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稱,特朗普政府正在考慮采取嚴厲措施,阻止中國公民在美國大學和研究機構從事敏感研究,擔心他們可能會獲取機密。這讓谷歌、亞馬遜等硅谷科技巨頭感到震驚,因為這些公司依靠熟練的外國勞動力來開發新產品。同時,國內的科技公司百度也趁此機會到美國挖人,逆勢而上,加速AI人才回流。
這可能是中國公司到硅谷挖人的最佳時機。
據紐約時報4月30日報道,特朗普政府擔心中國日益增長的技術實力,白宮正在討論是否限制中國公民進入美國的機會,包括限制對中國公民的某些類型的簽證,并極大地擴展與中國研究人員有關的規定——這些研究人員在美國公司和大學從事具有軍事或情報價值的項目。
華盛頓郵報5月2日報道,美國科技巨頭呼吁特朗普政府取消有關限制引進中國人才的措施,因為限制人才流動會影響本國科技行業的發展。
同時,美國移民局在去年春天收緊對H-1B簽證后,對STEM畢業生產生的影響凸顯:一方面,科技人才被谷歌、微軟、亞馬遜等頭部公司吸收的勢頭加劇;另一方面,國內百度等公司則主動出擊硅谷,吸引科技人才回流,不少科技人才選擇回國發展。
2018年春天開始的中美貿易間的競爭,已經逐步影響到兩國的科研交流,在這種背景下,科技公司能否制定相適應的人才政策,是未來保持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美國近四分之一泄密事件發生在學術機構,中國科研人員有可能“被間諜”
紐約時報稱,特朗普政府正在考慮采取嚴厲措施,阻止中國公民在美國大學和研究機構從事敏感研究,擔心他們可能會獲取機密。
在美國,研究機構尤其容易受到間諜活動的影響。
據美國國防部統計,2014年,近四分之一的外國獲取敏感或機密信息的努力都是通過學術機構進行的。
在今年4月的一次國會聽證會上,前國家反情報官員Michelle Van Cleave表示,美國的自由和開放使該國成為“間諜的天堂”。她還說,俄羅斯等國的特工帶著“詳細的購物清單”來到美國。
Michelle Van Cleave
白宮認為,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應對日益嚴重的中國等國的國家安全威脅,不過,確切的限制類型的項目、哪些人員將受到限制尚不清楚。
但出于擔心間諜活動,就阻止中國公民進入美國實驗室,這將是美國與中國展開“冷戰”的重大升級,美國不會輕易做出這個舉動。
與此同時,為保護美國技術而設置障礙可能會付出很高的代價。限制人員和信息的自由流動可能會破壞美國實驗室的創新,創新是吸引世界各地有才華的研究人員的一個重要因素,并且,這也可能會威脅到美國大學從外國學生那里獲得的豐厚利潤,這些學生經常支付全額學費。
更嚴重的是,這可能會導致歧視。一些人擔心,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的全面挑戰正在培養華盛頓的排外、冷戰思維,把所有中國人都視為敵人。
STEM畢業生向科技公司流動加劇,百度到硅谷挖人,美科技巨頭呼吁取消對華人才引進限制
特朗普上臺后,逐步收緊移民和簽證政策,包括對中國內地公民訪美拒簽率提升、針對中國內地學生簽證申請人進行隨機電話調查,內容涉及學習計劃、費用預算、所讀專業、就讀課程、畢業打算等。
但對留學生影響最大的是嚴控H-1B工作簽證。
2014~2017年H-1B簽證申請人數逐年攀升,分別為12.4萬、17.25萬、23.3萬、23.6萬,但2018年的H-1B工作簽的名額仍為8.5萬。
移民和簽證政策的收緊,直接的結果是加劇科技巨頭對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ring和Mathematics)人才的爭奪。
根據Statista發布的數據,去年,亞馬遜、谷歌、微軟等科技巨頭的H-1B簽證成功申請數量進一步增加,在有限的名額中,科技巨頭正趁機擴大人才儲備數量,僅這六家科技巨頭去年吸收的海外人才數量,就占到了H-1B名額的10%。
每年在美國留學的外國學生超過100萬,其中大約三分之一來自中國。移民和簽證政策的收緊對在美國的中國研究生、博士后研究人員和技術公司的員工來說,可能直接會對他們的就業造成嚴重影響。
奧巴馬政府時期,提議禁止外國學生在美國大學進行公司贊助的研究,特朗普上臺后,出于國家安全問題上的考慮,白宮的措施可能將禁止范圍擴大到私人研究領域,以及新產品和新技術。
因此,代表谷歌、Facebook、蘋果、亞馬遜和其他公司的信息技術產業委員會(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Council)首席執行官Dean Garfield表示,白宮正在考慮禁止中國公民在美國大學和企業進行高科技研究,其委員會成員對此感到震驚。
因為美國的這些公司依靠熟練的外國勞動力來開發新產品。Dean Garfield說:“我們聽取了很多人的意見,大家認為,限制獲取人才的措施會對他們經營企業的能力產生直接的負面影響。”
美國越來越嚴格的科研、移民和簽證政策對技術人才來說并不是好事,但這可能是中國公司到硅谷挖人的最佳時機。
