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管有誠意的新牙膏
驍龍660在2017年5月8日發布,一年后的5月23日,大家沒等到660的升級型號,卻等來了驍龍710。
高通宣稱是為了滿足國內越來越高的消費需求,所以在驍龍800和驍龍600之間加入了驍龍700系列。但在大部分人心目中,驍龍710就是驍龍660的繼承人。和上一年OPPO R11首發并獨占驍龍660幾個月不同,這次首發的是小米8 SE。
考慮到驍龍660當年的情況,如無意外,驍龍710會是2018下半年,幾乎所有中高端手機的標配。單單為了這個歷史意義,就應該對它的性能進行一次比較詳盡的測試和對比了。
產品分析
如果說驍龍660是從它的前代旗艦(驍龍820/821)繼承了很多技術特性,那驍龍710則是拿到了同代旗艦驍龍845的技術:
用上了和驍龍845一樣的10nm LPP工藝;
用上了驍龍845的Hexagon 685 DSP;
ISP是和驍龍845上那顆Spectra 280同代的Spectra 250,雙路14bit,最高支持2000萬像素雙攝,或者3200萬像素的單攝,最高支持4K30幀視頻錄制;
基帶雖然“只是”X15 LTE,但也有Cat 13的上行(150Mbps),Cat 15的下行(800Mbps),支持4x4 MIMO;
屏幕最高支持3360*1440,即2K+,支持HDR10。
而我們最關心的性能部分:
CPU部分是2個2.2GHz的Kryo 360 Gold大核,6個1.7GHz的Kryo 360 Silver小核(基于A55)。驍龍845的Kryo 385是基于A75修改的半自主構架,而的Kryo 360又是基于Kryo 385精簡/降頻而來。高通宣稱性能提升20%,安兔兔跑分提升22%,并有25%的網頁瀏覽速度和15%的應用開啟速度提升。
GPU是Adreno 616,最高主頻500MHz,宣稱25%提升,游戲和4K HDR視頻播放耗電降低40%,流媒體耗電減少20%。
除了CPU和GPU構架外,制程、ISP、DSP、基帶,全都是沒有同級別對手的水準。“無敵是最寂寞”非常適合形容現在的驍龍710。但從配置上看,CPU大核只有兩個,多核性能提升的幅度,比較讓人擔心。而且在小米8 SE上,用的還是eMMC 5.1閃存。
性能對比
為了控制系統和廠商帶來的變量,這次統一使用小米的產品。對比對象包括這兩代的旗艦,驍龍845(小米8)和驍龍835(小米MIX 2)、驍龍660(小米Note 3)和驍龍636(紅米Note 5)。因為小米6X在最新的穩定版系統中,依舊有多核性能輸出的限制,所以使用小米Note 3作為驍龍660機型代表。
CPU性能測試:
整體排位:驍龍710的CPU性能,相當于驍龍636的1.3倍左右、驍龍660的100-110%左右,達到了驍龍835的90%,驍龍845的70%-80%;
單核性能:這里很有意思的是,高通在驍龍710和驍龍660上,大核主頻都是2.2G,剛好方便我們對比同頻性能。新構架帶來了15%左右的單核性能提升,都差點能碰到驍龍835了。更強的單核性能,會為部分游戲帶來一定的提升。
多核性能:在更注重多核性能的安卓平臺,多核成績更具參考價值。但高通只給了2個大核,多核性能只是和驍龍660(4大核4小核)互有勝負。在需要多核爆發測試中,驍龍710僅在RAR多核測試中小幅領先660,但圓周率和GeekBench 4多核測試中都輸給了660,希望正式版的系統中能修正“多核性能過低的bug”。
GPU性能測試:
在GPU方面,高通就沒有這么大方了,不同產品之間的差距巨大。驍龍710相當于驍龍636的2倍左右、驍龍660的1.4倍左右,只有驍龍835的50%左右,驍龍845的40%左右。
這樣的GPU性能該怎樣形容呢?就是刺激戰場高畫質、高幀率、打開抗鋸齒之后,只能維持30幀,降低畫質之后才能維持40幀流暢運行。
內存與閃存性能測試:
