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在2025《政府工作報告》里,首次提出了具身智能、6G、智能機器人、零基預算改革等新詞。
事實上,自2025年開年以來,國家及各地政府對機器人產業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并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舉措。
在國家層面,應急管理部和工信部于1月4日聯合發布《關于加快應急機器人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研發一批先進應急機器人,并建設重點場景應急機器人實戰測試和示范應用基地,旨在提升應急救援的智能化和無人化水平。
在地方層面,深圳市政府新聞辦于2月23日表示,近期將發布人形機器人專項政策,通過“揭榜掛帥”等創新方式,精準支持開放應用場景、突破關鍵技術等關鍵環節,還將在全市科技重大專項中安排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專項。
除了政策扶持,國家及各地政府還通過召開座談會等形式,為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凝聚智慧、指明方向。
2月21日,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第十三次制造業企業座談會上,包括宇樹科技、匯川技術、埃夫特、大艾機器人、術銳機器人、極智嘉、環動科技、綠的諧波等來自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等領域的20家企業負責人出席,并聚焦機器人產業展開交流。
2月18日,廣東省召開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發展座談會。來自華為、月之暗面、兔展智能、小馬智行、智譜華章、元象科技以及騰訊機器人實驗室、昊志機電、逐際動力、匯川技術、普渡科技、庫卡機器人、拓斯達等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前沿科創企業代表參與交流,大家一致看好廣東發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的廣闊前景。
2月26日,深圳市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座談會在前海舉行。會上,樂聚、逐際動力、眾擎機器人等35家重點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代表與政府部門共同探討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前景。
值得一提的是,在2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宇樹科技首席執行官王興興作為機器人領域的企業代表參與交流。
政策東風為何吹向機器人產業?
政策東風強勁地吹向機器人產業,這背后有著多重因素。
首先,產業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表示:“制造業是我國立國之本,強國之基。”
以汽車制造領域為例,工業機器人可以精準地完成零部件的焊接、組裝等工作,其工作效率是人工的數倍,且產品質量更加穩定可靠。通過引入工業機器人,汽車制造廠商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還能夠快速實現生產線的升級改造,適應市場對產品多樣化、高質量的需求。
隨著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新能源、電子信息等行業對生產工藝的精度、效率和智能化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機器人的應用成為必然選擇。比如在鋰電池生產過程中,需要高精度的機器人進行電芯的組裝、檢測等工作,確保產品質量和性能。
從應用行業及場景來看,工業機器人的身影其實已遍布汽車及零部件、3C電子、新能源、食品、醫療、紡織業等眾多行業,尤其是汽車及零部件、3C電子、新能源等三大行業,現已成為工業機器人下游應用的三大基本盤。
其次,機器人產業是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前沿領域,涵蓋人工智能、大數據、傳感器技術、機械工程等眾多先進技術。廣東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偉中認為,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產業是極具先導性、戰略性、顛覆性的產業。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也明確表示,廣東將匯聚最優資源、集聚最大力量,加快打造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高地。
具身智能融合了機器人學、人工智能、認知科學等多領域知識,通過讓智能體在與環境的交互中理解和學習,被業界譽為是邁向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一步,也是智能制造的未來方向。
拓斯達董事長兼總裁吳豐禮認為,數據是人工智能發展的“燃料”,希望基于拓斯達多年來的自有場景積累,通過規范數據采集、存儲與管理流程,打造高質量數據庫,為算法和算力提供有力支撐,最終“反哺”制造領域。
