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IDC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Q1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3.361億部,同比下降2.4%。中國市場的疲軟正是導致這種局面的主要因素——中國市場Q1出貨量五年來首次低于1億部。
與此同時,海外市場早已成為國內廠商的第二戰場。以新興市場的代表印度市場為例,今年一季度,小米手機以31.1%的創紀錄份額排名第一,擴大了對第二名三星的優勢。3至5名被中國手機廠商包攬,vivo、OPPO份額分別以5.8%、5.6%的份額占據三、四位,華為榮耀品牌首次進入前五,份額為3%。
可以看到,居于印度市場前五的中國軍團成員也均為國內市場出貨量前五的廠商。這也說明,手機市場的競爭全面歸屬頭部企業,被列為“others”的廠商突破的機會越來越渺茫。
中國軍團占領印度
根據IDC數據,2017年印度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為1.24億部,年增長率14%,為全球前20大智能手機市場中增長最快的市場。
人口紅利、網絡更新、換機大潮所帶來的機會自然不會被敏銳的中國廠商錯過。2014年國內手機廠商就陸續進入了印度市場并快速崛起。除了占據印度智能機市場半壁江山,一季度印度市場增長最快的三大智能手機品牌也來自國內廠商,榮耀、小米和一加分別同比增長146%、134%和112%。
經歷了業績慘淡的2016年后,小米在2017年復蘇勢頭強勁,其中印度市場功不可沒。Counterpoint的分析師認為,小米的表現主要得益于它在網絡渠道中的強大影響力,在該渠道中,它贏得了創紀錄的57%的份額。
5月3日,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老杳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認為,小米的產品定位與印度市場非常契合,賣的最好的紅米系列的最大賣點就是性價比。在印度,大部分紅米產品定價都在15000盧比(約合1400元人民幣)以下,在該價位段內,紅米手機在配置上有著明顯的優勢,這吸引了看重性價比的印度消費者。
當前,小米還是印度市場活躍的風險投資人,公司承諾在2017年至2022年期間向100家印度初創公司投入至少10億美元。據悉,小米目前還在印度市場銷售智能電視機、健康手環和充電寶等產品。
2017年,小米印度營收達到10億美元。小米創始人雷軍將今年在印度市場的營收目標定為超過20億美元。
小米的進擊自然給OPPO和vivo帶來壓力。數據顯示,vivo在印度的市場份額從2017年Q1的11.9%下降至當前5.8%,OPPO則由9.9%下降至5.6%。兩者市場份額損失慘重。
同樣地,印度本土廠商的市場份額和營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傾軋。為此,印度政府也通過不斷調整關稅推動“印度制造”。繼今年2月宣布整機關稅調整再次上調至20%之后,4月,印度又宣布對手機關鍵零組件的印刷電路板(PCBA)征收10%的進口關稅。
當前,手機廠商OPPO、vivo、小米、金立等均在印度設立了工廠。小米4月在印度的供應商投資峰會上又宣布將再建3家智能手機制造廠,以及第一家致力于本地生產PCBA的SMT工廠。此外,OPPO日前也開始在印度新建第二個工廠組裝PCBA。
5月3日,東莞華科凈化工程有限公司印度分公司總經理葉志雄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印度政府正在逐步推進階段性制造計劃(PMP),鼓勵國外公司在印度生產,促進印度制造。中資企業目前是印度制造的主力軍之一,但企業規模不等,應對能力也不同。就手機產業來說,中國公司多以OEM工廠、包裝盒、充電器、電池、數據線、耳機等配件企業為主。
他也指出,中資企業如果在資金、人才方面欠缺,或對印度營商環境準備不足,會導致風險陡增。即使順利投產,企業的本地化也非易事,非常考驗綜合實力。
混戰與調整
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增速幾近停滯,而印度市場去年仍保持12%增速的背景下,如何擴大印度智能手機市場份額顯然是一個重要問題。為了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和利潤,當前手機廠商開始調整戰略,侵入競爭對手的渠道和擅長的價位段。
以快速增長的小米來說,其在線下已經開始蠶食OPPO、vivo等品牌的市場。根據IDC數據,2017年Q4,小米在印度的線下份額達到11.2%,成為了市場第二,其線下渠道銷售超過200萬部。
為了與小米一較高下,逐步收縮零售店網絡的OPPO和vivo也開始重視起基于亞馬遜(1572.075, 2.40, 0.15%)和Flipkart的在線銷售。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去年10月提出,“這個世界百分之九十幾都是窮人,友商低端手機有窮人市場,不要輕視他們。華為也要做低端機,我們的老產品沉淀下來可能就是做低端機。”2017年末,華為宣布,在人力資源和激勵機制上以前所未有的尺度支持榮耀全球化戰略目標。目前來看,雖然華為品牌在東南亞市場并無太大聲音,但榮耀正逐步受到市場的認可。
今年4月,OPPO發布旗下手機子品牌Realme。和傳統的線下策略不同,該品牌將全部放在線上進行銷售。為了發展線上渠道,發布新品牌的同時,OPPO宣布Realme與印度亞馬遜達成合作。其首款產品將會在當地時間5月15日開售。
據了解,該品牌產品將在印度進行制造,由單獨團隊運作,價位定于10000至20000印度盧比間(約合952元到1905元人民幣)。
2017年年中,OPPO副總裁吳強曾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OPPO在海外希望走精品戰略,減少產品線的數量,主打2000元價位檔。顯然,OPPO如今把資源分配到成本更低的線上渠道和更低價位段的產品上,主要是為了迎擊高歌猛進的小米。
需要指出,小米雖然出貨量增長亮眼,但100至200美元之間產品的利潤率非常低。Counterpoint預計,小米去年Q3每部手機的利潤率僅為2美元。同期,蘋果(176.89, 0.32, 0.18%)手機每部利潤高達151美元,三星31美元,華為15美元,OPPO為14美元,vivo約13美元。
此外,一位手機廠商駐印度市場人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中國手機廠商在海外越來越強大,但整體品牌上不及三星。三星在海外有家電、地產等諸多業務,經營多年,有很強的品牌力,韓國企業在印度有著很好的品牌形象。
誠如小米在招股書中所提示,“由于計劃于更多新興市場及地區擴展業務,國際營運及擴展活動已經且可能繼續導致成本增加,并會面對多項風險,包括競爭加劇、知識產權執行的不確定性、分銷物流更加復雜及遵守外國法律法規的復雜程度”,這也是征戰海外的中國廠商們共同的挑戰。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494瀏覽量
180261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356瀏覽量
14423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