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咨詢公司高德納依其專業分析預測與推論各種新科技的成熟演變速度及要達到成熟所需的時間,分成 5 個階段:萌芽期、過熱期、泡沫化的低谷期、復蘇期以及成熟期。對于自動駕駛而言,其已經陷入了泡沫化低谷期。
換句話說,自動駕駛技術已經處于幻想破滅期,無數企業豪投的數百億美元或將打水漂。在今年高德納發布的《 聯網汽車和智能出行的技術成熟度曲線 》報告中,自動駕駛也被看做處于泡沫的破裂期。當然,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這項技術開始發展的好兆頭。
過去幾年間,自動駕駛汽車領域異常的火熱。2017 年 10 月,德爾福斥資 4.5 億美元收購自動駕駛創業公司 nuTonomy。這是一件標志性的事件,因為 nuTonomy 是致力于自動駕駛技術商業化最激進的公司之一。而之前的3月份,英特爾斥資 153 億美元收購了以色列科技公司 Mobileye。這件天價收購更是讓自動駕駛行業轟動一時。
Mobileye 賴以成名的是其基于芯片的攝像頭系統,它驅動著汽車的自動駕駛功能。許多汽車制造商正依靠 Mobileye 的工程師團隊來協助編寫算法和開發平價模塊,加快向自動駕駛汽車行業的邁進。這些算法和模塊可以作為汽車的眼睛、耳朵和大腦,協助汽車實現自動駕駛。
然而,盡管一些自動駕駛公司獲得了巨額的投資,但一些規模較小的公司開始感到資金緊張,風險投資者對投資也越來越挑剔。
激光雷達公司 Quanergy Systems 就是其中的的一個例子。2014 年,Quanergy 處自動駕駛汽車突然狂熱的中心。當年 9 月,這家創業公司宣布與梅賽德斯-奔馳公司合作,為其無人駕駛測試車輛開發激光雷達設備。2015 年 1 月,兩家公司在拉斯維加斯的消費電子展上展示了配備 Quanergy 激光雷達設備的梅賽德斯 E350 轎車。
當資本目光投向激光雷達設備時,Quanergy 搶先一步,獲得投資。到目前為止,它已經融資 1.6 億美元,估值超過 15 億美元。去年秋天,Quanergy 開始與銀行討論 IPO 計劃,有望成為首批無人駕駛領域的上市公司。
但在今年 7 月,戴姆勒公司發布公告稱,正在與一些公司合作在城市街道上進行自動駕駛汽車測試,而 Quanergy 不在其中。
據彭博社報道,Quanergy 正面臨著一系列的困境,因為自動駕駛技術要大規模商業化還需要幾年時間,而且有很多潛在的供應商存在,競爭激烈。換句話說,要想讓收入源源不斷地涌入,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但當最后收入源源不斷地涌入時,也并不是所有參與競爭的人都能堅持到最后分得一杯羹。
「炒作正在下降,」Gartner的運輸和移動分析師 Mike Ramsey 表示。「越接近實施,商業化的難度就越大。」一些自駕車技術公司正在降低他們的期望
說到商業化,Uber 自動駕駛事故也是一件具有轉折意義的事件,引起了人們對自動駕駛商業化的恐懼和擔憂。3 月 20 日凌晨,美國亞利桑那州坦佩市,一輛 Uber 的自動駕駛汽車與一名行人相撞,該行人在送往醫院后不治身亡。這是世界上首起自動駕駛車輛在公共道路上撞擊行人并致死的事件。
目前,自動駕駛行業的泡沫依然巨大,但已經不像 2015 年那樣,眾多企業涌入進來,認為投資自動駕駛時理所當然的事情。現在到了 2018 年下半年,一些車企宣稱的自動駕駛商業化時間點越來越近,有時顯得嘟嘟逼人。
自動駕駛領域的領頭羊 Waymo 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推出使用無人駕駛微型面包車的商業叫車服務。如果成功了,那將是一項巨大的成就。通用汽車計劃明年在推出自動駕駛汽車服務。隨后,許多其他公司計劃在 2020 年和 2021 年推出汽車。
但隨著這些時間點的越來越近,自動駕駛技術是否能用于商業部署仍存在疑問。與此同時,美國政府仍未能通過一項法律來管理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其他各國也都在考慮該如何監管這些車輛。
全新一代奧迪 A8 最吸引人的是其全新的 L3 級自動駕駛功能。奧迪這套無人駕駛技術已經實現了在車速不超過 60 km/h 的時候,駕駛員完全不控制車輛,系統會控制加速、制動、轉向等動作。然而,奧迪表示,由于目前的相關法律法規還沒有明確的框架,在很多地區這項功能并不能使用。
盡管路漫漫,在自動駕駛商業化的進程中會遇到種種延遲和挑戰,但最終的前景依然光明。自動駕駛所帶來的顛覆性意義依然存在。
本文來源:騰訊汽車
-
汽車電子
+關注
關注
3028文章
8006瀏覽量
167556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4文章
13918瀏覽量
16679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