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頭文件:#include (我用的是 STC 89C54RD+)
2、預定義:sbit LED = P1^0// 定義 P1 口的 0 位為 LED
注:“P1^0”這個寫法,與 A51 不同(A51 是 P1.0),P1 是一組端口,端口號范圍 0~7
注2:sbit 用于定義 SFR(特殊功能寄存器)的位變量,上例中 LED 作為“全局變量”進行定義
注3:以下寫法是錯誤的:
sbit code table[ ] = {P1^0, P1^1, P1^2, P1^3};// 想用 table[i] 指定不同的引腳,但這么做會報錯
sbit table[ ] = {P1^0, P1^1, P1^2, P1^3}; // 考慮到上面可能是 code 關鍵字使用錯誤,使用標準 C 數組寫法,但這同樣是錯的
3、主函數寫法:void main (void)
4、數值的表示:
P1 = 1111 1111// 二進制
P1 = 0xff 或者 P1 = 0xFF // 十六進制,0x 開頭,且數值不分大小寫
P1 = 255// 十進制
5、定義小數值時,可以使用 unsigned char i,這樣 i 的范圍為 0~255,作為循環變量比較好用
6、左右移位:
P1 <<= 2 等價于 P1 = P1 << 2 // P1 左移 2 位,左移一位相當于乘以 2
P1 >>= 3 等價于 P1 = P1 >> 3// P1 右移 3 位,右移一位相當于除以 2
注:左右移位默認為“邏輯移位”,即無論左移還是右移,空位都補 0
7、按位與或:
P1 = P1 & 0x01
P1 = P1 | 0x01
8、定義 ROM 表格(就是數據為常量的數組):
unsigned char code table[ ] = {0xff, 0xff, 0xff, 0xff};
使用:P1 = table[i]
注:table[ ] 定義為“全局變量”,上例中 i 的范圍為 0~3
注2:code 定義的常量存于“代碼區”,即 ROM 區,可以節省 RAM 空間
9、在使用數碼管編程時,假如你正在使用 temp[i] 代表某一個顯示字符,突然想顯示小數點,可以使用 temp[i] | 0x80,通過“或”運算實現加上小數點……
10、如果你用 Keil C51 進行編譯,記住一點:它不區分大小寫!!!臥槽,今天編程序那個調錯啊,就因為一個數組名和一個變量名完全一樣,只是大小寫不一樣罷了,標準 C 我怎么記得這樣可以啊……上網一查,臥槽,Keil C51 不區分大小寫,準確的說是“連接的時候不區分大小寫”,更準確一點就是“具有外部連接的變量區分大小寫,內部連接 static 區分大小寫”……至少 Keil uVision2 是這樣,不知道別的版本是不是,待驗證……
11、沒有 unsigned float x !float 型變量從來沒有前邊加 unsigned 的語法!
12、Keil 編譯的程序,main 函數執行完不會停止,會循環執行 main 函數,何解?
結論 1:如果主程序中沒有 while(1) 這個無限循環,程序走到最后會再次從頭開始執行。
結論 2:如果主程序有 while(1) 這個無限循環,程序走到最后會一直在這個死循環中運行,不會出現再從頭執行的情況。
這應該屬于 Keil 編譯器的 bug,有網友做過實驗,表示 Keil 編譯后期產生的匯編代碼中,結尾有一條 LJMP main,意思就是跳到 main 函數重復執行……還有一種說法是 PC 指針溢出,溢出后的地址指向開頭,造成繼續執行的效果……(博主覺得還是 Keil 的問題,要是 Keil 編譯器不產生 LJMP main 這種語句,也不會產生循環效應……)
不管怎么說,在程序結尾加上 while(1) 能夠解決循環執行 main 函數的 bug……
-
單片機
+關注
關注
6042文章
44617瀏覽量
637615 -
編程
+關注
關注
88文章
3637瀏覽量
93911
原文標題:單片機 C51 編程要點總結
文章出處:【微信號:mcu168,微信公眾號:硬件攻城獅】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