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科學進展》刊登了一篇研究論文,其中描述了一種可以完全回收的“電子皮膚”,即使將其撕裂,也可實現自我修復。
據研究所述,該“電子皮膚”本質上是一片裝有傳感器的薄膜,由三種現已商用的化合物以及納米銀顆粒混合而成,能夠測量壓力、溫度、濕度以及氣流等。
另外,該“電子皮膚”是可自行修復的,即使表面有所破損,也可將其丟進溶液中,讓材料重新“液化植皮”。
事實上,在“電子皮膚”的研發上,可自行修復的特點已經是較為常見的了。不過,與其他研究不同,該研究所描述的“電子皮膚”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據研究合著者、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機械工程助理教授肖建良(音譯)表示,他們所研發的“電子皮膚”不會產生任何廢棄物。
研究中提到,如果“電子皮膚”嚴重受損,也可以通過“循環解決方案”來實現回收利用——將其放入溶液,將基質分解為小分子,讓納米銀離子沉入底部。如此一來,所有材料都可以被重新利用來制造另一片功能性電子皮膚。在140℉(60℃)的情況下,完整回收耗時30分鐘左右;如果在室溫下,則需要10小時。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一種“電子皮膚”,該研究成果雖然柔軟,但是彈性效果相對差了一些。對此,教授表示,他們正在努力提升“電子皮膚”的可擴展性,以往能夠運用到假肢或是機器人。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476瀏覽量
207411 -
電子皮膚
+關注
關注
3文章
108瀏覽量
18510
原文標題:研究人員研發可自我修復的“電子皮膚”
文章出處:【微信號:ofweekwearable,微信公眾號:OFweek可穿戴設備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