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2017年激進而迫切的擴產策略不同,2018年的18650電池企業對于動力電池市場的把握顯得更為冷靜與沉穩。
由3C數碼征戰轉型動力之后,18650電池企業在2018年又有了新的策略變化。
根據高工鋰電2018全國巡回調研以及一手信息源渠道了解到,由于新能源補貼政策調整,物流車及續航低于200Km的乘用車型補貼大幅退坡,加上技術門檻變更頻繁、賬期承壓過大、細分市場變化等原因,不少18650企業根據自身資金體量優勢以及產品定位調整了企業2018年的市場策略。
與2017年激進而迫切的擴產策略不同,2018年的18650電池企業對于動力電池市場的把握顯得更為冷靜與沉穩。
如:創明新能源今年將重點攻占18650-3350mAh高端數碼電池市場,在動力領域則堅守穩健的客戶推進戰略。帶有“軍工”基因的振華新能源,今年在特種儲能業務領域以“擴”為主,在動力電池領域的戰略以“穩”為主。卓能新能源也表示今年將側重圍獵與補貼無關或受補貼影響較小的鋰電新能源市場等。
究其原因
一是,快速“提質降本”壓力。當前國內18650電池在動力領域主要應用于物流車、微型車市場,在主流乘用車型上的應用比例較低。而2018年在物流車與微型車補貼退坡幅度較大,加之技術門檻提升,對于部分18650企業而言,快速“提質降本”壓力頗大。
二是,現金流壓力。微型車與物流車多集中于“非個人用車”市場,而補貼的清算規則,也在不斷增加18650電池企業應收款項數額。且上游金屬原材料價格瘋漲,占比動力電池成本最高的正極材料要求現款現貨,這意味著動力電池訂單越多,企業要承受的現金流壓力更大。
三是,細分市場變化導致需求激增。如:2017年11月份以來,國際電芯巨頭LG3350mAh產品缺貨,價格大幅上漲,這就給了具備高端產品供給能力的18650電芯廠家的拓展契機。此外,低速車鋰電化趨勢趨好,也給了18650電芯廠家更多的市場空間。
四是,業績對賭壓力大。2015年以來,包括天鵬電源、德朗能、福斯特、智航新能源等多家18650企業被上市公司收購或控股。近期,凱恩股份收購卓能新能源、中利集團收購比克的進程也在加速中。業績對賭壓力下,18650電池企業不得不在市場策略上有所調整。
且看4家18650動力電池企業2018年策略參考:
?振華新能源:“擴”儲能、“穩”動力
關于2018年的戰略布局,振華新能源對高工鋰電表示,今年公司的主要任務是保證戰略客戶的供貨需求,并把產品升級為下一代高容量產品。動力電池市場的主基調以“穩”為主,特種儲能業務正在迅速擴大,“擴”將是今年振華新能源軍工及特種儲能業務的主題。
成立于2010年的振華新能源,是振華科技(000733)子公司,隸屬于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為央企電動車產業聯盟成員單位,幕后背景奠定了該公司多年來“穩健扎實”的市場基調。
振華新能源主打三元18650鋰電池,產品主要集中應用于汽車動力、光伏儲能、特種儲能(軍工)。帶有“軍工”的自有基因,特種儲能一直都是振華新能源長期的“主業”和業績增長點;而通過前期布局,汽車動力和光伏儲能板塊也各自擁有市場沉淀。
當前,振華新能源合作新能源車企有云度、知豆、福建新龍馬、陜西通家、揚子江汽車等,并配套至推薦目錄。根據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發布的《2018年1月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電量TOP10》榜單,振華新能源排名第七,裝機量0.04GWh,市場占有率達到3.05%。
?創明新能源:攻占18650-3350mAh高端電芯市場
創明新能源副總經理、研究院院長楊俊表示,2018年,公司將重點攻占18650-3350mAh高端數碼電池市場,在動力電池領域則以深耕已有合作客戶戰略為主。
