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麥肯錫全球研究院院長成政珉,11月3日下午在領教工坊年會、第七屆中國企業家私人董事會年會的“從國際化到全球化”分論壇上的發言。
全程用普通話發言的成政珉,自稱是有一顆“中國心”的韓國人。此言不虛。他對中國經濟的研究和了解,很中國。
——曹順妮
麥肯錫研究院是內部的智庫,我負責中國區運營。我們一直關注中國經濟的轉型、數字經濟以及中國創新對全球的影響是什么。今天我們討論的課題是“全球化、新的世界化”,從全球化層面,不能落掉的課題是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今天很高興、非常榮幸與各位分享麥肯錫核心的觀點。我是韓國人,但我是擁有一顆“中國心”的韓國人。
關于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四個觀點
一、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的領先者之一,特別是在消費領域,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的領先者。
二、在產業層面,中國數據化還是落后于發達國家,美國和歐洲。大概還有三到四倍左右的差距。這些差距目前在快速縮小。
三、數據化意味著什么?界定數據化的三個關鍵推動力,稱為去中介化、分散化、非物質化,這三大數據化推動力會重塑價值鏈。這個過程當中大概10%到45%行業價值會轉變,即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從舊的業務模式到新的業務模式,從傳統企業到數據的挑戰者。所以這方面大家都得準備好。
四、數據化戰略在全球層面很重要,各級政府、各個地方企業都得關注。但是,對于中國企業來說更重要,因為中國經濟發展很快,變化的速度快,幅度也很大。若在中國能成為一個領先者,那么在全球也會擁有影響力,獲得的利益也很高。如果在中國成為一個落后者或者失敗者,面臨的風險也會很大,因此在中國,數據化的戰略是很重要的。
為什么中國經濟處于全球領導地位
為什么中國經濟處于全球領導地位?有幾個證據。
第一個證據:電商。中國GDP占全球GDP的多少?大概15%左右。而電商占比已經超過了40%,遠遠高于中國的GDP占比。當然這背后有很多像我老婆這樣的消費群,我認為網購是花錢的行為,而我老婆認為網購是掙錢的行為。
第二個證據:移動支付。中國的移動支付交易規模遠遠大于美國,如微信、支付寶。中國金融體系沒有那么發達,所以信用卡的普及率也是比較低的,個人信用評估也沒有那么完善,所以有更多空間使用移動支付。
第三個證據:獨角獸。全球超過10億美元市值的獨角獸企業,三分之一都在中國。我們看到這些現象之后,可以說中國消費領域,是全球數字經濟的領先者。
這張照片顯示的是中國移動支付。美國和其他國家也有移動支付,但主要是基于信用卡支付的體系,意味著如果我是商家,我就要買一個新的POS機。而中國,門檻比較低,打印出二維碼掛起來即可,所以很多路邊攤的商家,都可以采用這種移動支付體系。
如果我們看資本端的話,中國也是全球領先者之一。我們看新興技術的風投,中國已經成為第一或者第二,最起碼也是第三名的地位。所以中國已經是全球非常大的統治者。
中國數字經濟有更多的發展空間
我們往前看會怎么樣?我們比較看好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往前走也有更多的發展空間,大概有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中國有規模優勢,規模優勢會導致商業化優勢快速發展。
第二個原因:已經積累了非常大的數據體系和整個數據化的生態體系,為快速拓展數字經濟奠定了雄厚的基礎。
第三個原因:政府的決策。特別是數據經濟發展早期,政府并沒有多少干涉,所以創造了很多可以試水的空間。從創新者的角度、互聯網企業的角度來說可以推動、試一試各種各樣的業務模式。
我們仔細地分析一下這三個原因。
第一,中國的規模優勢。中國人口很多,當然網民也有很多,中國有八億左右的網民,比歐洲加美國的規模還要大。可是中國又不僅僅有規模的優勢,還有速度的優勢。從擁抱變化的程度上來看,大概90%以上的中國網民都在移動平臺上。
數據的“原住民”80后、90后規模將近三億,意味著中國的數據“原住民”規模相當于美國所有網民的規模。
數據“原住民”為什么那么重要?他們很喜歡看不懂的模式,他們愿意付錢,從而拉動各種各樣創新的潛力。就看一下案例吧。
這是國外共享單車的照片,非常的整齊也比較安靜。
這是中國共享單車的照片,因為規模很大,所以不同顏色的共享單車企業冒出來,從企業架構、創新角度來說,這些規模會創造一些機會,所以會創造一些新的業務模式。當然我們不知道這些模式能不能賺錢,我們還需要繼續看一看。
這張照片是什么?是快遞?還是垃圾?
