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電業做芯片的風潮中,格力是最決絕的。2017年格力不分紅,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斬釘截鐵地說,芯片一定要做。隨后,格力創始人朱江洪遙相提醒:“格力做高端芯片,我沒有太大信心”。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近日在接受筆者采訪時也告誡說:“有人投資500億元做芯片,如果真做晶圓,500億元不夠。家電企業跳到陌生領域風險高,國內外芯片差距大,落后海外20~30年。”
其實,董明珠并不是那么不理性的人。格力電器(000651.SZ)7月4日晚公告透露,已斥資大約4億~5億元,進一步增持上游壓縮機企業海立股份的股權至10%。這意味著,2017年格力不分紅,約500億元的現金不是全部留著做芯片的,而是要覆蓋格力擴張的若干領域。
董明珠在6月25日股東大會上透露,自己前一天還在為芯片的事奔忙。格力做芯片具體怎么做、采取什么形式,還需公司董事會討論決定。力爭格力空調明年都用上自家的芯片。
作為全球最大的家用空調企業,一直立足掌握核心科技的格力,欲打破空調芯片進口依賴,決心自己做芯片無可厚非,甚至可以說勇氣可嘉,但是“不宜操之過急”。
首先,格力在芯片領域已經起步,中低端芯片替代并非難事。集邦咨詢分析師張琛琛指出,格力已經可以把IGBT(功率半導體器件)自己封裝為變頻空調必須用的IPM(功率模塊),空調內機的主芯片也已經可以自主設計,未來還會自研更多的核心器件,商用模式上則會以自用為主。即使自家芯片成本略高于外購,格力一年出貨6000萬臺空調,成本也容易自我消化。
在董明珠展示的格力最新的產業架構中,芯片與物聯網設備、手機、大數據都放在通信設備公司板塊,可見她希望在未來格力智能家居的生態中,作為“大腦”的芯片自己要有掌控力。而格力電器在2015年11月已成立了通信技術研究院。所以,格力做芯片不是規劃,而是事實。
其次,芯片有不同層次,空調高端芯片替代不是短期可以實現的。董明珠透露,一臺空調有幾塊芯片,格力一年在芯片上就要花大約40億元,目前這些芯片大部分還是依靠進口。“我們已經研發了芯片,自己的設計小有成效”,但她同時坦言,格力目前在芯片設計上的進展還是皮毛。
一位家電業資深專家認為,空調芯片分不同檔次,像空調遙控器芯片是中低端芯片,價格在幾元以內,國產化完成不是問題。但是,變頻驅動芯片、主機芯片是高端芯片,一塊約15元,這需要長期的技術、人才積累,不是一兩年就可以突破的。像格力就使用了德州儀器的變頻驅動芯片。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空調生產基地,約占全球空調產能的六成。但是,目前中國空調的變頻驅動芯片、主機芯片大部分依靠進口,主要供貨商包括美國德州儀器、意法半導體、日本瑞薩、中國***漢芝等。集成電路行業需要大量人才、技術積累,一旦供過于求,就會虧本。瑞薩就虧本多年,最終由日本政府控股。這兩年智能家居、電動汽車行業興起,刺激了芯片需求的增長,但也不宜貿然進入。
第三,芯片產業鏈很長,格力可從芯片設計切入,循序漸進,細水長流,終有一日可水滴石穿。但是,如果操之過急,反而會遇到資本市場的巨大壓力。
芯片產業其實是一個生態鏈,從設計、制造到封裝測試,都有專業公司。像高通、聯發科、博通都是芯片設計公司,設計出芯片方案找芯片制造廠生產。芯片制造廠像臺積電及中芯國際、長江存儲,自己不做芯片設計,只做晶圓。連蘋果10手機的芯片也是找***工廠代工的。
正如李東生所言,晶圓廠的投資量級達到幾百億、上千億,TCL不會投,因為沒有那么多資源,但TCL會以輕資產的方式、從芯片設計切入,最近投資了商湯科技、寒武紀,也會用它們的芯片。
所以,從降低風險的角度來看,格力由芯片設計切入,是務實可行的方法。做高端芯片設計,可以扶植或收購一些芯片設計公司,經過5~10年,不斷設計、應用、改進,有朝一日也許就實現突破了。但如果操之過急,即使一下子投入500億元,也不見得立竿見影,反而像前段時間那樣董明珠一說做芯片格力電器的股價就下跌。
奧維云網(AVC)董事長文建平認為,格力做芯片,要一分為二看,家電企業急需芯片支持,包括變頻空調、變頻冰箱等核心產品,芯片在其中的影響越來越重。而芯片本身又是中國家電企業現在能力最缺失的一環。所以,格力要自己做芯片,它的初衷、出發點以及勇氣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芯片行業技術更新迭代速度快,而且投資大,人才、資本高度密集。這些基因格力目前沒有多少儲備,貿然進入芯片領域挑戰很大,尤其如果進入芯片制造環節難度更大、風險更高。
當然,格力是市值過2000億的上市公司、家電界的標桿企業,如果它愿意用長時間去規劃準備、穩步推進,做芯片也不是一點機會也沒有。所以,格力做芯片,宜放眼長遠,不宜操之過急。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090瀏覽量
425960 -
格力
+關注
關注
5文章
555瀏覽量
3652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