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寒冬企業會裁員嗎?2018經濟寒冬裁員潮可能真的來了,據不完全統計,從2018年6月到7月初,共有108家P2P平臺爆雷,裁員潮在互金領域搶先發生。8月, 美團、拉鉤爆出裁員信息;10月, 阿里、京東等企業不同程度“縮招”……
市場的謹慎,使得各個公司都捂緊口袋,不論是巨頭還是創業型公司,都踩下了“急剎車”。
當寒氣愈發逼人,裁員成了企業家們的一條路,很多人都出現命運轉折。
吳嘉文作為公司老板,他得開掉公司50%的員工。但他就是下不了手。
半夜11點鐘,被裁掉的游戲從業者陳冬,在好友群吆喝了一聲:“有啥工作機會想著兄弟。”
裁員大潮中,一邊是老板,一邊是員工,吳嘉文和陳冬分別代表了不同的群體,他們都不是“一個人”。
企業家:下不了手和下得了手
吳嘉文是杭州一家數據科技類公司創始人,今年七月的一天夜里,他做出裁員50%的決定。
“公司形勢不容樂觀,”他說,一方面是由于公司的商業模式變動,高投入且尚未盈利;另一方面是由于人員冗余,整體用工成本很高。
吳嘉文算了算,通常一家公司要留有六個月的運作資金,現在他手上的錢都只能花三個月,如果再推遲裁員,可能讓公司倒閉。
但他就是下不了手。
公司不大,但每個員工都是他親自招進來的;另外,一旦裁員,剩余員工的工作量會陡然加大,容易造成人心不穩。
一次出差歸途中,吳嘉文跟幾個企業家交流,講起了公司的現狀,以及他的猶豫。這些企業家有經驗,立馬給他裁員建議:必須干,而且得盡快干。
“我真正下定決心,是因為陽明心學的一句話,當生則生,當死則死。”吳嘉文這樣告訴鋅財經。“在關鍵時刻,必須聚焦資源,與其讓大家都拖著死,還不如狠下心。
7月,吳嘉文對公司做了大規模的調整,保留50%的核心人員,裁掉將近45個人左右,甚至包括公司的CEO。
辭退的高管,吳嘉文親自談;離職的員工,由各部門總監配合人力資源部談話。整個下來,大概一個星期。
即使百般衡量,盡量考慮到員工的現實情況,吳嘉文依然有遺憾的地方。
他最舍不得的不是CEO,而是一個做快消品的總監,“業務能力很優秀,但是因為業務線整體裁退,他的能力無法發揮出來,因此不得不辭退。”
“他當時提出了一些相應的解決方案以及對公司的建議,表達了想留下來的意愿,但是我必須要做出決定。”吳嘉文說,他當時想了很久才開口。
30歲的孫芝,一家100余人的教育類創業公司的女老板,今年10月裁掉了30—40人。
“并不是裁員,而是勸退,這些員工沒有跟上公司的成長,有點被邊緣化。”孫芝對鋅財經解釋。
孫芝認為,隨著公司的發展,需要員工有更多的創造力和策劃能力,而不僅僅停留在執行力層面,但是一部分員工還停留在簡單的重復勞動上。
她做事果決,不留余力,“對公司有利的事情就是對的事,這是我的衡量標準之一。”
不論是吳嘉文下不了手,還是孫芝的下得了手,裁員對于企業來說,是個自救行為。
三年前,外資藥企中美施貴寶為省去巨額賦稅,進行了大規模的裁員。在大規模的裁員之后,業績飆漲80%。
就像吳嘉文說的,有危才有機,他公司增長的業績證明了決定的正確性。
孫芝也一樣,裁員避免了她公司倒閉,業績恢復增長,盈利性持續加強。她說當下,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被裁員工:教科書式與反教科書
當各個行業都在“瘦身”,員工們也發生了命運轉折。這是一番不同的景象,有人面臨教科書式的溫和裁員,也有人直面激進的“反教科書”式。
“前一天晚上,我們有一個緊急的項目要上線,領導一直在緊急的push(催),幾個同事一起加班到九點鐘。”張樂打開了話匣子。
第二天早上9點鐘,跟往常一樣,張樂踏上了上班的路程,公司距家里約一個小時公交車路程,沒有任何異樣。
剛到工位,就被叫去會議室談話。所有的文檔材料已經事先打印好,擺在桌上。
張樂的心咯噔一下:“這一天終究還是來了。”
張樂供職于一家北歐外企,今年年初開始,公司進行了一輪徹底的組織架構調整。頻繁的部門合并,領導變動,已經讓員工感知到風聲。
讓員工奇怪的一點是:公司部門調整時,并不是讓優質業務部門去合并其它,而是被合并。
“裁員這個事兒,我有預感,可能是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但他們的動作過于迅速了,這個是我們比較意外的一點。”張樂告訴鋅財經。
張樂被通知需要當天離開公司,如果在兩天內仍然不能給出肯定的答復,就以勞動仲裁的方式解決,沒有任何商量余地。
同在一家公司的安娜顯得更為憤怒。入職一年,她成功地把一個項目帶上線,付出的時間和精力非常多,而突如其來的裁員,讓她措手不及。
