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近日聯合發布《關于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 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推動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上網電量全部進入電力市場,上網電價通過市場交易形成。
長遠來看,這一政策不僅能夠進一步降低新能源度電成本,使終端用戶受益,還能夠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提供制度保障。新政策下,保障性電價將被取消,發電量和發電曲線將成為影響電站收益的核心要素,這將促使投資者將更多精力投入在電站技術本身,通過更高效可靠的產品與技術提升新能源投資的收益,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促進科技創新與技術進步。
新的市場環境下,跟蹤支架有效增加光伏系統發電量、降低度電成本的優勢將更為重要。尤其在早晚電價相對較高時段,跟蹤支架較固定支架可額外增發10%的發電量,這對于提升市場化交易環境下光伏電站收益起著重要作用。
2025年2月26日,在中國光伏行業協舉辦的 “光伏行業2024年發展回顧與2025年形勢展望研討會” 上,國家電投集團黃河公司、大慶黃和光儲實證研究有限公司黨總支書記、執行董事汪洋,及天合光能戰略市場高級總監唐正愷等行業專家從不同方面介紹了跟蹤支架在光伏系統應用中的價值。
國電投實證數據:平單軸支架因低LCOE成為多數場景的性價比之王
國電投汪洋在論壇上介紹了實證基地不同支架類型的表現:不同類型光伏支架中,平單軸支架較固定支架單位兆瓦發電量高5.09%。
汪洋還建議,支架選型應綜合考慮投資成本、運行成本,選取度電成本最低的支架類型,平單軸支架因低LCOE成為多數場景的性價比之王。
天合光能:跟蹤支架早晚發電更多、電價更高,重構選型邏輯
天合光能唐正愷在會上發言講到電力市場化需求下的光伏支架選型,他以西北地區實證案例說明:當前固定支架與跟蹤支架成本差已從過去的0.6元/W縮窄至0.1-0.2元/W。前些年跟蹤支架額外的發電量由于限電因素無法發揮優勢,而在當下的電力市場化的背景下,跟蹤支架可以在電價更高的早晚時段提升10%發電量,使每度電加權售價提高1.2-2.4分錢,跟蹤支架的性價比優勢愈發凸顯,技術選型邏輯正在重構。
跟蹤支架2.0時代:全自動極端天氣保護+自動診斷功能,提升電站安全性
隨著AI智能算法+云平臺技術的引入,跟蹤支架進入科技2.0時代,相較于傳統跟蹤支架,新一代的智能跟蹤技術不僅能夠進一步增加早晚弱光時段的發電量,還增加了全自動極端天氣保護機制,增加電站主動防御功能,提升光伏系統對極端天氣的耐受能力,從而提升電站安全性。此外,跟蹤支架2.0技術還可以通過AI技術診斷并預警跟蹤支架需要維保和檢查的部件,提高跟蹤支架整體的可利用率。這些是固定支架和傳統跟蹤支架無法實現的。
目前,天合跟蹤通過智能化技術的升級已經實現主動大風、大雪、冰雹的防御功能。并且引入氣象預測,通過預警使支架提前轉動到保護姿態,實現全自動保護。
隨著新政策的落實,行業發展的焦點將從“量增”轉向“質升”,跟蹤支架的價值也將更為突顯。天合跟蹤將持續以客戶為中心,以客戶價值為導向,堅持科技創新,通過“硬件+軟件+服務”的綜合智能跟蹤解決方案,為電力市場化改革下的光伏電站帶來更高的電價收益。
-
天合光能
+關注
關注
0文章
392瀏覽量
10546 -
光伏系統
+關注
關注
5文章
299瀏覽量
24073
原文標題:當用電高峰遇上發電提升,電力市場化改革下,跟蹤支架迎來全新空間
文章出處:【微信號:天合光能,微信公眾號:天合光能】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