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中芯國際發布其2018年第二季度報。公告顯示,中芯國際第二季度不僅營收、凈利雙增長,14納米制程更是獲得重大進展!
第二季度營收、凈利雙豐收
根據公告,中芯國際2018年第二季度實現營收8.91億美元,同比增長18.6%、環比增長7.2% ;歸母凈利潤為5159.9萬美元,同比增長42.3%、環比增長75.6%。
第二季度中芯國際不含技術授權收入影響的銷售額為8.38億美元,同比增長11.5%、環比增長15.8%,主要由于2018年第二季的晶圓付運量增加所致。
數據顯示,第二季度中芯國際8英寸等值付運晶圓為125.8萬片,同比增長24.1%、環比增長16.1%。
除了營收、凈利均增長外,中芯國際第二季在月產能及產能利用率方面亦有所提升。
月產能方面,中芯國際8英寸等值晶圓由第一季度的44.78萬片增加至44.91萬片,主要由第二季度產品組合改變所致;產能利用率為94.1%,這較去年同期(85.7%)及今年第一季度(88.3%)均有較大提升。
從制程占比看,中芯國際第二季度在0.15/018微米工藝上占比最高,28納米占晶圓銷售額百分比雖小,但較上季度有了顯著提升,從3.2%增長至8.6%。
第一季度受智能手機傳統淡季影響,中芯國際28納米營收占比下滑,當時中芯國際聯席首席執行官梁孟松表示,隨著市場復蘇,28納米產品營收占比將恢復到高個位數水平,如今看來的確如此。
公告還表示,除了28納米PolySiON和HKC,中芯國際28納米HKC+技術開發也已完成,28納米HKC持續上量,良率達到業界水準。
對此,中芯國際聯席首席執行官,趙海軍博士和梁孟松博士評論說,中芯處于蓄勢過渡時期。在推進技術、建立平臺和構筑合作關系上,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初步進展。同時,預期今年將向高個位數的收入成長目標邁進。隨著需求和產能利用率在二季度回升,不包含技術授權收入的中國區收入環比和同比成長了14%和38%。
“我們將繼續擴展和提升我們的成熟和先進技術平臺,提供客戶全面有競爭力的服務。作為中國首選晶圓代工伙伴,相信公司必將受惠于中國芯片市場的成長機遇。”兩位首席執行官強調。
事實上,中芯國際一直都在追趕與臺積電、三星等晶圓代工領先者在先進制程技術上的差距。這使得中芯國際不但在 2017 年底,延攬大將梁孟松來擔任聯席首席執行長的職務,希望藉助其過去的經驗,指導并加速中芯國際14納米FinFET制程的進程,使其能達成在2019年量產的目標。
除此之外,中芯國際在今年初還宣布,將聯同兩大政府產業基金共同投資102.4億美元,以加快14納米及以下先進制程的研發計劃,最終達到每月量產3.5萬片的目標。
現在看來,這一策略取得了明顯成效,明年量產14納米制程的目標也在逐漸拉近。
此外在28納米方面,隨著28納米HKC+技術開發完成,28納米HKC持續上量,良率提升,預期這一領域營收也將得到提升。截止今年第一季度時,中芯國際28納米營收有所下滑。當時梁孟松表示,出現這一情況的原因在于,對于智能手機行業來說,第一季度是傳統的淡季,而28nm產品主要針對的就是智能手機等產品,因此會對28nm產生較大的影響。他指出,隨著市場的復蘇,28nm將會恢復到高個位數水平。
現在,隨著HKC+和HKC良率產能的改善,預期可獲得更多客戶和訂單。
第二季度的毛利有所下滑,則主要是由于研發投入加大,折舊開始,對利潤造成一定影響。明天,集微網將會帶來中芯國際更為詳細的財報解讀。
如果中芯國際的14納米FinFET制程正式進入量產,那就意味著,目前中國市場上交由海外代工的相關產品將有望回歸國內由中芯國際代工。未來,在中國積極擺脫半導體芯片需仰賴進口,進一步改由國產芯片取代的情況下,中芯國際依舊會是中國半導體產業所依靠的要角之一,而且在中國源源不絕的資金支持下,可望在晶圓代工市場上獲得更大成就。
-
中芯國際
+關注
關注
27文章
1418瀏覽量
65373 -
FinFET
+關注
關注
12文章
248瀏覽量
90250
原文標題:重大進展!中芯國際14納米FinFET制程開始客戶導入!
文章出處:【微信號:CSF211ic,微信公眾號:中國半導體論壇】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