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的真快,前不久才寫了篇《對做技術的一點思考》博文,那時剛剛決定自己第一份工作的去處。現在,我已經在工作單位工作了將近2個月了。晚上回到住處,抽出休息時間小小回顧下這段時間的收獲。這里我要先做一些說明,我是應屆碩士畢業生,正常情況下要明年6月份畢業。由于之前的學習和經歷,有幸在研一結束的時候就達到了畢業的工作量,同時手上握有一篇《一種實用化的機載雙基地SAR收發波束指向自同步方法》的文章這個方法已經由我親自在項目中實現并應用,文章最近才投出去,正在審稿中。之后的一年多的時間一直在從事一個工業方面的商業項目,這是一個從無到有的研發工作。在我決定來工作單位的時候,項目的軟硬平臺已經搭建完成,進入測試和全方面各個部件的研發階段。學校學習期間讓我積累了從理論轉工程的一條龍設計與實施經驗。當然,我也知道這離產品還有一定的距離。也是在這個背景下寫了《對做技術的一點思考》,關注該網站的很多社會上的朋友或多或少的表達了一下自己的觀點。現在,我有條件在未畢業的條件下,拿到正式合同同時參與到一線的設計和研發工作中,抽出一點時間對這段在上海的封閉,談談我對第一份工作的感想。
首先談談產品,在學校很難有機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測試環境,比如EMC、恒溫、浪涌以及振動等等。如何與測試人員協作完成各級產品的鑒定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由于水平層次不齊,以及制度的缺陷,對于時刻要求高效率的科研人員這是首要面臨的問題。這就產生了這樣一批“怪人”。調度人員,可以說無技術無理論,不分時段談的永遠是責任。這是最讓人頭痛的一類人。另一類人就是總體設計人員,從來不和技術實施人員進行溝通,光說不練。加上調度的“搗亂”,這必然影響做事情的效率。慶幸的是我并不是在這樣的單位工作,雖然外表光鮮,但是嚴重阻礙個人成長。這與私企的辦事風格截然不同。但是不可否認,就技術而言,規模越大的國企技術含量越高,特別里面鍛煉出來的真正搞技術的人。
其次談做人,中國其實是人心的社會,學做人比學做事的確要有用的多,技術是自己的鐵飯碗,做人則是決定在國內人生高度的事。真正的實干家是喜歡說實話,踏實專研技術的人的。只是有些本沒有技術實力,但是卻坐上領導職位的人。面對這樣的領導,善于觀察的人就本能的會注意起來,該有的禮貌還是要有,該有的形式還是要走。個人覺得長像在這方面會有比較大的優勢。言談時刻沿著領導的思路,這樣的人一看就知道是會做人的。當然,他們的身份也會和技術人員截然不同。
最后談學習,工作中涉及到的很多都是新的領域。超過了很多我以前認為的技術范疇,也達到了我想學我們自己技術的要求,擺脫了不斷追求國外新“產品”的學習模式。在學校養成的良好的學習方法和軟硬件以及理論上的知識積累讓我很快能找到切入點。相關知識背景是要學習的首要任務,找準有意義的切入點是關鍵,不斷的積累理論知識是理解層次提高的必要條件。
第一份工作小結:找到了一個值得長期研究的領域和工作,生存條件在當地絕對算的上中上,博士學位指日可待。希望我的經歷能和各位志同道合的技術同行達到共鳴,同時我也希望有一樣條件的有真才實學的湖南人把回家當做自己職業規劃的必經一站。期望有緣相見。
-
工程師
+關注
關注
59文章
1571瀏覽量
6855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