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HC573D是8位三態鎖存器,一般在實際應用電路中用于地址或數據的鎖存。本文主要探討了74HC573D在實際應用電路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驅動數碼管動態顯示,下面就來一一介紹74HC573D。
大家都知道74HC573D是一種鎖存器,那么鎖存器是干嘛用的呢?
鎖存器辨析
所謂鎖存器,就是輸出端的狀態不會隨輸入端的狀態變化而變化,僅在有鎖存信號時輸入的狀態被保存到輸出,直到下一個鎖存信號到來時才改變。典型的鎖存器邏輯電路是 D 觸發器電路。 PS:鎖存信號(即對LE賦高電平時Data端的輸入信號)。鎖存,就是把信號暫存以維持某種電平狀態。
鎖存器的最主要作用
1:緩存、
2:完成高速的控制其與慢速的外設的不同步問題、
3:是解決驅動的問題(提供的電流比51IO口輸出電流大)
4:拓展I/O口(可以很猥瑣的用鎖存器冪疊加方法,即鎖存器的Q再接鎖存器~ 實現IO口的無限拓展···)
鎖存器應用實例:
I/O口復用:當單片機連接片外存儲器時,要接上鎖存器,這是為了實現地址的復用。假設,MCU 端口其中的 8 路的 I/O 管腳既要用于地址信號又要用于數據信號,這時就可以用鎖存器先將地址鎖存起來。(具體操作:先送地址信息,由ALE使能鎖存器將地址信息鎖存在外設的地址端,然后送數據信息和讀寫使能信號,在指定的地址進行讀寫操作)
如果單片機的總線接口只作一種用途,不需要接鎖存器;如果單片機的總線接口要作兩種用途,就要用到鎖存器。例如:一個I/O口要控制兩個 LED,對第一個 LED 送數據時,“打開”第一個鎖存器而“鎖住”第二個鎖存器,使第二個 LED 上的數據不變。對第二個 LED 送數據時,“打開”第二個鎖存器而“鎖住”第一個鎖存器,使第一個 LED 上的數據不變。如果單片機的一個口要做三種用途,則可用三個鎖存器,操作過程相似。就這一種用法而言,可以把鎖存器視為單片機的 I/O 口的擴展器。
74HC573引腳分布圖
數據鎖存
當輸入的數據消失時,在芯片的輸出端,數據仍然保持;這個概念在并行數據擴展中經常用到。
由上邊這個真值表可以看出:OE為高時,輸出始終為高阻態,此時芯片處于不可控制狀態,所以在一般應用中,我們必須將OE接低電平。
LE則是輸出端狀態改變使能端,當LE為低電平,輸出端Q始終保持上一次存儲的信號(從D端輸入),當LE為高電平時,Q緊隨D的狀態變化,并將D的狀態鎖存。
也就是說當鎖存使能端LE為高時,這些器件的鎖存對于數據是透明的(也就是說輸出同步)。當鎖存使能變低時,符合建立時間和保持時間的數據會被鎖存。
另外:對鎖存器的輸入是和標準 CMOS 輸出兼容的;若再加上上拉電阻,他們能和 LS/ALSTTL 輸出兼容。
鎖存器的電路連接及使用詳解:
(結合上面的鎖存器引腳說明)
0:vcc gnd 供電不用多說吧?
