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AMD在高端CPU上發力,年初的銳龍7、銳龍5已經給大家帶來不小的驚喜,讓原本無趣的高端CPU市場重新活躍了起來。今天終于又正式發布了定位更高端的銳龍Threadripper(國內未有正式中文命名),頂級型號擁有16核32線程,是目前消費級市場中已上市的最高核心數的產品,也是AMD在發燒級市場奮力回擊的證明。
DIY玩家印象中的那個好斗的AMD又回來了,遙想現任CEO蘇姿豐(Lisa Su)博士當年所說的“AMD不會活在Intel陰影之下”的豪言,如今性能、售價皆有優勢的Ryzen給了AMD這個底氣。
●高端多核心之爭:
盡管Intel在5月底的臺北電腦展上出人意外地搶先發布來多達18核36線程的Core i9-7980X處理器等Core X系列新品,但是明眼人都知道Intel這次搶首發是因為AMD早前宣布要推出16核32線程的Threadripper處理器。為了搶進度,Intel甚至在14-18核處理器連規格都沒明確的情況下就搶先發布了。
Intel搶風頭只能說是成功一半,現在開賣的還是10核Core i9-7900X及以下處理器,更高端的Core i9系列處理器還在路上,但AMD今天將帶來來16核32線程的Threadripper 1950X/1920X處理器,首款上市的消費級16核處理器的榮譽還是它的,這次發布也讓普通消費者有機會體驗到服務器級別的超多核處理器威力。
國內首發價格8499元
除了首發消費級16核32線程處理器的重要意義之外,AMD Threadripper處理器還補足了Ryzen 7處理器上的一些遺憾,比如四通道DDR4內存、更豐富的PCI-E擴展能力等等,它與配套的X399芯片組一起圓了A飯長期以來在最高端市場跟Intel正面剛的夢想。
技術解析:AMD Threadripper理器架構:才不是膠水16核
Threadripper直譯為線程撕裂者,目前國內比較多網友喜歡這個命名,Threadripper強調的是超多線程優勢,英文玩家可以很直白地讀懂品牌含義,只是這個單詞沒有合適的中文翻譯,也沒有Ryzen“銳龍”這樣信雅達的中文品牌名,但它依然是個猛獸。
Zen架構原定目標是提升40%IPC性能,實際提升52%
Ryzen處理器所用的Zen架構是AMD自Bulldozer推土機模塊化架構以來最重大的X86架構升級(之前的評測中稱之為10年來的結晶,說的也很對,堪比K8架構),也是AMD未來幾年處理器產品線的根基,Threadripper處理器也不例外,它的核心架構也是源自Zen,支持SMT多線程,使用Globalfoundries的14nm LPP高性能工藝制造。
Zen架構各個單元幾乎都是重新設計的
在早前的Ryzen 7 1800X首發評測中,我們已經簡單介紹過了Ryzen的Zen架構特色,相比32nm時代的推土機、打樁機、壓路機等架構,Zen各個單元幾乎全部重做,放棄了之前的模塊化架構,解碼單元、預取單元、執行單元、浮點單元、緩存單元大改,構成CPU基本組合的是CCX單元,每個CCX包含4個核心,每個核心搭配64KB L1指令緩存、32KBL1數據緩存、512KB L2緩存,共享8MB L3緩存。現有的Ryzen 7/5/3系列處理器都是8核架構,也就是2個CCX單元組成,最多4MB L2緩存,16MB L3緩存。
早前超頻玩家對Threadripper處理器開蓋驗證過
不論是AMD官方爆照還是超頻玩家帶開蓋拆解,我們都可以看到AMD EPYC及Threadripper處理器內部是最多4個Ryzen處理器組成,這也是很多人看到Threadripper處理器之后叫它膠水16核,但它實際上跟Ryzen 7處理器還有很多不同,反而跟服務器級的EPYC處理器更相似。
EPYC處理器最多32核64線程,但其產品線也有8核、16核及24核型號,現在的Threadripper處理器則是其中的16核型號演變而來的,所以其插槽接口也不是桌面級的AM4,而是EPYC的SP3插槽改的,也是LGA類型,跟Intel的LGA2011、LGA2066異曲同工,AMD稱之為TR4插槽,總計有4094個陣腳,要比Intel處理器針腳數高得多。
TR4插槽CPU安裝與以往的插槽完全不同
需要使用特殊的卡扣和螺絲刀(CPU盒子里都會標配),而且擰的順序也要注意,不按扣具上的標注順序來擰的話,是會擰空的。
Threadripper處理器有“膠水多核”之形,不過它實際上沒有這么簡單,背后是AMD采用了新思路來做多核處理器,既要保證多達32個核心,也要保證處理器核心帶良率,以便控制成本,這是因為原生16核、32核成本太高,而且配置不夠靈活。