“我早上甚至還沒泡水,就要求當天打包走人。”回到工位,安娜電腦旁的便利貼還在催促她完成今日日程,但轉眼,她已經不屬于這個公司。
對比之下,40多歲的吳智強曾是2002年上海貝爾阿爾卡特裁員的親歷者及執行者,16年過去,那次裁員行為已經作為案例寫進教科書,對于現在依然有借鑒意義。
16年過去,那次裁員行為已經作為案例寫進教科書 。
當年,由于全球電信業不景氣,為減少費用和調整生產結構,法國阿爾卡特公司在未來18個月內在全球子公司裁員29000人,其中包括阿爾卡特設在上海的合資公司———上海貝爾阿爾卡特公司。
據吳智強回憶,裁員在當時是非常敏感的一件事,管理層做了詳細的安排和預案,整個方案計劃大概做了將近九個月。
十一長假過后,他向所有在職員工宣布了這個計劃,非常重視與員工的完整溝通,因此很平順的完成整個事件。
吳智強向鋅財經感慨:“大家會覺得好像今年所有的行業都在裁員,其實大家應該有所準備,裁員是任何時代、任何時候都會有的事情。”
一張圖表
有人說,永遠不要假設危機不會降臨到自己。
在一個越來越不確定的世界生存,偶然背后是必然的結果。如今市場浮沉,國內外大大小小企業都在經歷裁員陣痛。
2018年10月,明星公司特斯拉宣布了重組的計劃,據特斯拉CEO馬斯克表示,公司將裁員9%,特斯拉共有員工4萬多人,此次裁員意味著將有4000多名員工被解雇。
幾乎同時,美國最大的運營商Verizon也沒能抵擋住蕭條市場所帶來的影響,在跨5G時代來臨的節點,Verizon被迫裁員以節省資金,裁員數量高達4.4萬人。
東芝被爆裁員7000人
日本老牌科技巨頭東芝也在日前宣布,公司未來將裁員7000人(約占其全球員工總數的5%),以扭轉目前業務運轉不佳的狀況。
對比國內,自2018年6月以來,全國上百家P2P平臺接連爆雷,裁員潮在互金領域搶先發生。之后, 美團、拉鉤爆出裁員信息; 阿里、京東、華為不同程度“縮招”;再之后,傳言網易盤古工作室并入雷火,理財平臺挖財被爆裁員……。
據公開報道資料,近期國內外重大裁員情況
市場拉鋸
裁員背后的人才市場,是一場曠日持久的供需拉鋸戰。
獵聘向鋅財經提供了2018年Q4招聘趨勢調研報告:2018年第四季度企業招聘計劃呈下降趨勢;環比2018年第三季度,企業的招聘需求開始放緩。
企業自身也有矛盾的地方,一方面追求業務上的突破,急需人才;另一方面,不斷縮減人力成本。
企業對招人更加謹慎,不再盲目擴張,而是增強對精兵強將的部署。
“現在確實很謹慎,公司基本上不進人,這是第一個原則,其次就是采取骨干置換的方式,就比如我們確實要某個領域的一個人,就要調整一個人,這是現在的用人的策略,更強調人員質量。”朱嘉文告訴鋅財經。
但也有不同的聲音。中國就業研究所與智聯招聘聯合發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中國就業市場景氣報告》顯示,就業形勢并不那么壞。
尤其是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就業市場景氣相對較好,本季度CIER指數都為1.86,并且與上季度相比有較大幅度的回升。
長三角地區的揚州、寧波、嘉興和鎮江,珠三角地區的佛山、中山和惠州等城市,本季度CIER指數均超過2,部分城市甚至超過3,表明需求明顯大于供給。
對于就業市場,求職者的感受更加真實。
據IT行業10年從業人員王一介紹,在往年這個時候,都是抱著一個“騎驢找馬”的心態,但這次不一樣。
對于IT行業來說,從10月份開始,到第二年的春天,是IT這個行業招聘高峰和跳槽旺季。一般大家都會去了解一下市場行情,但今年,確實給求職者籠罩了無形的壓力。
“比如我自己,往年這個時候更新一下簡歷,一周可以有20個獵頭或HR來問,可能其中會有10個獵頭提供職位,而且職位各異,但今年可能平均只有10個獵頭,其中5個人會給對應的職位,而且職位是重復的。”王一說。
不少求職者處于觀望的階段,與此同時,薪酬也有不同程度的調整。
備受人艷羨的行業格局也開始發生了變化。例如證券行業,這個曾經光鮮亮麗的圈子,如今也走上了“去產能化”的路。
據券商從業人員***透露,某知名券商公司出現了營收銳減,甚至虧損的狀況。據介紹,他們的收入結構固定占比是小頭,浮動,獎金占大頭。而今年的獎金跟2017年對比,則是銳減,從上年發過最后一次獎金后,再也沒有發過,只剩每個月固定的工資基數。
同時,公司收緊管理,KPI考核,并提前跟員工通氣,吐露形勢不樂觀的擔憂。這種形勢下,一大批人主動或被動離開了券商。
即使沒有被裁,***還是選擇主動離開了公司。“從業者要有危機感,裁員或者市場變動,根本不是員工所能預料,有危機感,提前做好準備,并不是一件壞事。”***感嘆。