據了解,自2017年11月份以來,國際電芯巨頭LG3350mAh產品缺貨,且漲價大幅上漲。而這也給了一直主打高端移動電源路線的擁躉者創明新能源打破了LG、三星兩大國際巨頭對高容量18650的壟斷局面的機會。
“創明是國內首家量產3350mAh電芯的企業。僅在2018年一季度,創明接到3350mAh的訂單已經超過600萬顆,總量超過2017全年。”楊俊透露。
作為國內18650電芯的堅定擁躉者,創明新能源深耕鋰電市場15年,一直主打高端移動電源的海外市場,并擁有華為、TP-LINK、比亞迪、中興等28家優質電子產品客戶。
從2014年開始切入動力電池市場以來,創明新能源也延續一貫的市場定位,在大小電池企業環伺的國內市場,堅守穩健的客戶推進戰略,擁有康迪、南京金龍、眾泰、奇瑞新能源、吉利、上海申龍、亞星客車等資質優越的合作車企。
根據創明新能源的統計數據顯示,2014-2017年12月創明動力電芯裝機新能源汽車臺數達到5.6萬臺。
?卓能新能源
卓能新能源總經理黃國文表示,一方面是應對政策調整,一方面是對細分市場的深挖。2018年卓能新能源進行了策略調整,將以子公司廣西卓能為重要依托,重點圍獵與補貼無關或受補貼影響較小的鋰電新能源市場。因此今年即使補貼大幅退坡,對于卓能而言影響相對較小。
據了解,卓能新能源成立于2011年,憑借深厚的工藝經驗、優越的產品性能以及突出的性價比優勢,卓能新能源迅速成長為數碼18650領域的領軍巨頭之一。2013年8月,卓能新能源通過引進日韓產線、重組團隊和新建供應鏈,打造廣西卓能產業園,強勢轉型動力電池領域。子公司廣西卓能也成為國內首家應用18650全自動動力鋰電池生產線的企業。2016年3月29日,卓能新能源成功登陸新三板。
從發展速度與成果來看,卓能新能源向高工鋰電介紹,卓能新能源目前擁有深圳、廣西兩大生產基地,日產電芯160萬顆,均為實際生產產能。其中,深圳基地日產60萬顆,以3C消費類電池為主;廣西基地日產100萬顆,以動力電池為主。
目前,卓能新能源產品得到了南京金龍、沈陽金杯、東風汽車、南京特種公交廠等整車廠的一致認可。除此之外,公司已進入五菱供應商目錄,并與其開展深度戰略合作。
?天臣新能源:強勢開拓18650“一高一低”雙市場
天臣新能源鈕文濤先生表示,在應用上,公司的18650電池主要用于“一高一低”兩個領域,“高”指類似特斯拉的高端乘用車;“低”指10萬元以下的微型車、物流車等,這類車型續航里程要求相對低些(200公里左右),對成本把控比較緊。天臣新能源正結合18650電池的自身優勢,強勢開拓市場。
“電芯只是天臣新能源的第一步,我們在不斷提升電芯核心技術及生產能力的前提下,將大力發展系統總成,包括熱管理、BMS等技術。”鈕文濤透露。
在行業局勢緊張之際,天臣新能源依舊大手筆資金投向18650電池,也引發了行業內各路專業人士的側目與好奇心。
資料顯示,天臣新能源成立于2015年,是香港上市公司天臣控股(股票代碼:HK01201)的控股子公司,聚焦高能量、高密度三元體系技術路線,致力構建動力系統總成產業鏈,推進全球新能源動力電池系統關鍵技術發展,公司實繳注冊資金10億元。
在鈕文濤看來,動力電池企業要準確把握行業發展趨勢,眼光至少要看到2020年補貼取消后的市場,補貼下的市場行情總歸有急功近利者及泡沫成分,但最終一定是終端消費者說了算。唯有堅定長遠發展信心,才能在動力電池行業不斷整合過程中凸顯出來。
-
動力電池
+關注
關注
113文章
4539瀏覽量
77743 -
新能源
+關注
關注
26文章
5520瀏覽量
107608 -
鋰電
+關注
關注
4文章
444瀏覽量
16042
原文標題:【鑫東達殼蓋?深度】從4家典型企業看18650企業經營新策略
文章出處:【微信號:weixin-gg-lb,微信公眾號:高工鋰電】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