與之相比,Intel的Skylake-X系列是原生多核,最高可到28核56線程,但是Intel擁有地球上最先進帶半導體工藝,賣價也高,可以不太計較成本,但是AMD不行,他們提供的核心數更多,不能不能考慮成本、良率。
從尺寸上看,AMD線程撕裂者CPU封裝后的大小要遠比Intel 酷睿i9要大。
4組Ryzen核心通過Infinity Fabric連接在一起
有爆料稱AMD這種多核設計良率很高,達到80%以上,有助于降低成本。當然,為了保證多核的并行效果,AMD還設計了Infinity Fabric總線,每Link提供帶寬超過40GB/s,它不僅可以用于連接處理器的多個內核,還可以連接多個處理器核心,未來在Ryzen APU上還會用于連接CPU及GPU,可以說是未來AMD多核心、多芯片技術的基石了。
Infinity Fabric不僅具備高帶寬,而且擴展性也非常好,根據AMD官方資料,Infinity Fabric雙路配置下性能提升幾乎翻倍,即便是在64核配置下也能保持高度的性能彈性,也就是說AMD未來想做64核128線程處理器也是可以的,大家期待這種處理器嗎?想想就很激動吧!
除此之外,AMD Threadripper處理器還支持Ryzen處理器具備的XFR自適應動態擴頻、神經網絡預測、智能數據預讀、精確功耗控制等SenseMI智能管理技術。這里將不再詳細敘述了。
還有,AMD官方表示:銳龍 ThreadRipper 處理器為游戲玩家設計了專用的“游戲模式”(Game Mode),通過AMD銳龍Master軟件可以將處理器在游戲模式和性能模式之間自由切換。
其工作原理是運行對多核心優化不好的游戲時屏蔽8個核心,只留下8核心16線程以更高效率進行游戲,這樣可以讓游戲的幀數進一步增加。當然,在進行多線程內容創制的時候則可以關閉這一功能,重新發揮16核心32線程的多線程實力。
2必須搭配X399主板回頂部
AMD Threadripper處理器的御用座駕:X399芯片組在EPYC處理器上,有些讀者可能注意到了AMD宣稱它是首個X86高性能服務器SoC處理器,意味著它已經不需要芯片組了,不過在Threadripper處理器上,AMD為它配備了X399芯片組,這個名字不僅順應了之前的X370芯片組,而且比Intel為LGA2066平臺準備的X299芯片組更“高級”,AMD這次搶戲估計會讓Intel心里很不爽,但是他們也沒辦法。
與主流市場的主板芯片組相比,X399芯片組支持的是Threadripper處理器的Socket TR4插槽,總計有4094個LGA陣腳,所以占用帶主板面積挺大,安裝過程也要比Intel LGA2011/2066插槽更復雜,需要按插座上標注的123的順序來安裝、拆卸3個螺絲。
此外,X399芯片組支持的是四通道DDR4內存,這一點上追平了Intel旗艦級平臺,也填補來Ryzen 7系列的不足。大部分X399主板都提供來8條DDR4插槽,根據不同通道、Ranks配置,最多可以支持2TB DDR4內存容量,四通道頻率可達2667MHz,而且很良心地支持ECC內存。
PCI-E擴展方面,X399平臺總計提供來66條PCI-E 3.0通道,其中64條是Threadripper處理器自帶的,不過能分配給顯卡的是48條,最多可支持6x PCI-E 3.0 x8多卡,其他的PCI-E通道則是預留用于連接南橋或者NVMe磁盤。
X399芯片組提供2個PCI-E 3.0通道,另有8條PCI-E 2.0通道,在這一點上其規格實際上比Intel的X299芯片組要差一些,后者可提供24條PCI-E 3.0通道。不過比較起來,AMD勝在處理器原生PCI-E通道多,Intel處理器提供的最多44條。
USB接口方面,AMD X399芯片組提供2個USB 3.1接口,14個USB 3.0,還有6個USB 2.0接口,這點上比Intel X299芯片組要好,后者尚未原生支持USB 3.1接口。
存儲接口方面,X399芯片組提供4個SATA 6Gbps接口,Threadripper提供8個SATA 6Gbps接口,支持RAID 0/1/10模式,
最后則是超頻功能,X399芯片組毫無疑問會提供完整的處理器/內存電壓、頻率調節功能,不過這個級別的芯片組都不差,Intel的X299芯片組一樣是解鎖超頻功能的。
CPU規格對比:
AMD Ryzen 1950X
最新版的CPU-Z還未能識別AMD Ryzen 1920X
銳龍Threadripper處理器規格對比
CPU型號AMD Ryzen 1950XAMD Ryzen 1920XAMD Ryzen 7 1800XIntel Core i9-7900X
核心代號ThreadripperThreadripperSummit RidgeSkylake-X