1:OE接地
2:D0-D7接我們的信號發射端 (一般為單片機用來傳輸數據的I/O口)
3:Q0-Q7接我們要接受信息的終端(數碼管,液晶,or anyother device)
4:LE接一個I/O口(此I/O腳可視為鎖存器 鎖存功能 的開關,高電平為更新Q端信號(要更新的信號從D輸入)低電平則不更新)
74hc573在電路中的實際應用
在這里就以脈沖數據采集電路為例,如上圖所示,采用AT89S52與兩個74HC573鎖存器傳輸信息使用,AT89S52具有低功耗、高性能、8K字節的Flash及32位I/O口線、全雙工串行通信口等優點。其中U10鎖存器做位選功能,U9鎖存器做段選功能,這樣就可以有效擴展AT89S52單片機P2的I/O端口,使程序控制信息與脈沖數據信息在傳輸過程中能夠非常有效的控制,這為多路脈沖數據的采集提供了重要的基礎。
74hc573驅動數碼管動態掃描
數碼管由于發光亮度強,指示效果好,非常適合于電梯樓層等數值顯示應用中。對于一位數碼管,可以采用靜態顯示,但實際應用中都是需要顯示多位數值,數碼管模塊也只能動態顯示。在實際應用電路中,74hc573驅動數碼管中都不是簡單的直連就可以的,這個需要分具體應用場景。具體情形則要看是仿真,還是實物。仿真,74HC573是可以直接連接數碼管的。實物,是不可以的,數碼管的每一段,都必須串聯一個限流電阻。在這里我們僅僅討論74hc573在數碼管動態顯示中的連接。
數碼管
數碼管由多個發光二極管封裝在一起組成“8”字型的器件,引線已在內部連接完成,只引出它們的各個筆劃,公共電極。數碼管實際上是由七個發光管組成8字形構成的,加上小數點就是8個。這些段分別由字母a,b,c,d,e,f,g,dp來表示。數碼管根據內部接法又可分成共陽極數碼管和共陰極數碼管。共陽數碼管是指將所有發光二極管的陽極接到一起形成公共陽極(COM)的數碼管(如下圖SM*10501),共陰數碼管是指將所有發光二極管的陰極接到一起形成公共陰極(COM)的數碼管如下圖(SM*20501)。以共陽數碼管為例,要想顯示數字2,需把A、B、G、E、D段點亮,即公共端接上正電源,ABGED段陰極拉低,其余段拉高即可顯示數字2。
74hc573在電路中應用設計
此處以四位一體共陽數碼管顯示為例講解其大概設計。
微控制器的IO口均不能流過過大的電流,LED點亮時有約10ms的電流,因此數碼管的段碼輸出不要直接接單片機IO口,應先經過一個緩沖器74HC573。單片機IO口只需很小的電流控制74HC573即可間接的控制數碼管段的顯示,而74HC573輸出也能負載約10ms的電流。設置數碼管段的驅動電流為ID=15ma,這個電流點亮度好,并且有一定的裕度,即使電源輸出電壓偏高也不會燒毀LED,限流電阻值
R = (VCC- VCE– VOL– VLED) / ID
VCC為5v供電,VCE為三極管C、E間飽和電壓,估為0.2v, VOL為74hc573輸出低電平時電壓,不同灌電流,此值不一樣,估為0.2v,具體查看規格書,VLED為紅光驅動電壓,估為1.7v,根據上式可算出限流電阻為R = 200R。
數碼管需接收逐個掃描信號,掃描到相應數碼管時,對應的段碼數據有效,即顯示這個數碼管的數值。筆者采用三線八線譯碼器74HC138來產生對應的掃描線信號。
當各個段碼均點亮時,電流約15max8=90ma流過數碼管公共端,74HC138無法直接驅動這個電流,需加三極管驅動,由于74HC138輸出低電平有效,此處只有PNP三極管適合作為驅動。三極管基極電流設為2ma即可讓三極管飽和,最大驅動電流遠大于90ma。基極偏置電阻阻值
Rb=(VCC- VEB– VOL) / IB
VCC為5v供電,VEB為三極管E、B間的導通電壓0.7v,VOL為74hc138輸出低電平時電壓,可根據規格書估為0.3v,故Rb= 2k即可。
四位一體數碼管原理圖
74hc573驅動實現
數碼管段碼接P0口,位碼接P2口第0~2位。對于LED顯示器都是有一個刷新頻率的,同樣對于數碼碼動態掃描也需要一個掃描頻率。掃描頻率下限為50HZ,低于一定的掃描頻率,顯示會閃爍。頻率過高,則亮度較差且占用cpu資源。一般整個數碼管掃描一遍時間為約10ms較合適(即掃描頻率100HZ),我們用的是四位數碼管,每個數碼管點亮時間為2ms,掃描一遍時間為8ms。為保證這個刷新頻率,通過是通過定時器來周期性進行數碼管刷新。筆者在此以四位一體數碼管實現秒表計數顯示為例來作代碼開發。
數碼管動態顯示功能實現模塊文件DigitalTubeTable.c內容如下:
#include "reg52.h"
#include"DigitalTube.h"
// 數值相對應的段碼,共陽極
static unsigned char codeDigitalTubeTable[12]= { // 共陽LED段碼表
0xc0, 0xf9, 0xa4, 0xb0, 0x99,0x92, 0x82, 0xf8, 0x80, 0x90, 0xff, 0xbf
//"0" "1" "2" "3" "4" "5" "6" "7" "8" "9" "不亮" "-"
};
// 每個數碼管需一個字節的內存保存對應數碼管數據
