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越來越多的智能手機廠商加入到了“AI”大軍之中,而且一般都會為用戶灌輸一個思想:由于手機加入了AI,所以能力會更加強悍。
但是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在眾多的人工智能場景和技術中,好像只有AI+拍照被各大廠家不遺余力的宣傳,作為最大的賣點之一,難道AI淪為拍照的唯一用處了嗎?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人工智能手機?我們就用一句話概括就好,真AI手機是要擁有獨立AI處理單元、配套的AI智能系統和完整的手機AI生態。由此來看,我們離打造一部完美的人工智能手機確實還有一段距離。
AI拍照為何受到廠商青睞?
回顧智能手機在拍照領域的競爭,智能手機剛興起之時像素的競爭是第一個引爆點,從普遍的200萬到主流1300萬像素。后來,像素的PK走近了死胡同,雙攝成為手機主流配置,各手機廠商開始走差異化競爭路線。
華為引入徠卡鏡頭提升品牌高度,VIVO主打自拍+美顏,OPPO站隊年輕群體,主打年輕人選擇的拍照手機。各個廠商都在為自己的手機拍照性能背書,旗艦機型的拍照水平也逐漸拉近。
在手機攝影硬件的發展上,受限于手機的空間結構,決定相機成像質量最關鍵的要素:感光元件尺寸,很難有進一步的增加。目前華為P20使用的感光元件尺寸僅為1/1.73英寸,已經是智能手機里COMS尺寸最大的。手機攝影硬件的更新迭代在短期內難以有質的飛躍,還有什么能成為下一個引爆手機拍照的G點?手機廠商們盯緊了AI。
自從谷歌在Pixel 2代手機上加入了自研的AI單元,在手機拍照上依靠單鏡頭獲得不俗表現后,用AI對手機拍照進行革新,改善拍照質量似乎已經成為了手機廠商們的共識。
AI拍照的魅力在于手機可自動識別各類環境,并相應地調整相機設置,以此來讓拍攝達到優異的效果。簡而言之就是手機相機變得更加聰明了。當女朋友要你幫她拍照時,你不需要再擔心自己的技術不好而承受她嫌棄的眼神,AI的加持會讓你的攝影水平上升一個層次。
就目前而言,AI拍照只是手機廠商們在營銷上的又一個噱頭,和5年前手機廠商宣稱具有媲美微單的拍攝效果的一樣。透支了用戶對手機拍照性能的期待后在營銷上尋找新的“爆點”而已。
AI拍照從概念到落地時間仍不足一年,技術尚未走向成熟。實驗室的檢驗標準和用戶的檢驗標準不一,在眾多的使用場景中AI拍照真的能經得起用戶的一次又一次考驗嗎?
AI手機還可以我那個哪些方向發力?
作為連接移動互聯網和未來物聯網的核心平臺,智能手機與人工智能概念的結合可以說是大勢所趨。因為智能手機目前是AI技術的最佳載體。從人臉識別到語音助手,功能應用加速在智能手機上普及,其中與生活最息息相關的AI,就是AI語音助手了。正因為其應用場景廣泛,因此,AI也成為各個手機廠商進行“軍備競賽”的主要戰場。
目前,主流的AI助手有蘋果的Siri、谷歌的GoogleAssistan、微軟的Cortana等,加上三星剛剛發布的Bixby,以及去年底華為發布的AI芯片麒麟970,各大廠商都在抓緊構建自己的AI平臺。業界普遍認為,AI有望成為智能手機的下一個風口,因為AI技術可以讓手機基于用戶行為習慣自我學習,進而優化、智能感知用戶場景、預測用戶行為再智能分配資源,確保系統最佳運轉等。
此外,據調研公司Gartner預測,到2022年,約有80%的智能手機將集成人工智能(AI)功能。該公司列舉了AI智能手機的10個用途,其中除了AI拍照外,其他9個用途分別是:“Digital Me”、用戶認證、情感識別、自然語言理解、增強現實(AR)和AI視覺、設備管理、個人分析、內容審查/檢測、音頻分析。
未來的手機也許會有多種形態出現,但短期內它是無法被替代的。人們的身邊需要一種高速連接的更加智能的終端設備。AI技術的應用,會讓手機擁有更多人工智能的能力。
不過,在人工智能的初級發展階段,各家手機廠商對人工智能的理解并不相同,因此在手機領域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手機廠商對于AI技術落地的方式也有多種,其中包括AI芯片的研發設計、系統優化、智能助理、人臉識別以及通過計算機視覺解決相冊問題和大數據問題等等。
此外,目前大部分的人工智能應用還是局限于云端服務,真正終端本地的人工智能目前還在實驗室階段,最大的瓶頸包括手機移動終端的硬件性能以及功耗問題。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2文章
44889瀏覽量
375755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443瀏覽量
269836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3文章
47615瀏覽量
239556
原文標題:GGAI 頭條 | 說好的用人工智能武裝智能手機,為何只有AI拍照被發揚光大?
文章出處:【微信號:ggservicerobot,微信公眾號:高工智能未來】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