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境內的國際機器視覺品牌大約100家,而民族品牌也接近前者,產品代理商超過200家,專業的系統集成商超過50家,涵蓋從光源、工業相機、工業鏡頭、圖像采集卡和智能相機等所有相關行業鏈產品。
機器視覺行業是一個崛起的新興行業,全球制造中心——中國開始了工業轉型升級過程,對過度依賴低廉勞動成本的粗加工和制造模式向全面自動化、高附加值和高生產率轉型,中國正在繼北美、歐洲和日本之后,成為國際機器視覺廠商的重要目標市場。
未來幾年,行業若按照年均16%左右的增長率,預計到2020年,我國相關行業的市場規模將突破150億元,到2022年達到179億元。
中國在機器視覺技術的起步上較晚,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引入相關技術之后,正式起步于上世紀90年代。從上世紀90年代到本世紀初的這10年間,中國的相關技術的發展,由于受制于產業結構較為低級、技術的應用范圍較為狹窄以及整體技術比較落后,發展的并不算好。
而隨著全球“工業4.0”概念的升溫,和國務院頒布的《中國制造2025》行動綱領。中國的制造業開始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的轉型,智能制造也開始在全國興起。而作為擁有提高生產效率、減少人工成本等等優勢的機器視覺技術,也首當其沖,作為智能制造領域的一項重要技術而獲得長足的發展。
目前,境內的國際機器視覺品牌大約100家,而民族品牌也接近前者,產品代理商超過200家,專業的系統集成商超過50家,涵蓋從光源、工業相機、工業鏡頭、圖像采集卡和智能相機等所有相關行業鏈產品。
中國機器視覺技術有待提升
由于機器視覺技術和3D視覺技術的長足進步,在中國的應用范圍也在逐漸擴大。現如今,除去在傳統制造行業,在倉儲物流行業,AGV小車和無人機也在積極應用相關技術;而無人駕駛、航空航天領域里也常常能看到其身影。
雖然這門技術在國內的發展勢頭愈發的火熱,但中國企業仍然需要在火熱的發展背后認清楚自身發展的不足。
首先是國內機器視覺技術的商業化比例仍然不容樂觀,據不完全統計,現如今中國申請的相關專利,大多是由高校申請的,其中專利申請數量排行前三的清一色都是大學。這些大學申請的專利,能實際應用到商業中的比例不足60%。
其次國內外的技術差距仍然非常懸殊。尤其是像日本佳能這樣專做相機影像生產的國外企業,也開始跨界開發機器視覺相關的新技術。倘若中國的企業不能夠快速掌握全球最先進的技術,則會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進一步地被國外拉開差距。
中國機器視覺企業尋求突破
目前在中國,隨著配套基礎建設的完善,以及技術、資金的積累,各行各業對采用圖像和機器視覺技術的工業自動化、智能需求開始廣泛出現,國內有關大專院校、研究所和企業近兩年在相關領域進行了積極思索和大膽的嘗試,并逐步開始在工業現場的應用。
在剛剛結束的第20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不少中國企業的產品展示,讓人能夠看到中國機器視覺和3D視覺技術正在尋求突破。
在工博會上,梅卡曼德展示了其堆放紙箱抓取的方案。該方案可以處理帶圖案、膠帶、標簽的紙箱,并能很好地處理緊密堆疊等難題。針對倉儲揀貨等場景推出的混雜多貨品分揀系統中,可識別、抓取隨意堆放地多種貨品并進行貨品分類,滿足物流業等行業用戶在訂單揀貨場景的需求。
除此之外,梅卡曼德還同優傲、配天、珞石等國內外的著名機器人制造企業合作,在企業各自的展臺上,展現有各式各樣相關應用的場景。比如梅卡曼德3D視覺引導配天AIR20機器人識別抓取連桿件,并放至砂帶機打磨的應用方案。
這套方案可處理多種形狀的物體,如箱子、麻袋、金屬塊/棒、環狀物體等;可妥善處理膠帶、圖案、緊密堆疊等問題;對于相當程度的暗色和反光表面也可處理;對于典型的產品只需0.5s-0.8s即可完成識別和定位。
除了梅卡曼德,有著十五年研發應用經驗的維視智造,也展出了公司旗下VisionBank智能視覺軟件、ISC系列工業智能相機、SVC系列智能視覺控制器、VisionBank RVS200機械手視覺系統等最新的智能視覺產品。
包括梅卡曼德、維視智造等等專精于這個領域的企業在內,在這次工博會上展示相關技術的企業合計也有五十家以上。
業內人士表示,相信在未來,中國將會有更多的機器視覺和3D視覺技術專利能夠從實驗室里走出來,應用到商業上,實現中國智能制造的進一步繁榮。
-
機器視覺
+關注
關注
162文章
4396瀏覽量
120488 -
3D視覺
+關注
關注
4文章
435瀏覽量
27563
原文標題:機器視覺應用爆發,國產現狀如何?
文章出處:【微信號:robotn,微信公眾號:產業大視野】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