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之內發生三起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背后暴露的問題是當前電池企業和主機廠都在追求更高的能量密度以獲得更多的補貼,卻忽視了動力電池最根本的安全屬性。
8月25日,新興造車勢力威馬汽車的一輛威馬EX5電動車突然起火自燃,威馬汽車隨即發布聲明稱該車是“一輛經過多輪破壞性試驗的報廢早期試裝車”,并解釋稱是因員工違規“強行通電導致短路,從而引發了電池包自燃”,并提到電池供應商為谷神能源,后續將全部更換采用其他電池。
但谷神能源隨即作出回應表示不背這個黑鍋,稱發生起火的動力電池是另一家電池企業供應,與谷神能源無關。
8月26日,銅陵市一輛純電動公交車在行駛過程中突然傳出爆裂聲并著火,據稱起火原因為電池故障,車輛來自安凱客車,車身上有沃特瑪創新聯盟的字樣,電池供應商直指沃特瑪。
銅陵市政府官方網站披露了后續調查詳細報告:經檢查判斷,具體原因為因電池故障,電池液外漏,產生酸性氣體,致使電池艙壓力過大,安全閥不能及時打開,導致電池艙爆裂,產生短時明火,艙內自動滅火開啟,大量干粉壓力推向高溫電池艙,產生短時接觸的爆炸聲和大量煙霧。
而在2017年的5月1日,北京蟹島度假村停車場發生一起電動大巴起火事故,89輛純電動大巴起火燃燒,是安凱客車于2014年至2015年生產的型號為HFF6111K10EV的純電動客車。
8月31日,廣州一輛純電動轎車當街起火自燃,事故沒有造成人身傷亡。起火車型為力帆汽車生產的全新純電動產品650EV。
力帆汽車作出回應稱,著火后,力帆股份第一時間派技術和質量工程師到達現場,經實地勘察,及對車輛的檢測,初步判定車輛電池著火的原因為:廣州連日暴雨,此車輛被雨水浸泡超過2小時,導致電池微滲漏。浸泡后,客戶未主動與服務站聯系檢測,此后在客戶用車時,因電芯短路,引發電池著火。
很顯然,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的案例正在逐漸增長,而在近期內接連發生多起起火事故表明,動力電池的安全性問題異常突出。
高工鋰電不完全統計,自2018年以來,國內外發生的電動車起火事故超過30起,事故范圍涉及到乘用車、客車、物流車等不同車型。梳理分析上述電動車起火背后的原因,大部分最終都指向了動力電池,或者因為電池的漏液,或者因為電池高溫,或者因為過充。既有電池本身環節的質量問題,也有使用環節的不當操作。
客觀來看,今年一系列的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除了人為縱火和汽車碰撞引發的之外,絕大部分都與動力電池有關。其中,在補貼金額與能量密度直接掛鉤的倒逼形式之下,主機廠和電池廠為了獲得更多的補貼,紛紛推出了更高續航里程的車型和更高能量密度的動力電池。為了達到能量密度的要求,不少企業正在忽視對于電池安全的防范和控制。要知道,動力電池產品的成熟本身就需要有個充分驗證的過程,而不合理的政策調整必然會導致企業產品缺乏足夠的時間進行測試就裝配上路,這就導致了一些技術不成熟,產品質量不過關的產品被快速推向市場,進而提高了新能源汽車起火的風險。
一系列的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給動力電池行業敲響了警鐘,如果動力電池企業以及上下游企業再不重視這個問題,一旦發生嚴重的人員傷亡事故,必然會對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產生嚴重的打擊,其后果是任何一個鋰電企業都難以承受的。
下面就來看看本周鋰電行業都有哪些新技術和大事件吧。
1、電池質量不達標通用推遲在華電動車生產計劃
8月30日,通用汽車公司計劃在中國市場增加電動汽車產量的計劃遇阻,因這家汽車生產商認定原本打算使用的中國產電池在測試時未能達到其自身性能及安全標準。通用汽車原本計劃下個月啟動插電式混合動力版別克Velite6的生產,這款汽車是本土版的Volt。純電動版則定于明年初投入生產。