百度今年3月底開啟了為期一個月的海外校園招聘行程,范圍覆蓋了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伯克利分校、卡耐基梅隆大學、MIT、斯坦福大學、華盛頓大學等東西海岸的9所著名高校。
出席校招宣講的嘉賓也非常重磅:包括百度高級副總裁劉輝、百度研究院科學家Kenneth Ward Church、百度商業智能實驗室主任熊輝、百度大數據實驗室科學家浣軍、百度度秘事業部主任架構師陳果果等,足見對這次海外招聘的重視。
中國AI人才存在500萬缺口,校招生拿走科技公司59%的頂級大獎
領英去年發布的《全球AI領域人才報告》顯示,中國的相關人才總數缺口非常大,工信部教育考試中心副主任周明曾透露,中國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過500萬人。
因此,人才需求的激增促使百度這樣的科技公司把目光投向美國的各大頂級高校,在“挖人”方面不惜重金。
百度高級副總裁劉輝
在4月底的斯坦福校招專場,劉輝在演講中說了一組數據:百度最高獎——100萬美元的獲獎團隊中,有59%的獲獎者來自校招。
劉輝認為,迄今為止人類已經經歷了幾次技術變革,基于人工智能的第四次技術變革正在改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農業到健康等,無處不在。
在這次技術變革中,中國已經準備好了,中國具有獨特的優勢。“關于這場變革的最重要的三個方面:人才、技術、資金,都是中國所具備的。”
在過去幾年,百度的搜索、語音和圖像等領域產生了大量數據,也讓百度抓住了AI的機遇。
Apollo和DureOS就是在這樣的機遇下誕生的突破。劉輝說,目前,Apollo平臺上已經聚集了8000技術開發者、90多個合作伙伴、50多個項目;DureOS平臺也吸引了160多個合作伙伴,涉及到音箱、電視等等各行各業,并已在80多主控智能設備落地,產生1000多萬多活躍用戶。
百度研究院擴軍招納重量級科學家:在學界跟算法打交道,與工業結合才能改變世界
今年1月,三位世界級人工智能領域科學家Kenneth Ward Church、浣軍、熊輝加盟百度研究院,同時百度研究院也“擴軍”:在三大實驗室的基礎上增加商業智能實驗室和機器人與自動駕駛實驗室。至此,百度研究院全新升級,建立起包括七位世界級科學家、五大實驗室的“全明星”陣容。
百度研究院升級“全明星”陣容:王海峰與Kenneth Ward Church、熊輝、浣軍等
在百度一個月的海外校園招聘中,Kenneth Ward Church、浣軍和熊輝分別現身不同高校,與學生們一起分享從學術界進入到工業界,特別是在百度工作后的感受。
在加大伯克利分校,百度研究院科學家Kenneth Church現身與留學生“談NLP說AI”。Kenneth Church看到了百度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優勢地位,他告訴現場的學生:我們也可以相信,在未來的10年、20年以至更長的時間里,百度將充分運用長期積累的技術能力,引領和服務整個業界。
Kenneth Church在加大伯克利分校與學生互動
百度大數據實驗室科學家浣軍在南加利福尼亞大學(USC)與現場海外學子進行交流。“與在座的同學一樣,我也曾在美國留學,當時美國的技術研究環境對我有著極大的吸引力。而如今,國內已經能為AI研究者們提供頂級的資源與平臺,讓我在AI研究工作中得到更好的機會,這也是促使我選擇回國的重要原因之一。”
浣軍在南加利福尼亞大學(USC)介紹百度AI
浣軍在現場說,“在我看來,百度更像一所大學,我希望大家能夠’申請這所學校’,與杰出的研究者和工程師一起探索人工智能前沿技術與應用。”
百度商業智能實驗室主任熊輝在卡內基梅隆大學(CMU)分享他在學術界和工業界感受到的不同。
“我們在進行數據驅動的人工智能研究時,我們依托應用場景、數據、云計算和算法四個要素。在學術界研究時,我們只有算法,但缺乏應用場景和大數據,所以為了做些有影響力的研究,我們唯一的選擇便是和工業界合作。當這項合作達成時,我們便可以一起改變世界。”
熊輝在卡內基梅隆大學(CMU)分享在百度工作的感受
目前,美國已成中國AI人才最大回流來源,《全球AI領域人才報告》顯示,中國擁有海外工作經歷的AI技術人才有43.9%來自美國。
中美貿易間的競爭已經逐步影響到兩國的科研交流,并上升到人才的競爭,在這種背景下,科技公司能否制定相適應的人才政策,是未來保持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也是科技人才面臨中國AI的歷史性機遇的重要抉擇。
-
百度
+關注
關注
9文章
2272瀏覽量
90488 -
特朗普
+關注
關注
1文章
288瀏覽量
19825
原文標題:百度掀起硅谷挖人潮,美國科技巨頭呼吁特朗普不要對華人設卡
文章出處:【微信號:AI_era,微信公眾號:新智元】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