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8日中國國際物聯網博覽會暨中國物聯網大會的開幕式上,“車聯網”一詞第一次在中國正式亮相。
2018年9月21日,車聯網依然沒有出現一款令人眼前一亮的普世性產品。
車聯網不火嗎?火,在國外,有蘋果CarPaly、谷歌安卓AUTO;在中國,也有百度Carlife、阿里云OS、騰訊路寶,能讓BAT三巨頭投入的行業,不可能在中國不火,連為夢想窒息的賈老板都跑去美國嚷嚷著造車了。尤其是近兩年,新能源汽車成為風口,又給車聯網引來了一口輿論的大風,在行業前景、用戶輿論以及資本支持等多方利好下的車聯網,為什么就是扶不起來?
當前車聯網產品達不到用戶的“心里閥值”
車聯網拋去繁雜的解釋,顧名思義來說就是車與網之間的互聯,它分為三個模塊,車內各部件以及人與車之間共同組成的車內網;車與車之間互聯,組成類似車輛局域網的車際網;最后是前兩者與互聯網相連,實現人、車、路之間數據互通,智能交互、調配的車聯網。
而車聯網所描繪的最終形態,已然就是自動駕駛,自動駕駛想要實現也離不開車聯網的前期鋪墊,這二者所設想的未來交通形態是同歸的。
但要實現這個目標有多難?它不像是普通提供導航作用的電子地圖,它不但要記錄各條道路自身的位置信息,考慮了各條道路的之間的相互關系、拓撲結構等,還要實事關注周圍車輛的運行路線與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
很明顯目前的基礎硬件設施建筑與運算能力都無法實現,甚至連更次的車內網與車際網都尚有痛點。
*開發測試消耗過大。有資料顯示,一般在手機上做可靠性實驗,平均也就是480個小時,而一塊基礎性支撐平臺的車載模塊,在可靠性測試上需要達到4000小時左右,而且一旦失敗,則將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進行研發修正。
*傳輸運算速度跟不上。車輛在行駛過程中的狀況瞬息萬變,對應的系統運算速度也是巨大的,而且每多一個車輛單位,要運算的OBD幾乎呈倍增加,目前的硬件設施還不足。而且這個數據資料也是依附在網絡速度上的,5G網都炒了幾年了,現在還沒有普及下來。
*人機交互能力不足。前文也說了,車聯網要求的速度很高,而傳統按鍵式的人機交互就難以滿足車聯網的需求,語音交互在所難免。雖然目前BAT和一些企業都有在這方面研究,但就目前的識別精準度與體驗,還遠遠不足。
*安全性有待提高。在自動駕駛沒有落地前,這個安全性并不是指駕駛安全性,而是指信息的安全性。車輛網意味著人與車與網的連接,車聯網數據安全分為車端、管端、云端三部分,在支撐更高級的功能的同時,也使得數據更不安全。如何在車聯網中保障人身安全、隱私安全與經濟安全的問題亟待解決。
曲凱先生曾經提過“心里閥值”的概念,適用于當下的車聯網十分恰當。用戶聽多了企業們炒的概念;看過了科幻電影中奇幻體驗;也想象過車聯網最終形態的美好畫面,反之看著目前車聯網還虛浮著的發展進度,不免覺得這“智能互聯”是“智障互聯”了。
“囚徒困境”下的BAT
回說百度Carlife、阿里云OS、騰訊路寶,其實來說,車聯網的業務與BAT三家的主營業務毫不相關,除了百度為了跟上步伐“砸鍋賣鐵做AI”之外,單就業務而言,似乎車聯網與BAT并沒有什么關聯。
那BAT這般投入又在干什么呢?
