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期望的無人駕駛滴滴或順豐,到底什么時候夢想照進現實呢?現在有兩種說法,一種是2021年,一種是2025年。2021年因為很多車廠、科技公司2016年做5年計劃,2016年加5年,就得出2021年了,這樣規劃到底科學不科學呢?
我今天的演講題目為什么叫“從輕絮飛揚到落地為安”呢?今年年初的時候我有一個觀點,如果2016年是無人駕駛的立春的話,2017年是雨水,雨水充沛、草木萌動,大大小小的公司都起來了。2018年當時我預測是驚蟄,既能夠聽到商業化的春雷,同時也會有倒春寒,事實上是什么樣子呢?
發現我們一下子跳過了好幾個節氣,直接到谷雨了,天氣非常暖,滿天都是楊絮,但是楊絮很輕,不落地,這是一個問題。
當然這個問題跟國際投行對這個行業非常樂觀的預期是有關系的,大家看到這邊這些圖標。首先大家看兩家汽車公司,在美股一直大牛市的背景之下,他們跌去了差不多三分之一,跌去了100、200億美金的市值。另外一方面,像CRUISE是通用汽車2016年初花了10億美金買的,今年在軟銀和本田的加持之下,估值一下子就到了146億,相當于通用汽車市值的三分之一。
我們再看Uber720億美金,好幾年了都沒有什么變化。相比之下,Waymo一下子從700億美金躥升到1750億美金,800億的出行、900億的物流,再加70億的授權,這幾個數字加起來不等于1750,不知道外國的投行算數是怎么算的。
但我們可以看到一些結論,首先在商業模式上出行比造車高一個維度,汽車公司賣一輛車1200美金的利潤,如果生命周期里開12萬英里,一英里只有$0.01~0.05。而無人駕駛加上共享出行,每英里的利潤可以達到$0.1 ~ 0.5**,商業模式上有10倍的差別。
從估值邏輯上,Waymo代表無人駕駛技術的領先性,Uber代表今天共享出行的市場占有率,在評價公司未來的占位時,技術的領先性優先于出行的市占率。
第三,無人駕駛不僅解決出行的問題,還能解決物流。Waymo的估值當中還包含了解決城市交通、影響房地產等因素。無人駕駛技術對不同場景的適配能力很關鍵。
當然了,要實現這么多的期望,Waymo要投入很多的錢,未來幾年部署82000臺車,如果按照20萬美金的價格來算,要投入164億美金,至少也要上百億。今天它是不到1000臺車,一個月能積累100萬英里的里程,如果82000臺,一個月它能跑至少8200萬英里的路程。
當然,從它2017年批露出來的數據看,其無人駕駛的水準可能還不盡善盡美。大家看圖中藍條是2017年的數據,Waymo 每5596英里需要一次人工的接管,不接管就有可能會出事故。這樣的水準跟人類駕駛員的平均水準還差得很遠,在美國人類駕駛員每50萬英里出一次普通的事故,每9500萬英里出一次致命事故。
蘭德公司用數學模型證明,在死亡率上,要驗證無人駕駛比人好20%,并且有95%的置信度,需要110億英里的數據,這是什么概念呢?如果你有100輛車,一天24小時不吃不喝,一年365天無休,40公里的時速,需要500年才能達到這個里程。如果Waymo一個月8200萬英里大概需要開11年。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也就是我們在統計學意義上證明無人車的安全性。當然蘭德這個理論稍微偏理論,實際其實有一些證據顯示不需要110億英里,但仍然是很大的一個數字。
那么我們所期望的無人駕駛滴滴或順豐,到底什么時候夢想照進現實呢?現在有兩種說法,一種是2021年,一種是2025年。2021年因為很多車廠、科技公司2016年做5年計劃,2016年加5年,就得出2021年了,這樣規劃到底科學不科學呢?