是快遞。是什么時候拍的?11月13號左右吧。這幾年雙十一節日中,我們在各種各樣的配送中心都可以看到這樣的照片,因為中國的規模很大。這意味著什么?從企業界的角度意味著什么?浪費?機會?一方面是浪費,另外一方面機會,則是創新的機會。
中國企業為了應對這些挑戰,需要培養一個新的、更好的運營模式,就像移動支付體系一樣。中國的移動支付體系,能夠處理的量遠遠大于美國領先企業能處理的量,規模也要大得多。
從計算能力來看,2014年以后拿冠軍的企業是中國企業。為了應對規模帶來的挑戰,中國的企業需要培養更好的運營模式、供應鏈模式、計算模式,這是規模帶來的一些優勢。
這是什么?彈幕。有人看過嗎?抖音?有的說是短片或者電影會有彈幕,從頭到尾會有彈幕。可能因為你們不是數據“原住民”,所以你們不太會喜歡這種配彈幕的電影。我第一次看到甚至覺得是盜版。但是對于數據“原住民”來說,這是很好的服務,他們愿意付錢看這種電影。為什么?因為我們的價值觀完全不同。他們發的彈幕內容意味著什么?發言權?不過,這些都是數據,沒錯吧。
像美國的亞馬遜,他們自己也做電視劇嘛。有人說我們的電視劇一定會成功,因為我們會觀察用戶什么時候停、什么時候快進,所以我們會調整觀看的方式,但是中國會通過自己表達發言權,但是我們不知道這些數據以后怎么使用,在其他國家沒有這些龐大的數據不斷積累。我們看前面的計算能力,中國企業有龐大的計算能力,再加上數據對吧,等于第三次革命,人工智能的時代、機器學習的時代,會有目前想不到有趣、比較創新的機會,這是中國規模的優勢。
第二,中國企業已經開發了面向消費者的超級APP。支付寶是什么平臺?支付平臺。微信呢?社交平臺。其實支付寶不是支付平臺,微信不是社交平臺,它們是生活平臺。它們每年不斷地增加十到二十個新的功能,所以支付寶里可以做一些金融的業務、交通業務、社交業務、教育業務等。微信也是,微信不僅僅是社交平臺,生活上的一些需求也通過這些APP以及平臺可以滿足,它叫SuperAPP,即超級APP,這意味著什么?“贏者通吃”。
目前,這些圍繞著消費者的數據,在中國數據生態體系下不斷地積累,到底怎么使用我們不知道。但是,前面說的計算能力加上數據,從中國的數據企業來說,這意味著會有很多創新的機會。剛才提到“贏者通吃”的現象,有可能是對的,有可能是不對的,因為現在市場足夠大。第一批數據冠軍我們叫BAT,有人說是ATM,其中M是小米。
所以我們看到很多的獨角獸公司(中國大概有160多家獨角獸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也有十多個比較有趣的公司,這些公司在中國數字經濟里會不斷地出現,有的會贏者通吃,當然也會有新的競爭者進來挑戰。
第三,看一下政府的角色。在數字經濟里我們看一下淺藍色,它代表了商業行為,深藍色則代表政府監管行為。中國這兩種行為之間有幾年的差距。通過幾年的差距時間,中國互聯網公司可以嘗試新的互聯網模式,這是中國政府不怎么干涉的原因,也是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理由。另外中國政府也可以創造新的市場,中國政府也可以成為客戶。大概2008年以后,全球高鐵業務增長中的80%以上都來自于中國,中國高鐵非常發達。
中國政府發布人工智能計劃,希望2030年前成為全球AI領導者,并創造一萬億左右市場的規模。大家看這幅照片,大家有看過嗎?這是闖紅燈通過人臉識別可以抓人的深圳政府案例。政府也可以推動新的市場,也可以成為很重要的客戶。
