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7日,總部設在加利福尼亞圣何塞市(SanJose)的自適應和智能計算的全球領導企業賽靈思公司(Xilinx,Inc.,(NASDAQ:XLNX)),宣布完成對深鑒科技的收購。這也表示,在中國市場這一波AI人工智能熱潮中,出現了第一例AI明星企業被收購的案例,并且還是被美資企業收購,這在中美貿易戰與中美科技戰仍在持續的情況下,對業界的影響十分深遠。
深鑒科技在過去兩年憑借著其扎實的技術和創始人的魅力,短短兩年時間成功榮獲3輪融資,包括金沙江創投、螞蟻金服、賽靈思等知名機構,也成功躋身國內AI芯片初創公司的前列,其估值也一度超過10億美金,可以說有著很好的前景。而如今賣身給國外芯片行業巨頭賽靈思無疑讓我們這些旁觀者深感意外和驚訝!
說好的“中國芯”呢
我們回過頭來看,今年4月,中興遭受重創,被美國的制裁禁止向其出售任何電子技術和通訊元件,關鍵原因也正是在于中興在核心技術上仍然需要依賴于美國的頭部芯片公司。“中興事件”讓國人意識到掌握芯片核心技術的重要性,國內一批人工智能創業公司乃至互聯網巨頭借勢宣布進軍AI芯片領域。
4月19日,阿里巴巴對外透露,阿里巴巴達摩院正在研發一款神經網絡芯片——Ali-NPU,將運用于圖像視頻分析、機器學習等AI推理計算;
4月20日,有媒體透漏前英特爾芯片專家加盟深蘭科技,由他主導研發的FPGA將會率先應用在AI零售設備上面;
5月16日,云知聲發布了首款面向物聯網的AI系列芯片UniOne以及第一代芯片“雨燕”;5月24日,出門問問發布了國內首款已經量產的AI語音芯片模組“問芯”Mobvoi A1;
6月26日,Rokid發布了旗下AI語音專用SoC芯片KAMINO18……
6月,AI創業公司深鑒科技也對外宣布,其AI芯片聽濤系列將于今年下半年面世;
7月17日,深鑒科技被美國賽靈思收購了!
說好的中國版“英偉達”,說好的“中國芯”呢,如今,深鑒失信了!
對此,筆者想問問,按照官方宣布的,如果下半年聽濤系列面世,那么它還是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芯片嗎?它會不會因為“中美貿易戰”而停止服務于中國企業呢?
網絡顯示,深鑒的創始人是中國最高學府——清華培養的高材生,2016年公司成立,得到了北京等政府的支持,也得到了阿里等眾多VC的注資,累計在中國獲得融資6億元,這對一個初創企業來說,已經是不錯的成績了。
或許以前,深鑒科技是資本的寵兒,政府的驕傲,媒體眼中的明星,但是自從被收購的那天開始,它將帶著中國政府、資本、媒體社會的所有資源,帶著原創的技術,轉身投入美國人的懷抱,如今的它已經不屬于中國了,也許有未來,其中一種可能就是它會成為美國政府拿來遏制中國2025制造的棋子。而到時候千千萬萬的中興們,或許由于它的賣身而深受被動,深受牽連。
AI企業VIE架構解密
為了深挖深鑒科技賣身賽靈思背后的原因,筆者和一家投資了深鑒的投資機構進行了一次意義深遠的談話,了解到了不被人熟知的一些AI企業VIE架構和人民幣架構的來龍去脈,也分享給大家。
VIE架構,又稱為海外注冊的美元架構,一般都是現在著名的避稅天堂島國——維京群島或英屬維爾京成立一家企業(美元注冊的控股總公司),再用這家企業投資中國,成立中國公司(相當于中國分公司);也有一些是先有中國公司,然后為了去海外融資上市的便利,在維京群島等外國成立總公司(控股總公司),然后用協議持有的方式進行VIE改組,把中國公司變為海外控股公司持有的外資企業,這在AI行業,不勝枚舉,例如商湯、曠視、深鑒等就是屬于這種VIE架構類。
懂VIE模式的都知道,在VIE模式下,會發生復雜的關聯交易,其中一些交易可能僅僅是處于稅務籌劃的目的進行的,這無疑會引起政府稅務機關的注意。而且,VIE模式橫跨多個國家和地區,由于各個國家的稅制不同,所以企業可能會將利潤轉移到賦稅較低的國家中去,這樣做對企業來說可以避稅可以增加利潤。
根據投資機構提供的部分資料,讓我們看看目前市場上耳熟能詳的AI(含芯片、機器人等)企業的情況:
看過資料,細思極恐,也就是說,目前在中國市場上大量融資、中國各級政府大力支持、媒體輿論極力鼓吹、吃瓜群眾一臉崇拜的竟然這么多都是外國公司持有的中國分部!
中國中央政府說要在人工智能這次技術革命浪潮中趕上美國,最起碼也要并駕齊驅,那么中國這么多高等學府培養出來的精英都去海外開公司,回國圈錢圈政府發展,發展起來了去海外上市,成為海外股民和投資機構持有大股的海外公司,我們還能厚著臉皮說這些從出身就不是中國企業的公司是我們中國的嗎?