接口類型TR4TR4AM4LGA 2066
核心線程16/3212/248/1610/20
制程工藝14nm14nm14nm14nm
是否鎖頻否否否否
boost頻率16核:3.4-3.7GHz
4核:4.0GHz
XFR:4.2GHz12核:3.5-3.7GHz
4核:4.0GHz
XFR:4.2GHz3.6-4.0GHz3.3-4.3GHz
MAX boost:4.5GHz
超線程支持支持支持支持
三級緩存32MB32MB16MB13.75MB
內存支持四通道DDR4-2666四通道DDR4-2666雙通道DDR4-2400四通道DDR4-2666
內置核顯無無無無
TDP180W140W95W140W
參數解讀:Ryzen 1950X/1920X的接口升級為TR4插槽,面積比原來的AM4要大很多,散熱器扣具也互相不兼容。
目前線程撕裂者最大的優勢就在于超多的核心數和線程數了,而內存支持上終于追趕上Intel,能夠實現四通道DDR4,四通道帶寬對于大量數據處理吞吐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也是發燒級平臺區別于主流平臺的重要因素之一。
頻率方面,16核心能夠做到全核心3.7GHz,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了,一些特定程序用不上這么多的線程的話,還能4核心加速至4.0GHz,這就非常實用了,而更高端的XFR技術則需要優秀的散熱器支持了。
發燒級的X399主板:
華碩 ROG ZENITH EXTREME電商價格讀取中。..
玩家國度ROG為AMD發燒級主板新設計的ZENITH系列,EXTREME后綴也點明了這塊主板會是ZENITH系列中最頂級的存在。主板支持8條DDR4內存、超多的PCIe插槽和立式的M.2 SSD接口,而且同樣支持ROG一貫的AURA燈效。
測試平臺及方法說明本次評測主要從CPU理論性能、游戲性能、功耗、溫度對比四個方面進行,在CPU性能評測中我們加入多款競品CPU作為對比。CPU游戲性能測試時搭配微星GTX1080Ti LIGHTNING Z,(鑒于目前A卡里面暫時還沒有和GTX1080Ti同級別的顯卡,所以選擇N卡)保證顯卡不成為CPU的瓶頸。
硬件平臺
CPUAMD Ryzen 1950X; AMD Ryzen 1920X; AMD Ryzen 7 1800X
Intel Core i9-7900X; Intel Core i7-7700K; Intel Core i5-7500
主板華碩 ROG ZENITH EXTREME
華碩 ROG CROSSHAIR VI HERO
華碩 PRIME X299-DELUXE
內存芝奇 Trident Z RGB DDR4-3200 8G×4
硬盤M.2 SSD:三星 960Pro 512GB
顯卡微星GTX1080Ti LIGHTNING Z
CPU散熱器Tt Water 3.0 Riing RGB 360
電源Tt 額定1250W DPS G RGB 1250D 電源
軟件平臺
操作系統Windows 10 x64專業版
顯卡驅動NVIDIA GeForce 378.66 WHQL
評測軟件CPU理論性能測試:
3DMark(物理計算)
wPrime
CPU-Z
WinRAR 64Bit
Premiere Pro CC
CineBench R15
ArcTime Pro
POV-Ray
CPU游戲性能測試
全境封鎖
古墓麗影10
奇點灰燼
殺手6
幽靈行動荒野
功耗測試
獨顯平臺功耗(待機、游戲、Prime95)
寫在測試前面:本次挑選的6顆測試CPU都有一定的代表性,首先Ryzen 1950X和Ryzen 1920X無疑是今天的主角,而1800X則是為了對比出主流級旗艦產品和發燒級旗艦產品之間的性能差異。
Intel那邊則選擇了目前市面上最頂級的i9-7900X,雖然我們知道還有更高端的酷睿i9型號,但它們只在紙面上發布,尚未有實物上市。然后還有i7-7700K,理由和Ryzen 1800X相同。
至于最后的i5-7500,目的在于對比出千元主流級的4核CPU和頂級的16核32線程CPU之間的實力差距,這里完全不存在什么公平性與否的問題,畢竟它們本來就是定位完全不同的產品,估摸算是一個趣味對比吧。
3CPU性能測試:多核給力回頂部
●CPU理論性能測試
CPU-Z是一款家喻戶曉的CPU檢測軟件,是檢測CPU使用程度最高的一款軟件,支持的CPU種類相當全面,軟件的啟動速度及檢測速度都很快。另外,它新增的Benchmark可以有效測試CPU的單核及多核性能,分數越高代表性能越好!
