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貿易爭端的敏感時刻,中國高端制造業的發展面臨來自美國的關稅加征、技術限制或政策打壓等多重新挑戰。作為人工智能產業體系中的重要一環,中國無人機行業是否會迎來新變化?相關行業人士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國的無人機行業在基本技術水平、應用率和應用場景廣泛化等方面已處于國際先進水平,但在芯片等技術方面仍是“核心痛點”。不過,由于國內市場需求極大,大量資金與企業已被吸引至該領域深耕,行業實現突破的前景十分看好。
據此前預計,中國無人機市場有望在2018年突破100億元大關,市場規模達到134億元。在27日舉行的一場多旋翼工業級無人機產品研討會上,北京富地董事長周煥波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國目前是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無人機研發和應用國。在應用領域,中國民用型無人機的應用場景和應用率都非常高,無論是安防、測繪還是植保、環保等各個領域幾乎都可覆蓋。在研發技術領域,中國在和基礎理論有關的飛行控制和芯片方面仍和美國有差距,比如芯片大多進口自美國,但在一些諸如續航時間等技術領域,中國企業已在不斷取得新突破。
“比如這款多旋翼航空測繪機,已可以達到單架次60分鐘以上超長航時,突破傳統多旋翼無人機載荷差、續航十幾分鐘的技術壁壘,使航空測繪無人機單次起降測繪面積達0.9平方公里,無論在國內外都可稱得上是最先進的產品之一。”周煥波指著一款工業級無人機新產品告訴記者,其搭載的自動避障、最低2米仿地飛行、智能規劃航線等關鍵技術都已做到自主研發。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由于中美貿易爭端,一些中國無人機的零配件關稅已有所增加,比如鋰電池,這將致使其產品成本增加。此外,在此背景下,美國關于無人機芯片出口是否會有其他動作也面臨不確定性。對此,中國航空專家張寶鑫28日告訴《環球時報》,由于工業級無人機對精準控制的要求度更高,中國無人機生產商在零部件上的確需要一些進口支持。不過,目前許多中國企業一方面正在尋找來自美國部件的替代品,另一方面在做相關的自主研發和突破,在一些一般用途的機型中,已可做到“全替代”。
“中國的工業無人機市場需求量極大,故而吸引了大量資金與企業進場,隨之而來的相關配套產業的研發制造也在迅速發展,比如芯片、電池等,現在都有企業正在深耕,一些產品已經成熟并投入使用,可觀地降低了無人機行業的生產成本。此外,中國政府的扶持政策也十分有力。”張寶鑫表示,但在下一步的發展中,無人機對數據傳輸和處理的要求會越來越大,“可能會是現在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水平。這就對芯片生產提出了一個極大要求,也是中國無人機產業下一步需要突破的重要問題”。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062瀏覽量
425810 -
無人機
+關注
關注
230文章
10494瀏覽量
181527
原文標題:中國無人機零組件進口也受影響?專家:部分機型已可做到“全替代”
文章出處:【微信號:icsmart,微信公眾號:芯智訊】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