據,從而驅動程序導航到可用的停車位,當然這種個人設備通常也作為支付網關。
泊車服務提供商
本質上,智慧停車是一個M2M應用程序,它是由泊車服務提供商提供給用戶的。這些服務提供商必須安排好“路外停車”和“道路停車”。
服務平臺
在這個平臺上,傳感器、網關和服務器可以無縫地進行交互。
傳感器
這些放置在停車設施中的傳感器,這些M2M設備一旦狀態發生變化,就直接與網關通信。
停車計時器
這些設備計算出司機的停車費的總金額,用戶只需支付他們鎖享受的停車服務的確切時間。
執法單位
一般來說,這些都是最近的警察中心。這些單位將會對違反智能停車規定的司機做出處罰。
實施智慧停車項目帶來的好處
快速發現停車位
研究表明,當一個功能齊全的智慧停車系統在運行時,搜尋停車區域所需的額外駕駛可以減少21%,找到停車位的時間也能減少43%。
避免交通擁堵
每3個交通擁堵中就有1個是由司機在尋找公共停車位時憤怒的情緒所引起的。因此,當有一個自動化的停車系統來引導他們時,這種原因導致下的交通擁堵發生的概率就會明顯下降。
優化停車位的使用
由于信息的缺乏,傳統的停車系統無法確保有效地利用停車設施。通過停車傳感器收集來的實時信息,這個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盡可能節省燃料
假如司機能夠快速發現停車位,那么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燃料/汽油的使用量。一些來自物聯網領域的專家估計,到2030年,燃料節約可能會達到22萬加侖,而到2050年將達到30萬加侖。
更大的收入
智慧停車系統的應用充分利用了物聯網技術,包括先進的監控手段、信息傳輸技術和數據分析方法等,實現了實時管理和智能決策能力等,這些都有助于產生更多的收入。
按使用的時間付費
通過停車計時器廠商與計費服務提供商合作的模式,通知用戶需要支付的停車費,這在一定程度上杜絕了亂收費的現象。
精準度高
最小的誤報率以及高度準確的空停車位置的預測/跟蹤是任何優秀的智能跟蹤設備的關鍵特征。
減少負面情緒的產生
四處尋找停車位不僅是浪費時間和燃料,還會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而智慧停車則能讓人避免遇到這些麻煩。
提供更清潔的環境
隨著開車的加長,汽車排放的尾氣就越多,環境污染也就會越嚴重,然而智能泊車解決方案可以減少30%的排放。
提高安全性
由于傳感器和實時停車管理系統的存在,確保了遇到汽車盜竊及其他未經授權的車輛進入車庫的風險接近于零。
智慧停車系統面臨的挑戰
毫無疑問,智慧停車系統確實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需求,利用物聯網手段也確實能夠帶來重大的好處。但是,不得不承認,在實施的過程中也將面臨眾多挑戰。
成本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不僅需要在傳感器、網關和服務器等硬件設施上投入巨大的資金,而且還會涉及到其他隱形成本。
在實現智慧停車的過程中,監測方面同樣存在著挑戰。比如說,一個汽車司機提前預定了一個使用時長為4小時的停車位,然而兩個小時內就把車開走了。這種情況下,確保只收取該司機兩個小時的費用同樣是很重要的。這就要求傳感器必須有效地跟蹤車輛的到達和離開時間。
此外,用戶需要一定的時間來適應。幾十年來,我們早已習慣了傳統停車方式,突然實現完全自動化,對于許多人來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克服心理障礙。這一變化必須是循序漸進的,必須提高用戶的意識水平,不斷強調智慧停車的便利因素及好處,以使由物聯網驅動的停車管理系統取得成功。
這個市場的需求方過于分散且要求完全廣泛,各家公司所提供的服務又都受限于自身的能力和商業模式,加之市場需要競爭對手共同培育。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1文章
51134瀏覽量
753902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58瀏覽量
103357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09文章
44671瀏覽量
373704
原文標題:新風口 | 智慧停車產業鏈全面解析
文章出處:【微信號:dkiot888,微信公眾號:鼎酷IOT部落】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