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控制器(MCU),國人更喜歡稱為單片機,是今天電子產品的心臟,被廣泛地應用到消費和工業電子產品中。小到體溫計、無線充電器和智能手環,大到數控機床、機器人和汽車,都有MCU的身影。目前,MCU行業產值已經達到數百億美元。隨著物聯網和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展,未來MCU的市場需求將有爆炸性的增長,前景看好。
市場需求持續擴大
2017年MCU市場十分活躍,市場增長很快,尤其是消費電子市場。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MCU出貨量達到46億美元,同比增加17.6%。據意法半導體(ST)在STM32峰會上的報道,ST有61%的收入來自亞太區,通用MCU的收入超4成來自亞太區。從2007年STM32問世到至今,ST MCU在中國年復合增長率為27%。
另外一個方面,2017年下半年,MCU嚴重缺貨,幾家MCU大廠紛紛將供貨周期調至14—16周,8位MCU的供貨周期還要更長。導致嚴重缺貨的原因有多個方面:比如8位MCU缺貨是因為MCU企業將這部分產能轉移到高利潤的產品和應用上,還有中低端MCU生產的原材料短缺。市場研究機構預測,這種缺貨情況將持續到2018年。
國產MCU亟待多端突破
最近業內有資深人士在互聯網上發表一篇題為“MCU市場研究報告”的文章,文章列出了國內現有的40余家MCU企業,其中,就有大家熟悉的兆易創新、中穎電子、華大半導體、靈動微電子和東軟載波(原海爾集成電路)等等。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很少被聽說的企業,而一些從事MCU業務的企業并不在這個名單中。報告透露,接近半數企業獲得了ARM Cortex-M內核的授權,也就是說,這些企業具備開發和生產當今市場主流MCU的能力。
40余家企業中,并沒有多少主營MCU的上市公司。目前,能夠看到的有兆易創新、中穎電子和東軟載波三家。其他廠家,比如華大半導體、大唐微電子、同方微電子和貝嶺股份,多是大型集成電路上市公司,MCU只是其產品線中一個很小的分支(當然智能卡業務除外)。
中穎電子2017年的財報顯示,2016年銷售額達到5.18億元,同比增加25.8%。從營收結構上看,家電及機電MCU約占60%,其他4個產品線分別占10%。MCU業務的銷售額估計達到3億元。中穎電子的發展重點是8位MCU和小家電應用。
兆易創新最新的年報顯示,2017年實現營收20.3億元,同比增長36.32%,其中MCU業務收入金額約為3.4億元。中穎電子和兆易創新的年報數據,與研究機構“中國MCU市場觀察”一文中的數據基本吻合。研究機構表示表示,2017年中穎、兆易創新和東軟載波(包括集團內部交易)已經有5000萬美元的銷售額。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國產32位通用MCU的領頭羊,兆易創新MCU產品線已發展為19個系列、300余種芯片,可以覆蓋廣闊的市場應用。目前,其最新的ARM Cortex M4系列也已經推出。
總體看國產MCU,不論是市場份額還是技術先進性,都無法和國外企業相比。對于中國企業而言,目前占據的主流市場還停留在8位MCU,占比50%左右。16/32位MCU占比分別為20%左右。這意味著,國內MCU應用領域多集中在低端電子產品,中高端電子產品市場還在外企手里。
40余家MCU企業中,生產32位通用型MCU的企業屈指可數。我們看到,除了兆易創新、靈動微電子之外,其他企業,比如華大半導體、航順和致象爾微電子等,只有若干種通用MCU芯片。
技術上,多數國產MCU企業還是依靠ST的生態環境,甚至很多企業產品定義的編號也與ST類似。比如,STM32F103是最流行的32位ARM M3 MCU,現有大約20款產品。國內某企業生產4款常用的產品,與ST的管腳兼容。這樣的方法可以很容易地進入市場,尤其在市場缺貨和價格競爭激烈的情況下。但是,這樣的做法,會面對芯片硬件和支撐軟件等領域的侵占知識產權風險。隨著中美貿易摩擦的演進,政府也會更加重視這個問題,外企打擊盜版的意識和決心也會越來越大。
