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證監會叫停ICO
3月19日,香港證監會針對ICO采取了監管行動。
香港證監會在其官網發布公告稱,首次代幣發行人Black CellTechnology Limited(Black Cell)將停止向香港公眾進行ICO,
香港證監會指出,Black Cell透過其開放予香港公眾的網站推銷一項ICO以便向投資者出售數碼代幣,并在促銷過程中,向投資者指出會利用ICO的所得收益來開發一項流動應用程式,而代幣持有人將有資格贖回Black Cell的股權。
香港證監會表示,在關注到Black Cell可能曾進行未獲認可的推銷活動及無牌進行受規管活動而對其采取監管行動后,并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Black Cell發行ICO的安排可能構成集體投資計劃。
香港證監會指出,如果ICO涉及向香港公眾提出購買集體投資計劃中的權益或參與集體投資計劃的要約,除非獲得豁免,否則或須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事先獲得認可或符合發牌規定。也只有在這樣的情況下,集體投資計劃中的權益被視為《證券及期貨條例》所界定的“證券”。
香港證監會此次叫停ICO凸顯了監管從嚴的態度。不過,香港證監會并沒有禁止ICO。在2017年9月5日,香港證監會官網文件《有關首次代幣發行的聲明》中,香港證監會稱,將針對個別ICO的事實及情況,屬于法規界定的“證券”范疇,將受到香港證券法例的規管。
在上述文件中,如果ICO發行的代幣有股份、債權證或集體投資計劃的權益,則會被香港證監會視為“證券”。
ICO叫停原因竟是它
香港證監會在其官網發布公告稱,ICO發行人Black Cell Technology Limited(Black Cell)涉及無牌運營,香港證監會認定其涉嫌“集體投資計劃”,屬于未獲許可的“證券”活動,香港證監會要求項目發行方將代幣歸還香港投資者并取消相關ICO交易。
2018年2月9日,香港證監會就發布了一則為《證監會告誡投資者防范加密貨幣風險》的公告。公告中稱,由于市場風險逐漸增加,證監會繼續監察管理市場,在必要時刻會采取行動,同時香港證監會還致信了正在當地市場招攬投資者的7家ICO組織,對其聲明,涉及ICO的數字代幣將會被認為是證券,將納入監管。
由于很難通過傳統融資渠道獲得資金,區塊鏈初創企業的發展仰仗于ICO(首次代幣發行)的支持,但目前炒作成分居多的ICO項目也不在少數,甚至不乏傳銷詐騙項目滋生,美國、韓國等交易活躍地區已經紛紛出臺了相應的監管措施。
大陸在對待ICO 方面更加謹慎。去年9 月,央行等七部委就聯合發布公告叫停了各類ICO,明確將ICO 定性為“一種未經批準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預計未來將有更多地區不斷加強對ICO的監管。
ICO到底是什么
ICO是Initial Coin Offering的簡稱,顧名思義,是以初始產生的數字加密貨幣作為回報的一種籌措資金的方式。ICO改編自證券界的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次公開發行)一詞。就本質上而言,ICO也是一種‘公開發行’,把所發行的標的物由證券變成了數字加密貨幣。
ICO類似于一個眾籌項目,項目發布方發布一個新型數字資產項目,玩家將一定量的“原幣”(通常是比特幣或以太幣等數字貨幣)打給ICO項目的發起者,即可參與ICO眾籌——類似于股市上的“打新股”。
實際上,玩家是在賭認購的新型數字資產會升值。新型數字資產升值與否,取決于ICO項目的應用前景。ICO發起者會發布一個技術白皮書,闡釋其技術上的創新與突破。眾籌獲得的數字貨幣將投入到該技術的后續研發。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金融科技與互聯網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楊東表示,在現有《證券法》尚未對股權眾籌的融資模式進行規定,且通過股票發行來進行募資的方式非常嚴格的情況下,ICO是通過發行代幣來募集數字貨幣的、迂回曲折的融資變現模式。
ICO前景如何?國外的發展歷史和現狀是怎么樣的?
