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69、AM69A 可擴展處理器系列基于進化的 Jacinto? 7 架構,針對智能視覺相機應用,并建立在 TI 在視覺處理器市場領導地位十多年積累的廣泛市場知識之上。AM69x 系列專為工廠自動化、樓宇自動化和其他市場中的各種成本敏感型高性能計算應用而構建。
AM69 和 AM69A 以行業(yè)領先的功耗/性能比為傳統(tǒng)和深度學習算法提供高性能計算技術,并具有高水平的系統(tǒng)集成度,可實現高級視覺相機應用的可擴展性和更低的成本。關鍵內核包括用于通用計算的最新 Arm 和 GPU 處理器、具有標量和矢量內核的下一代 DSP、專用深度學習和傳統(tǒng)算法加速器、集成的下一代成像子系統(tǒng) (ISP)、視頻編解碼器和隔離的 MCU 島。所有這些都受到工業(yè)級安全和安保硬件加速器的保護。
*附件:am69a.pdf
通用計算內核和集成概述:Arm? Cortex-A72? 的兩個四核集群配置(共 8 核)可促進多作系統(tǒng)應用程序,對軟件管理程序的需求最小。多達兩個雙核(共 4 個內核)Arm? Cortex-R5F? 子系統(tǒng)支持低級時序關鍵型處理任務,使 Arm? Cortex-A72? 內核不受應用影響。TI 的第 7 代 ISP 以現有的世界級 ISP 為基礎,具有處理更廣泛傳感器套件的靈活性、對更高位深度的支持以及針對分析應用的功能。集成的診斷和安全功能支持高達 SIL-2 級別的作,而集成的安全功能可保護數據免受現代攻擊。CSI2.0 端口支持多傳感器輸入。
關鍵性能內核概述:C7000? DSP 下一代內核 (“C7x”) 將 TI 業(yè)界領先的 DSP 和 EVE 內核組合到一個更高性能的內核中,并增加了浮點矢量計算功能,從而在簡化軟件編程的同時實現對傳統(tǒng)代碼的向后兼容性。四個“MMAv2”深度學習加速器可在業(yè)內最低的功耗范圍內實現高達 32 萬億次每秒作 (TOPS) [每個內核 8TOPS] 的性能,即使在 105°C 和 125°C 的最壞結溫下運行也是如此。 專用的 Vision 硬件加速器提供 Vision 預處理,而不會影響系統(tǒng)性能。C7x/MMA 內核僅適用于 AM69、AM69A 類處理器中的深度學習功能。
特性
處理器內核:
多達 8 個 64 位 Arm Cortex-A72 微處理器子系統(tǒng),頻率高達 2GHz
- 每個四核 Cortex-A72? 集群 2MB 共享 L2 緩存
- 每個 Cortex-A72? 內核 32KB L1 D-Cache 和 48KB L1 I-Cache
最多 4 個 Deep Learning Accelerator:
- 每個都有高達每秒 8 萬億次作 (TOPS)
- 每秒總計 32 萬億次作 (32TOPS)
雙核 Arm Cortex-R5F MCU,在通用計算分區(qū)中高達 1.0GHz,帶 FFI
- 16KB L1 D-Cache、16KB L1 I-Cache 和 64KB L2 TCM
雙核 Arm? Cortex-R5F? MCU,頻率高達 1.0GHz,支持設備管理
- 所有內存均支持 32K L1 D-Cache、32K I-Cache 和 64K L2 TCM,帶 SECDED ECC
最多兩個帶有圖像信號處理器 (ISP) 和多個視覺輔助加速器的視覺處理加速器 (VPAC)
- 480MPixel/s 圖像處理器
- 支持高達 16 位的輸入 RAW 格式
- 寬動態(tài)范圍 (WDR)、鏡頭畸變校正 (LDC)、視覺成像子系統(tǒng) (VISS) 和多標量 (MSC) 支持
- 輸出顏色格式 : 8 位、12 位和 YUV 4:2:2、YUV 4:2:0、RGB、HSV/HSL
多媒體:
- 顯示子系統(tǒng)支持:
- 3D 圖形處理單元
- 三個 CSI2.0 4L 攝像機串行接口 RX (CSI-RX) 和兩個帶 DPHY 的 CSI2.0 4L TX (CSI-TX)
- 符合 MIPI CSI 1.3 標準 + MIPI-DPHY 1.2
- CSI-RX 支持 1、2、3 或 4 數據通道模式,每通道高達 2.5Gbps
- CSI-TX 支持 1、2 或 4 數據通道模式,每通道高達 2.5Gbps
- 兩個視頻編碼器/解碼器模塊
- 支持 5.1 級高級的 HEVC (H.265) 主要配置文件
- 支持 5.2 級 H.264 BaseLine/Main/High 配置文件
- 每個模塊支持高達 4K UHD 分辨率 (3840 × 2160)
- 每個模塊支持 4K60 H.264/H.265 編碼/解碼(高達 480MP/s)
內存子系統(tǒng):
高達 8MB 的片上 L3 RAM,具有 ECC 和一致性
- ECC 錯誤保護
- 共享一致性緩存
- 支持內部 DMA 引擎
多達 4 個帶 ECC 的外部存儲器接口 (EMIF) 模塊
- 支持 LPDDR4 內存類型
- 支持高達 4266MT/s 的速度
- 高達 4x32-b 總線,具有高達 68GB/s 的內聯(lián) ECC
通用內存控制器 (GPMC)
MAIN 域中的 512KB 片上 SRAM,受 ECC 保護
符合 AEC-Q100 標準,適用于第 1 季度結束的零件編號變體設備安全性:
具有安全運行時支持的安全啟動
客戶可編程根密鑰,最高 RSA-4K 或 ECC-512
嵌入式硬件安全模塊