其實就是一個典型的囚徒困境。幾乎所有人都知道車聯網一定是未來交通的發展方向,作為BAT的任意一方,都不會坐視其他兩家搶先,形成一家獨大的局面。
對于BAT這種體量的企業,VC的風險不是其失敗,而是成功,對于他們而言失敗損失不了什么,就怕成功做大自己沒有提前參與。
而且互聯網企業最重要的就是流量,流量從獲取到分發到變現的過程就是互聯網商業的本質。而汽車作為目前認為除了手機,電腦之外第三大入口型產品,未來必將作為流量入口的一大重心。
而BAT三者在車聯網行業中的優劣勢也各有差異。
*從體量上看:目前來說百度在體量上相較騰訊與阿里處于明顯的下風,在下半場沒跟上的百度,明顯后備箱的儲油量匱乏,再加上目前重心更多地還是放在信息流上,在資源方面騰訊與阿里更占優勢。
*從基因上看:騰訊的產品、阿里的運營、百度的技術在業內是出了名的,基因這一點上看百度似乎更切合車聯網,不過互聯網商業永遠都不是只依賴前期技術的商業,至于最終的產品是否更受用戶喜愛,運營是否更突出,還有待檢驗。
*從模式上看:百度Carlife做平臺,把車機就當成了一個顯示器和觸摸屏,其他功能都要通過手機完成;阿里云OS專注系統,更多地是想成為主導;騰訊路寶更偏向于輔助,不過也是通過已有的微信或者QQ等產品,把自己的社交能力在車聯網上展現。
可以說BAT三家目前在車聯網上是平分秋色,沒有誰絕對的領先也沒有誰被甩在身后。
與其四面出擊,不如攻其一隅
既然目前大家都是平分秋色,沒有特定的攻擊目標,那么對于現在的車聯網行業來說,要做的不是繼續畫餅,而是盡快想辦法實際落地,讓用戶能基礎的體會到車聯網的服務提升整個行業的形象。
而目前硬件與技術又無法實現全面的車聯網,先要打破這個矛盾,就必須有所割舍,舍棄掉全局,只專注于一隅。
這種試點型思維其實在互聯網商業中很常見,就像前不久滴滴推外賣也是從無錫開始的一樣,這種在落地初期只選擇一個城市或者一個地區的形式,不但可以趁早檢驗產品的實用性,也能及早查漏補缺,搶占市場。
同理,除了地區可以縮小到能實現的范圍外,業務也可以專注一點,像只專注于人機交互、只專注于引導空閑車位或者只專注于實事分析路況,指定路線等等。這樣一來,可以操作的場景就多了起來。
比如發生堵路、車禍等路況問題時,所需要進行的信息傳播點只供給到周圍3公里以內的車輛,這樣信息源要處理的OBD內容就大大縮減,理論上更容易實現落地。其實本來說就不必做到全局,用戶在北京朝陽區形勢,海淀區發生什么堵塞情況完全沒影響,分區域協調對于中樞段來說也更加符合極簡法則。
這樣看來需要的小模塊設施建筑增多,也需要另行架構協調組織,但因此帶來的局部信息量減少,對于促進車聯網的落地大有裨益,而這也是目前最需要的。
車聯網其實可以不連接成那么大范圍的網絡,小范圍的自組織網絡已經可以實現很多很實用的功能了,這才是車聯網的優勢,甚至可以做到互聯網做不到的事情。
這樣一來,繞過了車聯網的復雜部分,用了一個偷巧的方式,先行滿足一部分用戶“將汽車接入互聯網”的愿景,整個產品的研發成本低,而且對于車輛的硬件而言兼容性好,并且對硬件無改動,繞過了一些硬件安全風險問題,而且區域性設施的構建,在信息安全性上也更好把控。
車聯網不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短時間落地,對于目前的車聯網來說,與其四面出擊,不如攻其一隅,盡早促進局部車聯網的落地暢行,才能重新煥發用戶的期待值,由資本引導的車聯網,也需要讓資本看到更多的活力。
-
百度
+關注
關注
9文章
2274瀏覽量
90562 -
騰訊
+關注
關注
7文章
1663瀏覽量
49506 -
車聯網
+關注
關注
76文章
2595瀏覽量
91693
原文標題:免費門票開搶,Arm Mbed Connect開發者技術論壇邀您10月相約上海
文章出處:【微信號:arm_china,微信公眾號:Arm芯聞】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