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中控屏,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中控屏的歷史并不久,最開始中控部分只有車載電話,那要追溯到百年之前的1910年了,恩,乍一聽,很老了,但這只是最原始中控部分所承擔的功能,還談不上屏。
后來收音機在1924年出現了,但由于人們恐懼新鮮事物,直到1970年,汽車大省美國才有60%的車輛配備了收音機。
接下來,便是卡帶機、CD、USB接口、U盤出現在中控位置,直到這時候,中控還沒有一點屏的樣子,頂多是配一個綠色的類似于“BB機”的顯示屏。直到導航的出現,中控才有了出現屏的需求。
1983年,Blaupunkt公司研發出了首個用于汽車的導航系統原型:Electronic Pilot for Drviers。
中控臺彩色大屏尺寸需4.3英寸以上,且可以顯示時間、溫度、日期、音頻等基本信息,如果車輛配備了GPS或者DVD,則可以顯示GPS的地圖和播放視頻畫面等功能。隨著2006年美國開放民用GPS精度,中控屏也開始經歷變化。
從最開始的4.3寸,衍生出了當下主流的 7/8/9寸屏,也催生出了10寸以上的大屏市場。
2017年拜騰也推出了震撼業界的1.25米巨屏,橫貫儀表盤、中控屏副駕駛位置。在驚艷用戶的同時,我們不禁在思考,中控屏未來會越來越大嗎?從現在的主流7/8/9寸,到未來的17寸甚至全尺寸屏要等多久?屏的入門門檻高不高?
主流的LCD
現在屏主要有兩大類,LCD和OLED,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 )為液晶顯示器,技術比較成熟,主要包含了TN、STN 、TFT、IPS、LIPS、PVA、MVA、VA幾種。OLED即有機發光二極管, 三星的AMOLED系列屏幕則隸屬于OLED的范疇。
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型布列LCD)型是較早的液晶顯示器采用的模式,曾廣泛應用于入門級和中端的面板。市場上看到的TN面板都是改良型的TN+film,film即補償膜,由于他的輸出灰階級數較多,液晶分子偏轉速度快,致使它的響應時間容易提高。
目前市場上8ms以下液晶產品均采用的是TN面板,可視角度不會超過160度。TN型價格便宜,響應時間能滿足游戲要求使它的優勢所在,可視角度不理想和色彩表現不真實又是明顯的劣勢。
STN(Super Twisted Nematic,也稱超扭曲向列型LCD)型的顯示原理與TN相類似,有CSTN(colors STN-彩色STN)、DSTN(Dual ST-雙超STN)、FSTN(Film STN-薄層STN)之分。
不同的是,TN扭轉式向列場效應的液晶分子是將入射光旋轉90度,而STN超扭轉式向列場效應是將入射光旋轉180~270度。DSTN是通過雙掃描方式來掃描扭曲向列型液晶顯示屏,從而達到完成顯示目的。
DSTN是由超扭曲向列型顯示器(STN)發展而來的。由于DSTN采用雙掃描技術,因此顯示效果相對STN來說,有大幅度提高。
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場效應晶體管LCD),TFT材質其實是AMLCD(有源矩陣液晶顯示器)的一種。其材料本身并不發光,因此需外加背光源。TFT的每個液晶像素點都是由集成在像素點后方的薄膜晶體管來驅動,可以做到高速、高亮、高對比度顯示屏幕信息。
TFT就是傳說中的三缺一屏,普通的TFT屏的下視角或者右視角在斜著看的時候就會有所變色或則干脆黑漆漆的看不清楚。
TFT-LCD技術已經成熟,長期困擾液晶平板顯示器的三大難題:視角、色飽和度、亮度已經獲得解決。采用多區域垂直排列模式(MVA模式)和面內切換模式(IPS模式)使液晶平板顯示的水平視角都達到了170度。MVA模式還使響應時間縮短到20ms。
TFT有出色的色彩飽和度,還原能力和更高的對比度,太陽下依然看的非常清楚,但是缺點是比較耗電,而且成本也較高。
IPS(In-Plane Switching,平面轉換)俗稱為Super TFT,是使用了IPS技術的TFT。LTPS(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低溫多晶硅)和IPS都是這種屏幕顯示技術,其實本質上它們都是TFT材質,不過二者都是改良型的TFT,不過改良方式不同。
IPS是改變TFT的內部分子結構排列,來增強可視角度和色彩還原;LTPS是在改變TFT分子結構組成和排列,來實現分子內部電子移動速率和增強顯示效果。因此LTPS技術屏幕除了擁有IPS屏幕的可視角度高,色彩還原好的特點外,還比IPS屏幕更省電。
IPS是日立于2001推出的面板技術,它也被俗稱為 “Super TFT”。從技術角度看,傳統LCD顯示器的液晶分子一般都在垂直-平行狀態間切換,MVA和PVA將之改良為垂直-雙向傾斜的切換方式,而IPS 技術與上述技術最大的差異就在于,不管在何種狀態下液晶分子始終都與屏幕平行,只是在加電/常規狀態下分子的旋轉方向有所不同。
這樣的設計帶來的問題是雙重的,一方面可視角度問 題得到了解決,另一方面由于邊際電場效應導致液晶光效低(光線透過率),所以IPS也有響應時間較慢的缺點。16.7M色、178度可視角度和16ms響應時間代表現在IPS液晶顯示器的最高水平。