static unsigned charFrameBuffer[DigitalTubeNumber];
unsigned char*DigitalTube_GetBuffer()
{
return FrameBuffer;
}
void DigitalTube_Scan()
{
static unsigned char Select = 0; // 記錄掃描的選擇線
unsigned char Code;
// 從對應選擇線中找到顯存數據,并得到相應的段碼
Code = DigitalTubeTable[FrameBuffer[Select]];
// 段碼實際輸出到數碼管接口
DigitalTube_Data(Code);
// 位選實際輸出到數碼管接口
DigitalTube_Select(Select);
Select++; // 進入到下一位選掃描
if (Select >= DigitalTubeNumber) {
Select = 0; // 所有數碼管已掃描,從第一個數碼管再次開始掃描
}
}
我們在數碼管模塊頭文件DigitalTube.h中實現模塊的接口訪問宏實現,使之方便移植及修改接口配置。模塊頭文件同時也引出模塊的接口函數,void DigitalTube_Scan(void)為數碼管刷新函數,需周期性調用刷新數碼管顯示。unsigned char *DigitalTube_GetBuffer(void)用來獲得數碼管顯存,從而更新數碼管顯存數據。其內容如下:
#ifndef __DigitalTube_H__
#define __DigitalTube_H__
#ifdef __cplusplus
extern "C" {
#endif
// 數碼管模塊中的個數,最大為8
#define DigitalTubeNumber 4
// 輸出數碼管位選
#defineDigitalTube_Select(Select) {P2 = (P2&0xf8) + (Select);}
// 輸出數碼管段碼
#define DigitalTube_Data(Dat) {P0 =(Dat);}
// 數碼管刷新函數,必須保證以一定周期調用刷新
void DigitalTube_Scan(void);
// 獲得數碼管顯存,以作顯示的數據更新
unsigned char*DigitalTube_GetBuffer(void);
#ifdef __cplusplus
}
#endif
#endif /*__DigitalTube_H__*/
外部模塊通過引入數碼管的模塊頭文件DigitalTube.h來實現調用數碼管驅動函數,簡單測試調用(秒表數碼管顯示計數)實現如下:
#include"reg52.h"
#include"DigitalTube.h"
// 以定時器時間為計時標準,記錄時間間隔
static volatile unsignedint SystemTick = 0;
// 定時器2ms中斷處理進行數碼管刷新
void T0_Interrupt()interrupt 1
{
TH0 = (65536-2000) / 256;
TL0 = (65536-2000) % 256;
SystemTick++; // 記錄時間間隔
DigitalTube_Scan(); //刷新數碼管
}
void T0_Init()
{
TMOD = 0x01; // 定時器0工作方式1
// 2ms計時中斷(12M)
TH0 = (65536-2000) / 256;
TL0 = (65536-2000) % 256;
ET0 = 1; // 定時器T0中斷允許
EA = 1; // 總中斷允許
}
void main()
{
unsigned char *pBuffer;
unsigned char i;
// 定時器初始化
T0_Init();
// 獲得數碼管顯存,以作更新數據顯示
pBuffer = DigitalTube_GetBuffer();
// 數據管顯存初始化顯示0
for (i=0; i
pBuffer[i] = 0;
}
// 開啟定時器進行計時以及數碼管刷新
TR0 = 1;
while(1) {
// SystemTick讀數到500時為1s間隔到
if (SystemTick > 500) {
SystemTick =0; // 重新計秒
// 更新數碼管秒表計數顯存
for (i=0; i
pBuffer[DigitalTubeNumber-1-i]++;
if (pBuffer[DigitalTubeNumber-1-i] <10) {
break; // 未到10,不用進位更新高位顯存,退出
} else {
總結
對于74hc573鎖存器來說,在實際的應用電路中,如果單片機的總線接口只作一種用途,不需要接鎖存器;如果單片機的總線接口要作兩種用途,就要用兩個鎖存器。對于74hc573的介紹就到這里了,希望此文能對你有所幫助。
-
數碼管
+關注
關注
32文章
1882瀏覽量
91125 -
74HC573
+關注
關注
4文章
58瀏覽量
2251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