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新聞》9月14日報道稱,美國谷歌在汽車自動駕駛的專利競爭力方面逆轉豐田汽車,登上世界第一的寶座。作為自動駕駛汽車“大腦”的人工智能(AI)成為決定性因素。汽車將轉變成一邊分析數據一邊行駛的產品,各企業的競爭焦點正從提高燃效和生產效率轉向數據應用技術。
Top50里中國企業為0
在汽車自動駕駛領域具有專利競爭力的前50家企業中,按企業數量來看,日本與達到17家的美國并駕齊驅,具有一定存在感,但整車企業及旗下企業較多,與美國相比,欠缺行業的多樣性。
在日本,除了豐田和日產汽車等整車大型車企之外,電裝等零部件廠商涉足。美國除了谷歌旗下的Waymo高居首位之外,拼車服務商優步(Uber)排在第26位,涉足人工智能(AI)最尖端研究的卡內基梅隆大學居第34位,來自不同領域的機構引人關注。
另一方面,積極展開自動駕駛領域技術開發的中國企業為零。有分析認為原因在于,雖然最近大量申請專利的企業很多,但對綜合分數產生影響的“無效審查的申請件數”和“尖端專利報告的引用次數”等比較少。不過,雖然未進入前50位,但滴滴出行排在第90位,最大互聯網搜索服務商百度排在第114位,今后的迅速上升也可以預想。
豐田被逆轉
縱觀排行榜前10位,日本企業有豐田、日產、本田、電裝4家企業入圍,不過4家企業的名次均比兩年前下滑,專利競爭力似乎停滯不前。
此次調查對迄今為止在美國申請的相關專利按照“對權利生效的渴望”、“競爭對手的關注度”、“審查官的認可度”3個項目分別進行打分,得出每個企業的綜合得分。如果對該專利進行國際申請,對權利生效的渴望越強烈、其他企業要求判定無效的申訴等越多,就判定其關注度越高。
對分數影響很大的因素是在國際機構發布的尖端專利報告《國際檢索報告》中的引用次數。Waymo累計769次,是豐田的1.6倍、通用汽車的2.3倍。作為各國審查官均認可的指針,引用次數越多,其他企業就越難以取得類似專利。Waymo的有效專利件數為318件,不到豐田的一半,但有許多被審查官熟知,被認定為尖端技術。
Waymo名次躍升的原動力是AI技術。利用地圖和位置信息,代替人對車、人的移動及交通狀況等進行識別判斷,自動控制方向盤和剎車。Waymo憑借這一自動駕駛的核心技術就得到1385分,相當于綜合得分的一半。豐田在這一技術上只得到204分,被遠遠甩在后面。
Waymo在2016年作為谷歌的自動駕駛開發部門獨立成立。最近又陸續取得了由共享車輛主動判斷使用者的乘車、預測自行車的舉動并安全地并排行駛的新專利。2017年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公路上進行了56萬公里,相當于環繞地球14圈的行駛試驗。
日本企業的專利競爭力停滯不前的原因是
“硬件中心主義”觀念
兩年前位居榜首的豐田在有效專利數量上仍穩居第一。但許多專利都是自動剎車、保持前后車輛間距離等最基本的駕駛輔助技術。由于車輛控制通過簡單程序就能解決,因此就將重點放在傳感器和攝像頭、控制設備的性能提升與組合技術上。
根據日本專利廳5月份公布的調查數據,在全世界申請的自動駕駛類專利方面,日本企業最多,占到45%。但從具體內容來看,大部分屬于5級自動駕駛技術標準中最低層次的“1級”(Level 1),有6成在只能部分自動駕駛的“2級”(Level 2)以下。與此同時,美國企業的半數以上申請都集中在更高水平的“3級”(Level 3)以上,明顯在積極搶占作為行業標準的核心技術。
根據美國波士頓咨詢集團的預測,2035年全世界銷售的新車當中,有四分之一將是原則上不需要駕駛員的“4級”(Level 4)以上的自動駕駛汽車。汽車正逐步轉變成對海量地圖信息以及交通擁堵、實際行駛狀況瞬間做出分析的“數據機器”,日本各車企未能對此做出應對。
新的威脅也在崛起。中國百度今年7月在日本公開了通過AI探測到急速靠近的后方車輛并通知對方的專利信息。百度還開始與政府合作在中國當地收集行駛數據。在此次調查中,盡管百度僅處于114位,但正在美國提出大量申請,其數量超過日本企業。
日本企業正抓緊卷土重來。電裝等4家豐田系零部件廠商將在2019年創立開發自動駕駛技術的新企業。
-
豐田
+關注
關注
6文章
783瀏覽量
40939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4文章
13835瀏覽量
166516
原文標題:最新出爐!自動駕駛專利競爭力50強,中國車企無人上榜!
文章出處:【微信號:IV_Technology,微信公眾號:智車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