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感知動作(sensory-motor)系統(tǒng)仍無可取代,在視覺、審美方面的感知能力遠勝機器人,應專注于需要常識、專門技能、敏感度的工作,機器人則處理單調與耗費體力的工作,因此人仍是工業(yè)4.0的中心,而社會行為與同理心是人類與機器人合作無間的關鍵。
據報導,被視為人工智能(AI)領域全球最大研究機構的德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DFKI),認為工業(yè)4.0對汽車制造商與供應商影響最大,所有德國汽車制造商都致力于將相關技術引進組裝作業(yè),其中博世(Bosch)是運用AI與物聯(lián)網(IoT)的先鋒。
認知智能(cognitive intelligence)的進展,顯示Google DeepMind等深度學習系統(tǒng),已能在特定領域勝過人類,自動化應用最具潛力,汽車制造商應會最快采用。
但許多日常生活中的單純動作,對AI系統(tǒng)卻難如登天,例如快速穿越忙亂、擁擠的購物區(qū)而不與人發(fā)生碰撞,不僅是移動協(xié)調的問題,還涉及許多常識、經驗與社會規(guī)范。
DFKI、機電與自動化技術中心(Center for Mechatronic and Automation Technology)于2015年創(chuàng)設P4P(Power4Production)創(chuàng)新制造技術中心,聚焦智能連網產品與生產環(huán)境,尤其是汽車制造業(yè)的應用。
其研究議題包括虛實集成(cyber-physical)制造系統(tǒng)、人類與機器人間的通訊、在制品與機器間的通訊,并與BMW、戴姆勒(Daimler)、福斯汽車(Volkswagen)等業(yè)者緊密合作。
工業(yè)4.0可提升工廠的適應性,以符合市場多變的需求,M2M通訊讓傳感器等所有裝置可彼此溝通,每個產品與工具都將內建自我描述信息,可讓新機械立即集成至工廠進行中的生產作業(yè),實現(xiàn)隨插即制(plug and produce),汽車制造商無需重新配置,即可在單一生產線混合制造不同車款。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632瀏覽量
208025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5文章
47642瀏覽量
239735 -
工業(yè)4.0
+關注
關注
48文章
2016瀏覽量
118781
原文標題:收藏 | 8月工控自動化重要大事看這篇就夠了
文章出處:【微信號:gkongnews,微信公眾號:工控頭條】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