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電子業正邁向4G的終點、5G的起點。 后者發展上仍有不少進步空間,但可以確定,新一代無線電網絡勢必需要更多組件、更高頻率做支撐。對此,市研機構Yole發布的「2017年RF功率市場與科技報告」指出,RF功率市場可望以將近二位數的年復合成長率(GAGR)迅速成長;同時,氮化鎵(GaN)將逐漸取代橫向擴散金屬氧化物半導體(LDMOS),成為市場主流技術。
不同材料的能隙與擊穿電壓對比
現行GaN功率元件以GaN-on-SiC及GaN-on-Si兩種晶圓進行制造,其中GaN-on-SiC強調適合應用在高溫、高頻的操作環境,因此在散熱性能上具優勢,其以5G基地臺應用最多,預期SiC基板未來在5G商用帶動下,具有龐大市場商機。
典型GaN射頻器件的工藝流程
典型的GaN射頻器件的加工工藝主要包括如下環節:外延生長-器件隔離-歐姆接觸(制作源極、漏極)-氮化物鈍化-柵極制作-場板制作-襯底減薄-襯底通孔等環節。
外延生長
采用金屬氧化物化學氣相沉積(MOCVD)或分子束外延(MBE)方式在SiC或Si襯底上外延GaN材料。
器件隔離
采用離子注入或者制作臺階(去除掉溝道層)的方式來實現器件隔離。射頻器件之間的隔離是制作射頻電路的基本要求。
歐姆接觸
形成歐姆接觸是指制作源極和漏極的電極。對GaN材料而言,制造歐姆接觸需要在很高的溫度下完成。
氮化物鈍化
在源極和漏極制作完成后,GaN半導體材料需要經過鈍化過程來消除懸掛鍵等界面態。GaN的鈍化過程通常采用SiN(氮化硅)來實現。
柵極制作
在SiN鈍化層上開口,然后沉積柵極金屬。至此,基本的場效應晶體管的結構就成型了。
場板制作
柵極制作完成后,繼續沉積額外的幾層金屬和氮化物,來制作場板、互連和電容,此外,也可以保護器件免受外部環境影響。
襯底減薄
襯底厚度減薄至100μm左右,然后對減薄后的襯底背部進行金屬化。
襯底通孔
通孔是指在襯底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間刻蝕出的短通道,用于降低器件和接地(底部金屬化層)之間的電感。
5G高頻特性,GaN技術伸展空間巨大
目前基地臺用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主要為基于硅的橫向擴散金屬氧化物半導體LDMOS技術,不過LDMOS技術僅適用于低頻段,在高頻應用領域存在局限性。
換言之,GaN優勢在于更高功率密度及更高截止頻率(Cutoff Frequency,輸出訊號功率超出或低于傳導頻率時輸出訊號功率的頻率),尤其在5G多輸入多輸出(Massive MIMO)應用中,可實現高整合性解決方案,例如模塊化射頻前端元件,以毫米波(Millimeter Wave,mmWave)應用為例,GaN高功率密度特性可有效減少收發通道數及尺寸,實現高性能目標,然短期LDMOS會與GaN共存,主要原因在于低頻應用仍會采用LDMOS,例如2GHz以下應用領域。
通常來說,采用GaN技術可降低天線陣列功耗,透過整合式多通道模塊、3~6GHz及28/39GHz頻段在射頻前端產品的布局,更加強調高性能、低功耗、高整合度、高易用性等目標達成。
以Qorvo3月推出的GaN-on-SiC晶體管QPD1025來看,其無需結合放大器的復雜操作便可實現數千瓦的解決方案,能夠大幅節省客戶的時間和成本。與LDMOS相比,QPD1025的漏極效率有了顯著提升,效率高出近15個百分點。
由于GaN具有更高功率密度特性,能實現更小元件封裝,滿足Massive MIMO和主動天線單元(Active Antenna Unit,AAU)技術下射頻前端高度整合需求。目前GaN運用以5G基礎設施(如基地臺)為主,手機較難采用GaN技術。主要挑戰包括:
(1)GaN成本高;
(2)GaN供電電壓高;
無論如何,GaN已成為高頻、大功耗應用技術首選,包括需高功率水平的傳輸訊號或長距離應用,例如基地臺收發器、雷達、衛星通信等。Qorvo提供業內種類最多、最具創意的GaN-on-SiC產品組合,其產品具有高功率密度、小尺寸、增益出色、高可靠性和工藝成熟的特點,早在2000年就開始批量生產。
-
GaN
+關注
關注
19文章
1936瀏覽量
73491 -
5G
+關注
關注
1354文章
48456瀏覽量
564343
原文標題:解決5G射頻挑戰,GaN為何能脫穎而出?
文章出處:【微信號:Qorvo_Inc,微信公眾號:Qorvo半導體】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