逐際動力創始人張巍也表示,具身智能領域面對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行業競爭不是拼資源、拼規模,而是拼創新,創新才是推動行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最后,機器人的廣泛應用能夠有效緩解勞動力不足的壓力,尤其是在一些勞動密集型行業和重復性工作崗位。比如在物流倉儲行業,大量的貨物搬運、分揀工作可以由機器人完成,它們能夠24小時不間斷工作,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在養老服務領域,服務機器人可以陪伴老年人,為他們提供生活照料、健康監測等服務。除此之外,機器人在醫療、教育、安全等社會領域的應用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綜合以上因素來看,國家及各地政府大力推動機器人產業發展,是基于產業、科技、社會等多方面的綜合考量。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機器人產業必將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大放異彩。
機器人產業鏈企業能否接住“潑天富貴”?
在國家及各地政府的有力支持下,眾多機器人產業鏈企業能否接住這波“潑天富貴”?
就宇樹科技來說,近年來一直專注于人形機器人的研發與創新,不斷提升產品的性能和應用場景。據王興興預測,在今年年底之前,整個AI的人形機器人會達到一個新的量級。如果順利的話,到明年或者后年一些基礎的,比如說服務業或者一些工業基本可以推起來,但家用可能會稍微慢一點,因為家用可能對安全性的要求更高,還是會需要技術相對更成熟一點。
普渡科技創始人兼CEO張濤也表示:“在不少歐美國家的商場里,都可以看到我們的商用機器人的身影。”張濤還透露,2024年普渡科技的機器人產品全球出貨量累計超8萬臺。
作為全球工業機器人領域的頭部企業,庫卡機器人在2024年推出26款新產品,涵蓋工業機器人、軟件系統、控制柜、示教器以及3D視覺系統等,其中,全系列工業機器人通過了CR認證。
作為一家通用機器人研發制造商,逐際動力重點關注LLM(大語言模型)、Spatial Intelligence(空間智能)、Motion Intelligence(運動智能)等三大技術,推動具身智能在科研、制造、商業、家庭等領域的廣泛應用。
大艾機器人作為外骨骼機器人廠商,已開發出六個系列、十余款外骨骼機器人產品。未來,其還計劃推出類似電影《流浪地球》中應用領域更廣泛的機器人,不再局限于康復治療,拓展至登山、搬運重物等日常生活場景。
另一家手術機器人廠商術銳機器人則專注于微創腹腔鏡手術機器人領域,其首款核心產品術銳單孔腔鏡手術機器人已于2023年6月獲批上市。在2024年2月,該手術機器人適用范圍又擴展至泌尿外科及婦科腹腔鏡手術。
昊志機電自2014年進入機器人領域以來,已相繼攻克了機器人高性能諧波減速器、高精度編碼器、一體化關節模組、無框力矩電機、六維力傳感器、大中空低壓驅動器、機器人末端執行機構、控制系統等一系列核心功能部件,實現了機器人領域橫向一體化發展和核心功能部件全部國產化。
與此同時,昊志機電還協助客戶推出了業內領先的按摩機器人等產品,并積極拓展應用場景,加快核心功能部件在具身智能機器人上的批量應用。
環動科技專注機器人高精密減速器領域,產品包括RV減速器、諧波減速器等,覆蓋3-1000kg負載機器人所需的高精密減速機整體方案。以其RV減速器為例,已在300-800公斤負載的工業機器人上廣泛應用。公開信息顯示,其已為錢江機器人、埃夫特、埃斯頓等眾多機器人本體品牌供貨。
值得一提的是,環動科技的產品不僅用于工業機器人,還拓展到協作機器人、多足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等領域,為不同類型機器人提供精密傳動技術解決方案。
綠的諧波也專注于諧波減速器領域,公開信息顯示,早在人形機器人市場發展初期,其就已積極布局,并與特斯拉、宇樹科技、小鵬等企業在人形機器人項目上緊密溝通合作。在2023年4月,其還與三花智控合資在墨西哥建廠,啟動北美和歐洲兩大海外研發和生產基地建設,開拓海外市場。
某種程度來看,以上機器人產業鏈企業在深耕專注細分領域的同時,也紛紛挖掘潛在應用場景。比如除了傳統的工業領域,它們還在向醫療、教育、服務等領域的應用不斷拓展。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機器人企業也已開始注重加強產業鏈上下游的協作。
小結
毋庸置疑,2025年開年以來,國家及各地政府對機器人產業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為這一產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而在政策的引導下,機器人產業鏈企業也在積極創新、協同發展,可以預測機器人產業即將來黃金發展時代。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2文章
29029瀏覽量
210135 -
小馬智行
+關注
關注
0文章
119瀏覽量
3835
原文標題:政策東風勁吹,機器人企業再迎“潑天富貴”?
文章出處:【微信號:gaogongrobot,微信公眾號:高工機器人】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智能生活,觸手可及:第二屆生活機器人出口展全新啟航!

華數機器人亮相2025具身智能機器人科技產業金融大會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閱讀體驗】2.具身智能機器人的基礎模塊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閱讀體驗】2.具身智能機器人大模型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閱讀體驗】1.初步理解具身智能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閱讀體驗】1.全書概覽與第一章學習
《人形機器人產業地圖(2024)》重磅發布!

旗晟機器人:在能源機器人產業推進委員會中探索發展

科沃斯助力吳中區機器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Al大模型機器人
AI人工智能機器人產業--政府真正應承擔的責任與角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