wPrime是一款通過算質數來測試計算機運算能力等的軟件(特別是并行能力),時間越短代表運算性能越好。
理論測試小結:這兩款軟件都比較能充分地調用全部線程的性能,所以在這兩項測試里Ryzen 1950X的多核多線程優勢就很明顯了,比i9-7900X要強不少,而弟弟Ryzen 1920X也是略勝i9-7900X。
●物理運算測試
3DMARK同樣是能夠充分調用全部線程資源的優秀測試軟件,在這里Ryzen 1950X比i9-7900X強10%左右,線程多有一定的優勢,但不算太明顯。再對比酷睿i5-7500,分數差距足足3倍之多。
●常用軟件性能測試
WinRAR是一款功能強大的壓縮包管理器,利用它對等體積大小的文件進行壓縮時間測試,可以有效檢測出CPU的性能,時間越少性能越好。
在這里就體現出Intel Skylake-X對WinRAR算法優化的優勢了,縱使核心數遠不及1950X,但是速度還是比1950X要快的。
WinRAR測試截圖
在壓縮的過程中,32個線程都已經全部被調用起來了,但是每個線程的負載都只有50%左右,所以CPU好不好使,其實還和軟件的算法、優化有關。
4專業軟件性能測試回頂部
●專業軟件性能測試
X264 FHD是測試視頻編碼轉換效率的軟件。能代表CPU處理視頻轉碼的性能,幀率越高則代表性能越好!
利用Adobe Premiere Pro對相同視頻文件進行轉碼并導出,可以有效測試CPU的編碼能力,耗時越少則性能越強。
其實視頻處理就是多核處理器的優勢項目了,對比酷睿i5-7500,Ryzen 1950X的時間只需1/3,如果是專業搞視頻的從業人員,效率就是金錢對不對。
回到CPU對比上面,1950X的時間和7900X比較相近,而更多核心的1920X也稍遜于7900X了。
CineBench是很有說服力的一套CPU和顯卡測試系統,最新的是R15版最多能夠支持256個邏輯核心,還加強了著色器、抗鋸齒、陰影、燈光以及反射模糊等的考察,對CPU性能的檢測更加準確,得分越高代表性能越強!
