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大壩安全監測系統是現代水利管理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一種用于實時監控和評估大壩結構安全狀況的技術系統,通過多種技術手段實現對水庫大壩的全方位、全天候監測,旨在確保大壩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預防潛在風險。

系統構成

感知系統:安裝在水庫大壩關鍵部位的各類感知設備,包括GNSS接收機、流量計、水位傳感器、滲流傳感器、位移傳感器、應力應變傳感器、用于監測水雨情、位移、沉降、滲流、應力、溫度等參數。
數據采集傳輸系統:負責收集傳感器數據,將采集到的數據傳輸到監控中心,常用的傳輸方式有有線傳輸(如光纖、電纜)和無線傳輸(如GPRS、4G/5G、衛星通信)。通過有線或無線方式將數據傳輸至監控中心。

數據處理與分析系統:對采集的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和存儲,生成報告,通過建立數學模型,對大壩的安全狀態進行評估和預測。
監控中心:是整個監測系統的核心,由計算機、服務器、顯示屏等設備組成,工作人員可在此對大壩的各項監測數據進行實時監控和管理,當出現異常情況時能及時發出預警信號。

計訊物聯水庫大壩安全監測內容
變形監測:包含大壩的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傾斜、裂縫等監測內容,用以判斷大壩在水壓力、自重等荷載作用下是否發生過大的變形,影響結構安全。
滲流監測:監測大壩的滲流壓力、滲流量、滲透水的水質等,分析滲流是否異常,是否存在管涌、流土等滲透破壞的跡象。
應力應變監測:對大壩混凝土、壩基和壩肩的巖土體等的應力應變進行監測,掌握大壩結構內部的受力狀態,評估結構的穩定性。
水雨情監測:主要監測水庫的水位、水溫、氣溫、降雨量等環境因素,這些因素對大壩的安全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是分析大壩安全狀態的重要依據。
計訊物聯水庫大壩安全監測系統優勢特點
全方位監控,守護水庫大壩安全
包括大壩安全狀態、環境氣象等水雨情狀況,系統能夠實時采集大壩的多項運行參數,包括位移、滲流、應力、溫度等,以及水位、流量、降雨量等環境參數,實現對大壩安全的全面監測。
實時監控、智能分析
通過物聯網傳感器、遙感技術等實時采集大壩的位移、滲流、應力、水位、氣象等關鍵數據,構建動態數字孿生模型,實現對大壩狀態的全時域可視化監控。
精準預測與科學決策
數字孿生平臺可模擬不同工況下的壩體響應(如極端降雨、地震、超標準洪水),預測大壩的長期穩定性和極端事件下的安全閾值,為應急預案制定提供科學依據。通過仿真優化調度方案(如蓄水、泄洪策略),平衡防洪、發電、生態等多目標需求。
增強預警與應急響應能力
結合AI算法和大數據分析,可提前預警潛在風險(如裂縫擴展、滲漏異常、結構變形等),一旦監測到異常,會立即觸發預警機制,為應急響應爭取時間,降低潰壩等重大事故的發生概率,避免或減少大壩安全事故帶來的損失。
水資源優化與智慧調度
整合流域水文、氣象、生態等多源數據,實現水庫群的聯合智能調度,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緩解干旱或洪澇災害影響。支持“預報-預警-預演-預案”的四預體系,增強流域綜合管理能力。
遠程監控、智能化監管
借助先進的通信技術,監測系統將具備更強的遠程監控能力,管理人員可通過手機、電腦等終端隨時隨地查看大壩的監測數據和運行狀態,同時實現數據的跨區域、跨部門共享,提高了管理效率。
-
數據采集
+關注
關注
40文章
6716瀏覽量
115116 -
監測系統
+關注
關注
8文章
2807瀏覽量
82091 -
傳輸系統
+關注
關注
0文章
157瀏覽量
3749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水庫大壩安全監測系統的功能有什么

水庫大壩安全監測系統的守護之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