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全球化、信息化的時代,移動衛星通信扮演著愈發關鍵的角色。無論是在偏遠地區的應急通信,還是在高速移動的交通工具上保持穩定的網絡連接,動中通天線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動中通天線要實現實時、穩定的衛星信號追蹤,離不開高精度的姿態測量與控制。愛普生 M-G366PDG 慣性測量單元(IMU)憑借其卓越的性能,成為動中通天線系統的理想選擇。
愛普生M-G366PDG慣性測量單元在動中通天線中技術優勢:
1. 寬量程高分辨率,捕捉細微姿態變化?
M-G366PDG 的加速度計可提供 ±8G 或 ±16G 的輸出范圍選擇,陀螺儀傳感器的最大輸出量程更是高達 ±450°/s。這一寬量程設計,使其能夠敏銳捕捉到動中通天線在各種復雜工況下的細微姿態變化,從車輛行駛過程中的輕微顛簸,到船舶航行時的大幅搖晃,均能精準感知。
2. 低噪聲與高精度測量,保障信號追蹤穩定?
得益于先進的傳感器技術,M-G366PDG 在陀螺儀傳感器的所有輸出范圍內實現了 0.05% 的低非線性,有效降低了測量誤差。其隨機游走系數低至 0.08°/√h,折合下來一天的隨機偏差僅約 0.4°。在實際應用中,這種高精度測量能力可確保動中通天線在長時間運行過程中,始終保持對衛星信號的精準追蹤。即使在強風、振動等惡劣環境下,天線的指向誤差也能控制在極小范圍內,大大提升了信號傳輸的穩定性與可靠性。
3. 快速數據更新率,實時響應姿態變化
動中通天線在移動過程中,姿態變化瞬息萬變,需要 IMU 能夠快速提供最新的姿態數據。M-G366PDG 具備高數據更新率,能夠實時、快速地將測量數據傳輸給天線控制系統。例如,在飛機起飛、降落等姿態變化劇烈的過程中,M-G366PDG 可在 1ms 內完成數據采集與傳輸,使天線控制系統能夠及時調整天線姿態,確保衛星通信的連續性。
4. 小巧輕便,節省空間
M-G366PDG 的尺寸僅為 24mmx24mmx10mm,重量極輕,相較于其他同類型產品,尺寸減少至少 1/3。在動中通天線系統的設計中,空間往往十分有限,M-G366PDG 的小巧輕便特性,使其能夠輕松集成到各種緊湊的設備中,無需占用過多空間,為系統設計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性。
5. 支持通用通信接口,簡化系統連接
該慣性測量單元支持 SPI 和 UART 通用通信接口,可方便地與各種天線控制系統進行連接與通信。無論是在新系統的搭建,還是對現有系統的升級改造中,這種通用性都能有效降低系統集成的難度與成本。內部集成的信號處理單元,還能提前完成數據預處理,減輕主控制系統的計算負擔,釋放更多系統計算資源給其他重要模塊單元。
6. 高可靠性與穩定性,適應嚴苛環境
M-G366PDG 經過嚴格的質量檢測與環境測試,具備出色的可靠性與穩定性。在 - 40℃至 + 85℃的寬溫度范圍內,以及高濕度、強電磁干擾等惡劣環境下,依然能夠穩定工作,準確輸出測量數據。在沙漠地區,高溫、沙塵等惡劣條件下,M-G366PDG 可確保動中通天線系統正常運行;在極地地區,低溫環境也不會影響其性能,為極地科考等活動提供可靠的通信支持。
-
愛普生
+關注
關注
0文章
414瀏覽量
22460 -
天線系統
+關注
關注
1文章
53瀏覽量
12375 -
IMU
+關注
關注
6文章
331瀏覽量
4628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星網宇達自主研發基于慣性/北斗的動中通天線跟蹤指向系統
M-G370PDS慣性測量單元(IMU)
愛普生(EPSON)拓展其G系列IMU產品線,開發M-G366PDG和M-G330PDG

愛普生的慣性測量單元(IMU)M-G370PDT成為無人駕駛的理想選擇
愛普生IMU系列新品——M-G366PDG和M-G330PD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