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國產機器人四小龍寶座幾經易主,我們來看看其中緣由,來看看誰才會真正得道、主宰風雨!
“四小龍”是誰?誰來評?都不好說,只能說經過一定時間發展大部分企業、行業媒體間達成公認的默契。能被稱為“四小龍”的企業,不論你服是不服它的作為是在那里的?!八男↓垺钡馁Y產體量、管理方針、發展規劃以及營業銷售數據等等都被擺在臺面上一次次分析——百度搜索“國產機器人四小龍”關鍵字就能出現1.2萬條結果,可見這“四小龍”已成為諸多企業的參考模版。
很多企業老板都有“花錢買教訓”的經歷,都想少走彎路。按照實力推出“四小龍”作為參考,不花錢得經驗是行業喜聞樂見的。所以說,國產工業機器人“四小龍”的選出不光寄托了行業對這幾家企業的期盼,還是行業對未來發展思考的產物,是國產工業機器人行業的情懷。
國產工業機器人“四小龍”幾經易主
前面有說,“四小龍”是誰,誰來評,都不好說。但是即便是未被承認的,能上榜者無一不強——我們先來看下網絡搜索出在媒體間流傳最多的四小龍模版。我們不難看到除了新松以外沒有三連冠企業,“四小龍”寶座幾經易主——再看這幾家企業的經濟數據:
▲“四小龍”數據
企業發展情況大致可見——新松營業收入與利潤總額持續大幅度增長,始終高居寶座;新時達2016年利潤總額出現縮減,但龐大的營業收入以及后續增長的利潤總額讓其重新奪回自己的地位;廣州數控、埃斯頓、埃夫特、拓斯達中,廣州數控與埃夫特未上市數據不明朗,埃斯頓、拓斯達體量相對較?。ó斎环叛壅麄€機器人行業它們也是名列前茅的)。
三年不動如山,穩坐“四小龍”第一把交椅的新松機器人可謂“根正苗紅”。
背景上新松是國字號“機器人技術國家工程中心”,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發起設立的國家級品牌企業;布局上總部位于沈陽,在上海、杭州、北京、廣州、深圳、重慶均有分支機構,大有侵吞全國市場的趨勢;人才上研發人員包括院士、博士生導師、碩士1000多人。
結合其背景、布局及人才管理來說,新松之所以取得長足的發展,其原因如下:
合理利用背景優勢,發展自身技術優勢:新松有著無可比擬的科技人才背景并得以充分應用,自主創新產品多、覆蓋面相對較廣,從工業機器人到服務機器人到特種設備等,其中部分產品如移動機器人甚至反推歐美市場,實現技術出口。不到25億營業收入卻有5億多凈利潤,離不開其在技術優勢上帶來的利潤空間。
地理上布局全國:地理布局上從沈陽(北方)到深圳(南)再涵蓋上海、杭州(東)重慶(西)分設機構、貼近當地市場,形成良好的覆蓋面與市場深入。產業上追求“化學并購”:其總裁曲道奎曾說過企業并購兩原則——“高門檻”、“產業整合”,“高門檻”讓企業保證了行業或技術的領先,“產業整合”保證了戰略統一與布局合理。
借助媒體東風,形成好口碑:從幾千家企業中脫穎而出且一騎絕塵、遙遙領先可不光光是埋頭苦干的事,競爭激烈之下必有宣傳策劃,亦如行兵打仗總有謀士傍身、戰前必發戰斗檄文一樣,新松十分注重品牌宣傳。
巨大體量的新時達
34.14億元的營業收入啊!這要是還不能被稱作“四小龍”之一那就真的過分了——雖說凈利潤率似乎不高但2.11億這個數字還是很龐大的,一秒數一個數(不計長短)需要七八年。
目前新時達主要動作如下:
力求大規模、智能化、專業化:新時達似乎對“規?!边@個詞情有獨鐘,目前新時達在建工廠4個,包括位于上海嘉定年產1萬臺套的新時達機器人智能新工廠,還有東莞松山湖的眾為興新工廠、昆山曉奧享榮新工廠以及安徽蕪湖的新時達機器人工廠。全在追求智能、專業以及大規模,預計在2018年底產能超過2萬臺的規模生產。
多工藝、多行業發展:從焊接、切割到分揀、裝配、上下料、拋光打磨等實現多種工藝應用,在3C、白電、汽車零部件、金屬加工多行業開拓市場。
逐鹿的群雄
再看廣州數控、埃斯頓、埃夫特、拓斯達。
其中廣州數控與華南理工、北航、天津大學等國內重點高校緊密合作,自主開發核心產品。在工業機器人上除了將產品銷往廣東、上海、重慶、河南、廣西、江蘇等地外還出口到了越南、土耳其、智利等國家,網絡可查數據在2017年5月銷售累積便有2500臺。
埃夫特則在2015、2016年相繼收購兩家意大利公司,以填補自身技術空白搶占衛浴、家具、鋼鐵等行業市場,并以關鍵技術與核心零部件為突破口,積極研發技術,并與2016年與與卡內基梅隆在內的全球著名高校建立聯合研發中心。
也許是因為“廣州數控”“埃夫特”都在尋求國際合作,在國內市場多多少少露出破綻,也許是因為未登陸資本市場財務不明,2017年的“四小龍”的位置由新松、新時達、埃斯頓、拓斯達來坐。而埃斯頓與拓斯達有什么動作?稍加分析便可獲得不少心得。
埃斯頓于2016年收購意大利EuclidLabsSRL20%股權,并在中國投資設立合資公司增強自身智造方案設計、生產制造等能力,并在2016年5月設立“埃斯頓(湖北)機器人工程有限公司”擴大公司在其區域的品牌影響力與市場占有率;隨后又開始收購運動控制領域公司以及各類高科技公司相應股份,提高自身核心功能部件能力。
拓斯達,后起之秀。十年時間,飛速增長營收超過7億元,凈利潤超過1.38億元。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50萬元起家的企業成功更可作為參考依據,因為這說明它在成長的路上基本沒有犯錯。據了解,拓斯達有30多個辦事處,200多名營銷人員以及6萬客戶數據儲備;同時拓斯達道路堅定,從注塑行業進入機器人行業毫不猶豫,再輔助以創業平臺方式激勵員工發揮自身能量。可以說把天時、人和發揮至極。但值得注意,發展快很有可能意味著底蘊不足,故而拓斯達近期一直在追加研發資金,增強自身技術實力。
“四小龍”它們又有什么共同之處呢?通過分析,我們不難發現不管“四小龍”的動作多么花里胡哨,本質還是遵守“奪市場、深研發”的原則的,企業無技術亦難成大氣候。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632瀏覽量
208104 -
工業機器人
+關注
關注
91文章
3374瀏覽量
92818
原文標題:國產機器人四小龍寶座沉浮誰主?
文章出處:【微信號:industrial_robot,微信公眾號:國聯視訊工業機器人信息服務】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