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8日,團購行業排名第一、第二的美團與大眾點評宣布合并,至此,歷經5年時間的“千團大戰”正式宣告終結,團購模式只剩美團一家獨大。就在眾人以為團購模式已經徹底不存在變量之際,一家名叫拼多多的公司卻以新的團購模式悄然誕生,并且僅用了三年時間,就成功赴美上市,驚起了一汪春水。
為什么是電商?
同樣是玩團購,拼多多的團購與以往的團購有點兒不同,美團、拉手網、大眾點評等平臺的團購更多是以獨立個體的形式,用戶與用戶之間并不存在聯系,而拼多多的團購卻是以熟人群體的形式發酵,用戶要想以更低的商品發酵,就得廣邀親朋好友一起加入“砍價”、“拼團”,購買的價格也隨之降低。
還有就是,拼多多選擇的領域是電商,而不是即將結束大戰的生活服務領域。為何會是電商領域呢?郭靜的互聯網圈認為,主要有三點:
第一,電商市場仍然大有可為。看似整個電商已經偃旗息鼓,被幾大頭部電商平臺給牢牢霸占,但實際上電商在社會化零售當中的占比仍然很低。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0931億元,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32424億元,僅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0.8%。
即使到了電商環境如此發達的今天,電商也僅僅只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7.5%,仍然有龐大的市場空間等待電商公司來擴張。
第二,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已經養成,無需從零開始。2015年我國網購用戶規模達4.13億,網民使用率為60%,其余的網民即使不用網購,也對網購沒有了天然的敵意。
已經有用戶習慣存在,拼多多就無需花費較大精力去教育市場,教育市場的活兒被阿里、京東、蘇寧們給干的差不多了,拼多多是“借前人栽的樹而乘涼的”。人類進步依賴的是群體智慧,公司進步也會依賴產業進步,有了“前輩”們的多年用戶習慣培養,拼多多才會有機會“跑”起來,而不是走。
另一個空白點是,之前的電商行業并未考慮過用社交的路子來做電商,畢竟社交之王是騰訊,要用社交的思維做電商肯定繞不過騰訊這道坎。
基于這三點,拼多多迅速崛起,并成為社交電商的“新鼻祖”,引得其他電商平臺也紛紛效仿。
雙十一賣出20萬臺iPhone
在各大電商公司紛紛公布自己雙十一數據之際,成立才3年多時間的拼多多在“雙十一”這個大熱點下,并沒有太多歷史可以炫耀,不過,有一個數據頗為有意思。
數據顯示,雙十一期間,蘋果旗下最新的三款產品iPhone XS、iPhone XR、iPhone XS Max在拼多多平臺上的累計銷量突破了20萬臺,交易額近15億元。須知,iPhone XR的起售價也是6499元,iPhone XS Max的起售價更是高達9599元,售價奇高的iPhone XS、iPhone XR、iPhone XS Max竟然能在拼多多上賣出20萬臺?
實際上拼多多在11月3日公布的數據是12萬臺,可是12萬臺的數據也很是驚人。畢竟,打開拼多多App的首頁,大部分商品的價格都在50元以內,即使是一兩百元的商品,售價也相比用戶了解的售價偏低。
所以,拼多多竟然能賣出12萬臺乃至20萬臺新iPhone,完全超出了用戶的認知,“低價”、“ARPU低”、“貪便宜”才是拼多多的標簽,iPhone這種“奢侈品”跟拼多多完全不搭。
不管怎么說,拼多多能賣出20萬臺iPhone是它的本事,從側面也反映出平臺的銷售能力,只要有銷售能力,就會吸引商家在拼多多上銷售商品。
拼多多的這種影響力在雙十一之前,就已經有了征兆,國美、網易嚴選、當當網、小米等知名品牌紛紛入駐拼多多,除了這些品牌外,拼多多上的品牌商家還包括OPPO、vivo、聯想、飛利浦、松下、格力、李寧、周大福、美的、格力等。
拼多多副總裁李源在進博會上提到稱,“拼多多將啟動‘國際直通車’計劃,3年招募50萬家海外中小商家入駐。預計首批合作商家主要來自東南亞、日本和韓國等地,也將招募部分歐美中小商家入駐。”
眾人對拼多多iPhone好奇的有兩點,一是為何拼多多能夠賣低價?
據郭靜的互聯網圈在拼多多上測試,以目前已經拼單1.3萬件的64GB版iPhone XR國行白色版為例,其在拼多多上單獨購買的價格為6189元,比蘋果官網的售價低了310元,這個價格究竟是高還是低呢?在天貓中國移動官方旗艦店內,這款產品的售價為6199元,拼多多僅比其便宜了10元,而在其他電商平臺上,也可以找到售價與拼多多相似的商品,所以,僅就價格而言,拼多多中規中矩,并沒有大家想象中的如此低。
但用戶如果與他人發起拼單的話,價格才5999元,另外用戶還能搶300元的雙十一活動券,到手價格僅為5699元,這個價格基本上就是行業底價。所以,拼多多上iPhone之所以能夠賣低價,主要是靠平臺補貼。
至于拼多多上常見的服裝、家居等商品價格為何能夠做到低價,一是經營成本層面,拼多多通過去中心化的流量分發機制,大幅降低傳統電商的流量成本,以及商家的經營成本,并且讓利于消費者。二是供應鏈環節,通過產地直發、工廠直供,降低層層分銷的成本,實現低價高質。
第二個好奇點是,為何拼多多上竟然會有那么多人買蘋果手機?