從產業擁抱來看,知識密集型的產業走得比較快,本地碎片化企業走得比較慢。產業數據化為什么那么重要?產業數據化程度以及生產率增長的速度,大概兩者之間有正向關系。
數據化如何改變產業以及企業
我們看一下這些數據化會怎么改變產業以及企業?我們認為有三大很重要的推動力:
第一個推動力叫去中介化,把供應商到客戶的環節打掉。比如說電商,我們已經看到了這些變化。
第二個推動力叫分散化,有很大的、很貴的資產,但是這個資產使用率比較低,或者使用率的波動也很大,所以存在很多浪費。通過數據化的技術來拆開這么大的資產,包裝之后賣給客戶,比如共享汽車,這是第二大推動力。
第三個推動力就是非物質化,通過數據化的技術替代實體,徹底改變業務模式,比如說音樂行業現在都不再購買CD了。
這三大推動力會重塑價值鏈,在各個行業里10%到45%的價值會發生轉移。各位如果認為自己的企業屬于傳統企業,那么一定要準備好。推動力起的一些作用在不同的行業會不一樣,像零售業中,去中介化的力量是比較大的。汽車行業分散化的力量會比較大。每個行業需要看一下案例或者原因,為什么這些推動力會比較大。
零售業85%以上的客戶,已經是全渠道的客戶了,線上研究線下購買,線下體驗線上購買。中國的零售業會不斷地演變,從以前的線下模式或者線上模式,到多渠道的模式。很多人說大概60%的用戶很愿意嘗試一些新的零售模式,可是大概10%到20%的用戶才使用過這種多渠道的模式。像盒馬鮮生,大家都去過,這是很好的案例。
在汽車領域的話,車聯網發展很快,通過新的模式,傳統4S店的模式可能會被去中介化。共享單車帶來了很大的變化,這是分散化的力量。在共享汽車領域,大概60%的用戶會說汽車不是身份的象征,40%的人說我可能不會買車,這也就意味著新車的銷售速度會下降,這對于傳統汽車公司來說是很大的風險。
反過來講,新的數據化,共享單車可能是新的機會,因為有規模的優勢,所以之后可以推動各種各樣的變化,比如說電子化、無人駕駛。在共享汽車的成本當中,絕大多數成本還是來自于人工的成本。萬一發生這些變化,則會有各種連鎖的影響。
在醫療領域,中國的慢性病患者數量越來越多,大概2.6億的規模。可是他們的診斷以及治療規模,跟美國比大概是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的規模。通過數據化的一些遠程技術,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從醫院的角度,這也是被終結化的挑戰。
最后,這些變化意味著什么?我們認為對中國來說,數據化的戰略比其他國家更重要,攻擊是最好的防守,所以我們第一個建議還是采取更加大膽的數據化戰略。
我們又看到中國非常豐富的數據生態體系,從企業的角度需要思考怎么充分利用中國數據生態的體系,一方面競爭,另外一方面合作,充分地使用生態體系里的數據,提高自己的競爭力。
-
數字經濟
+關注
關注
2文章
1057瀏覽量
18302 -
數據化
+關注
關注
1文章
39瀏覽量
4256
原文標題:【突圍之道】成政珉:中國的數字化戰略比其他國家更重要
文章出處:【微信號:ClecChina,微信公眾號:領教工坊】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