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云化是5G基礎技術,基于統一云架構支撐構建電信云、內部IT云和政企云亦是ICT融合的大趨勢。迎接5G,擁抱全云化,一場信息通信變革的大幕已拉開!
前不久,數據中心聯盟與華為聯合舉辦了第四屆運營商“IT技術論壇”, 500多位行業專家齊聚一堂,就ICT融合云化進行了研討交流,全程干貨滿滿。
全云化是數字化轉型的關鍵路徑
華為中國區運營商業務部副總裁楊濤在大會致辭時表示,全云化是運營商數字化轉型的關鍵路徑,一個統一的云構架支持多種類型的云建設是全云化戰略的基礎。
華為IT產品線副總裁黃瑾用“ABCDE”概述了這一輪變革潮流。A,即AI,人工智能使能網絡智能化和業務智能化;B,即Big data,通過數據湖構筑統一的數據管理架構和開放數據的能力;C,即Cloud,基于統一云架構的云基礎設施催生更豐富的業務;D,即Device,海量智能終端連接到云端,應用到業務中,提升用戶體驗,擴大業務收益;E,即Edge computing,將云端的計算和存儲能力下沉到邊緣,部署智能邊緣計算。
面向全云化趨勢,華為提供具備全棧服務能力的FusionCloud解決方案,支撐運營商電信云、IT云和政企云建設,實現統一API、統一構架和統一服務,未來可實現管理上的拉通,加速運營商“一云多池”云轉型戰略落地。
迎接5G,三大運營商加速云化轉型
5G正在到來,運營商面臨著業務多樣性、網絡敏捷性和高效性等挑戰,云化轉型刻不容緩。
中國移動:打造新型電信云
中國移動研究院人工智能與智慧運營研發中心副總經理王亞晨先生指出,新型電信云的網絡構架需NFV、SDN和O(編排)三者聯動,以實現統一的跨域編排和云網協同。同時,編排應引入人工智能,驅動網絡服務和運維智能化。
不過,云化轉型面臨多組件、多接口、多廠商集成和邊緣云分布廣、數量大等難點,王亞晨認為,新型電信云應構建自動化集成體系,以能實現高效集成和快速復制。
中國電信:深耕政企云市場
中國電信集團系統集成有限責任公司副總工程師王濤先生主要分享了中國電信在政企云項目上的實踐經驗。王濤表示,中國電信攜手華為,以“一云一湖一平臺”構建云基礎設施,已實踐了260多個政企云項目,為客戶打通了流程,實現了跨部門、跨系統共享。
中國聯通:向通信云全面演進
中國聯通計劃在2020年基本完成通信云建設和新建核心網全面云化,2025年實現核心網、數據網和5G網絡100%云化部署。
中國聯通網絡技術研究院首席專家唐雄燕先生表示,中國聯通的通信云建設主要有兩大原則:一是采用三層解耦模式,構建統一云資源池,進行多業務共平臺部署;二是要實現基礎設施、網元和網絡的三統一管理,實現傳統網絡和虛擬網絡的統一管理,以及支持邊緣資源池的可屬地化管理。
全云化轉型需要怎樣的解決方案?
運營商如何擁抱全云化?簡而言之,需基于統一的云架構支撐構建電信網絡云、內部IT云和B2B云,承載不同業務應用的同時提供統一的運營和運維能力,基于統一云架構的集中化、標準化、自動化能力,催生更豐富的業務。
中國通信標準協會網絡與業務能力技術工作委員會主席趙慧玲認為,運營商網絡云化轉型需要一個支持多廠家的開放的生態系統,支持高性能、高可靠,以及支持統一運維和網絡自動化能力的解決方案,華為的Fusion Cloud從這四個維度進行總體設計,提供了一個綜合的整體方案,能較好的滿足運營商網絡云化轉型需求。
在本次論壇上,華為和運營商演講嘉賓還分享了一些最新的IT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和應用案例。
在服務器解決方案上,華為打破服務器邊界,將計算的業務負載分散到不同的專用芯片上,實現對GPU、FPGA、存儲等分布式異構資源池進行智能編排調度,將資源利用率提升50%。華為還發布了下一代智能云計算平臺—Atlas。
在存儲解決方案上,湖北電信展示了OceanStor Dorado 全閃存存儲系統的成功實踐,實現存儲性能11倍提升和空間節省10倍,耗電降低70%。
對于核心業務支撐平臺構架轉型,華為給出了“一橫一縱”兩套方案。“一橫”,即FusionCube DB解決方案,其支持數據庫資源池彈性構架,徹底解決傳統小機構架的瓶頸,從而降本增效,支撐業務創新;“一縱”,即華為Kunlun關鍵業務服務器解決方案,其同樣具備高可靠、高性能、開放和彈性優勢,可實現對傳統小機的簡單平滑的替換。
擁抱全云化,迎接5G時代的到來,為運營商帶來了機遇和挑戰。本次大會匯聚行業專家和意見領袖,通過思想和前沿技術的碰撞和探討,共同探索5G時代的合作共贏,最終將助力運營商加速數字化轉型,實現商業成功。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2文章
47425瀏覽量
238948 -
數字化
+關注
關注
8文章
8781瀏覽量
61907 -
5G
+關注
關注
1355文章
48479瀏覽量
564781
原文標題:迎接5G,如何擁抱全云化?
文章出處:【微信號:hr_opt,微信公眾號:網優雇傭軍】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