VA(VERTICAL alignMENT,垂直排列),PVA和MVA(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多區域垂直排列)均屬于VA面板的衍生產品。VA型液晶面板在目前的顯示器產品中應用較為廣泛的,使用在高端產品中,16.7M色彩(8bit面板)和大可視角度是它最為明顯的技術特點,目前VA型面板分為兩種:MVA、PVA。
PVA是三星面板的一個概稱,比TN來說就是色彩飽和度這種參數提升了,偏暖色調,可視角度大了些,有低端C-PVA和高端S-PVA之分。PVA型:是三星推出的一種面板類型,是一種圖像垂直調整技術,該技術直接改變液晶單元結構,讓顯示效能大幅提升可以獲得優于MVA的亮度輸出和對比度。
此外,在這兩種類型基礎上又延出改進型S-PVA和P-MVA兩種面板類型,在技術發展上更趨向上,可視角度可達170度,響應時間被控制在20毫秒以內(采用Overdrive加速達到8ms GTG),而對比度可輕易超過700:1的高水準,三星自產品牌的大部份產品都為PVA液晶面板。
MVA是日本面板的一個技術,比PVA的優勢就是黑色更黑,對比度增加了,想象成夏普面板就行了,當然和夏普沒關系,這種面板一般不多見,價格也不便宜。
MVA型:全稱為是一種多象限垂直配向技術。它是利用突出物使液晶靜止時并非傳統的直立式,而是偏向某一個角度靜止;當施加電壓讓液晶分子改變成水平以讓背光通過則更為快速,這樣便可以大幅度縮短顯示時間。
也因為突出物改變液晶分子配向,讓視野角度更為寬廣。在視角的增加上可達160度以上,反應時間縮短至20ms以內。
面向未來的OLED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又稱為有機電激光顯示、有機發光半導體。OLED顯示技術具有自發光、廣視角、幾乎無窮高的對比度、較低耗電、極高反應速度等優點。
但是,作為高端顯示屏,價格上也會比LCD要貴。相比于LCD,OLED具有自發光、快速響應、,不需要背光源,發光效率高、寬視角、寬溫度,易于實現軟屏顯示的特性。
根據驅動方式的不同,OLED可分為主動式驅動(有源驅動 AM OLED)和被動式驅動(無源驅動 PM OLED)。
AM OLED(Active Matrix OLED)是有源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面板,屏幕非常薄,可在屏幕中集成觸摸層,做超薄機更有優勢。由于AM OLED有一定的柔韌性,因此不易損壞。有源驅動無占空比問題,驅動不受掃描電極數的限制,易于實現高亮度和高分辨率。因此AM OLED屏也代表著顏色更鮮艷、靚麗。
AM OLED被稱為下一代顯示技術,包括三星電子、三星SDI、LG飛利浦都十分重視這項新的顯示技術。目前除了三星電子與LG飛利浦以發展大尺寸AMOLED產品為主要方向外,三星SDI、友達等都是以中小尺寸為發展方向。AMOLED比起TFT液晶顯示器來說還要具競爭力。
從理論上來說,AMOLED無須背光模塊及彩色濾光片等材料,因此就材料成本比重上,要比TFT液晶顯示器低。不過,生產成本過高,可能導致AMOLED缺乏競爭力。
PM-OLED(Passive 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擁有自發光、輕薄、高應答速度、廣視角、低驅動電壓、寬廣的操作溫度范圍等特性,適合車用顯示器與強調體積、影音功能的消費性電子產品。
然而,發光效率不足、產品壽命無法與主流的LCD相比以及量產技術不成熟等,都是PM-OLED廠商亟需克服的難題。
PM-OLED發光原理是利用材料能階差,將釋放出來的能量轉換成光子,所以我們可以選擇適當的材料當作發光層或是在發光層中摻雜染料以得到我們所需要的發光顏色。此外,一般電子與電洞的結合反應均在數十奈秒(ns)內,故PM-OLED的應答速度非常快。
目前在汽車大屏領域,應用的最廣泛的還是LCD屏,尺寸在10寸以下,未來有向更大屏發展的趨勢。但經歷了近20年的發展,汽車大屏的進展一直都比較緩慢。
業內人士告訴《高工智能汽車》,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有多種,一方面我們所看到的屏幕更新迭代很快,但大都位于消費類產品,而車規級產品的性能和指標普遍要求更高,價格也在同尺寸消費類產品的5倍左右,因此液晶屏在汽車上的應用,一直比較緩慢。
另一方面,液晶屏本身的技術、工藝也在制約著汽車產業的更新換代,國內外液晶屏廠商在技術上價格上有著明顯的代差,反饋到國內OEM產業鏈中,無論在價格還是在技術成熟度上,推進也都有著不小的阻力。
在現有的屏幕中,整體的性能對比是TN/STN
車內大屏的引入,有著更多的工作要做。《高工智能汽車》接下來還將繼續“一文讀懂汽車大屏的前世今生”系列,從屏幕核心技術、生產廠商、工藝難度、國內外代差等幾個維度,深度剖析汽車大屏的技術難點和發展困境。
-
OLED
+關注
關注
119文章
6213瀏覽量
224497 -
lcd
+關注
關注
34文章
4437瀏覽量
167956 -
液晶顯示器
+關注
關注
11文章
577瀏覽量
43671
原文標題:大小屏、LCD/OLED屏......一文讀懂汽車大屏的前世今生系列(一) | GGAI深度
文章出處:【微信號:ilove-ev,微信公眾號:高工智能汽車】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