首先是因為拼多多基本上實現了全文最低價,iPhone XR售價6000元左右很常見,5699元的iPhone XR獨此一家。拼多多雙十一期間,新iPhone之所以訂單量暴增,低價是首要因素。
其次是因為拼多多的用戶基數大。拼多多公布上市后的首份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前12個月,平臺活躍買家數為3.436億,同比增長245%,2018年Q2平均月活用戶數為1.95億,同比增長495%。
另外,拼多多為了提升自身的品牌口碑,也很拼,贊助過《快樂大本營》、《中國好聲音》、《極限挑戰》、《歡樂喜劇人》、《非誠勿擾》、《爸爸去哪兒》、《我家那小子》、《奔跑吧兄弟》、《我是大偵探》、《中餐廳2018》、《青春同學會》等多款綜藝節目,號稱“贊助狂魔”。
在既便宜且有如此龐大的用戶基數以及諸多品牌背書的情況下,有20萬人在拼多多上買iPhone就不算稀奇了。
賣4000萬單農產品是真本事
相比較眾人對拼多多賣20萬臺iPhone的好奇度,我對拼多多發布的另一個數據更看中。
數據顯示,截至11月11日上午9點25分,拼多多平臺GMV超越去年全天。雙十一期間,平臺總物流訂單數同比增長逾300%,農產品訂單量超4000萬單,其中的1200萬單由全國國家級貧困縣通過“產地直發”的方式發出,總量超過1億斤,同比增長409%。
近兩年來,提出“農產品上行”口號的平臺頗多,但真正行之有效的卻很少見,屢屢被媒體曝光的悲情式農產品營銷,也是飲鴆止渴,無法徹底讓當地的農產品走出去,上到城市用戶的餐桌。拼多多竟然能在“農產品上行”上有如此效果,只能說是真的厲害。
短期內將某地的農產品給銷售一空,已經有電商平臺能夠做到,真正難的是,讓農戶的商品和用戶的需求銜接起來,并成為一種常態化的銷售行為,比如蘋果、梨、大蒜、西瓜等,很多商品都是有季節性的產品,讓用戶只關注一家店鋪,顯然是行不通的,而且,農戶本身水平也有限,讓他們去學習怎么PS,怎么上傳圖片,怎么開網店,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情,即使開了網店,要把商品的銷售徹底打開,也是難上加難。
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前12個月,拼多多上活躍買家平均年消費額為762.8元,相比較阿里、京東等平臺來說,拼多多的活躍買家平均年消費額真心不高。但拼多多的優勢在于,用戶的單次消費雖然低,可消費頻次不低。
有網友評論稱,“拼多多上的商品相對比較便宜,都是自己的消費區間內,很多東西都是順手覺著有意思就買了。而且還可以看到全國各地有意思的特產,價格也不貴,感覺有點像逛街。”
用戶在拼多多上經常能夠淘到一些16.8元、19.9元的商品,而這個價格,其實跟大多數農產品的售價是接近的,比如16.8元5斤、19.9元5斤,單價比用戶正常去商店買要便宜,另外,與他人拼團的話,也不是很見不得人,大部分用戶的好友都是自己的親人、朋友、同學,且在一個地區生活的,這種時候大家對農產品的需求其實是一致的,拼團也不會給彼此造成厭惡感,用戶在拼多多上的購買力跟其購買農產品的購買力是趨同的,消費能力、需求度也是一致的。
對于農戶而言,16.8元5斤、19.9元5斤的價格并不算低,因為中間去除了收購商、物流運輸等多個環節,他們相當于就是產地直采直接發貨,而快遞成本在眾多訂單的情況下也會趨低,訂單一多,農戶也能夠賺錢。
而且,他們是有多少就賣多少,不存在訂單過多而貨不夠的情況,沒貨的話,商品會很快就下架的,該商品占據的熱門區域會讓給其他商品。
做商品和需求的匹配,這事兒看起來簡單做起來難,農產品售賣的復雜性,遠遠超過我們了解的電器、服裝等標準品。在農產品上行這條路上,拼多多的勢頭還是蠻兇猛的,須知,拼多多成立才三年多,未來還有很長的時間去做調整和優化,也會不斷開拓進更多的地區,我們還是應該看好拼多多。
并不是所有的低價都是不好的,如果低價的是柚子、橙子、獼猴桃、蘋果、芒果等農產品,想必,大家的抵觸情緒就沒那么強烈了,當然,前提是商品能夠讓用戶滿意。農產品上行這門生意若能成,對于絕大多數人而言,肯定是好事兒。
文/郭靜,科技自媒體,微信公眾號:郭靜的互聯網圈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