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麥姆斯咨詢報道,美國伯克利實驗室(Berkeley Lab)的研究人員展示了一種在聚合物微球形狀上有趣的回音壁模式激光結構(whispering-mode lasing structure),微球的直徑約為5μm,上面覆蓋著摻銩氟化釔鈉(thulium-doped sodium yttrium fluoride)納米微粒。這項研究源于伯克利實驗室的分子實驗室(Molecular Foundry)最初的理論發現,該研究利用計算模型預測暴露于特定頻率紅外激光的摻銩納米微粒(thulium-doped nanoparticles),將發出更高頻率的光,事實上,這就是一種光的“上轉換(upconversion)”現象。目前,研究者已通過實驗證明了這種上轉換,并在名為“Continuous-wave upconverting nanoparticle microlasers”的論文中完整地記錄為“回音壁模式激光(whispering mode laser)”的一種形式,該論文發表于《自然?納米技術》(Nature Nanotechnology)雜志。
圖左:由激光照射的微球(在圖像頂部顯示的黃色斑點)產生循環于微球內部(粉紅色的環)的光模態;圖右:模擬了5μm微球內部光場的分布情況(圖片來源:Angel Fernandez-Bravo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當紅外激光激發了微球外表面的摻銩納米微粒時,納米微粒發出的光就可在微球內表面反彈,如同圓形墻壁上反射的聲波(回音壁)一樣。由于光在幾分之一秒的時間內圍繞微球進行了數千次圓周運動,這會導致某些頻率的光自身產生干涉,可在相長干涉時產生明亮的光,在相消干涉時產生暗點。一旦達到一定閾值,光就可以在級聯放大效應中激發更多的光發射。
研究人員通過利用在摻銩上轉換納米微粒和合適微球尺寸中發現的能量循環激發機制,實現了極低激發水平的連續波上轉換激光。該論文還指出,使用紅外線照射特殊涂層微粒,使其在藍色和近紅外波長下產生穩定的激光,可持續超過5小時。這與其他報告中的只能間歇運行的上轉換納米級激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該論文的作者之一Jim Schuck解釋說:“大多數基于納米粒子的激光器升溫會很快,并會在幾分鐘內熄滅。我們的激光則會一直存在,該性能讓我們可針對不同應用調整其信號。”目前,研究人員正在探索:通過改變微球的大小和組成,來調整這種連續發射微激光器的輸出光。他們正利用分子實驗室名為“WANDA(自動納米材料發現和分析工作站)”的機器人系統,來將不同摻雜元素結合起來,并調整納米微粒的性能。研究者們認為這些微尺寸激光器可在復雜的生物環境中找到傳感和照明的相關應用。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原文標題:美科學家實現納米顆粒覆蓋的激光微球上轉換紅外光
文章出處:【微信號:MEMSensor,微信公眾號:ME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推薦
為在青少年中營造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濃厚氛圍,1月14日,由市委組織部、市委教育工委、團市委共同主辦的“小小科學家”品牌發布暨科學探索研
發表于 01-15 21:17
?172次閱讀
的科學家,探討學科交叉與學術創新,傾力打造兼具權威性、專業性和國際影響力的科學盛會。 未來科學大獎由未來論壇于 2016 年創設,被譽為"中國諾貝爾獎"。未來論壇是當前中國極具聲望的民間科學
發表于 12-18 09:58
?161次閱讀
研究,創新科研新范式。這一點在西湖大學的科研項目中已得到體現。 成立于2018年的西湖大學是由施一公院士領銜創辦的、聚焦前沿科學研究的研究型大學,該校鼓勵科學家們探索AI與各學科交叉融合,為科研創新提速。為此,西湖大學在浪潮信息等企業助力下打造
發表于 12-12 15:59
?221次閱讀
??? 光及其與物質的各種相互作用的研究,幾個世紀以來一直是科學探究的基石。從早期對反射和折射現象的觀察,到更復雜的衍射和偏振現象,我們對光的理解不斷演變。?? 理解
發表于 11-28 09:09
?206次閱讀
了傳統學科界限,使得科學家們能夠從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角度理解生命的奧秘。同時,AI技術的引入也催生了一種全新的科學研究范式,即數據驅動的研究范式,這種范式強調從大量數據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從而推動科學
發表于 10-14 09:21
新型事件相機系統與標準事件相機系統對比圖。 馬里蘭大學計算機科學家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發明了一種照相機裝置,可以改善機器人觀察周圍世界并做出反應的方式。受人眼工作原理的啟發,他們的創新型照相機系統模仿
發表于 07-22 06:24
?339次閱讀
據新華社報道,我國科學家再立新功,又一新型高溫超導體被發現。 復旦大學物理學系趙俊團隊利用高壓光學浮區技術成功生長了三層鎳氧化物,成功證實在鎳氧化物中具有壓力誘導的體超導電性,而且超導體積分數達到
發表于 07-19 15:14
?750次閱讀
在科技探索的征途上,天津大學的科研團隊再次邁出了令人矚目的步伐。7月5日,該校宣布了一項革命性的成果——科學家們利用前沿的干細胞技術,成功培育出了高度模擬人類大腦的類腦器官,并創新性地將其與機器人系統通過先進的片上腦機接口技術緊密相連,開啟了人腦與機器深度融合的新紀元。
發表于 07-08 16:00
?647次閱讀
6月25日,新華社以《突破性成果!祝賀我國科學家》為標題,報道了由我國科學家研發的傳感器成果。 我國科學家研發高通道神經探針實現獼猴全腦尺度神經活動監測 神經探針是一種用來記錄神經活動的針狀電傳
發表于 06-27 18:03
?543次閱讀
,通過控制和改變光的波長,科學家可以實現多種應用。頻率轉換:指改變光的波長。上轉換是一種頻率
發表于 06-26 08:11
?1069次閱讀
消息在業界引起了廣泛關注,因為蘇茨克維曾是OpenAI的聯合創始人及首席科學家,并在去年在OpenAI董事會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發表于 06-21 10:42
?546次閱讀
加州大學歐文分校化學家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了一種以前未知的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方式,這一發現可能有助于改進太陽能發電系統、發光二極管、半導體激光器和其它技術進步。在最近發表在ACS N
發表于 05-17 06:27
?286次閱讀
2024年4月23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先進計算與新興軟件”重點專項“面向復雜物理系統求解的量子科學計算算法、軟件、應用與驗證”青年科學家項目啟動會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合肥順利召開。該項目由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安
發表于 05-11 08:22
?797次閱讀
Bill Dally于2009年1月加入NVIDIA擔任首席科學家,此前在斯坦福大學任職12年,擔任計算機科學系主任。Dally及其斯坦福團隊開發了系統架構、網絡架構、信號傳輸、路由和同步技術,在今天的大多數大型并行計算機中都可以找到。
發表于 02-25 16:16
?1250次閱讀
鋰離子電池如今廣泛應用于電動汽車及智能手機領域。其優點包括輕巧、抗震、環保,但充電時間較長及承受大功率電涌的能力不足。隨著最新研究成果發布,科學家找到了一種獨特的銦陽極材料,與鋰離子電池內的陰極材料實現良好配合。
發表于 01-26 09:57
?709次閱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