可以說不科學,但也科學,現在有一種說法叫做默頓定律,白話來講就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首先有一個預言,因為很多人相信這個預言,大量的人和資本都進去,預言就自我實現了,所以2021年成為了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大家發現技術成熟的基本規律在那兒,這個承諾是無法兌現的。這是某汽車品牌在2016年8月份的一個官宣,說2021年就能夠實現無人駕駛的共享出行了。一年以后2017年8月份,正好差不多一年以后,新CEO上來說2021年,咱們有點太樂觀了,這是關于2021年的一種觀點。
也有一種說法說是2025年,剛才韋總引用了比爾蓋茨的一句話,非常類似這個Amara法則,人們往往會高估技術的短期影響力,如果認為一兩年就能翻天地覆地改變這個世界,是高估了,但同時會低估技術的長期影響力,你覺得它一輩子不可能實現,結果5年、10年就發生了。
但是5年、10年是不是一定能發生?也不一定,大家看最近有這么一家機器人公司Rethink Robotics關閉了,這家機器人公司的團隊要多豪華有多豪華,它的創始人羅德尼.布魯克斯是做機器人最有名的一個教授,MIT的教授,團隊也是MIT的團隊,他們做了10年,最終關閉了。
我們學到一些什么樣的教訓呢?
首先就是演示的技術跟規模化應用的技術完全是兩回事,兩者間的距離可能是比想象的要長。用谷歌的說法,我們花了10年,走了90%的路,剩下10%的路還需要90%的努力去完成。
第二個閉門造車是有問題,他們想了一些非常棒的功能,比如教機器人學習操作,是好高騖遠了,太難。另一方面則是錦衣夜行,做了看似很棒的功能,工業機器人的場景用不上。相比之下另外一家機器人公司Universal Robots就更加務實。
第三個是一個悖論,就是這個東西很貴、不實用,就賣得少,這樣數據就少、進展就慢,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我們做無人駕駛,要避免這些問題。
無人駕駛選擇什么樣的路徑,硅谷的說法有兩種,這是登月工程Moon Shot,那么我要一步登天造火箭,另外一種思路是造火箭見效周期太長,不如先造梯子、好歹能離月球近一點。
前者是一步到位的做法,高舉高打,但短期看不到商業模式,5年、10年靠VC去買單,這種思路有問題,沒有Waymo的命還偏偏得了它的病,這條路是百億美金的賭注,但也沒有人能夠保證82000臺車跑起來了,無人駕駛的問題就解決了。
后者呢,是農村包圍城市,先做小根據地。但這種思路也有失偏頗,按照資本界的那種說法,天下大旱,為了生存不斷進化,進化成了仙人掌,等到雨水來的時候再也沒有辦法成長為大樹。
馭勢希望在兩者之間找到一條路,我們把藍圖叫“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我們用造火箭的技術造各種飛機,用造飛機賺的錢,更重要的是,飛機運營中獲得的數據來提升造火箭的技術。
具體而言就是,我們致力于研發開放道路L4的技術,但是把它降維到具有確定邊界的L3和L4的商業化場景,包括載人和物流。
另外一方面我們選擇兩個領域,左邊乘用車領域產量高、利潤低,但是利于積累大量數據,右邊專用車/商用車領域產量低但是利潤高、落地快。左邊的技術演進快,產品成本低,應用于右邊,比單純做右邊的有技術和成本上的壓倒性優勢。右邊賺來的錢,也可以反哺左邊的路徑。
在中國我們其實已經開始挑戰最困難的L4場景。畫面上是Waymo在亞利桑那州跑它的無人駕駛出租車,第一感覺路上人很少、車也很少,都很受規矩。再看看我們需要調整的復雜場景,這個視頻是馭勢很久以前的一個路測視頻,給大家看。交通環境特別復雜,大十字路口車很多,多數道路是每個方向單車道,環島加人車混行是最復雜的,環島車流非常紊亂,還有幾個騎自行車的,從環島的這個出口出去,進入到一個繁忙的城鎮當中,這時候各種車,機動車和非機動車,會從不同的角度來擠壓你的路權和安全空間,跨黃線超車,對面車輛占用我方車道。這時候對我們整車的可靠性、安全性,對我們感知算法的魯棒性,對于復雜環境的決策能力其實帶來了很高很高的挑戰。