POV-Ray也是一款測試CPU 3D渲染性能的專業軟件,能針對美麗的圖片一個個像素點地把3D圖片渲染出來,渲染相同的圖片,使用時間越短,說明CPU渲染效率越高,這里的單位是像素/秒,數值越大越好表示。
PhotoShop是目前最專業的平面圖形處理軟件之一,也是來自Adobe公司,設計一套固定的動作批量處理100張5472×3648的照片,記錄處理需要的總時間,時間越短表示性能越強。
ArcTime是一款視頻壓縮和內嵌字幕的軟件,處理效率極高,測試方法是把一部4K視頻以H.265的標準重新編碼導出,記錄總時間。
專業軟件測試小結:這些專業軟件大多都對系統硬件的需求極高,這幾項測試都很能體現出Ryzen 1950X的多核心多線程優勢,都比i9-7900X要強不少,而Ryzen 1920X則和i9-7900X互有勝負,大抵在差不多的水平。
5游戲性能測試回頂部
●CPU游戲性能測試
選了幾款帶Benchmark的游戲,包括新舊的DX11、DX12游戲了,測試以幀數為衡量的標準,幀率越高則表示性能越強。
由于我們使用的是頂級的CPU和頂級的顯卡,所以測試項目就只測4K分辨率了。
直接堆出測試結果,可以看到,除了酷睿i5-7500以外,其實這幾款頂級CPU的游戲表現也都是同一水平,實際上是目前的游戲大作很少會對超過6線程以上的CPU做優化,也就是說對線程的多寡并不感冒。
唯一有點明顯區別的就是奇點灰燼了,畢竟這是微軟爸爸大力推的DX12標桿游戲,對CPU資源的調用會比較強,但也沒有強得像3D渲染那么明顯。
也就是說,如果你是游戲大作愛好者,其實錢花在顯卡上的效果會比花在CPU上要明顯得很,畢竟酷睿i5也沒比其他U弱多少,不過當然了,目前的游戲神U依然是i7-7700K就是了。
但如果,你是游戲工作室用戶,需要長期同時掛機或者多開幾十個窗口的話,那多核心多線程的Ryzen 1950X絕對是不二之選,當然要記得配大容量內存和吞吐能力強的SSD。
6功耗、發熱量測試回頂部
●平臺功耗對比測試
待機功耗指的是開機之后不打開大型應用,只做簡單的操作時的功耗。我們搭配的電源是Tt 額定1250W DPS G RGB 1250D、顯卡是3×8Pin供電的微星GTX1080Ti LIGHTNING Z,所以總體功耗會很高,但只要對比功耗差距就可以了,因為其他測試硬件都是共用的。
由于無法測出單獨某個硬件的功耗,所以我們測試的都是整機平臺的功耗,例如下面的106W并不是Ryzen 1950X自己的功耗來的。
可以看到,180W的Ryzen 1950X的滿載功耗并沒有比標稱140W的i9-7900X高,甚至還要低一點點。
待機功耗方面1950X和1920X非常接近,都是100W出頭,而i9-7900X也都有91W了,但畢竟Ryzen 1950X的核心數量更多,這一代功耗控制方面是AMD稍強了。
●CPU滿載溫度測試
搭配的散熱器是Tt Water 3.0 Riing RGB 360,Ryzen 1950X的長時間烤機滿載溫度都只有66℃,反而1920X的溫度還高了2℃,有68℃。不過對比Intel的i9-7900X,核心更多的Ryzen 1950X性能溫度控制更強,這一點確實是非常優秀了,不過Intel用的硅脂、AMD用的釬焊,會有這樣的結果也是可以預料的。
7PConline天梯圖回頂部
●PConline評測室總結:
綜合上面的各種測試項目計算平均性能,Ryzen 1950X比i9-7900X強11%左右,而1920X的性能表現則是i9-7900X的95%左右,這樣的表現足夠令人滿意了。
PConline天梯圖:
實測結果就是7900X的性能在1950X與1920X之間,故天梯圖位置如上。
AMD終于能站在頂級市場和Intel一戰了
CPU是非常值得肯定的,里面用的什么技術、什么架構就不再累贅了,在文章第一頁有非常詳盡的說明,大家可以翻翻看。
Ryzen 1950X定價8499元、Ryzen 1920X定價6999元,7900X則是7999元。
針對表現來評價,由于是16核32線程的設計,在許多渲染類的項目上優勢明顯,壓片、轉碼、應用多開等等,都表現優異,對于有這些需求的專業用戶來說,這顆U目前是非常值得入手的。
功耗和發熱方面,兩顆銳龍TR都控制得比Intel的i9-7900X更好,而且是基于核心數更多,性能更強的前提,可見在能耗比、發熱方面,AMD已經超過Intel了,這種頂級定位的產品,對于洗白以往AMD給人的形象會很有意義。
推翻牙膏主義,大快人心:
AMD隱忍5年憋出來的大招,終于可以撼動Intel長年以來的高端CPU壟斷地位,玩家們也終于不必忍受每年百分之幾的所謂“升級換代”,可選性多了,可選的性價比產品多了。
同時,也因為AMD的發力,Intel終于開始正視自己的產品更新了,今年酷睿i9系列就是為了應付洶涌而來的銳龍 Ryzen 7而草草登場的,不過對于消費者來說,A/I兩家有充分的競爭是好事,需知道去年Intel的10核i7-6950X要價1.4W,今年的10核產品就只賣8K了。
接下來的第八代酷睿就是Intel的反擊了,反正我們坐等看戲就好。
-
amd
+關注
關注
25文章
5484瀏覽量
134349 -
cpu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0889瀏覽量
21237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