再來看政府,各級政府為了AI戰略,是不是也存在著拿中國人的資源,養外國企業的行為呢?
從投資機構的角度看,雖然資本就是為逐利,但是在這塊土地上募資成長,是不是也要有一些愛國情懷?最起碼作為股東,是不是可以攔一句:我們不賣了行嗎?缺錢咱去募,中國不缺市場不缺錢!
作為媒體,哪怕是一介草民吃瓜群眾,是不是也要有最起碼的認識,我們是應該支持中國的企業,還是應該支持外國的企業?
深鑒被收購當天,朋友圈傳一張圖:
據說這是一個AI企業的創始人的感慨,我們不支持代表中國出征海外的華為這樣的中國企業,支持誰呢?
華為把中國產的產品賣到全世界,總比外國公司花著中國錢在中國搶市場要好的多吧!
中國芯片技術現狀靠錢堆很難
芯片制造討論逐漸進入深層,人們的認識從焦慮變為理性,共識在逐漸形成。其中加強國際合作是維護中國芯片供應鏈安全,促進中國芯片產業成長的重要通道。SEMI(國際半導體設備材料產業協會)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居龍認為,中國芯片產業需要繼續師法行業先進,找準自己的優勢而后重點突破,引進國際企業進入中國,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賴的國際供應鏈;同時,中國要團結可以團結的友好經濟體,建立反孤立主義、反貿易保護主義的全球同盟。
澎湃新聞:《中國制造2025》對產業發展的實際作用如何?
居龍:2025綱要的一些目標是很好的。它所謂自主可控,不見得是要把所有的環節都自己做,完全不是這個意思,其中還是有合作。就像一臺設備,有上千上萬個零部件,不可能都自己做。是要掌握一些關鍵的核心技術,以創新來驅動整個產業鏈升級。現在產業鏈里,日本有它的優勢,美國有它的優勢,韓國有它的優勢,臺灣地區也有它的優勢,歐洲也有一些它的優勢,大家各有優勢,彼此互相依賴。雖然競爭難免,在某些芯片領域,日本之前強勢,后來競爭不過,就放棄不做了,這是由市場規則決定的。所以政府適當扶持、引導是必須的,但完全由國家來主導,也不是特別好,在經濟效益上是不是合理?當然要有國家的產業安全考量,這個要有平衡。
但有些產業,被國家保護得太久了,會越來越弱,沒有競爭力,在國際上就完蛋了。從半導體產業發展史看,國家必須要投入,美國政府一開始也支持半導體,因為它對經濟、科技、軍事、國家安全非常關鍵。過渡期內的保護是需要的,因為這個行業的門檻太高,需要政府來幫忙、引導。各個國家、地區都有類似的政策做適當的保護。美國反傾銷法也是這么考量的,要保護一些特定行業,像農業。但這要有限度,要有規則,要有依據。到了某一程度,就必須讓市場來決定,這個東西是不是有競爭力,技術是不是世界一流,成本是不是有競爭力。
我前兩天在深圳,那個區是華為、VIVO、OPPO,還有富士康很多的產業的所在。全球大概有至少百分之七八十的手機制造業在那里。手機配套的產業全部在那里,那里是全球制造手機最有效率的地方,你要想把那里的手機產業搬到別的地方是不可能的。所以科技部一些事情做得蠻好的,一些專項看得比較長遠。
當然也不是說到2025年,再過7年就可以完成這樣一個很輝煌的目標,很多產業、很多技術需要慢慢積累,七年的時間不可能的,不太可能的事情。
澎湃新聞:融入國際產業鏈,我們有什么比較優勢?如果不能全產業鏈發展,我們應該側重發展哪一段,在芯片行業將來能不能形成我們的殺手锏,讓別人離不開?
居龍:我們應該先從應用著手,中國是全球半導體最大的市場,很多應用在中國做。可以從應用端來驅動一些技術,這是我們的優勢。然后可以制定一些標準,靠標準帶動產業發展。然后再發展一些關鍵性的產品,目前也看到了一些產品,比如說我們在5G的應用,應該會走得比較遠。因為海外在5G技術上的優勢還沒那么明顯,在架設基站,或者頻寬的分配上,中國應該會有一些優勢。這個業務帶動起來的話,我們估計能走得順當一點。其他幾個產業鏈,設計、制造、設備材料,都是要去發展的,但要有耐心,要有選擇性。目前我們應該可以加強設計,因為設計和應用是息息相關的。我們了解應用的需求,芯片設計我們的確有一些突破。
制造業也是該做的,但制造現在有很大的挑戰,做制造的都是世界巨頭,不好做,要慢慢來。就以存儲器來看,這個行業二十年前還有二三十家。在中國開始投入,只剩下三四家在做,這是一個產業自然淘汰的結果。因為它的門檻太高,要有大量資金、技術、人才的投入。為什么其他公司做不下去?因為無法競爭了,目前中國要干這個偉大的事業,需要有耐心。目前主要看競爭對手的策略怎么樣,要是競爭對手的策略有什么錯誤,或者我們有什么新的技術突破,那是有點機會的。
但所謂彎道超車,在賽車上也許可以,從技術角度上來講,好像不太容易。比如說通信最難的是高速的傳輸,那需要很長久的時間積累,需要做模擬,需要做很多高端的設計。如果我們找了一個最難的點去突破,這無疑是最難的路,何必呢?找一條比較容易的路先走起來。制造領域,現在日本、美國都做不下去了,都無法競爭了,我們要說一下能夠突破、能夠超越,這不太實際。當然目前我們還有一些做得比較不錯的成果。
澎湃新聞:光刻機這些技術不好追趕是財務原因還是技術原因?