加密硬件加速器 – 具有 ECC、AES、SHA、RNG、DES 和 3DES 的 PKA高速串行接口:
- 兩個端口支持 5Gb、10Gb USXGMII 或 5Gb XFI
- 所有端口均支持 1Gb、2.5Gb SGMII
- 所有端口都可以支持 QSGMII。最多可以啟用 2 個 QSGMII 并使用所有 8 個內部通道。1 個 QSGMII 接口使用 4 個內部通道。
多達 4 個 2 L/2 個 4L PCI-Express (PCIe) Gen3 控制器
- 第 1 代 (2.5GT/s)、第 2 代 (5.0GT/s) 和第 3 代 (8.0GT/s)作,具有自動協(xié)商功能
一個 USB 3.0 雙角色設備 (DRD) 子系統(tǒng)
- 增強的 SuperSpeed Gen1 端口
- 支持 Type-C 切換
- 可獨立配置為 USB 主機、USB 外圍設備或 USB DRD
以太網
兩個 RGMII/RMII 接口汽車接口:
5 個多通道音頻串行端口 (MCASP) 模塊閃存接口:
嵌入式多媒體卡接口 ( eMMC? 5.1)
具有兩個通道的通用閃存存儲 (UFS 2.1) 接口
兩個獨立的閃存接口配置為
- 一個 OSPI 或 HyperBus? 或 QSPI 閃存接口,以及
- 一個 QSPI 閃存接口
系統(tǒng)級芯片 (SoC) 架構:
16nm FinFET 技術
31mm × 31mm、0.8mm 間距、1414 引腳 FCBGA (ALY),支持 IPC 3 類 PCB 布線
27mm × 27mm,間距為 0.8mm,1063 引腳 FCBGA (AND),支持 IPC 3 類 PCB 布線
- 功能安全支持高達 ASIL-D
- 靈活的映射以支持不同的用例
參數
方框圖
1. 主要特性
- ?高性能計算?:具有高達1.0GHz的通用計算分區(qū),支持設備管理。
- ?內存?:集成512KB的L1 D-Cache、32KB I-Cache和64KB的L2 TCM,所有內存均支持SECDED ECC。
- ?視覺處理?:支持最多兩個視覺處理加速器(VPAC),具有圖像信號處理器(ISP)和多個視覺輔助加速器,支持高達480MPixel/s的ISP處理速度。
- ?多媒體?:支持DPHY、MIPI CSI 1.3、HEVC (H.265) 和H.264視頻編碼/解碼。
2. 外設與接口
- ?視覺成像子系統(tǒng)?:支持寬動態(tài)范圍(WDR)、鏡頭畸變校正(LDC)等功能。
- ?顯示子系統(tǒng)?:支持多種顏色格式和分辨率。
- ?通信接口?:包括UART、SPI、I2C、GPIO、McASP、MMC/SD/SDIO、USB、以太網等。
- ?高速接口?:支持PCIe、SGMII、UFS、Hyperbus等高速接口。
3. 安全特性
- ?安全目標?:符合汽車安全完整性等級(ASIL)要求。
- ?設備安全?:提供可選的安全功能。
- ?安全認證?:支持AEC-Q100認證(可選)。
4. 電源管理
- ?獨立電源域?:支持獨立的MCU和主電源域,便于實現低功耗模式。
- ?電源序列?:提供了詳細的電源上電和下電序列指導。
5. 應用領域
6. 開發(fā)工具與支持
- ?開發(fā)工具?:支持Code Composer Studio IDE、Pin Mux工具等。
- ?支持資源?:提供TI E2E支持論壇、文檔和技術參考手冊等。
7. 包裝與尺寸
- 采用FCBGA封裝,具體尺寸和引腳配置根據不同型號有所不同。
8. 注意事項
9. 文檔結構
- ?概述?:包括特性、應用、功能框圖等。
- ?詳細描述?:涵蓋處理器子系統(tǒng)、加速器、外設、電源管理、時鐘和復位等方面的詳細信息。
- ?應用與實施?:提供了布局指導、電源去耦和批量電容器的實施指導等。
- ?文檔與支持?:包括設備命名約定、工具和軟件、支持資源等。
AM69A處理器是一款功能強大的多核處理器,集成了豐富的外設和接口,適用于多種高性能計算和安全要求嚴格的應用場景。文檔提供了詳細的技術規(guī)格和應用指南,有助于開發(fā)人員實現高效、可靠的解決方案。
-
處理器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9730瀏覽量
232763 -
攝像頭
+關注
關注
60文章
4926瀏覽量
97380 -
機器視覺
+關注
關注
163文章
4485瀏覽量
121807 -
移動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文章
782瀏覽量
33925 -
應用程序
+關注
關注
38文章
3316瀏覽量
58518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資料:移動機器人能否自動充電?
Labview My RIO 移動機器人
機器人、協(xié)作機器人和移動機器人,你分的清楚嗎
想設計炫酷的移動機器人?視覺定位設計方案分享給你!
【案例分享】機器視覺應用的攝像頭設計
家庭移動機器人避障常用傳感器及相關技術
如何實現移動機器人的設計?
什么是移動機器人軟硬件系統(tǒng)問題
基于SLAM的移動機器人設計
【科普】干貨!帶你從0了解移動機器人(三) ——自主導航系統(tǒng)及上位機軟件設計與實現
移動機器人視覺定位設計方案

視覺導航技術的分類及移動機器人的技術總結
移動機器人的關鍵技術有哪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