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美國對面向中國進口的太陽能電池板和洗衣機征收30%的進口關稅后,很多專家對全球太陽能產業的發展比較憂心忡忡,但中國的太陽能產業的企業家對此的反應卻是驚人的溫和,它們似乎對此見怪不怪了,用各種解決方案來維持其業務。
1、將生產工廠遷往東南亞以規避高關稅
9月份,美國商務部很可能對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20%的關稅,很多企業的客戶已經預感到此舉將導致大量企業倒閉,早在2014年,美國商務部對進口自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征收26%至78%的關稅。中國一些大型太陽能公司為規避高關稅,將生產工廠遷往了東南亞。
因此,美國對面向全球進口的太陽能電池板征收30%的關稅,已經不算新鮮事了。使得以前的低出口稅率的東南亞工廠,再也無法避免增加成本。
2、直接在美國辦廠是一個明智的長期舉措
由于美國政府極度簡約并且高效,雖然政府貧窮,但美國人則十分富裕,因此,美國是一個消費立國的國家,美國人的消費,常常占據全世界消費的30%以上。
而且,美國制造業的成本與中國不相上下,除了人工貴,員工懶之外,土地,政府補貼,物流,清關,能源等方面的成本具有明顯的優勢,以福耀玻璃為首的中資企業早已經提前在美國建廠。事實上,海爾1999年在美國建廠,TCL2002、2003年接連收購施耐德、湯姆遜,聯想收購美國摩托羅拉手機業務……,中資企業在美國已經有了不俗的實力。
中國太陽能進口公司Grape Solar的首席執行官表示,去美國辦工廠一直是中國太陽能企業的一個明智的長期舉措。
目前,美國在全球安裝太陽能電池板的成本最高,每瓦2.87美元到3.85美元之間,中國每瓦的成本約為1.27美元,顯然在美國開工廠的利潤率更高。
另外,美國房地產價格更便宜,加上需求增加,以及中國產能過剩等因素,也是中國企業入駐美國的緣由。
3、進入美國市場可能是一個遙遠的夢想
按太陽能行業計算,美國太陽能市場是全球太陽能餡餅的一大塊,對中國企業來說難以抗拒,在美國開辦工廠可以規避針對太陽能產品進口的高關稅。
根據2018年1月發布的GTM Re-search的報告,在美國,2017年安裝了11GW的太陽能電池板,到2022年這一數字預計將增長高達14GW,使得美國成為中國太陽能生產商的最大市場之一。
但對于規模較小的中國太陽能企業來說,進入美國市場可能是一個遙遠的夢想。因為在美國建一家太陽能工廠的成本高達數億美元。
還要考慮一系列因素,如管理、法律問題和勞動法等。對于很多人來說,將生產轉移到其它發展中國家是更現實的規避新關稅的方案。
4、歐盟和其它市場也是不錯的選擇
近幾年來,中國的民族企業海外擴張步伐并沒有停止,尤其在歐盟有不斷加快的跡象。
2016年,TCL多媒體(01070,HK)與巴西家電龍頭企業SEMP共同出資約6000萬美元投建合資公司SEMP TCL正式運營。
是年5月,創維位于印度尼西亞的“創維東南亞制造基地”也已揭牌成立。此前,創維兩年間已收購了包括東芝印尼工廠在內的多家海外工廠。
2015年,海信以2370萬美元收購夏普墨西哥工廠。2016年,海康威視公司收購了英國公司Secure Holdings Limited。
2016年,福耀玻璃投資6億美元在美國建廠。
2017年1月6日,美的集團更是以37億歐元(約合292億人民幣)的價格完成了對于庫卡機器人(KUKA)94.55%股份的收購,堪稱一次標志性收購事件。
千百年來,數以千萬的華人遠度重洋,他們在海外扎根建廠,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如今,新一波的海外建廠熱潮已經在悄然涌動。稍稍留意一下,就發現很多國內的老板已經在東南亞,歐美,甚至非洲或南美等地布局。
-
太陽能電池板
+關注
關注
0文章
240瀏覽量
26651 -
制造業
+關注
關注
9文章
2243瀏覽量
53641
原文標題:中國生產制造企業的求存之道:在東南亞、印度和美國開工廠
文章出處:【微信號:cpcb001,微信公眾號:PCB行業融合新媒體】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