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一篇叫《忘掉劉強東!美國突然宣布大消息,一場風暴要來了!》的微信公眾號文章廣為轉發:“剛剛,IBM宣布:研究了數十年的量子技術,終于要成功落地了!第一臺量子計算機將于三年后面市,進入到實用環節。”有讀者留言:“我們也有首臺量子計算機,為什么這么久了還沒有樣機出現,不會被美國搶先吧?”
實際上,“IBM量子計算機三年后面市”只是斷章取義,所謂“巨大的跨越”也不過是巨大的夸張。
消息的源頭,是9月8日美國一個行業會,初創公司Rigetti懸賞100萬美元證明量子計算的優越性。他們的混合量子計算平臺叫“量子云服務”。平臺開放API接口,程序員提交算法給量子計算機測試。誰的算法在量子計算機上運行快過經典計算機,就能獲得1百萬美元。
公司老總Chad Rigetti曾是IBM的員工,他說,目前其量子計算機最多只有十幾個量子比特,不算強大,只是給程序員一個平臺去實驗。他們也會和一些專研量子計算軟件的公司在平臺上合作。
“這是一個風投量子計算公司放到云端的平臺,讓大家用這個平臺,確定性地展示量子計算比經典計算機強。”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丁洪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實際上中科院物理所也有類似的開放平臺。IBM和微軟也都曾推出同類平臺。
丁洪說,Rigetti公司要“證明量子計算更強“,的確很難:“現在并沒有一個近期可實現的量子計算方案能展示其優越性;而且現在他們平臺量子比特數和測控精度并不理想。“
丁洪認為,Rigetti的混合平臺可能有獨特之處;而且不論結果如何,Rigetti瞄準的是一個好問題,即使沒展示出“量子優越性“,至少大家能清晰估計出要展示量子優勢還缺少哪些條件。
“三年面市”的說法,來自IBM研究院的首席運營官Dario Gil和Rigetti在會上表示:“距離量子計算機運行表現勝過經典計算機的時刻,只有三年。”
但Rigetti隨后又說“量子計算將改變世界,我們會看到這一天的,不論是兩年還是五年。”可見“三年”只是隨口一說。
何況即使三年后,量子計算機運行某種程序快過經典計算機,也不等于可以投用。“三年面市”說經不起推敲。
一位量子計算領域資深科學家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三年”之說是商業宣傳,并不嚴謹,希望媒體不要以訛傳訛。他指出,前兩年谷歌也曾提出2017年底“完成量子霸權“(即證明量子計算機優于經典計算機),實際未實現。
丁洪也表示:“明確的估計(三年)時間并沒有依據。”
量子計算機和經典計算機的不同,在于它使用量子比特(如一對糾纏著的光子)。借用薛定諤的比喻,一個量子比特不是死(0),也不是活(1),測量后才知死活——有意義的是測量得到0和1的概率。
量子比特作載體,算力指數級提高。比如一個大整數分解成素數,特別難算;密碼上乘一個大數就能難倒破解者,這也是通行的加密法。但數學家證明,未來的量子計算機分解素數輕而易舉,能顛覆密碼系統。量子計算機還將擅長模擬化學分子。
目前各大公司和研究機構仍在提升量子比特量,爭取幾十個量子的穩定,別太快塌陷。有些機器讓環境接近絕對零度,避免干擾量子,成本高達成百上千萬美元。工程實驗機在進步,但距離實用還遠。
本文來源:中國科技網
-
IBM
+關注
關注
3文章
1758瀏覽量
74726 -
量子計算機
+關注
關注
4文章
531瀏覽量
2546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