內存測試方面,高通這一代基于A75修改的Kryo 385/360,內存延遲都比以前更加嚴重,但三元組合測試中的多核成績還是依舊在高速增長。
閃存方面,包括沒有出鏡的小米6X在內,在紅米Note 5之后,小米今年的閃存隨機寫入性能測試都有大幅增長,表現越來越接近采用F2FS文件系統的機型了。
但只可惜小米8 SE這臺驍龍710機型,依舊沒有采用UFS閃存,還是eMMC 5.1。雖然這次參與對比UFS機型,其閃存容量更大(同等條件下,容量越大速度越快),但無法掩蓋兩種閃存,在讀取速度上的鴻溝式差距(持續讀取幾乎是3倍,隨機讀取幾乎是2倍)。而好消息是,持續讀寫性能對日常使用的影響沒有隨機讀寫大。
功耗測試
紅米Note 5(636)三個模式的功耗
小米8 SE(710)的基礎功耗與三個模式的功耗
小米8(845)的基礎功耗與三個模式的功耗
845全力奔跑的功耗過大,后兩個測試中,輸出都出現了不同程度波動
通過炮神@ioncannon的GPUGFLOPS 1.0進行功耗測試(軟件測試,結果僅供參考),屏幕亮度最低、飛行模式下進行測試,單次測試時長統一為2分鐘,測試間隙用風冷散熱。上面分別是靜止基礎功耗、8核全開的CPU整數、CPU浮點和CPU MIX2測試(加入緩存) ,它們的測試壓力逐級增大。
驍龍636、驍龍660和驍龍845的原始數據匯總
單線程和多線程的平均GFLOPS(數值越大,性能越強)和功耗值(功耗越低越好)中,出現了兩個反常識的結果:小米8、8SE上,整數測試的單線程和多線程差距很小(可能是測試的瓶頸不在CPU而在其他地方?也可能只是測試軟件的問題);驍龍710的多線程浮點分數居然比驍龍845還高(845輸出波動過大,拉低了成績?)
單線程分數,分別代表了“1.8G的Kryo260”、“2.2G的Kryo 360”和“2.8G的Kryo 385”的功耗。性能增長的同時,也帶來了接近比例的功耗增加。而驍龍710最大的特征是,其只有2個大核,單線程和多線程的功耗增長倍數,比另外兩個“4+4”結構的CPU要更低。
在每次為期2分鐘的性能輸出中,驍龍710和驍龍636都沒有碰到明顯的發熱墻(溫度過高會觸發降頻),性能輸出和核心數、功耗呈大致的線性比例。但驍龍845的性能輸出波動過大,核心數增長之后,性能輸出未能呈線性增長(當中4大核和8核測試分別不大,很有可能是兼容性問題,無法作為參考)。
另外,在軟件測試中,小米8 SE負載時的本底功耗居然有560mW,甚至比驍龍636的紅米Note 5(450mW)還高。這里可能是手機的其余電路/屏幕部分在耗電,也可能真的是驍龍710本底的功耗。
小結
簡單總結驍龍710的性能部分,其核心提升在單核性能和GPU:
對比驍龍660,其CPU單核性能提升在15%左右,但對日常使用意義更大的多核性能幾乎沒有變化。不但沒達到官標值,而且幅度之小,非常適合用“擠牙膏”來形容了。有更強的大核,但只給了2個,明顯是在控制性能漲幅;
GPU部分則要有誠意很多,提升足足有40%。但這個提升幅度,還遠追不上前代旗艦驍龍835(約為835的40%),更加無法和驍龍835比了。高通給驍龍600和驍龍800的定位差,還是非常明確的。
當然,安卓陣營的CPU早就遇上瓶頸,但GPU還在高速增長的過程中,這個已經是業界公認的事情了。
除去CPU和GPU,驍龍710和網絡、ISP、DSP的提升還是比較大的,只是幅度沒有之前的驍龍660和驍龍636大,我們貌似已經被慣壞了,但希望高通真的不是在故意擠牙膏。
-
高通
+關注
關注
76文章
7472瀏覽量
190757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363瀏覽量
144369 -
驍龍
+關注
關注
2文章
1009瀏覽量
36844 -
驍龍710
+關注
關注
1文章
161瀏覽量
2253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