生態環境建設上,多數國產MCU企業還停留在開發板、燒寫器和基礎固件庫上,至于開發環境(IDE)、RTOS和中間件,依舊依靠第三方更高層應用的支撐,比如物聯網、專業算法庫、行業應用以及大學計劃。值得稱贊的是,宏晶電子和兆易創新支持舉辦了一些高校電子大賽,推動國家人才培養發展。雖然靈動微電子支持華為lite OS物聯網操作系統、IAR和Keil ARM IDE,但是與MCU外企大廠依舊相距甚遠。
MCU企業投資雷聲大雨點小
2017年7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以14.5億元收購兆易創新11%的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收購應存有戰略層面的考慮,國產存儲芯片的發展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但對于兆易創新第二大業務——MCU來說, 無疑是利好的消息,為國產MCU進入工業領域打下堅實的基礎。2018年的“中興事件”,給人們做了一次集成電路知識大普及,隨著社會對集成電路產業關注度的提升,MCU領域的投資也越來越多。
2017年5月,我曾撰寫了一篇題為“全球MCU市場和技術發展趨勢”的文章,也與許多關注MCU投資界的朋友進行了聯系和交流。遺憾的是,我看到了一種現象:MCU企業的投資,雷聲大雨點小,實際落地的投資非常少。原因不外乎兩點:第一,企業發展前景不明確。第二,產品技術含量不高。給投資人留下的印象不外乎就是國產MCU企業現狀是“湊合著過,先解決溫飽”、“如果遇到大單可以小賺一把”。我想,作為投資人,追求成長性和回報率無可厚非,但是,作為一種高附加值的集成電路,MCU具有投資長、見效慢的共性。MCU研發是數字電路、模擬電路、通信技術、嵌入式軟件和開發工具等多方面知識的綜合,這些需要漫長的糾錯和長期的發展過程,還需要終端用戶積極配合,才能成功地嵌入到電子產品中。最終影響量產的因素還有生態環境,消費電子發展快,工業和汽車電子周期卻很長。售價不到1美元的32位MCU芯片的研發和應用過程并不簡單,需要投資人充分理解。凡事都有兩個方面,正因如此,客戶使用MCU芯片的忠誠度要高,持久性要長。MCU 企業也要保證產品的長生命周期(EOL),以支持工業、醫療和汽車行業客戶。
MCU生態有助于我國產業發展
打鐵還需自身硬。國產MCU企業應該樹立遠大理想,跳出8位MCU、低端產品和解決方案三大指揮棒,積極研發32位MCU,進軍中端產品和發展通用性芯片及其解決方案。過去2年間,已經有不少企業研發32位芯片,有的是ARM核,有的是開源RISC-V核。但是,因為市場價格壓力,都沒有堅持推廣,更沒有充足的信心和資金發展32位通用性MCU系列產品。
2017年,MCU缺貨給通用型MCU企業一個絕好機會,相關訂單逐漸轉向供應商,業內人士分析***新唐、和盛群、北京兆易創新等芯片廠商將在缺貨潮中獲利。
建立MCU生態一直是國產MCU的短板。對于獲得ARM內核授權的國產MCU企業來說,ARM多年打造的生態環境是一個很好的跳板。但是,如何打造出差異化是一個難點。在MCU基礎核心技術方面,國內企業應有積累和創新,比如超低功耗、無線、高精度模擬和存儲技術。在軟件和應用上,國產MCU應加強與中國軟件企業合作,打造自主可控的嵌入式系統生態環境,比如華為Lite OS、阿里AliOS和RT-thread。這些嵌入式和物聯網的OS已經具備主流嵌入式OS的基本功能,再結合阿里和華為云平臺優勢,在物聯網領域內的應用頗具特色。同時,在服務上,國內企業更具特長。
有報告顯示,全球MCU市場將于2020年達到高峰,銷售額達209億美元,銷售267億顆芯片。研究報告表明,2018年中國市場將會達到50億美元,2021年將有64.2億美元。目前全球十大MCU企業中還尚未有中國企業。從銷售額看,我們與國際的距離還很遠。MCU作為通用電子產品的基礎部件和心臟,重要性不言而喻。希望政府部門、研究和投資機構重視國產MCU的發展,建議重點扶持有專業特色的MCU企業,經過3—5年發展,整合成有一定規模的企業。5—10年打造出銷售額達到10億美元、可以進入全球MCU 前十名的大型MCU企業。
-
mcu
+關注
關注
146文章
17171瀏覽量
35148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