ICO長期看好,短期泡沫太大,目前不管好項目還是差項目,都急的搞個白皮書,能圈錢就圈。從目前幾個大的項目,如Bancor,Status,EOS 等ICO上線后的表現看,并沒有給投資人帶來十倍幾十倍的回報,有的甚至破發,這給很多期望值很高的人很大失望,整個市場開始擠泡沫。從今年5月份開始飆升的數字貨幣資產價格開始小幅下跌。
但長期看,還會繼續發展。長期看還是早期階段。
整個數字資產市場,還處于非常早期的階段,現在還遠不到格局已定的階段。下面的這張圖就可以看到,這個未來的空間有多大:(有部分數字統計已過時,數字貨幣市場曾已經超過1000億市值,最近整體市值波動比較劇烈)
整個數字加密貨幣市場總市值才1000多億美元,相對于硬幣和紙幣5萬億美元,黃金的7.8萬億美元,流動的28.6萬億美元,還是很小的份額,幾年內至少還有十倍上升空間。
另外,從2013年4月到2017年6月整個代幣市場的發展趨勢圖,明顯看到向上發展的大趨勢。
2017年數字貨幣總市值超過1000億美元,在去年同期,這一市值還不足200億美元。預計未來五年內可以達到10000億美元市值以上。
之所以未來還會有大發展,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區塊鏈的底層哲學,它通過去中心化和分布式給社會發展帶來兩個核心的要素:1.安全 2.信任。區塊鏈可以大家相信事實,不會讓人操作,今天通過中介來進行的交易,比如房產交易、打車、租房等都需要第三方中介做信任擔保,如果有了區塊鏈,有了智能合約,人人都可信任,都不能作假,無須中介即可交易,這樣交易成本大大下降,不僅僅如此,最大的好處是,加快了價值流通的速度。如果人工智能是關于生產力的變革,而區塊鏈帶來的是生產關系的變革,這個會遇到很多阻力,但一旦形成,對社會產生的影響將是徹底的變化。
另外,未來的人工智能需要解決安全的問題,包括物聯網的發展也需要解決信息傳輸的安全問題,這些都是區塊鏈大展身手的地方。
絕大多數的ICO目前為止,是基于區塊鏈的。
國外的ICO發展比國內要快一些。歷史上第一個ICO項目是2013年7月的
Mastercoin(現在叫Omni),它通過meta-protocol 拓展比特幣功能,當時籌集了5000個比特幣。
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了超過800個數字貨幣和資產,超過4000多個數字貨幣交易所。國外歷史上著名的ICO包括2013年12月NTX(未來幣):它是第一個完成的基于權益證明的區塊鏈,當時募集21個比特幣,在當時價值6000美元,市值最高曾得到1億多美元。
后來爭議很大的去中心化交易所bitshares(比特股)ICO,培養的很多ICO和數字資產愛好者。再到2014年7月,以太坊的ICO,募集了3萬個比特幣創造了當時的融資記錄。以太坊的誕生是全球ICO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將智能合約的理念跟區塊鏈結合起來。現在的ICO項目絕大多數都是以以太坊來進行融資的數字貨幣,而不是比特幣。
2016年3月Lisk進行ICO,利用側鏈的去中心化的應用的解決方案。2016年5月The DAO融資了1.5美元,但隨后被黑客攻擊,迫使以太坊進行硬分叉。
進入2017年,幾乎每天都有眾籌項目,全球同一時期進行中ICO的項目一般能維持在20個以上,計劃在一兩個月內ICO的項目能維持在50個以上。2017年在過去的二個月內,有幾個重磅項目已經完成了ICO,比如Bancor、Status、EOS、BAT等,輕松融了幾千萬甚至上億美元。
從今年5月份以來,由于ICO的預期收益比較高,ICO項目越來越多,好壞項目都有,魚龍混雜,需要投資人做好辨別,越來越需要專業人士來進行管理。
目前國外也開始監管,目前英國、新加坡、澳大利亞和日本都推行沙盒監管機制。美國SEC目前對ICO的正式監管措施還沒有發布,不過它已經在緊鑼密鼓開始研究。
英國的沙盒監管(regulatory sandbox)由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AC)提出,本意是要支持新興業態,同時也兼顧安全。沙盒監管主要為金融科技提供監管試驗區,用實驗的方式,創造一個安全區域,適當放松對創新產品或服務的監管約束,從而激發創造活力。沙盒監管首先要對參與的企業進行篩選,包括企業的規模、產品的創新性、產品是否有利于促進消費者福利等。其次FC要求參與測試企業選取合適消費者,提供消費者保護計劃。最后,在篩選條件合格前提下,FCA根據測試結果制定完整的監管政策,一方面促進新興業務發展,同時防止金融風險。
新加波的沙盒監管則寬容度更高,新加波金融管理局(MAS)規定只要在沙盒中注冊的金融科技公司,允許在事先報備前提下,從事和目前法規法律沒有明確規定或甚至有沖突的業務。即使后續被官方終止業務,也不會追究法律責任。新加坡政府對于區塊鏈創新持支持態度,對于區塊鏈的金融創新的監管上開放程度在亞洲首屈一指。
-
ICO
+關注
關注
0文章
23瀏覽量
827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