居龍:主要是因為一些關鍵的光學技術難度很大,因為最先進的設備需要跟最先進的制造工藝來配合,在開發最新機臺的時候,要跟最先進的制造公司來配合。現在生產芯片的機臺的研發,要跟英特爾或者三星這些最先進的廠商合作。相應地,他們不會跟技術比較落后的廠商來合作。最新的光刻機技術,要根據半導體制程的工藝需求來開發,這兩個是要互相合作的。所以 強者越強,最先進的制造廠,可以拿到最先進的技術、最先進的設備。同時最先進的設備廠可以拿到最先進的制造需求,你要知道怎么來設計制造商需要的設備。
澎湃新聞:制造很難趕上?
居龍:也不盡然,也許學習韓國,先從一些非關鍵的部件做起,培養能力,然后繼續監視行業趨勢,再來做創新。要先把基本功練好,因為一個光刻機必須有很多很多的零部件,結合電子、電器、電力,還有機械、光學、化學技術、材料,全部把它們結合起來才有可能。從一些零部件開始慢慢做,我覺得這個是比較可行的,當然這也要有機會,一些機緣巧合,譬如有一些非關鍵的零部件,或者從技術門檻沒那么高的一些零件開始,從這里入手比較容易一點。我還想再強調一下,國際合作是逃不開的,雖然說現在受到國外圍堵,但是我們更要設法去突破,尋求一些國際合作。這個東西國外累積那么久,很多人才是在國外,必須要去尋求國際合作。我們要全心去做這個事情,不要急功近利,這很關鍵。不能全部都閉門造車,必須要借用人家已經有的成就,找到共贏。
當然也要跟國外產業界,講清楚中國還是希望合作。2018年11月要辦貿易進口博覽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我們會帶一些國際團隊過來一起參與這個事情。中國現在的發展,還是要借助國外的力量。你要全部獨立自主,人家也擔心你把市場全部搶掉了,只有跟他們合作,這樣就降低了別人的敵視。當然這些不能以犧牲遠大利益為代價。所以,像習近平***講的,我們必須要開放,必須要堅持開放的原則,要堅持包容的原則。
澎湃新聞:你怎么看半導體領域的中外合資公司?
居龍:搞合資這是一條可行的路,讓國際市場,國際產業感覺到中國有合作的利益,這樣國際的公司能夠到中國,然后更本土化,這是一個方式。我跟海外的廠商聊的時候,他們都很擔心他們的IP能不能受到保護,我跟他們講,IP保護是你該做的事,去哪一個國家,去哪一個地方,跟哪一個人合作,都必須要為了公司的利益負責,你要有一些措施。哪些技術可以拿過來,哪些不可以,你自己做決定,但不能一概地講到中國,就說IP會被盜,這種講法是不對的。
到任何國家,跟任何公司合作,這種IP被侵害的可能性都有,就看你怎么簽約,怎么跟人家達成合作協議。美國也不是沒有這種事情發生,員工離職把一些東西帶出去。中國也是禁止這種行為的。這種事情發生的話,就用法律途徑解決。當然我們也要遵守、加強法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讓國際公司來這里做合作更放心,這是國家可以做的事。現在華為對自己的知識產權也是保護得很嚴格,進到他們公司里去就會有保護措施。它跟國外其他公司合作,也有很強的保護措施。所以,一方面要持續我們開放的高度,然后更國際化,尋求更多的國際合作。即使被打壓,即使被圍堵,還是要去做,不能人家說不行,那就停在這。
澎湃新聞:很多技術如果想在中國進場的話,會不會受限制呢?
居龍:這個限制有的,即便民用方面也有,每個國家都要保護自己的產業,所以中國保護自己的產業無可厚非,但不能違反市場規則,不能過度保護,過度保護等于害了這個產業。有些產業技術含量不高,像美國對它的農業是非常保護的,美國進口一些農產品是有進口關稅的,很多國家也都在做。因為這個行業的技術門檻不高。
但技術門檻很高的行業如果過度保護,就會害了這個產業。所謂開放,都是很難做到百分之百開放,因為各個國家都有國內壓力。但半導體產業非常關鍵,我們在技術上落后太多。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0936瀏覽量
424669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097瀏覽量
269429 -
深鑒科技
+關注
關注
0文章
36瀏覽量
548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