希望和重生
獵頭黃榮成認為,公司裁員是常態,不論是宏觀還是微觀的下行,這個舉動一直都存在。
“任何一個企業要在資本寒冬立足,都會有自己的戰略選擇,對于個人來說,放平心態則是更為重要。”他說。
裁員不止是為了縮減成本,更是公司的一種戰略選擇,但處理稍有不慎,會讓公司產生“副作用”,諾基亞、索尼、摩托羅拉等公司都在大裁員之后永遠喪失活力與信心。
他認為,裁員本身沒有問題,但可以更理性來把事情處理好,對企業員工來說,也有更多的時間做情緒、工作上的緩沖;對公司來說,也會利于平穩渡過特殊時期。
也并不是每家企業都必須裁員。
鋅財經潘越飛走訪了深圳南山的萬科云設計公社,這是他們最新推的綜合性產品,把辦公、設計、住宿、長租公寓放在了一起,號稱是萬科“最新商業模式”。
問一線銷售人員:“聽你們領導喊過,要活下去是么?”回答:“沒有,我只知道項目新一期又要賣了。”
在她右手邊,是萬科剛掛出的招聘海報,這家房產公司在招程序員,為他旗下的互聯網項目大肆擴招。這個大家伙依然充滿進攻性。
也許行業沒那么糟糕,很多預言只是為了站穩行業先知的角色,很多金句專供出口而不負責對內,很多表演只是為了讓預警更大聲一點。
這個季節,那些被裁掉的員工并非沒有去處,裁員的企業正努力存活。對所有經歷裁員的人來說,還有機會。
張樂正在尋求一個合適的工作機會。畢業九年,一直從事IT行業相關工作的他,不是一名職場新人了。如果說年輕時會有不安、氣憤,九年下來見慣了身邊的同事來來往往,反應已沒那么強烈。
“我還是比較平靜地去面對的,”張樂告訴鋅財經。“找個工作不難,但這個時候,可能更加希望它(工作)稍微好一點,更適合自己。”
一個月前,游戲從業者陳冬所在的公司部門進行大規模部門架構調整,多條業務線被砍,陳冬所在的項目小組是其中之一。
陳冬并不氣餒,雖工作年限只有3年,但他不缺去處。他告訴鋅財經,有人正在以雙倍年薪挖他和身邊的朋友。
2009年,剛畢業的IT小伙周良聽到“裁員”二字,就會突然恐慌。“這一輪我還在,下次呢?”
十年后,問起周良被裁后的感受,他已經足夠淡定。“現在就算不做IT,也可以做別的,現在很多人“求被裁”,拿了補償金之后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創業之類的。”
他的優選策略應該還是先過冬,無論薪水待遇如何,在可選擇的范圍內找到最合適的工作。
“現在舒服啊,(裁員之后)過的太舒服了。”周良半開玩笑地說道。
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嚴肅:“至少,我有機會能夠重新思考了。”(鋅財經)
延伸閱讀:美圖停止運營美圖美妝 稱回歸移動互聯網本質
11月14日,美圖正式宣布停止運營美圖美妝業務。美圖公司COO程昱在內部信提到,進一步回歸移動互聯網的本質,未來的18個月公司會大力投入社交內容生態的建設,調整美圖美妝業務。
美圖美妝公告顯示,自2018年11月30日24:00后,平臺的商品、店鋪、交易相關功能將予以關閉,停止運營。所有涉及到購買、退貨、退差價等需求的操作,在12月20日12:00之前聯系在線客服反饋,客服會在3個工作日內處理。
對于平臺會員權益,美圖美妝表示,將于2018年11月16日開始,停止出售黑卡會員以及使用黑卡會員認證碼,黑卡會員權益至2018年11月30日24:00。2018年12月1日開始,美圖美妝付費會員剩余的會員時長,將根據用戶購買的會員時長以及支付的會費比例進行扣除返還。2019年1月15日24:00前可提現收益。
對于停止運營美圖美妝業務,美圖公司COO程昱在內部信表示,為了進一步聚焦“美和社交”戰略,公司決定美圖美妝平臺停止運營。未來的18個月公司會大力投入社交內容生態的建設,并且將重點關注用戶和毛利的雙增長。
美圖美妝的前身是2017年3月發布的美鋪。同年10月,美圖結合十億級別的大數據平臺、自研的AI測膚技術,將美鋪升級為美圖美妝。程昱介紹,自營電商業務是美圖進行商業化變現的一個嘗試,但是經過兩年來的探索,最終決定停止美圖美妝的業務。為了持續發展和保持卓越,公司必須不斷在創造市場商業價值方面進行創新。
美圖認為,現階段美圖的商業模式應該更加開放,因此更聚焦平臺型業務,去連接和服務用戶和商家。未來會持續從用戶需求出發,提供相關的電商服務,滿足用戶需求。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77瀏覽量
103559 -
IT
+關注
關注
2文章
866瀏覽量
6357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