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內部測試顯示,由A123Systems提供的電池未能達到通用汽車自身質量標準,令上述生產計劃被推遲。電動汽車電池是非常復雜的配件,無法輕易更換,這意味著Velite6的投產時間將面臨長時間推遲。
點評:與中國一系列的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相比,通用因中國生產的動力電池質量不達標而推遲其電動汽車量產推廣計劃,顯示出國際車企對于電動汽車尤其是動力電池安全性的重視程度遠高于中國企業。同時也表明國產動力電池在產品質量方面與國際車企的標準還有一定的差距,在這種情況下大規模量產應用,其結果就是起火事故不斷,打擊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信心。
2、菲斯克將量產固態鋰電池
8月28日晚間,據外媒報道,菲斯克(Fisker)日前宣稱其自主研發的固態鋰離子電池將于未來數月內開始量產。這款電池有具備充電短、續航長的特點,未來很可能搭載在特斯拉ModelS的直接對手——電動跑車FiskerEMotion上,使FiskerEMotion在快充模式下能夠具備充電9分鐘,續航125英里(約201公里)的能力。
菲斯克(Fisker)公司早在2017年底就申請了這項固態鋰離子電池的技術專利。該固態鋰離子電池的主要特點是采用了太陽能電池制造所采用的薄膜技術,外加使用了新的制造工藝,使得電池的電芯內部存在多個堆積層,其表面積達到了常規電芯的27倍,而電池的能量密度達到了傳統鋰離子電池的2倍多,由此帶來的即是充電時間的大大縮短以及續航里程的大幅提高。
點評:事實上,固態鋰電池不是新技術但一直無法商業化應用,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固態鋰電池的技術當前還不成熟,固態鋰電池所使用的材料也不成熟,因此盡管固態鋰電池擁有能量密度高、快充、高安全等特點,但對車企而言依然是鏡花水月。事實上,當前固態鋰電池還處于實驗室階段,離真正的量產應用還有很長的距離。
3、武漢大學研發高安全不燃電解液
鋰電池熱失控的誘發原因主要是高溫導致正負極活性物質熱分解,進而導致電解液的氧化分解。在發生熱失控時,電解液是影響鋰離子電池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因此人們嘗試開發了多款不燃電解液,例如離子液體、氟化溶劑電解液等,但是因為成本等因素這些電解液始終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
近年來興起的全固態電解質也是解決這一問題的一種途徑,但是因為離子電導率低、界面接觸差等問題,全固態電解質仍然處在實驗室階段。
對此,武漢大學的ZiqiZeng(第一作者)和KeeSungHan(通訊作者)、Ji-GuangZhang(通訊作者)提出了一種高Li/溶劑摩爾比(1:2)的磷酸酯類電解液,由于電解液中的大部分溶劑分子與Li+形成溶劑化結構,從而抑制了溶劑分子與石墨負極的副反應的發生,從而極大的提高了鋰離子電池的庫倫效率(18650電池庫倫效率可達99.7%)和循環壽命。
ZiqiZeng通過采用高Li/溶劑摩爾比,提高了溶劑分子的溶劑化比例,從而極大的提高了磷酸酯類電解液在石墨負極表面的穩定性,提升了充放電庫倫效率和循環性能,使得磷酸酯類電解液具有了與碳酸酯類電解液相媲美的性能,同時磷酸酯類電解液的不燃特性也大大提高了鋰離子電池的安全屬性,幫助鋰離子電池順利通過擠壓、針刺和短路試驗。
點評:固態電解質是業內認為可以解決鋰電池因熱失控產生起火問題的關鍵材料,但經過多念念的研究依然無法攻克固態電解質的相關性能及產業化問題。而該研究提出的磷酸酯類電解液同時具備了固態電解質和液態電解液的一些特性,或將快速實現產業化從而克服鋰電池燃燒起火的難題。
-
動力電池
+關注
關注
113文章
4539瀏覽量
77738 -
電動車
+關注
關注
73文章
3015瀏覽量
114255
原文標題:【華陽自動化?大事件】一周三起電動車起火 動力電池安全“警鐘長鳴”
文章出處:【微信號:gh_a6b91417f850,微信公眾號:高工鋰電技術與應用】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