即使這樣的L4級自動駕駛暫時還不能大規模商業化,但至少可以看到這樣一種技術已經可用了,我們把它降維到有確定邊界的場景當中,主要是兩方面,一個是減速,做商業化,車上必須沒人,萬一有事故,速度決定了事故的嚴重性;另一個是場景化,通過ODD的概念,對參數約束。
首先是我們上面說的“右邊”部分,低產量、高利潤的專用車和商用車場景。我們的無人駕駛技術已經運用在多個場景:
第一個場景,這臺拿了紅點設計大獎的車在園區行駛,是貴賓休息室、城市移動包廂的概念,適合領導巡視、參觀。
第二個是無人駕駛擺渡車,主要用于景區、度假村等場景,也是完全為L4級自動駕駛設計,沒有方向盤、油門剎車,前不久在北京的5G自動駕駛峰會和中關村雙創周承擔了禮賓車的任務。
同時將L4技術運用到物流上面,比如這是與主機廠的合作,無人車用于廠房內和廠區里的不同物流場景,尤其是右邊那個,一輛無人車,拖著三輛同樣的新車,按照我們計算機的術語,這是一種遞歸調用。
在所有場景中,我們尤其需要發現高頻、剛需的場景。這是我們在機場跑的無人電動物流拖車,它可以運貨物和各種各樣的行李。這個場景非常好,因為機場現在人力成本非常貴,而且環境惡劣、招不到人,有強烈的需求。同時,機場的環境也很鍛煉無人駕駛技術。比如,這是在下瓢潑大雨,對算法和系統的可靠性都非常挑戰。這是很長的弧形隧道,這對無人駕駛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場景。我們現在的無人電動物流拖車真正進入了機場,跟飛機開始共享路權,這個對安全可靠性的要求非常高。
我們還有一個重要的場景是限時限區的微循環巴士和快速公交BRT,在與行業的巨頭合作。這些在中國都有落地的場景,尤其是新區新城特色小鎮,可以給他們專用車道。這張圖上左邊是雄安的市民服務中心,地面上綠色的這個車道上寫著“自動駕駛專用車道”,而右邊是一個典型的城市BRT的車道。
在這些場景中,最好有車路協同。在車路協同方面,我們很早開始探索。這是我們在世界移動大會上與中國聯通和愛立信聯合展示的基于5G的車路協同,而這是房山5G自動駕駛測試區,我們跟中國移動、當地政府和一些兄弟單位一起搞。
運營的真諦就是要永遠留有后手,準備小概率事件。比如這輛車做自動代客泊車的時候假如出現了一個問題,泊車失敗的事件會馬上接通遠程的運營中心,這是遠程運營中心的操作界面,操作員看著這些增強現實的屏幕,通過操縱桿熟練地操縱這輛車停入停車位。
最后,運營的目的是放大價值、創造價值,大家看右下角這張圖,在極限情況下,普通的一個側方位停車的停車位可以停兩輛到三輛車。而這是下一代的高密度泊車,可以進一步把停車容量提升5倍。這將極大地節省社會資源和運營成本。
我們希望自己扮演的角色叫無人駕駛的“中場發動機”,就像足球中的中場,負責穿針引線、為前鋒傳球,前鋒就是我們的一些客戶,包括像車廠、機場等等。
我們給自己的定位不是Tier1,而是Tier0.5,這包含了三層含義:首先,在研發階段,我們與客戶協同創新、共享成果;第二就是在運營中做數據的共享,我們認為在大量交付的車上獲得數據、做實車的算法驗證,比Waymo在82000臺車做更好,數據更多,場景更豐富;第三就是全生命周期做聯合的運營,幫客戶放大存量價值、創造增量價值。讓客戶先成功,我們得最后一桶金。
-
無人駕駛
+關注
關注
98文章
4062瀏覽量
120551 -
5G
+關注
關注
1354文章
48459瀏覽量
564428 -
滴滴
+關注
關注
1文章
193瀏覽量
12984
原文標題:無人駕駛:從輕絮飛揚到落地為安
文章出處:【微信號:IV_Technology,微信公眾號:智車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